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PGPR菌肥在烤烟漂浮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烤烟根际分离得到2株细菌菌株A03和B04,平板测定对3种烟草病害烟草角斑病、青枯病和赤星病的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B04菌株具有解磷能力。将该2菌株扩大培养制成菌肥按1%的比例拌入育苗基质中应用于烤烟漂浮育苗,试验不间菌肥处理对烟苗的影响。结果显示:播种后27d,A03菌肥处理种子发芽率比对照显著提高53.1%;播种后39d,A03和B04菌肥处理种子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5.5%和1.8%。菌株A03和B04菌肥处理成苗素质显著高于对照,菌株A03菌肥处理烟苗茎高、茎粗、茎干重、根鲜重和根长分别比对照提高51.1%、19.8%、84.4%、50.3%和53.7%,叶色深绿;菌株B04菌肥处理烟清茎高、茎粗、茎干重、根鲜重和根长分别比对照提高24.2%、0.8%、71.9%、32.0%和34.7%。菌肥处理移栽成活率均为100%,对各种病害有较强的抗性,表明荫株A03和B04对烤烟具有较强的促生作用,是烤烟根际促生菌(PGPR),用于烤烟漂浮育苗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成苗素质和对烟草病害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葡萄杂交和自交种子在冬季沙藏、翌春温室催芽的基础上,调查了大田直播、大田覆膜育苗、塑料大棚育苗、温室育苗4种育苗方法对杂种幼苗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塑料大棚内穴盘播种育苗,并于5月中下旬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移栽大田,获得杂种的成苗率最高,55个杂交或自交组合的幼苗平均成苗率为40.49%,杂交组合[6-12—4(白河-35-1×佳利酿)×无核白]的最高成苗率为79.41%,自交组合(雪峰刺葡萄自交)的最高成苗率为81.02%,因此该方法为葡萄杂交种子育苗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3.
葡萄种子育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杂交和自交种子在冬季沙藏、翌春温室催芽的基础上,调查了大田直播、大田覆膜育苗、塑料大棚育苗、温室育苗4种育苗方法对杂种幼苗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塑料大棚内穴盘播种育苗,并于5月中下旬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移栽大田,获得杂种的成苗率最高,55个杂交或自交组合的幼苗平均成苗率为40.49%,杂交组合[6-12-4(白河-35.1×佳利酿)×无核白]的最高成苗率为79.41%,自交组合(雪峰刺葡萄自交)的最高成苗率为81.02%,因此该方法为葡萄杂交种子育苗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4.
木材造纸废弃物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木材造纸废弃物(造纸除尘木屑和造纸污泥)制作蔬菜栽培基质。以造纸除尘木屑∶造纸污泥(体积比)分别为3∶1、5∶1、7∶1等3种类型的栽培基质进行番茄无土栽培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木材造纸废弃物栽培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均有明显差别。番茄在除尘木屑和污泥基质3∶1的情况下,每667m2番茄产量达8224.6kg,较对照土壤栽培增产13.3%,是较适宜的栽培基质配方。本实验证明,木材造纸废弃物可为大棚作物无土栽培提供一种新的基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肉桂精油对红提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明珠  于爽  朱恩俊 《食品科学》2016,37(6):272-277
目的:探究肉桂精油保鲜液在红提葡萄贮藏过程中的保鲜效果。方法:以新鲜红提葡萄为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肉桂精油保鲜液对红提葡萄进行处理,并根据烂果率变化找出较优的贮藏条件和肉桂保鲜液体积分数,研究在较优贮藏环境下红提葡萄的风味品质(葡萄糖、可滴定酸)、质构品质(水分含量、硬度)及货架品质(烂果率、质量损失率、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红提葡萄经过0.1%(N-0.1%)、0.5%(N-0.5%)和1.0%(N-1.0%)的肉桂保鲜液处理后发现,2 ℃条件下的红提葡萄烂果率比10 ℃好,而N-1.0%组红提葡萄的烂果率最低,保存效果最理想。通过2 ℃ 3 种相对湿度(50%、70%、90%)条件下品质的测定发现,90%的相对湿度环境更有利于肉桂保鲜液的抑菌保鲜效果。除烂果率低外,在贮藏末期红提葡萄的可滴定酸、葡萄糖、水分含量及硬度都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1.31%、10.78%、80.68%、1 003 g。同时,红提葡萄的质量损失率和呼吸强度也得到了有效抑制。结论:肉桂精油保鲜液的抑菌保鲜作用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发挥更充分,较高体积分数的保鲜液保鲜效果较好,可以延缓红提葡萄贮藏品质的下降,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6.
