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罗强章 《广州化工》2020,48(15):68-69,108
以聚异丁烯丁二酸酐,N-羟乙基-乙二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新型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乳化剂产品,并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测定了产品的乳化性能与储存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新型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乳化剂的乳化性能与储存稳定性能均优于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2)以及聚异丁烯丁二酸聚甘油酯乳化剂,适用于乳化炸药行业。  相似文献   

2.
以聚异丁烯丁二酸酐,N,N-二甲基-1,3-丙二胺,3-氯-1,2-丙二醇为主要原料,经过酰亚胺化、季铵化两步反应,合成了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阳离子季铵盐高分子乳化剂,并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测定了产品的极限乳化性能与储存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阳离子季铵盐高分子乳化剂的乳化稳定性较好,极限乳化性能与储存稳定性能均优于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2),适用于乳化炸药行业,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乳化炸药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热合原理及工艺流程。对氯化法和热合法生产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在粉状乳化炸药中的使用效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新型高效乳化剂--丁二酰亚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国财 《化工进展》2000,19(2):38-39
介绍了新型油包水型高分子乳化剂-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的合成工艺和理化特性。这种乳化剂可乳化合成高内相比的,非常稳定的油包水型乳液、是矿山采用乳化炸药和环境保护用乳液的优秀乳化剂。  相似文献   

5.
以聚异丁烯丁二酸酐、聚甘油为原料,制备了标题化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测定了产品的极限乳化性能与储存稳定性能,结果表明,产品的极限乳化性能与储存稳定性能均优于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2),适用于乳化炸药行业;并且测定了产品的分散性能,结果表明产品的分散性能优于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4),适用于润滑油行业。产品的成本明显低于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2,T154)的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原料,偶氮异丁氰为引发剂,经过聚合反应合成聚丙烯酸丁酯(PBA)聚合物。采用聚丙烯酸丁酯(PBA)制备乳化复合油相,采用乳化试验法以及高低温循环法测其乳化性能以及储存稳定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聚丙烯酸丁酯(PBA)与Span-80乳化剂复配制备的复合油相,能够达到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2)与Span-80乳化剂复配的效果。PBA价格明显低于T152,复合油相成本更低,更加适用于乳化炸药行业。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聚异丁烯丁二酸酐(PIBSA)与山梨醇反应合成聚异丁烯丁二酸山梨醇酯的合成步骤.考察了不同的原料物质的量比对产品羟值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乳状液中,考察油水体积比和乳化剂浓度对乳化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LB值介于3~6之间,产品属于油包水乳化剂,与span 80、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相比,表面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以聚异丁烯丁二酸酐、氨基水杨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采用红外光谱对反应物聚异丁烯丁二酸酐进行分析,计算出目标产物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的摩尔质量。同时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分析,确定产物为目标产物并分析其中目标产物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的相对纯度,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反应物的酸酐比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相对纯度的影响,得到反应物的酸酐比为1.2∶1.0、反应时间为6h是最佳合成条件,产物中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的相对纯度可达到94.8%。  相似文献   

9.
采用己-六醇对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4)进行改性,制备一种改性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沥青质分散剂,并应用于催化裂化油浆阻垢剂的制备。考察了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及物料质量比对沥青质分散效果的影响,阻垢剂对催化裂化油浆的阻垢效果。结果表明,当改性温度为240℃,改性时间为4 h,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与己-六醇的质量比为1∶1时,分散性能优于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产物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当阻垢剂的加入量为150μg/g时,阻垢率为91.3%。  相似文献   

10.
以氨基酸酯盐酸盐、聚异丁烯丁二酸酐(PIBSA)为主要原料,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催化剂,基础油为溶剂,经反应合成了聚异丁烯丁二酸酐衍生物类乳化炸药用乳化剂。考察了氨基酸酯盐酸盐种类、基础油种类、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乳化剂性能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为:以220 N基础油为溶剂,n(PIBSA)∶n(o-叔丁基-L-丝氨酸甲酯盐酸盐)=1.0∶1.1,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6 h。此合成工艺简单,安全可靠,适合工业化生产。所合成乳化剂临界乳化剂用量为1 g,乳胶基质水溶值为1.26%,适合用于制备乳化炸药。  相似文献   

11.
刘锋  汪全  吴攀宇  魏国  何祥 《化工学报》1951,73(9):4217-4225
通过改变乳化分散机转速制备不同内相粒径的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基质试样,使用调速振荡器模拟不同粒径基质试样在运输中受振动过程,测试受振动前后基质试样的内相粒径、微观结构、硝酸铵析出量和黏度变化,评估内相粒径对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基质抗振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内相液滴粒径增大,乳化炸药基质的抗振动性能减弱,内相粒径大于5.00 μm的基质更易受振动作用破乳析晶。内相粒径为9.47 μm的1#基质多分散指数(PDI)为2.78,在1个振动周期后明显破乳失稳,3个振动周期后的析晶量增大143%、黏度增大1.4倍,破乳严重且黏度过大不利于泵送;内相粒径为3.97 μm的5#基质PDI为1.88,3个振动周期后析晶量增大52%、黏度增大1.07倍,仍保持乳化炸药基质形态,有较好的稳定性。内相粒径过大的乳化炸药受振动后内部液滴易析晶导致性能降低,实际生产中应控制炸药基质制备时的内相粒径小于5.00 μm。  相似文献   

