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北京市瓶装矿泉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瓶装矿泉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调查陈倩,陆峥,杨玉芝北京市卫生防疫站(10001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qinos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该菌不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而且是水源性和自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美国和德国曾有报道,...  相似文献   

2.
铜绿假单胞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其分布极其广泛且含有多种致病因子,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强,是重要的水源和食源性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污染对人体有害,本文深入分析桶装天然矿泉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的原因与检测时的注意事项,并提出防范桶装天然矿泉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广东地区2018年市售的包装饮用水及天然矿泉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及检测。方法 采用国标《GB 85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对实验室2018年抽检的包装饮用水及天然矿泉水进行铜绿假单胞菌项目检测及分析。结果 275份包装饮用水及天然矿泉水中23份样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总阳性率为8.36%; 包装饮用水、天然矿泉水的阳性率分别为9.87%、1.92%; 包装饮用水中桶装水的阳性率为100%, 共检出76株阳性菌株, 菌株形态主要为蓝绿色。结论 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比天然矿泉水严重, 且集中在桶装包装饮用水中。建议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采取控制措施, 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徐州市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方法 2018年徐州市抽检的包装饮用水按照GB85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结果 2018年共抽取包装饮用水310批次,总计48份水样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15.5%。生产环节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要高于流通环节,桶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显著高于瓶装饮用水。结论徐州市包装饮用水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风险隐患,相兲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米酵菌酸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米酵菌酸的研究进展(综述)王静刘秀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100050)椰毒假单胞菌(Pseudomonascocovenenans)是1960年从印度尼西亚发酵食物Tempebongkrek中毒样品中分离并...  相似文献   

6.
通过参加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能力验证,提高实验室检验能力,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控制,讨论应用国家标准GB 85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检验铜绿假单胞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广州市售瓶(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现状及其耐药状况,采用国标GB 8538—2016对抽查的392件瓶(桶)装水样品进行检测,用革兰氏阴性菌药敏卡片(AST-GN09)对阳性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392件样品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5.1%,不合格样品均为桶装水,纯净水检出率为6.3%,矿泉水检出率为2.4%;按抽查月份分析,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6月(16%)>8月(7.0%)>7月(5.6%)>4月(3.8%)>5月(2.0%)>3月(0);药敏结果显示,95%(19/20)的菌对所有11种抗生素完全敏感,并发现一株7重耐药菌株。瓶(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与产品包装方式极显著相关(P<0.01),而与产品过滤方式无关,6月的检出率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耐药性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岳阳市售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掌握本市近年来包装饮用水及天然矿泉水的质量安全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制定食品监管方案和靶向抽样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岳阳市水质安全,按照GB 8538-2016(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对岳阳市市售饮用水进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检验,统计分析2016~2022年岳阳市市售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按照年份、饮用水的类型、生产季节及厂址地域对污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2年,共计检测水样485份,其中55份有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11.34%;其中2022年市售饮用水的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率最高,为14.58%;纯净水和矿泉水中均存在部分污染,但在其他饮用水中的污染最严重,检出率为15.51%;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为20.98%;云溪区检出率高达35%。  相似文献   

