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前系统氯元素迁移行为对高炉氯负荷及高炉原燃料冶金性能、煤气管道系统、TRT发电系统、热风炉耐火材料等具有重要影响。高炉大型化、集约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大容积高炉占比逐年提高,氯元素侵蚀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为了理清高炉中氯元素的来源和排出途径,明晰氯元素的侵蚀机理,将铁前系统作为整体,研究氯元素的迁移路径,为降低高炉氯负荷及其对高炉和附属系统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十分必要。以酒钢某高炉为研究对象,对选矿、烧结、高炉3个工序所使用及产出的物料进行取样,采用离子色谱法对样品氯含量进行检测。通过氯元素平衡分析计算发现,选矿工序中的黑沟矿带入了大部分的氯元素;在烧结工序中自产精矿带入的氯元素占大部分;而在高炉系统中含铁炉料是酒钢高炉氯元素的最大来源,其次是焦炭和煤粉。高炉系统中的氯元素除了高炉煤气带出外,其余布袋灰带出氯元素的比例也较高。针对酒钢高炉的氯负荷现状,从源头上降低氯元素进入到选矿工序、烧结工序和高炉系统的量,通过喷吹低氯含量的煤粉和配加低氯含量的焦炭来限制高炉中氯元素的入炉负荷,在烧结工序对除尘灰的氯元素进行脱除,并降低氯元素在高炉内的循环富集,可大大减轻氯元素给高炉及其附属设备带...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430型铁素体不钢的稳定化,讨论了添加稳定化元素对耐腐蚀和机械性能的影响。最新的趋势是双重稳定化的应用(或稳定化元素的组合)以及这睦稳定化元素组合时,每种元素的不同影响,还考虑了每种元素的价格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金属镝中所含Si、Ca、Fe和O4种杂质元素对其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元素和O元素含量的增加会降低镝的压缩强度,与此同时,其塑性也有明显地降低。金属镝中所含Ca元素和Fe元素对其压缩强度的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疆哈图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鹏鹗 《黄金》1995,16(9):2-6
哈图金矿产于和持定的地质地球化学背景上,受断裂构造及中酸性侵和岩控制,各时代地层及其组成岩石的金元素及相关元素含量低(金元素的浓集系数小于0.8),中酸性侵入岩金元素丰度值较高,断裂构造中金元素的含量最高,岩体-断裂-矿体三者是地质成矿作用的统一体,矿体中成矿元素具有垂直分带性。矿体的延深有大于延长的趋势,哈图金矿属岩浆期后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5.
2合金元素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合金元素系人们为了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各种性能向不锈钢中加入的具有一定含量范围的元素。 向不锈钢中加入的合金元素主要是金属元素如Cr、M、Mo、Si、Cu等,但也有非金属元素,如C、N等。  相似文献   

6.
曹建春  刘铖霖  高鹏  周晓龙  周煌 《钢铁》2019,54(6):11-19
 固溶状态下,钢中合金元素会在晶界、缺陷等处优先出现偏聚现象,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产生显著影响。由于元素在钢中的偏聚量小,不易观察,而且影响偏聚的因素很多,导致钢中元素偏聚的理论研究进展缓慢。为了揭示不同元素在钢中的偏聚机理,充分发挥钢中元素偏聚的积极作用,从偏聚类型出发,总结分析了元素偏聚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手段,重点介绍了几种常见元素的偏聚现象,深入分析其偏聚量及位置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几种观察元素偏聚的手段。期望能为揭示钢中偏聚行为、发挥其作用提供参考,也为后续偏聚行为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弯曲共振试验机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分析了复合添加质量分数0.8%Ni元素和0.1%Nb元素的Fe-Cr-Mo合金组织和析出相的大小、形态,研究了Ni和Nb元素的添加对Fe-Cr-Mo合金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和Nb元素的加入不但使合金晶粒显著细化,而且有效抑制了富Cr析出物的析出,使析出物明显细化且分布弥散。晶粒和析出物的细化同时提高了合金的强度和塑韧性,尤其是显著地提高了材料的塑性。1000和1100℃退火后,Ni和Nb元素的加入将提高减振合金的矫顽力,降低磁致伸缩系数,使减振合金的阻尼性能降低。900℃退火后,Ni和Nb元素的添加虽然提高了合金的矫顽力,但由于Mo元素的回溶使磁致伸缩系数增大,阻尼性能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8.
成勇  康斌 《四川冶金》2002,24(5):43-45
运用以电荷注射阵列检测器(CID)、中阶梯光栅为分光系统的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光谱仪,采用以钇作为内标元素的内标校正法,直接同时测定铝锰铁合金中基体元素Mn、Al、Fe和微量杂质元素Si、P、Cu。试验了基体元素相互之间以及基体元素对微量杂质元素的干扰影响情况,优选了适宜的仪器测定参数和分析谱线以及内标校正线,通过正确选取同步背景校正点,消除基体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际样品的分析对照、精密度等试验,均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合金元素对硅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储双杰  瞿标 《特殊钢》1998,19(1):7-12
介绍和分析了C,Si,P,Al,Cu,Sn和Sb等合金元素对硅钢性能的影响和合金元素对硅钢性能影响的机理。P,Al,Cu为钢中的主要杂质元素,但适量P可提高硅钢的防锈能力。锡和锑是表面活性元素,它们可使硅钢最终退火织构中{111}面组分减少,{100}和{110}面组分增加,从而降低硅钢铁损,提高其磁感应强度。  相似文献   

