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酿酒酵母工程菌产甜蛋白monellin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酿酒酵母工程菌WHF9/monellin在液体培养基中产甜蛋白monellin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子试验筛选出细胞生长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玉米浆干粉,且应添加微量元素溶液.在此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菌体生物量的3个显著因素:蔗糖、玉米浆干粉、微量元素溶液.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后,利用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出蔗糖、玉米浆干粉、微量元素溶液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2.2g/L,33.9g/L,4.5mL/L.菌株在优化后的生长培养基中的生物量比在YPD培养基中提高了81.38%.在诱导剂半乳糖最适浓度102.2g/L条件下,菌株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monellin的表达量达到226.7mg/L,比在YPG中表达的monellin提高了4.2倍,且表达的monellin具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
黄皮功能成分及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通过响应面法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培养体系进行优化,以达到工业生产上提高酿酒酵母发酵生物量的目的。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酿酒酵母培养体系最适碳源为淀粉糖,最适氮源为玉米浆+尿素,最适缓冲盐及微量元素为K2HPO4、MgSO4,最适B族维生素为VB2、VB3、VB8;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影响酿酒酵母生物量的主因素为淀粉糖、玉米浆、尿素,并应用爬坡试验获得主要因素的峰值范围;最后应用 Box-Behnken 试验、响应面分析对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宜的酿酒酵母培养体系为:淀粉糖28.8 g/100 mL、玉米浆6.1 g/100 mL、尿素0.097 5 g/100 mL、磷酸氢二钾0.1 g/100 mL、硫酸镁0.05 g/100 mL、VB2 0.1 mg/100 mL、VB3 0.1 mg/100 mL、VB8 0.1 mg/100 mL。在优化后培养体系下,酿酒酵母菌液OD560 nm值为60.60,是常规使用的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培养体系的5.27倍。  相似文献   

3.
以葡萄有孢汉逊酵母CM2为研究对象,细胞生物量为测定指标,利用甘蔗糖蜜作为发酵原料,对糖蜜培养基的优化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采用煮沸法、磷酸法、硫酸法、活性炭法、亚铁氰化钾法对糖蜜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硫酸处理法优于其他处理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糖蜜质量浓度、氮源及其添加量、初始pH值、磷酸盐、硫酸镁、氯化钠等培养基组分对CM2生长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培养基组分:预处理后糖蜜78.9 g/L、酵母粉2.2 g/L、初始pH 6.0。通过验证实验获知与PDB培养基相比,优化后糖蜜培养基使CM2生物量提高了83.1%。  相似文献   

4.
枯草芽孢杆菌JMUKC2 产肌苷摇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肌苷生产菌枯草芽孢杆菌JMUKC2的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40g/L、玉米浆20g/L、酵母膏17g/L、尿素7g/L、硫酸铵20g/L、MgSO4 ·7H2O 1g/L、KH2PO4 7g/L、CaCO3 20g/L。培养基经优化后,生物量比优化前提高了40.67%,肌苷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46.57%。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浆作为重组大肠杆菌培养基的主要碳源和氮源,在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选择玉米浆、MgSO4和微量元素3个因素对玉米浆培养基进行响应面设计,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基因工程菌最佳的玉米浆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最佳的玉米浆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浆26g/L,MgSO42.1g/L,微量元素7mL/L。该条件下,重组大肠杆菌产海藻糖合成酶酶活达到120.5U/mL。试验证明了玉米浆作为重组大肠杆菌培养基唯一的碳源和氮源生产海藻糖合成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甘蔗糖蜜发酵合成茁霉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糖蜜为原料发酵合成茁霉多糖(Pullulan)发初始条件,本研究以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为依据,确定以甘蔗糖蜜发酵合成茁霉多糖的初始发酵培养基,该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经预处理后的甘蔗糖蜜发酵合成Pullulan的初始浓度100g/L至140g/L,硫酸铵不宜超过0.6g/L,硫酸镁在0.6-1.0g/L之间,而氯化钼为0.2-0.4g/L,发酵初始pH为5.5。研究结果表明甘蔗糖蜜为原料发酵合成茁霉多糖的生物合成条件是: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为30℃,在充足供氧的条件下发酵时间为144h。  相似文献   