裴旋旋  史宁  卢浩成  王军 《中国酿造》2022,41(3):219-227
采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指纹技术对葡萄品种进行鉴定,测定葡萄果实的理化指标,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对其挥发性香气成分和酚类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品种被鉴定为‘贝达’,果实糖度为18.07 °Bx,酸度为19.9 mg/g;分别共鉴定出游离态、结合态香气物质70种、44种,其中C6、C9化合物含量最高,占总香气物质的90%以上;果实花色苷中甲基花翠素类花色苷含量最高(108.68 mg/kg);黄酮醇中槲皮素类含量最高(47.48 mg/kg);表儿茶素在果皮和种子中含量最高,分别为1 819.72 mg/kg和2 009.62 mg/kg。‘贝达’葡萄果实的品质分析可为其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烤烟包衣种子播种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3次重复的田间小区设计,测定了5个不同播种密度的烟苗素质、成苗率和每亩大田所需苗床。结果表明,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000~1500粒,其烟苗侧根较多,茎矮、茎粗,烟苗墩实,种子利用效率最高,需苗床面积最少。  相似文献   

8.
以蜜环菌Am-07-22 为发酵菌株,以玉米皮和玉米黄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液比、接种量对玉米皮和玉米黄粉中玉米赤霉烯酮降解率的影响,并研究蜜环菌Am-07-22 对玉米皮和玉米黄粉不同比例混合物的毒素降解效果及产物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蜜环菌降解玉米皮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7 ℃、料液比1∶1.5(g/mL)、接种量10%,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为93.63%,蜜环菌降解玉米黄粉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7 ℃、料液比1∶2(g/mL)、接种量12.5%,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为96.60%。蜜环菌Am-07-22 固态发酵不同质量比的玉米皮、玉米黄粉(1∶1、1∶2、2∶1)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分别为95.93%、96.62% 和96.97%,质量比为2∶1 的玉米皮、玉米黄粉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提高,分别提高91% 和52%。蜜环菌Am-07-22 不仅对玉米加工副产物中玉米赤霉烯酮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同时提高产物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长茎葡萄蕨藻中蕨藻红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6):209-214
文中采用响应面微波提取法对长茎葡萄蕨藻中蕨藻红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单因素和Box-Behnken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长茎葡萄蕨藻中蕨藻红素提取率有显著影响。优化的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200 W,乙醇体积分数为85%,料液比为1∶30(g∶m L),萃取时间为20 min,萃取温度为45℃,在此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中蕨藻红素提取率为91.9%,模型的R2=98.4%。与未经微波处理的传统方法超声法、回流法和水浴法相比,微波处理最高可使长茎葡萄蕨藻中蕨藻红素提取率提高79.8%,超声法、回流法和水浴法蕨藻红素的提取率分别为微波提取的71.8%、85.69%和55.77%,且提取时间长,消耗溶剂大。  相似文献   

10.