10.
B10铜镍合金具有良好的耐流动海水腐蚀性能,主要应用于船舶海水管路系统。其主要合金元素为Cu和Ni,同时含有少量Fe、Mn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对合金的耐蚀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升铜镍合金的性能,有必要对其中的合金元素进行定量分布表征。目前铜镍合金的元素分析主要采用化学法获得合金元素的平均含量,尚未见大尺寸范围内成分分布定量表征的研究报道。实验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了铜镍合金的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首次实现了对■310 mm大尺寸铜镍合金铸锭的跨尺度高通量原位分布表征,并研究了铜镍合金工艺全流程中元素分布的演变规律,以期为铜镍合金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撑。经研究发现,大尺寸合金铸锭中Fe、Mn和Ni在铸锭心部以及r/4(r为铸锭的半径)处均呈现一定程度的环状偏析,铸锭边缘成分分布较为均匀,且从中心到边缘3种元素的统计偏析度明显降低;Mn元素在圆心处含量最低,边缘最高,Fe和Ni在铸锭圆心处含量最高,边缘含量最低。从二维分布图可以看出管坯的Ni和Fe元素的二维分布图有明显的带状偏析分布,而管材的3种元素分布都较为均匀。证明经过一系列挤压轧制退火工...  相似文献   

11.
锆合金/钨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对其最终在核材料领域的应用产生重要影响。界面处的元素扩散行为是研究其服役过程中相变的基础。为了判定锆合金/钨复合层界面是否有W元素扩散,需要甄别锆合金中微量Sn元素与W元素峰位的干扰。Au元素峰位与Sn元素的高度重合需要对Au元素做进一步判定。电子探针(EPMA)全元素定性分析图谱能够提供元素峰位干扰的重要信息。W元素的M线系及L线系分别与Zr元素的L线系及Sn元素的K线系高度重合,通过对比锆合金侧不同位置的精扫测试结果,在PET以及PETH图谱中检测到W元素的Mα、Mβ信号,确认了在复合层界面处含有W元素,而在远离界面处不存在W元素。Au元素的Mα峰与Zr元素的Lβ峰重合,同时Au元素的Lα峰位置为88.402 mm又与Sn元素的Kβ2重合。同样对比不同位置的精扫测试结果发现,采集到Au元素的X射线信号在不同位置保持一致变化。判定该材料中不含有Au元素,Au元素为误标。  相似文献   

12.
库德尔特金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金矿床,金矿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中。通过对花岗闪长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探讨该矿床成岩时代、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研究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为一套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呈现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分配模式,具有较明显的负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活泼不相容元素(Th、U)和LREE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HREE元素和Sr元素,成岩年龄为(242.9±1.3)Ma。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库德尔特花岗闪长岩是在中三叠世大洋板块俯冲与碰撞转换环境中形成的I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3.
某些元素对硅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双杰  瞿标  戴元远 《钢铁》1998,33(11):68-72
介绍了硅钢中某些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并扼要分析了某些元素对硅钢性能影响的机制。其中碳是引起硅钢发生磁时效的重要元素之一,随着硅钢中碳含量的增加,其铁损增加;而硅含量增加能显著降低硅钢铁损。磷、名、铜是主要杂质元素,但适量的磷可提高硅钢的防锈能力。锡和锑均是表面活性元素,它们可使硅钢最终退火织构中{111}面组分减少,{100}和{110}面组分增加,从而降低硅钢铁损,提高其磁感应强度。  相似文献   