7.
以摇瓶发酵为基础,在尽量提高酿酒酵母菌生物量的前提下,采用单因素与响应曲面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对影响优选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LFN518生物量的培养基相关的主要成分进行了优化,然后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响应曲面分析得到最优的酵母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31.6g/L,酵母浸粉18.1g/L,磷酸氢二钾8.0g/L,硫酸镁12.0g/L,氯化钙6.0g/L,维生素母液6.0mL/L,酿酒酵母的生物量为8.124g/L,比优化前的6.25g/L提高了29.984%。  相似文献   

8.
以甜菜糖蜜为碳源,通过摇瓶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对酿酒酵母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酿酒酵母的液体培养基优化配方为糖蜜添加量8%,尿素添加量0.05%,磷酸二氢钾添加量0.05%。在此条件下的培养基产酿酒酵母菌干质量为7.67g/L,比培养基优化前提高了23.3%。  相似文献   

9.
以生物量和麦角固醇含量为依据,优化甘蔗糖蜜为原料生产麦角固醇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甘蔗糖蜜16、NH4Cl 1.0、K2HPO40.10、Mgs040.005.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2.C,起始pH 4.0,通气比1:O.7,发酵时间48h.利用50L发酵罐进行多批次实验,麦角固醇含量可达2.35g/100g菌体干重,生物量为1.70/100mL发酵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降低聚谷氨酸的生产成本.方法 从聚谷氨酸发酵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出发,分别研究了小麦水解蛋白、豆饼粉、豆粕粉、玉米蛋白、玉米浆等有机氮源和甘蔗糖蜜、甜菜糖蜜、葡萄糖蜜、玉米糖蜜等碳源对聚谷氨酸发酵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玉米浆、硫酸铵、甜菜蜜、谷氨酸钠的添加量,最后通过发酵罐发酵比较了优化后的工艺与...  相似文献   

11.
运用响应面法对淀粉清料发酵生产柠檬酸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并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玉米浆、尿素、p H。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以上3个因子的最大响应区域后,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其最佳培养基:玉米浆5.15g/L、尿素1.83g/L、初始p H=4.15、磷酸氢二钾0.4g/L、硫酸镁0.2g/L。在优化培养基条件下,淀粉清料发酵柠檬酸产量为147.52g/L,比优化前提高了约12.19%,与玉米粉带渣发酵相比,柠檬酸平均产量和转化率都提高了约10%,发酵残糖降低了约88%。  相似文献   

