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以天然野生植物多穗柯为原料制备微胶囊化发泡型固体饮料的工艺条件,着重研究了微胶囊化包裹的正交选优,固形饮料的配方配伍,确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和较好的产品配方,研究结果表明:以多穗柯为原料生产的微胶囊化发泡型固体饮料产品口感纯正,泡沫丰富,具有较大的产品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混合谷物粉为原料进行挤压膨化处理,并以该膨化粉为壁材,β-胡萝卜素为芯材经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固体饮料。结果表明,谷物微胶囊固体饮料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温度60℃、均质压力45 MPa、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及进料速度50 mL/min,此时微胶囊化产率为86.51%,产品颗粒中位粒径为1.315μm,体积平均径为1.77μm,面积平均径为1.28μm。制得的营养谷物固体饮料具有较好溶解性与流动性,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微胶囊型维生素E粉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制造微胶囊型维生素E粉末的微胶囊化工艺及技术。其工艺过程包括O/W型乳化液的制备、均质与喷雾干燥造粒,影响其工艺及产品性能的因素有原料配方、乳化工艺条件、均质压力及喷雾干燥造粒工艺条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原料配方为维生素E30 ̄40%、HLB值为5 ̄7的混合乳化剂4 ̄6%、稳定剂0.2 ̄0.4%及碳水化合物和蛋白等壁料55 ̄65%,最佳乳化工艺条件为加水量2 ̄3倍于维生素E和固型物总重量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目的是以大枣、枸杞为主要原料研制泡腾片固体饮料,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多因素正交试验筛选辅料及主辅料配方,通过考察所制固体饮料的硬度、发泡量、崩解时间、pH等指标评价其质量。结果表明,可通过辅料选择和不同酸碱配比确立大枣、枸杞泡腾片固体饮料的配方——大枣浸膏粉27%、枸杞浸膏粉9%、阿斯巴甜4%、甘露醇4%、碳酸氢钠26%、柠檬酸24%、聚乙烯吡咯烷酮2%、聚乙二醇6000 2%、HPMC 1%,片重2.5g。经过对比不同制粒方法,确立使用酸碱分别制粒的方法。根据硬度、发泡量、崩解时间、pH等检验结果,证明试验所制备固体饮料符合泡腾片质量要求。结论为该产品制备方法准确可靠,所得产品营养丰富,口感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速溶木瓜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热带水果木瓜为原料,研究了一种简便的木瓜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和配方,产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感清爽宜人。  相似文献   

6.
番茄红素徼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以明胶和蔗糖等多种配方作为壁材,喷雾干燥制备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经微胶囊化后大大提高了番茄红素的稳定性:添加抗氧化剂可提高微胶囊化过程中番茄红素的保留率:微胶囊化效率较好的番茄红素产品皆为橙红色粉末,其水溶性、流动性和稳定性均佳。  相似文献   

7.
以β-胡萝卜素做原料进行实验分析,研究了二次乳化法在纳米类胡萝卜素制剂中的应用。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溶剂类别、溶解温度和时间以及乳化剂种类、最适pH值等因素对微胶囊化β-胡萝卜素产品的影响,确定了乳化溶剂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平行对比实验,确定了二次乳化溶剂法微胶囊化β-胡萝卜素新工艺;最后通过正交实验分析,针对产品感官质量和稳定性等因素,确定了10%β-胡萝卜素微胶囊产品的最佳配方,解决了高含量产品稳定性不佳、异构化与高脂溶性物质难吸收的三大难题。  相似文献   

8.
番茄红素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对以明胶和蔗糖等多种配方作为壁材,喷雾干燥制备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经微胶囊化后大大提高了番茄红素的稳定性添加抗氧化剂可提高微胶囊化过程中番茄红素的保留率微胶囊化效率较好的番茄红素产品皆为橙红色粉末,其水溶性、流动性和稳定性均佳。  相似文献   

9.
模糊数学在菠萝果乳固体饮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油为芯材,菠萝果汁及其他材料为壁材,结合微胶囊技术采用喷雾干燥制备新型的菠萝果汁粉末油脂,并以菠萝果汁粉末油脂为原料,添加乳粉、白砂糖及柠檬酸以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采用正交实验配制新型的菠萝果乳固体饮料。结果表明,菠萝果汁固体饮料较优的配方为:菠萝果汁粉末油脂20g、乳粉12g、白砂糖16g、柠檬酸0.1g,热水冲融后为均匀细腻乳状液,气味宜人,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10.
研究特种发泡微胶囊的制备及其仿麂皮工艺条件。通过有限凝聚法合成发泡微胶囊,添加特定结构的交联剂,使微胶囊发泡效果显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微胶囊的耐有机溶剂性。利用发泡微胶囊的发泡特性进行织物仿麂皮整理,确定了最佳的仿麂皮发泡涂层工艺。  相似文献   

