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静态条件下用改性的壳聚糖、海带、泥炭吸附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r(Ⅵ),探讨了废水pH、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铬液初始质量浓度对去除Cr(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1.0-2.0,吸附时间为120 min,按Cr(Ⅵ)与吸附剂质量比1∶200投加吸附剂进行处理,Cr(Ⅵ)去除率可达99%以上。含Cr(Ⅵ)的电镀废水经改性壳聚糖吸附后,废水中Cr(Ⅵ)的含量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脱硅稻壳残渣(DRH)为原料制备活性炭(AC),并用其处理含抗生素恩诺沙星(ENR)的废水.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RSM)中的中心设计模型(CCD)优化吸附过程中的条件(吸附时间,吸附剂量,ENR浓度,pH).最终得到吸附恩诺沙星的较优工艺条件是:吸附时间355. 3 min,吸附剂量0. 40 g·L~(-1),ENR浓度350 mg·L~(-1),pH 7. 69,预测的最大吸附量是429. 4 mg·g~(-1).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和Koble-Corrigan吸附模型,温度为298 K时的最大单层吸附量为444. 2 mg·g~(-1).研究表明,脱硅稻壳基活性炭基于成本低和吸附量大的特点,是处理含恩诺沙星废水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纤维素为原料酯化制备纤维素酯,用制备的纤维素酯吸附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探究纤维素酯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在投料量0.12 g、吸附时间50 min、温度30℃、pH=3时Cu~(2+)吸附率为94.74%;在投料量0.10 g、吸附时间2.5 h、温度25℃、pH=2~3时Cr(Ⅵ)的吸附率为90.54%;在投料量0.10 g、吸附时间40 min、温度25℃、pH=4时Ni~(2+)吸附率为91.25%。模拟电镀废水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投料量0.12 g、吸附时间1 h、温度25℃、pH=3。在此条件下纤维素酯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为90.64%。吸附后的纤维素酯经洗脱,其再生率为73.05%。  相似文献   

4.
以钠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铁钛交联膨润土,并应用于含铬模拟废水的处理.探讨交联膨润土的用量、废水pH值、吸附时间等最佳使用条件,比较原土和交联土对铬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土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原土,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交联土对Cr(Ⅵ)的去除率达到99 %,并且交联土对铬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水热处理稻壳对Cr(Ⅵ)的吸附特性,比较了不同水热时间处理稻壳对Cr(Ⅵ)的吸附,结果表明:水热处理4 h的稻壳去除Cr(Ⅵ)效果最好,在相同条件下吸附量几乎是未处理稻壳的4倍;对水热处理前后的稻壳做了热重和FTIR分析,表明水热处理使稻壳中活性羟基发生脱水缩聚;考察了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温度、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r(Ⅵ)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量随pH值降低、初始浓度增加、温度升高及吸附时间延长而增加,水热处理后稻壳对Cr(Ⅵ)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玉米芯吸附冶炼废水中铅的条件.室温下,pH为5.0,吸附时间60min,玉米芯的饱和吸附壁达31.7mg/g.分析了酸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粒度、流速等条件对铅去除率的影响,并用研制的吸附剂处理冶炼厂的废水,处理后废水中铅含昼显著低于国家标准允许的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7.
甘蔗渣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甘蔗渣在处理印染废水脱色中的实际效果,以亚甲基蓝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甘蔗渣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如吸附剂投加量、pH、振荡时间、初始质量浓度、温度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和规律.结果显示:在温度为30℃,pH为6~7,震荡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3 g甘蔗渣可使100 mL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95%以上,30℃下甘蔗渣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2.71 mg/g.甘蔗渣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Freundlich、Temkin等温吸附方程和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进行很好的描述,主要表现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处理含铜重金属废水时成本高和效率低等问题,选用廉价且吸附性能较好的吸附剂成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文章以稻壳为原料制备稻壳灰吸附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Cu2+质量浓度、pH值、吸附剂投加量、时间、温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吸附Cu2+的最佳条件;通过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测定,对吸附前后的稻壳灰进行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对吸附效果影响极大,当4≤pH≤6时,吸附率较高,pH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吸附;在前0.5 h内吸附速度很快,1 h后吸附基本完成。稻壳灰吸附Cu2+的最佳条件为:稻壳灰投加量20.0 g/L、35 ℃、Cu2+质量浓度30 mg/L、吸附时间1 h、溶液初始pH为6。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稻壳灰对Cu2+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H2O2/Fe(Ⅱ)(芬顿试剂)和PAM协同处理含柠檬酸废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PAM的投加量与时间、pH、吸附时间以及吸附温度等几个重要条件对处理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PAM处理H2O2/Fe(Ⅱ)氧化后的柠檬酸废水比H2O2/Fe(Ⅱ)与PAM同时加入处理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PAM吸附反应的最佳条件:温度为35℃,pH=2,PAM质量浓度为0.06 g/L,反应时间为30 min时,CODCr的去除率为92.70%,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不同交联膨润土对废水中铬的吸附.结果表明:铝锆交联膨润土对铬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当吸附时间为30 min ,废水pH=2.5~3.5,每升水中吸附剂用量为12 g/L时, 铝锆吸附剂对Cr6+的吸附容量为2.213 mg/g , 吸附效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1.
以膨润土,羧甲基淀粉,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得球形膨润土,并将其用于处理含Cr~(6+)废水.球形膨润土处理含Cr~(6+)废水的适宜条件为:投加量6 g/L,吸附时间15 min,吸附温度30℃,含Cr~(6+)废水溶液质量浓度40 mg/L,pH=6,在此条件下去除率可达98.90%.处理后的含Cr~(6+)废水质量浓度小于0.5 mg/L,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GB 8978-1996).处理废水后的球形膨润土经5次再生处理后,去除率仍达96.51%.  相似文献   