邹立飞  郑鹏 《中国酿造》2021,40(1):142-147
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薏苡仁酒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Box-Behnken(BB)试验结果分别进行响应面法(RS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分析。结果表明,RSM、ANN优化发酵条件分别为薏苡仁∶糯米为1∶2(g∶g)、酵母A1接种量为4.7%、温度为31.7 ℃、初始pH为3.0;薏苡仁∶糯米为1∶1.9(g∶g)、酵母A1接种量为4.2%、温度为28.1 ℃、初始pH为3.0,ANN、RSM分别在其最优条件下的实际值和预测值都基本一致。ANN、RSM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R)、决定系数(R2)、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0.994 5、0.988 9、0.011 7、0.108 4、0.072 2、0.486 3%和0.983 6、0.967 5、0.028 9、0.170 1、0.143 7、0.985 7%。ANN具有更高拟合能力和准确性,拟合效果更好,更适合应用于薏苡仁酒发酵条件优化。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微生物能否转化提高山楂中总黄酮的含量并优化其发酵工艺,以山楂粉为发酵基质,分别与20种食用真菌进行共同发酵,通过监测发酵液中总黄酮含量,筛选转化效率最高的食用真菌,并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其发酵工艺。结果表明,20种供试真菌中,蛹虫草发酵山楂液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在发酵温度25 ℃、发酵时间7 d、接种量6%及料液比1∶35(g∶mL)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发酵7 d,蛹虫草发酵山楂液中总黄酮含量为42.8 mg/g。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A13抑菌物质适宜提取方法,分别采用硫酸铵盐析法、酸沉淀法、甲醇抽提法、乙酸乙酯萃取法进行抑菌粗提液的制备,并通过SuperdexTM75凝胶层析柱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以80%饱和硫酸铵法制备粗提液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23.67 mm,蛋白质量浓度最高,为582.50 μg/mL,其回收率为17.8%;以甲醇抽提法制备粗提液的抑菌圈直径为25.17 mm,其回收率最高,为32.1%,蛋白质量浓度为505.00 μg/mL;以酸沉淀法制备粗提液的抑菌圈直径为22.67 mm,其回收率与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13.7%与273.75 μg/mL;以乙酸乙酯法制备粗提液时,乙酸乙酯与发酵液为3∶1(V/V)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25.5 mm,并且其回收率和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23.6%和255.20 μg/mL。因此,硫酸铵盐析法为粗提解淀粉芽孢杆菌A13抑菌物质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云南省景洪市基诺乡天然林中的云南肉豆蔻种子为材料,进行种子表型性状、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居群内22株树的种长为34.73~45.89 mm,种宽为20.36~26.54 mm,单粒重为7.67~16.86 g,种仁含油率为6.37%~15.83%;通过GC及GC-MS分析,种仁油中共检测到14种常见脂肪酸,即十二烷酸(C12∶?0)、十三烷酸(C13∶?0)、十四烷酸(C14∶?0)、十五烷酸(C15∶?0)、十六碳烯酸(C16∶?1)、十六烷酸(C16∶?0)、十七烷酸(C17∶?0)、十八碳二烯酸(C18∶?2)、十八碳烯酸(C18∶?1)、十八烷酸(C18∶?0)、二十碳烯酸(C20∶?1)、二十烷酸(C20∶?0)、二十二烷酸(C22∶?0)、二十四烷酸(C24∶?0),其中十八碳烯酸发现位置异构现象,即C18∶?1(9)和C18∶?1(11)。十四烷酸相对含量为53.58%~62.52%,均值为58.73%,是含量最高的脂肪酸。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了长茎葡萄蕨藻多酚提取工艺,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长茎葡萄蕨藻多酚提液DPPH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长茎葡萄蕨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 g/mL、水浴温度70℃、水浴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多酚得率为0.632 9±0.02 mg/g。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显示长茎葡萄蕨藻多酚对ABTS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茶多酚,并且在低浓度下就表现出高清除效果,在20μg/mL时长茎葡萄蕨藻多酚的清除率分别为68.56%和76.91%,而对照茶多酚为42.34%和47.21%。这说明长茎葡萄蕨藻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且提取工艺简单,其抗氧化能力较强,为长茎葡萄蕨藻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粗根荨麻(Urtica macrorrhiza Hand.-Mazz.)不同部位粗多糖的含量及化学组成,初步评价其对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热水提取、乙醇分级沉淀的方法分别制备粗根荨麻根、茎、叶粗多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分子量及单糖组成;全波长扫描及红外光谱分析其结构特征;MTT法研究其细胞毒性;中性红染色法考察其对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Griess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其对巨噬细胞NO、TNF-α分泌的影响。