12.
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得出糖蜜、玉米浆和豆饼水解液对谷氨酸产量有显著影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得到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g/L,玉米浆33.9g/L,豆饼水解液19.9g/L,糖蜜30.6g/L,MnSO40.03g/L,FeSO40.03g/L,MgSO42g/L,K2HPO44.5g/L,生物素(VH)0.3mg/L,硫胺素(VB1)0.3mg/L。通过对模型验证实验,谷氨酸产量实际值为111.33g/L,且较未优化的发酵培养基相比谷氨酸产量提高了22.75%。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三孢布拉霉高产突变株的番茄红素产量,本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发酵培养基的组成进行了优化。比较不同碳源、氮源、植物油对番茄红素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确定最佳碳源、氮源和植物油。利用49组样本数据,建立以玉米粉、玉米浆、大豆油、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为输入变量,番茄红素体积产量为输出变量的BP神经网络,并以建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为适应度函数,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寻优。经过优化,得出番茄红素最大预测产量为1.27 g/L,经验证,与实际产量误差在5%以内,较优化前提高了31.6%。此时,玉米粉、玉米浆干粉、大豆油、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的含量分别为41.2、8.93、26.5、1.39、0.46 g/L。因此,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是番茄红素发酵培养基优化的有力工具,番茄红素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豆饼粉和玉米浆粉浓度。回归分析表明,培养基中豆饼粉、玉米浆粉的含量及其配比对多糖产量有显著影响。通过岭脊分析寻优得出:豆饼粉浓度为16.5g/L、玉米浆粉浓度为3.5g/L时,胞外粗多糖产量最高达3.31g/L。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优化大肠杆菌发酵产L-色氨酸的产量,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原初始发酵培养基组合成分,建立了乙酸铵-玉米浆补料模式。结果表明优化后培养基组合:0.12%硫酸铵、0.7%磷酸二氢钾、0.15%一水柠檬酸、0.28%七水硫酸镁、0.05%酵母粉、0810 0.39%乙酸铵、0.3%玉米浆。5 L罐的培养验证表明,玉米浆和乙酸铵是影响L-色氨酸产量的主要成分因素,优化后L-色氨酸产量提高了35.4%,发酵结束达到24.53 g/L,单位菌体L-色氨酸产量提高了19.8%,达到0.272 g/OD,糖酸转化率提高了27%,为L-色氨酸发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两歧双歧杆菌1.1852的工业化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优化获得适合双歧杆菌工业化生产的,成本低廉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从番茄汁、低聚果糖、废糖蜜、马铃薯淀粉、玉米浆、豆饼粉6个因素中选出较优因素,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的适宜配方及适宜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番茄汁80ml/L、低聚果糖15g/L、废糖蜜20ml/L、玉米浆110mL/L、0.1%刃天青1mL/L、吐温-801mL/L、盐溶液40mL/L及L-半胱氨酸盐酸0.5g/L;适宜的培养条件为温度40℃、起始pH6.8、接种量3%,发酵时间32h。优化得到的培养基成本较低,发酵条件简单易控,适合双歧杆菌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川贝母中重金属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消解剂类型、用量以及载流酸度和还原剂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最终确定硝酸-盐酸混合酸为消解剂,将其体积比(5∶2)作为最佳用量配比,载流浓度为5%,还原剂浓度为2%。实验结果表明,砷、汞、铅线性范围为1.0~100.0μg·L-1、0.4~10.0μg·L-1、1.0~50.0μg·L-1,检出限为0.016 2μg·L-1、0.004 8μg·L-1、0.531 1μg·L-1,加标回收率在95.3%~107.7%,能够满足川贝母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乳酸片球菌素对革兰阳性菌有很高的抑菌活性,作为天然防腐剂前景广阔。实验通过均匀设计的方法筛选了适合乳酸片球菌高密度发酵生产片球菌素的工业培养基,并在发酵罐上利用正交实验研究其最适的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在摇瓶的条件下考察了工业碳源、氮源以及无机盐对乳酸片球菌发酵生产片球菌素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糖蜜、玉米浆及磷酸氢二钾对乳酸片球菌素的效价影响显著。以上述显著因素作为随机因子,进行均匀设计实验,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糖蜜36.13 g/L、玉米浆9.00 g/L,磷酸氢二钾0.60 g/L时,乳酸片球菌素效价达到最大,即1309.60 AU/mL,是未优化前的2倍。在最佳工业培养基的条件下利用正交实验通过1 L的Li Flus GM发酵罐优化发酵条件,包括接种量、通风量及转速。实验结果表明:当接种量为2%、通风量为6 vvm、转速为150 r/min时,发酵生产的乳酸片球菌素效价达到最大为2347.28 AU/mL。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为生产菌株,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以提高黑色素产量。结果表明,出芽短梗霉发酵产黑色素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98.9 g/L、玉米浆干粉9.7 g/L、CaCl2·2H2O 2.0 g/L、NaCl 2.0 g/L、ZnSO41.0 g/L、pH 5.5。在此条件下,经过144 h发酵,黑色素产量达到17.56 g/L,相比优化之前提高了42.8%。  相似文献   

20.
鲁氏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 )是酱油及酱类生产中风味形成的重要微生物之一。为了获得大量菌体,采用响应面法(RSM)对鲁氏酵母CCTCC M 2013310培养基进行了优化,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培养基中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葡萄糖、玉米浆和磷酸二氢钾对生物量影响显著。由中心组合及响应面分析优化确定优化培养基为葡萄糖12.03%,玉米浆2.24%,酵母粉1%,磷酸二氢钾0.26%,甘油3%,VB1 0.001%。优化培养基的生物量为28.28 g/L,比未优化前提高了4.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