12.
刘锋  汪全  吴攀宇  魏国  何祥 《化工学报》2022,73(9):4217-4225
通过改变乳化分散机转速制备不同内相粒径的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基质试样,使用调速振荡器模拟不同粒径基质试样在运输中受振动过程,测试受振动前后基质试样的内相粒径、微观结构、硝酸铵析出量和黏度变化,评估内相粒径对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基质抗振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内相液滴粒径增大,乳化炸药基质的抗振动性能减弱,内相粒径大于5.00 μm的基质更易受振动作用破乳析晶。内相粒径为9.47 μm的1#基质多分散指数(PDI)为2.78,在1个振动周期后明显破乳失稳,3个振动周期后的析晶量增大143%、黏度增大1.4倍,破乳严重且黏度过大不利于泵送;内相粒径为3.97 μm的5#基质PDI为1.88,3个振动周期后析晶量增大52%、黏度增大1.07倍,仍保持乳化炸药基质形态,有较好的稳定性。内相粒径过大的乳化炸药受振动后内部液滴易析晶导致性能降低,实际生产中应控制炸药基质制备时的内相粒径小于5.00 μm。  相似文献   

13.
杨静毅  孙斌 《贵州化工》2003,28(3):29-30,40
以自制的乳化添加剂(简称LD)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乳化炸药,研究了该乳化炸药的制备工艺,并探讨了制备工艺条件对乳化基质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添加LD前后乳化炸药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LD乳化添加剂的乳化炸药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水性氟碳乳液为改性剂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研究了乳化沥青与氟碳乳液质量比对涂料的黏结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其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性氟碳乳液与乳化沥青的质量比为1∶4时,完全达到了水性环保型防水涂料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唐根山 《广东化工》2013,(22):17-18
利用水下爆炸测试方法对玻璃微球敏化的乳化炸药受压前后的冲击波波形参数进行测量,计算得出乳化炸药的减敏程度与受压距离之间的关系;并用扫描电镜观测了玻璃微球敏化的乳化炸药在动压作用前后的微观结构.最后得出,乳化炸药的减敏程度随所受动压强度减小而减小;另一方面,受压后的乳化炸药微表面发生液滴聚结,宏观上表现为破乳.  相似文献   

16.
刘永明 《山西化工》2014,(6):23-25,60
通过测量乳胶基质硝酸铵析出量、乳化炸药爆速及乳胶基质黏度,研究了8种高分子酯类乳化剂在乳化炸药中的应用。实验结果显示,高分子酯类乳化剂在乳化炸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性能,乳化剂的乳化能力好于T152乳化剂;双头乳化剂制备的乳胶基质黏度比单头乳化剂大,更适宜化学敏化的乳化炸药。  相似文献   

17.
依据乳化炸药微观结构特点,通过水溶法测量游离态硝酸铵含量,判定乳化炸药的乳化效果,并且依据乳化炸药使用质量要求,通过测量成品炸药密度,判定乳化炸药工程使用质量,两者综合判定检验大规格乳化炸药的质量。通过与GB18095-2000标准检验和高低温循环试验比对,验证了该新方法能够有效检验大规格乳化炸药的使用质量和储存期。  相似文献   

18.
以高速分散器为乳化设备,0#柴油和无水乙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乙醇乳化柴油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的类型、HLB值和用量等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油酸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复配为乳化剂、HLB值为8、乙醇含量小于15%,调整内、外相密度近似相等可提高乳液稳定性,提出密度可以作为配制乙醇乳化柴油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孙信林 《贵州化工》2013,38(1):20-21
通过对粉状乳化炸药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阐述了乳胶基质在保持粉状乳化炸药性能中的重要性,同时对影响乳胶基质的各个因素做出分析与阐述,旨在通过提高乳胶基质质量的基础上保证粉状乳化炸药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钱海  黄麟 《云南化工》2019,(7):115-116
为了探究乳化剂对乳化炸药爆炸性能的影响,分别选取了三种不同的乳化剂制备乳化炸药,采用测时仪法和铅柱压缩法测试了各乳化炸药的爆速和猛度,结果发现,不同乳化剂制备的乳化炸药爆炸性能存在差异。单一的乳化剂不能达到最好的乳化效果,复合乳化剂能改善这一情况,一定程度上提高乳化炸药的爆炸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