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论述尖笔岽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矿床成因,认为属斑岩型矿床,并总结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横江铜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探讨其矿床成因,初步认为本矿床是成矿热液沿着北东-北西向断裂及各方向裂隙、层间破碎带充填、交代而成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3.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及其特征和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才被认知的一种重要矿床类型,因其巨大的经济和理论研究价值受到矿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通过总结近年来的新资料和文献,定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是指一类具有贫硫化物、富铁氧化物(低钛磁铁矿±赤铁矿)矿石的热液型铜或铜-金多金属矿床。其基本特征为:有用金属以Cu或者Cu-Au为主,矿石硫含量低;矿床属热液矿床,有大范围的Na-K蚀变;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石富磁铁矿和(或)赤铁矿,铁氧化物钛含量低;与火成岩关系不明确。根据矿床成因可将铁氧化物铜金矿床分为岩浆成因矿床、非岩浆成因矿床和混合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4.
大别山(北坡)斑岩型钼(铜)矿床成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别山北坡已发现不同规模的中酸性小岩体40余个,且多具矿化,为该区寻找斑岩型钼(铜)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先决条件和成矿地质背景。经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已探明的有汤家坪大型钼矿床、母山大型钼(铜)矿床、大银尖中型(钨、铜)矿床。虽然区内斑岩型钼(铜)矿床地质特征不尽相同,但矿化形式、围岩蚀变、岩体与矿化空间上的联系,具备一般斑岩钼(铜)矿床特点。根据近年来研究成果,通过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温度和矿床生成深度的研究,对大别山(北坡)斑岩型钼(铜)矿床成因,重点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系统总结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卡尔维(Kalwe)地区层控型铜钴多金属矿床初始矿源层为罗安群,形成于距今880~750 Ma间,同生成岩成矿期后构造变质作用对矿床进行了热液改造,造成铜钴矿化叠加与局部富集.矿床成因类型为同生沉积-热液改造层控型铜钴矿床.  相似文献   

6.
天生塘铜矿地处云南东川铜多金属矿集区之落因成矿带。根据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岩石学矿物学特征等实际资料,通过与东川以及会理已知的铜矿床进行综合类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初步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天生塘铜矿的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叠加热液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7.
安徽铜陵新桥矿床是一多金属铜硫矿床,铜、硫元素存在结构的变异性。为此,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通过分析铜、硫品位的统计分布特征,进行变异函数计算及结构分析,以便分析铜、硫品位各自相关性和矿化程度,为研究矿床的成因提供一份佐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勘探网度的分析与选择,指导矿山下一步的勘探。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扩大沙比图吧矿区铜资源/储量,通过详细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并结合刚果(金)—赞比亚铜钴矿带铜带的区域成矿规律和勘查经验,进一步讨论了矿床成因、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研究表明:(1)沙比图吧铜矿床在产出位置、矿床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与整个铜带上的众多同成岩期的层状沉积铜钴矿床非常类似;(2)沙比图吧铜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倪建辉 《金属矿山》2004,(7):54-58,72
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对樟坑铁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背景及主要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床主要赋存于推覆构造破碎带和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矽卡岩与碎屑岩过滤带中,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改造型。在地质找矿思路上取得新的进展,总结成矿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及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怀宁县桂家冲铁(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月山矿田内,矿体赋存于月山岩体北枝与东枝夹持的铁铺岭向斜西翼下方的接触带或附近捕虏体中。对桂家冲铁(铜)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控矿因素进行探讨,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热液型矿床,铁(铜)矿体的形成受岩浆岩、地层、构造等因素控制。此研究对在月山矿田铁铺岭向斜两翼及周边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卡拉玛铜床的矿体主要产于层状白云岩层内,通过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分析,初步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赋矿白云岩属沉积成因。矿床的主要成矿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采样和岩矿鉴定的基础上,对紫金山铜金矿床Cu-S矿物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从矿床浅部到矿床深部,铜蓝的形态从较为细小的针柱状、棉絮状逐渐变化为较大的板柱状;而Cu-S矿物组合表现为浅部以蓝辉铜矿为主,深部以铜蓝为主。它们分别有力地说明铜矿体并不是次生富集成因,而是原生热液成因;矿床深部的氧逸度和硫逸度均高于矿床浅部。因此可以推测在现在已见矿床底部不远处还有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处于非洲著名的赞比亚—刚果(金)铜钴成矿带西端,是一个铜金属量达千万吨的特大型铜钴矿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SICOMINES铜钴矿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ICOMINES铜钴矿床受层位控制,新元古代Katanga(加丹加)系Roan(罗安)群为初始矿源层。卢菲利(Lufilian)造山运动(距今560~550Ma)过程中的构造活动和变质作用对矿床进行了改造,使矿化叠加和局部富集;此外近地表环境下的表生富集作用,导致了表生矿体的形成。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沉积—改造型层状矿床。  相似文献   

14.
在满洲里一西旗铜多金属成矿带上的甲乌拉矿床,经初步探明为一中到大型热液脉扶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术文拟根据该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特征,对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性质以及矿床成因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燕  汪立今  邓刚 《金属矿山》2005,(Z2):245-250
介绍了新疆东疆多金属成矿带的研究现状并以新疆哈密白石泉铜镍矿床为例,对该矿床进行了初探.通过对白石泉铜镍矿床的区域地质基本特征、矿体特征、矿体成因、含矿性等的研究发现,该矿区基性-超基性岩极为发育,矿床成因类型为与基性-超基性有关的深部熔离-贯入型硫化物铜镍矿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阳春合水龙仔金多金属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同时结合该矿区近期找矿成果和阳春铜多金属矿国家级整装勘查区成果对矿区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该矿床成因是岩浆热液作用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为主的破碎带—石英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对长江中下游(包括赣北地区)主要的铜矿床成因类型进行了阐述,并对层状铜矿床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赞比亚ICHIMPE铜钴矿是赞比亚—刚果(金)铜矿带上的一个典型铜钴矿床,矿体赋存于下罗安组含矿建造中。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矿床的地质背景、含矿建造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并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以期对本区的进一步探矿及评价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KIMPE铜钴矿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IMPE铜钴矿矿床受地层和断裂控制,新元古代加丹加系罗安群地层为初始矿源层。成岩成矿期后,卢菲利造山运动过程中的构造活动和变质作用对矿床进行了改造,使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和重新富集。此外近地表环境下的表生富集作用,导致了表生矿体的形成。KIMPE铜钴矿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沉积—热液改造型。  相似文献   

20.
西藏冈底斯带主要成矿类型以斑岩型铜钼矿为主,对浅成低温热液或岩浆热液型矿床的成因研究相对较小。近年来,在冈底斯中段所发现的雄村大型铜金矿,多数学者认为属于岩浆热液成因类型。罗布真铜多金属矿位于冈底斯中段,距离雄村矿区较近,通过分析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矿石等特征,并与雄村铜金矿进行成因对比,认为该矿属于岩浆热液蚀变型成因。通过对罗布真矿床成因的分析,探讨了冈底斯中段的成矿规律,为地质找矿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