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随着生活质量与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稻米消费观念已从“吃得好”转变为“吃得健康”,对稻米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提出更高要求。稻米食味品质是衡量稻米品质的重要指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稻米中各营养组分的含量、结构、相互作用及其呈现的理化性质是导致稻米食味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不同蒸煮方法下采用不同的米水比、蒸煮压力、蒸煮温度亦使稻米呈现出不同食味品质,显著影响着稻米可接受度。稻米食味品质虽与加工精度呈正比,但过度加工可导致稻米营养成分大量流失及人体糖分摄入过高,故平衡稻米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的适度加工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总结了稻米的营养组分、理化性质、蒸煮方法及加工精度等因素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规律,概述了未来稻米食味品质的研究与发展方向,为稻米食味品质的改善和稻米品种的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稻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稻米的安全和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稻米中的矿物质元素特征不但关系到稻米的消费安全、同时也和稻米的品质密切相关。稻米中的矿物质元素特征和稻米的品质受到某些地理因素包括气候和土壤等的影响,因此各地的稻米具有不同的矿物质元素特征和地理标志特色。所以,稻米中矿物质元素的分析检测以及其特征分析对于稻米的品质和产地溯源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多年来,有关稻米中矿物质元素的分析检测以及基于矿物质元素特征的稻米产地溯源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方法学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文主要针对近十多年来有关稻米粮食中主要矿物质元素的分析检测方法和基于矿物质元素的产地溯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食品检测机构或食品安全研究或评估人员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稻米深加工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环 《粮食与油脂》2004,(11):36-38
该文简述我国稻米产后加工现状和稻米不同加工层次,对稻米进行深加工开发利用,可提高稻米资源加工转化率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延长稻米加工产业链,实现增值、增效。  相似文献   

4.
对我省稻米加工相关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省水稻生产总量的增加,其稻米加工业亦随之得到发展。由于稻米销售与稻米加工质量密切相关。因此,笔在调查我省稻米加工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稻米市场对稻米品质的要求,提出我省稻米加工方面的相关对策,以达到拓宽稻米销售范围和增加稻米销售数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稻米深加工的主要制品,并对当前热门研究稻米中功能性成分做了简单的介绍,指出我国稻米加工业要走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运用新兴的现代生物技术实施稻米加工的产业化,使我国从稻米生产大国成为稻米生产强国。  相似文献   

6.
王志荣 《中国油脂》2020,45(11):138-140
稻米油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米糠极易酸败造成稻米毛油酸价高、精炼难和得率低,制约了稻米油产业发展。高效去除稻米油中杂质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谷维素、植物甾醇等营养成分,是稻米油精炼加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传统稻米油加工一般采用碱炼脱酸工艺,近年来稻米油超级脱胶物理精炼、酶法脱胶物理精炼等技术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对稻米油精炼的传统化学精炼工艺和现代物理精炼工艺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稻米油的精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稻米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稻米的品质成为民众关心的重点。为了保证稻米品质,有必要寻找或开发更为快速和无损的检测方法。稻米无损检测技术是建立稻米质量和稻米安全有效监控体系的关键技术。综述了我国近年来稻米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从近红外光谱技术、电子鼻技术及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在稻米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蒸煮品质、食味品质5个方面的应用阐述了稻米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对稻米品质检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稻米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谷物。我国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30%,是世界最大稻米生产国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稻米产业存在"稻强米弱"现象,水稻产后加工业发展存在"五低"问题,即主食产业化低、制品营养价值低、装备技术水平低、加工增值低、资源利用率低。促进稻米营养制品产业化精深加工是我国稻米加工业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我国稻米的综合利用情况以及稻米油的营养保健价值,阐述了稻米油的特点及其功能成分,并介绍了稻米油在日本的开发情况,提出了我国应充分利用米糠资源,积极发展稻米油产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稻米的品质评价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稻米品质的多样性,目前国内外对稻米品质的评价还未形成统一标准.基于此,对稻米的感官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储藏品质、卫生品质等进行了分析.简单介绍了稻米品质研究的新方法.指出了当前稻米品质研究的不足,并对稻米品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稻米是主粮中的主粮,稻米加工业是保证国民营养健康的民生产业。从稻米供求、进出口贸易和市场价格的运行状态等方面分析了稻米产业格局和发展形势,并以稻米加工业为例,进一步研究了稻米产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认为目前稻米加工产业面临五大市场困境,即稻米企业面临价格"三重倒挂"、结构性产能过剩与过度扩张并存、产业链条短小和产品结构单一、行业品牌混乱和市场集中度偏低,以及过度加工与副产物利用低等发展瓶颈。在此基础,为稻米产业如何破解困境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稻米的营养价值和附加值 ,积极开展稻米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是我国碾米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稻米消费国。正常年景年产稻谷约2亿t,约占世界稻谷产量的 1 / 3 ,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 2 / 5。稻米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我国约有 8亿人口是以稻米为主食的 ,每年直接食用稻米及其制品耗用稻米 1 3亿~1 4亿t。所以 ,稻米及其制品的消费市场是我国最大、最稳定的粮食消费市场之一。由于我国的稻米产量大 ,加工中的副产品 (主要有稻壳、米糠和碎米)十分可观 ,据粗略推算 (如能全部收集起来 ) ,可得到稻壳…  相似文献   