12.
氢氧化镁处理含磷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氢氧化镁对磷的吸附能力,考查了氢氧化镁用量,吸附时间,废水初始pH以及温度等因素对磷的去除率的影响,同时测定了氢氧化镁吸附磷时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吸附磷符合Langmuir模型,并得出了其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属于典型的单分子层吸附;氢氧化镁处理含磷4 mg/L的废水时,氢氧化镁的最佳投入量为0.6 g/L,反应时间仅为5 min,可使得磷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温度对磷去除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可在室温下进行;且实验表明氢氧化镁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此吸附可在较宽pH范围内进行;处理含磷废水后的氢氧化镁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长碳链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对以广西宁明膨润土制得的钠基膨润土进行改性,得到有机膨润土.利用其对经生化处理后的中药废水尾水进行脱色处理,考察了不同的工艺条件如吸附时间、膨润土投加量、反应温度、pH值对中药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脱色效果有影响,体系以物理吸附为主.当吸附剂用量为3.5 g/L、吸附时间为25 m in、吸附温度为32℃,不调节pH值,经生化处理后的中药废水尾水脱色率可达97%,且其吸附脱色能力大于活性炭.  相似文献   

14.
稻壳活性炭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业废弃物稻壳为原材料制备活性炭,并对其吸附水中Cr(Ⅵ)的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法探索溶液pH值、稻壳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壳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在120 min到达平衡;pH对吸附率影响较大,当pH为2,温度为30℃时,对Cr(Ⅵ)的吸附率可达96%以上.动力学数据分析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来描述,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5.
对蒙脱土进行了有机改性.表征结果表明:有机基团已经进入到蒙脱石的结构之中(IR);改性后有机蒙脱土层间距为2.156 nm(XRD);晶层结构被解离,较疏松,层间被改性剂插层(TEM).以制备的有机蒙脱土对废水中的铬进行了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对铬吸附的最优化条件是:吸附时间为40 min,pH值为5,固液比为18 g/L,温度为40℃;此时,吸附率可达79%.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硫化亚铁(FeS)处理含Cr(Ⅵ)废水,达到降低污水毒性的目的 .方法 采取化学氧化还原方法 ,把毒性很强的Cr(Ⅵ)还原成Cr(Ⅲ),以便通过沉淀、吸附加以去除.结果 随着投加的FeS粒径减小,水的pH下降,Cr(Ⅵ)去除率增加.在10~35℃范围内,FeS对Cr(Ⅵ)去除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在35~40℃时,FeS对Cr(Ⅵ)去除率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试验条件下,pH4.5,粒径0.08~0.11 mm,温度25~30℃,是去除水中Cr(Ⅵ)含量的适宜条件.该条件下,当FeS投加量≥2 g/L时,Cr(Ⅵ)去除率99%以上.结论 Fes可显著降低含Cr(Ⅵ)废水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废弃蛋壳制备碳羟基磷灰石,并利用其吸附废水中的Cd2 .考察了Cd2 初始浓度、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水中Cd2 初始浓度为30 mg/L、pH=7、吸附时间35 m in、温度35℃时,碳羟基磷灰石对Cd2 去除率高达99.9%.吸附实验还表明该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18.
利用弗罗里硅土吸附脱除石化低浓度废水中的氨氮。分别采用BET、SEM及XRF对弗罗里硅土进行表征。考察剂液比、吸附时间、pH、吸附温度及氨氮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脱除氨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氨氮初始质量浓度为50.00 mg/L、剂液比为2 g/L、pH为7、吸附温度为293.15 K和吸附时间为5 min的条件下,氨氮去除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处理石化低质量浓度氨氮废水,氨氮质量浓度从17.53 mg/L降至5.16 mg/L,去除率达到70.6%,满足GB 31570-2015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工业固废高炉渣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表现出了较好的吸附能力,为了深入了解高炉渣对Cu2+的吸附效果,在研究高炉渣的用量、pH、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废水中Cu2+吸附率的影响规律基础上,选取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实验,获得吸附Cu2+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利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探讨高炉渣对Cu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高炉渣表面的吸附位点、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发达的孔隙结构能够促进Cu2+的吸附.在高炉渣用量为0.5 g、pH为9、吸附时间为360 min、温度为65℃时,去除率可达99.93%,吸附后溶液中Cu2+的残余质量浓度小于1 mg/L,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高炉渣对Cu2+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动力学过程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0.
稻壳炭对重金属Pb2+的吸附量受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温度、pH、稻壳炭理化性质等因素影响。实验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上述各影响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探讨了常温下稻壳炭吸附Pb2+的最佳吸附条件,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吸附前后稻壳炭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发现:吸附过程前30min为快速吸附阶段,60min后吸附过程基本完成,120min后吸附量达到最大值;相同浓度条件下,稻壳炭对Pb2+的吸附量存在一个最佳投加量;温度方面20℃时对吸附较为有利,温度高于25℃或低于15℃时不利于吸附;pH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大,pH 5-7条件下对吸附最为有利,过酸过碱均不利于吸附进行;对稻壳炭进行活化改性是提高其吸附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