11.
喷雾干燥荔枝固体饮料制备工艺及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喷雾干燥荔枝固体饮料的工艺配方,实验以荔枝汁为原料,麦芽糊精、蔗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β-环状糊精为辅料,利用均质与喷雾干燥相结合的工艺制成荔枝固体饮料。试验得到荔枝固体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荔枝汁65%、麦芽糊精27.55%、β-环状糊精2.30%、CMC 0.15%、蔗糖含量为5%。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肇庆科达合成材料厂和广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采用精良的原材料、特殊的分散微化工艺和溶液沉淀聚合方法,在我国首家中试生产微胶囊发泡剂及其立体印花浆,于1992年12月18日通过广东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中试产品 KDL 型微胶囊发泡印花浆质量符合企业产品标准,产品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连翘叶、木糖醇、柠檬酸、麦芽糊精为主要原料,开发一种连翘叶固体饮料。方法 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以优、中、差三个质量等级对产品的色泽、气味、滋味、状态四个方面进行感官评判,通过模糊数学法处理数据,得到连翘叶固体饮料最佳配方。根据固体饮料的颗粒状态和溶解速度,选取固体饮料产品颗粒粒径;直接干燥法测定固体饮料的水分含量;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体饮料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结果 连翘叶固体饮料最佳配方为连翘叶提取物4g,木糖醇5g,柠檬酸0.2g,麦芽糊精4g;固体饮料产品颗粒粒径为40目;水分含量为6.1%,符合国标要求;固体饮料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分别为0.34%和0.27%。结论 得到的连翘叶固体饮料颗粒饱满,溶解迅速,冲调后呈透明的黄色,气味淡雅,酸甜适口,本实验可为连翘叶固体饮料的开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干法生产工艺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花生四烯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干法生产方式将花生四烯酸(AA)微胶囊化产品添加到婴儿奶粉中,并研究温度和保存时间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AA稳定性的影响,结论表明,干法生产婴儿配方粉,添加AA微胶囊化产品的温度为75℃,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稳定,且AA成分损失少,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研究喷雾干燥法轩高包埋量微胶囊化鱼油的工艺条件,探讨了乳化温度,均质压力,均质次数和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经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扩大试验和产品超微结构的观察证实了壁材配方和加工工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10):105-110
以蓝莓果汁粉、微胶囊化叶黄素干粉等为主要原料,研究开发了一种蓝莓口味的叶黄素固体饮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叶黄素、蓝莓果汁粉、魔芋粉、三氯蔗糖和酸味剂的添加量对产品的气味、口感、色泽和组织形态等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固体饮料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叶黄素的有效添加量为7.5mg,复合酸味剂柠檬酸∶柠檬酸钠∶DL-苹果酸为5∶3∶2,添加量为6%,蓝莓果汁粉为5%,魔芋粉为10%,三氯蔗糖为20mg。该产品具有蓝莓的香气、酸甜适度、色泽均匀、组织细腻等良好的感官品质,即冲即饮,具有携带、运输方便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利用喷雾干燥法,以花生四烯酸甘油酯为原料制备微胶囊化产品;应用肠溶性壁材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对所得一次微胶囊产品进行二次微胶囊化,得到肠溶性微胶囊。对两种微胶囊化产品性质进行测定、对比。结果表明:一次微胶囊化产品表面含油率低(1.79%)、包埋效果良好(94.03%),性能稳定;二次微胶囊化产品经长达4h人工胃液处理,油脂释放率仅为5.81%,耐人工胃液性能良好。所得肠溶性花生四烯酸甘油酯微胶囊的耐胃液性质有效地减少了花生四烯酸甘油酯少量变质引起的摄入后不适现象。  相似文献   

18.
微胶囊化天然维生素E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炳群 《食品与机械》2002,(1):16-17,19
对制造胶囊化天然维生素E粉末的工艺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工艺过程包括乳化液的制备和喷雾干燥造粒。影响工艺及产品 因素包括原料配方,乳化工艺条件,均质压力及喷雾干燥造粒工艺条件等。性状分析及贮实验表明:微胶囊型天然维生素E的水溶性,流动性,分散性及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均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高包埋量微胶囊化鱼油的工艺条件。探讨了乳化温度、均质压力、均质次数和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经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扩大试验和产品超微结构的观察证实了壁材配方和加工工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关专家建议开发新型蔬菜固体饮料 ,以满足人们对蔬菜的需要 ,解决人们摄入蔬菜的问题。新型固体饮料的优点是 :口感好 ,食用方便 ;富含纤维素 ;保留大部分或全部蔬菜原料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开发蔬菜固体饮料系列产品的关键在于保留蔬菜原有营养和原汁原味的特色 ,但需要多层次的加工工艺 ,例如超声速射流低温粉碎、微胶囊或脂质体、菜粉发酵再制、抗氧化及“复氧”等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工艺。开发蔬菜固体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