13.
肇立春 《粮油加工》2010,(10):10-12
稻米油通常因米糠中解脂酶的解脂作用而产生较高的酸值,酸值高的稻米油色泽随之加深,从而使稻米油的脱色成为稻米油精炼的瓶颈问题。本文全面调研了目前国内外针对高酸值稻米油脱色的相关方法与技术,以期能为高酸值稻米油的脱色科技攻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赵弢 《粮油加工》2014,(7):14-18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稻米与小麦粉、玉米制品一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我国约有8亿人以稻米为主食,每年因直接食用稻米及其制品所耗用的稻米约1.4亿t。由此可见,稻米及其制品的消费是我国最大、最稳定的粮食消费品种。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一个米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稻米与小麦粉、玉米制品一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我国约有8亿人以稻米为主食,每年因直接食用稻米及其制品所耗用的稻米约1.4亿t。由此可见,稻米及其制品的消费是我国最大、最稳定的粮食消费品种。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一个米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年产量约为1.9亿吨。米糠是稻米加工的副产物,含有质量分数15%~25%的油,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油料资源。利用丰富的米糠资源开发稻米油是稻米加工中提升加工效益的重要环节。针对稻米油酸值高、磷脂含量高的双高特点以及稻米油生产中常规脱胶脱酸方法炼耗高、排放大、精炼率低等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筛选与创制适合稻米油脱胶脱酸的脂酶制剂,研发高效提质的稻米油  相似文献   

17.
美国通过实施严格、科学、合理的稻米分级标准和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来保证大米的质量达到出口要求,从而赢得市场的做法为我国稻米生产和贸易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介绍了美国稻米质量的内涵;稻米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及检测技术;美国大米的分级标准;稻米卫生质量标准及检测技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指出面对激烈的竞争,我国惟有完善稻米标准,加大投入,提高检测水平,才能突破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实现由稻米生产大国向稻米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稻米资源丰富,稻米加工过程中会伴随多种营养物损失并产生大量米糠副产物。γ-谷维素是存在于稻米糠层不皂化部分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混合物,因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故近年来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概述稻米原料、稻米加工精度、稻米加工方式等对γ-谷维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以及米糠加工副产物中γ-谷维素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提议加强我国稻米γ-谷维素含量的数据采集工作,提倡稻米适度加工,应用挤压膨化、发芽及发酵技术开发糙米制品,加强我国稻米加工副产物活性组分的分离研究,符合我国节粮减损、健康中国、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稻米蛋白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稻米蛋白质特征的阐述,分析了稻米蛋白质与稻米相关品质(稻米的储藏品质,加工品质,米饭品质,米制品加工和食用品质等)的关系,提出了稻蛋白质开发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稻米是我国的主粮,随着工农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稻米重金属污染胁迫问题日益突出。针对我国稻米重金属污染的种类、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稻米重金属的控制技术及对策提出了建议,以期待为稻米重金属污染的解决、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