14.
Ti-6Al-7Nb虽然是Ti-6Al-4VELI材料和典型的生体用钛合金,但是关于热处理条件及合金元素对其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几乎还没有研究。因此在投入大量生产制造时,就有必要研究最佳热处理条件,并且掌握好在成分规格范围内的合金元素的作用。所以,在本研究中调研有关热处理条件对本合金的显微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另外,认为对强度贡献很大的α-相稳定化元素,即主要是指合金元素Al和微量添加元素O,对该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也一并同时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5.
刘光银 《四川冶金》1997,19(1):50-54
本文分析了不同冶炼方法目前的残余元素含量水平,探讨了残余元系对力学性能、热处理和加工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残余元素对电炉高碳钢盘条力学性能影响的回归方程和降低残余元素、提高盘条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弹簧钢的合金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用合金弹簧钢是用途最广、最重要的弹簧材料。分析了标准合金弹簧钢的合金化特点及常用合金系列。标准合金弹簧钢使用的合金元素不够广泛,合金系列比较简单,未能充分利用多元合金化的效应。分析和研究了弹簧钢合金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其特点是在更广泛和深入地研究合金元素作用、合金系列及合金化理论的基础上,扩大了合金元素的使用范围,特别是使用了很多以前未曾用过的微量合金元素,发展了大量多元(甚至七元或更多)合金系列,充分利用合金元素的复合合金化效果,明显改善了弹簧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姜伟忠  甘菲芳  李肇毅 《炼铁》2006,25(4):18-21
对高炉炉身位用的SiMon结合SiC砖进行了高炉有害元素锌和碱金属氧化物在宝钢工况条件下的复合侵蚀机理研究,并分析了宝钢高炉有害元素富集和分布的特点。研究表明,有害元素在炉内会引起耐火材料发生变质和变形,对高炉生产顺行和长寿产雀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对合理控制有害元素的人炉标准,保证高炉获得长期的、最佳的经济效益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应用光电直读光谱仪分析铬不锈钢中多元素的定量分析方法。在设定流量的纯氮气中,将加工好的被测样品,放到火花架上,在选定的分析参数下用HR—400高能高重复率光源激发发光,经分光计色散元件分解成线状光谱,对选用的特征内标线和分析的强度进行光电测量。用标准物质的分析元素和基体元素的相对光强值与分析元素的标准含量,绘制校难曲线存入计算机。在相同条件下,激发未知试样,由计算机测得分析元素和基体元素的光强比值,根据存入的曲线系数,求出被测物质中分析元素的百分含量,在终端显示器上显示,并打印出分析结果。实验表明,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与化学分析值相吻合,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本方法适用于Cr13、Cr(11)MoV、1Cr(16)Ni9Ti、Cr(30)Ni(15)、Cr(17)Ni2、4Cr9Si2、4Cr(10)Si2Mo等铬不锈钢样中元素百分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主研制的高纯铝的旋转偏析设备、 Element GD型辉光放电质谱仪(GDMS),结合界面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偏析速度和旋转速度对高纯铝提纯效果的影响以及杂质元素在偏析锭上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晶体以平界面生长的临界速度为52 mm/h。偏析速度增加,导致杂质元素在晶体中的浓度明显增加,提纯率显著降低,偏析速度增加破坏原有稳定扩散状态,改变了杂质元素分凝能力。旋转速度增加,诱发杂质元素在晶体中的浓度明显降低,提纯率显著增加,旋转偏析有效提高熔体温度梯度,降低有效分配系数(Ke),改善晶体提纯效果。平衡分配系数(K0)<1的杂质元素含量从偏析锭心部到表面逐渐增加,K0>1的杂质元素正好相反,杂质元素浓度极差表明偏析锭底部均匀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氧、氮等杂质元素对TC11钛合金的影响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化学分析等试验手段对氧、氮等杂质元素含量对TC11钛合金性能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了适当提高氧、氮元素在合金中的含量,可以提高强度,并针对中国海绵钛纯度提高,杂质元素含量减少的现状寻找对策,适当配入杂质元素,确定TC11钛合金中主要杂质元素的最佳配入量。对氧元素含量超标的铸锭,通过炉内焊接三次重熔的方法,能降低最终成品锭的氧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