结果:提取得到粗根荨麻叶(UML40、UML60),茎(UMS40、UMS60),根(UMR40、UMR60)共6种粗多糖,其中叶粗多糖得率最高为4.62%,UML40为占77.92%,茎粗多糖和根粗多糖得率分别为0.69%和1.13%;各粗多糖平均重均分子量从2.11 kDa到802.21 kDa不等,主要由D-Glc、D-Gal、D-Ara和D-GalA组成,但不同部位粗多糖的单糖组成摩尔比不同。此外,不同部位、不同分子量的粗根荨麻多糖免疫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UML40、UMS40、UMR40均能够显著活化巨噬细胞,促进其吞噬活性及NO、TNF-α...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葡萄和葡萄酒中6种基本花色苷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无水乙醇/盐酸/水(2∶1∶1, V/V)提取,采用Agilent-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为固定相,流动相A(乙腈)和B(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525 nm。在该色谱条件下,6种花色苷在30 min内得到了很好的分离效果,其含量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且回收率为82.2%~93.3%、精密度好(RSD<5.0%)。该方法方便、快速,能够实现对葡萄和葡萄酒中6种花色苷物质的定性及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7.
根据贮运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研究温度波动、振动频率和振动加速度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实验 设定温度波动(-1~1、-1~2、-1~3、-1~5 ℃)及对照组(-1 ℃),并通过振动实验台设定了振动加速 度分别为2.5、5.0、7.5 m/s2以及振动频率分别为10、20、30、40、50 Hz的振动条件。以硬度、可滴定酸含量、 脱粒率、腐烂率、VC含量为评价指标,探究不同温度波动及振动条件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 温度波动对葡萄VC含量和硬度的影响最大;振动频率与葡萄变质速度并非成正比关系,在实际贮运过程中,在 20 Hz时巨峰葡萄变质速度相对最慢;振动加速度越大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前期影响越明显,对脱粒率和硬度的 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以野地瓜茎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设计对野地瓜茎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评价不同提取工艺下野地瓜茎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野地瓜茎提取物中3种绿原酸得率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3%、提取温度72℃、料液比1∶26(g/mL),经验证试验总评归一值为0.920 1±0.023 0。与预测值(0.928 0)的偏差为0.85%,二项式拟合效果好;最佳工艺下野地瓜茎提取物对 DPPH 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4.32±0.52)、(67.52±0.89)μg/mL;相关性分析显示3种绿原酸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19.
该试验以云南牛肝菌烘干粉末为原料,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从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等因素,对牛肝菌粉末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牛肝菌多糖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牛肝菌粗多糖得率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当料液比为1∶15(g∶mL),超声时间为2 h,超声温度为60 ℃时,牛肝菌粗多糖得率可达41.76%。牛肝菌粗多糖对DPPH·和·OH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75 mg/mL和5.12 mg/mL,当多糖质量浓度为1 mg/mL、10 mg/mL时,多糖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可达71.19%、80.69%。  相似文献   

20.
汽爆烟秆替代基质对烤烟漂浮育苗烟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汽爆烟秆替代商品基质对烤烟漂浮育苗烟苗素质的影响,以100%商品基质为对照,采用不同配比汽爆烟秆与商品基质混合进行烤烟漂浮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汽爆烟秆替代商品基质处理烟苗的出苗率在95%以上,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成苗率高于对照;成苗时烟苗茎高、叶片数及地上部分鲜干重优于对照,而茎围、根系条数、根鲜干重及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酶(POD)活性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汽爆烟秆替代商品基质处理基质成本比对照降低11.88~47.71元/hm2。总体而言,汽爆烟秆可以代替商品基质进行烤烟漂浮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