9.
铜绿假单胞菌是包装饮用水中污染风险较大的一种条件致病菌。科学规范的检验方法标准能够为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监测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GB 853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是我国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主要依据的食品安全标准。本文对该标准“57 铜绿假单胞菌”部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方法涉及的培养基、试剂以及滤膜进行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质控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完善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桶装饮用水回收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以及清洗消毒工序消除铜绿假单胞菌的有效性。方法 参考GB 85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中铜绿假单胞菌滤膜过滤法, 对大中小型(各2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清洗消毒工序前后的回收桶进行检测, 并对检出的微生物进行鉴定。 结果 大中小型生产企业的回收桶清洗消毒前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依次为75%、80%、70% (平均75%), 清洗消毒后的检出率依次为0、20%、45% (平均22%), 同时检出其他假单胞菌及不动杆菌。结论 桶装饮用水回收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普遍比较严重, 中小型企业的现有清洗消毒工序不足以清除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州市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 分析广州市桶装饮用水的饮用安全性。方法 按照GB 8538-2016(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对广州市桶装饮用水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 并根据GB 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进行铜绿假单胞菌限量的判定, 统计2016~2017年广州市桶装饮用水的监督抽查检验情况, 分析桶装饮用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结果 2016~2017年, 共计抽样检验广州市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桶装饮用水654份, 总计18份水样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检出率为2.75%。其中2016年从285份水样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0份, 检出率为3.50%; 2017年从369份水样检出铜绿假单胞菌8份, 检出率为2.17%。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环节。结论 广州市桶装饮用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确保消费者的饮水安全, 同时提醒消费者提高对桶装饮用水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作为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检验资质的国家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承检机构,本实验室参加2016年食药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承检机构铜绿假单胞菌定性检验盲样考核。按照盲样考核作业指导书和《GB/T 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的要求检验,并结合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VITEK 2)对分离出的可疑菌落鉴定。结果显示,样品1559、1562、1565、1580、1582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546、1573、1574、1579、1584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相结合的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方法利用铜绿假单胞菌的外毒素A基因(Pseudomonas aeruginosa exotoxin A, PEA)序列,设计LAMP引物,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其在人工污染矿泉水中的检出限进行评价。结果该方法与其他菌株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对纯菌液和人工污染矿泉水的检出限均可达到5.2 CFU/mL。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操作简便,为水样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为实验室对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提供外部质量保证,增强客户及相关委托方对实验室出具可靠数据的信心,我实验室积极参加盲样考核和能力验证活动。本文按照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及GB 8538-2016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操作,以VITEK 2生化鉴定仪辅助鉴定并对结果加以分析。本次实验室参与的矿泉水铜绿假单胞菌检测结果均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室温储存条件下,不同类型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数量变化趋势。方法将计数好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悬液分别加入到纯净水、矿物质水、天然深层湖水、天然矿泉水等不同类型的瓶装饮用水中,跟踪检测保存不同天数后,水中的菌浓度变化情况。结果纯净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活菌数量在保存期间一直衰减,且菌的初始浓度低于2.5×10~5 CFU/250 mL时,在保存90 d后未检出活菌。矿物质水、天然深层湖水、天然矿泉水中,虽然铜绿假单胞菌的初始添加数量不一样,但均先出现一次明显的增长,然后再迅速下降,之后虽偶有小幅回升的情况,但总体呈衰减趋势;保存90d后,数量分别为50、300、2000CFU/mL。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数量在纯净水中直接衰减;在含有矿物元素的饮用水中,菌的数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并在3个月后依然保持较高的菌浓度,且活菌数量随着矿物元素的种类及浓度的增加而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市生产与流通环节中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状况,为其安全风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B 8538-2016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对某市2016~2017年生产与流通环节中的矿泉水(a)、纯净水(b)、其他包装饮用水(c)进行抽样监测与数据分析。结果共抽样228批次,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12.3%,各类包装饮用水间的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Fisher’s Exact Test);矿泉水的检出率比纯净水高(P_(a-b)0.0125,Fisher’s Exact Test),矿泉水与其他包装饮用水、以及纯净水与其他包装饮用水检出率无明显差别(P_(a-c)0.0125、P_(b-c)0.0125,Fisher’s Exact Test)。各类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蓝/绿色素表型无明显差异(P0.05,Fisher’s Exact Test)。同时发现分离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替坦、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耐药(耐药率均为100%)。结论纯净水卫生状况相对矿泉水较好,但各类包装饮用水均发现铜绿假单胞菌污染及出现耐药株,应对包装饮用水产品加强生产管理、改进生产工艺,加强水资源监测与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GB 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实施以来成都市内生产和销售的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方法 统计2015~2018年成都市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情况, 按照瓶装饮用水和桶装饮用水、饮用水的类型(纯净水、矿泉水、其他饮用水)、生产季节及厂址地域进行分析。结果 共计994批次, 检出率为8.8%; 瓶装饮用水检出率0.6%, 桶装饮用水检出率达12.9%; 各类型桶装水均有检出, 纯净水、矿泉水及其他饮用水的检出率分别为2.0%、5.4%、15.5%; 分季节统计, 第三季度的检出率最高, 高达22.1%; 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包装饮用水厂址地域主要分布在成都市西北(属于邛崃山脉)。结论 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非常严重(尤其是桶装其他饮用水); 三季度污染情况最严重; 地域主要集中在邛崃山脉一带。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国标方法对湖北省地区15家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水源水、各个生产环节水样及包装容器等共116份样品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将分离得到的48株阳性菌株通过梅里埃药敏鉴定卡进行耐药性分析,同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同源性研究。结果表明,48株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中有6株耐药菌株,耐药水平总体较低,而同一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亲缘关系较近,提示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水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法,快速、灵敏、特异检测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析方法。方法 针对铜绿假单胞菌lasB基因的特异性保守区域,设计RAA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筛选出最优组合;对提取的目标基因组DNA进行检测,确定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通过人工污染实验,比对不同检测方法对食品样品的检出限。结果 建立的铜绿假单胞菌lasB基因RAA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仅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扩增曲线,对其他致病菌无交叉反应;方法对纯菌液的灵敏度为1.7 pg/μL。人工污染实验表明,方法对肉类样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限与传统方法一致,达1.0×103 CFU/mL;RAA方法检测时间仅需20min。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铜绿假单胞菌实时荧光RA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反应时间短,可用于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0.
建立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利用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基因序列,设计3对铜绿假单胞菌LAMP检测特异性引物,用36株铜绿假单胞菌,14株近源菌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建立的LAMP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达到2.2 cfu/100 g~3.5 cfu/100 g。建立的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的检测食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