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科研成果的量化与认定是高校美术专业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美术专业的特殊性以及有关制度和规范的不完善,致使天津市高校在针对该类教师科研成果量化与认定工作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以职称评审工作为视角,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发挥职称评审在人才强企中的重要作用,需加强职称管理评审工作者的能力素质建设,积极探索职称管理队伍培训资源体系的构建。近年来,国家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科学评价为核心,促进人才开发和使用。新时期电力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更好地满足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获得职称的需要,企业应建立优质的培训资源体系,以培养高素质的职称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3.
电网全息数字地图在工程初步设计评审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工程设计评审平台的重要模块之一,电网全息数字地图提供了一种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三维展现、多源专题信息显示、多媒体播放于一体的全新技术方案。以这一全新技术方案的应用搭建为主线,介绍了相关业务技术背景,解析了相关技术的原理,着重分析了电网全息数字地图的数据构建原理、技术架构、平台搭建、业务流程等环节。该系统在国家电网公司的试运行表现良好,实现了电网工程信息从文字描述到全息数字表达的创新展示方式的转变,突破了以往二维平面评审的模式,为评审工作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来源以及更科学的评审手段及数据,在工程设计评审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说明了传统设计方法(即基于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和基于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的不足。介绍了类、对象、实例、属性和子类等基本概念。论述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阐述了对象模型建立的方法和步骤,并利用该方法和步骤对电力人事管理系统进行分类,建立了电力人事管理系统的机构对象、职工对象、合同对象、报表对象和职称评审等对象模型。最后,指出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先进性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电网企业的配电网项目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提高评审单位及设计单位的工作质量,在对设计成果数据进行再加工的基础上,采用J2EE的Struts2框架和MVC架构,提出了对贵州配电网项目进行分析、设计、研发与实现的项目设计评审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SSH三层架构,充分结合Struts2、Spring、Hibernate等先进技术手段,搭建在Windows的Tomcat服务器上,使贵州配网设计成果信息数据实现规范管理及共享。其基于J2EE平台进行的功能开发,使用Oracle作为系统数据库,有效保证了后台数据的读取和存储。该系统严格按照贵州配电网项目设计评审管理需求进行分析,从计划管理、评审流程管理、辅助评审功能、信息查询模块、数据统计模块、通知公告发布模块、系统间数据交换模块等方面进行设计。为确保系统正常有效的运行,系统代码实现后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1999年末上海市政府设立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类职称,那些为高新技术转化作出贡献的组织者、实施者、“媒人”均可申报评定。经过评审,首批获“转化类”职称的共有76人,其中5人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资格,41人获得高级工程师资格,30人获工程师资格。 评定“成果转化类”  相似文献   

7.
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电力人事管理系统对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明了传统设计方法(即基于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和基于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的不足,介绍了类,对象,实例,属性和子类等基本概念,论述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阐述了对象模型建立的方法和步骤,并利用该方法和步骤对电力人事管理系统进行分类,建立了电力人事管理系统的机构对象,职工对象,合同对象,报表对象和职称评审等对象模型,最后,指出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先进性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海上多平台气-电互联系统的耦合元件和稳态模型与传统气-电互联系统有所不同,故而对其进行稳态建模和能量流分析。互联系统的模型不仅对气网、电网和传统气-电互联系统的耦合元件压缩机和透平发电机进行了建模,还考虑了海上多平台的特点,提出海上平台电采气耦合过程并构建模型。基于顺序潮流算法,采用适合多平台实际情况的多平衡节点能量流算法进行能量流分析。最后,以某海上多平台气-电互联系统为算例,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适用性和能量流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国网资格预审工作中,涉及标段多、供应商数量多且标书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工作人员数据汇总及表格处理工作量大等问题,且在评审过程中,评审规则复杂、评审参数多,对专家评审及优选供应商带来一定困难。本文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结合大数据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资格预审智能评审平台,该平台应用粗糙集理论的数据建模与决策分析方法来解决了实际评审过程中部分指标难以适应统一的框架下量化的问题,通过投标人提交资料与评审资格条件的自动校验、比对,高效、准确完成艰巨复杂的评审过程,并搭建出标准统一、传输准确、汇集和保存全过程各项数据的智慧管理平台,为企业招标采购分析决策提供充分依据,不断提升物资采购质效,提高企业服务能力,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0.
《电力建设》2010,(10):I0004-I0004
2010年8月31日,国家电网公司工程设计评审平台试运行会议顺利召开,标志着平台一期建设全面完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郑宝森出席会议,公司基建部、科技部、国网经研院、国网信通公司及相关参建单位在设于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总部评审中心参加会议,福建、江西、甘肃省电力公司分别在当地评审中心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系统辨识提高机载光电平台的锁定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蕾  吉书鹏 《微电机》2012,45(6):49-51
根据控制系统模型选取适当控制参数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为了提高机载光电平台的性能指标,采用系统辨识得到平台控制系统模型,并依此设计平台的锁定回路.首先利用Matlab的xPC组件及平台硬件搭建了半实物仿真平台,接着建立了系统辨识模型,通过以伪随机信号为激励进行半实物仿真,得到了平台的陀螺信号输出,然后利用输入输出数据在系统辨识工具箱中进行辨识,得到了平台的控制系统模型,并依此模型设计了锁定回路.通过实测模型前后设计系统的锁定精度仿真表明:在实测模型进行设计后平台的锁定精度由26‘提高到0.3’.该辨识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某型机载光电平台中,由此设计的平台锁定精度、稳定精度、跟踪精度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在其它型号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一种新型电力调度综合数据平台.综合数据平台系统从硬件体系结构上分为内平台和外平台两部分;从软件体系结构上分为基础平台层、数据整合层、数据管理层、访问接口层和应用层5个层次.结合调度应用系统的信息描述需求,对标准公共信息模型进行了扩展,形成适合调度中心各类业务的统一公共信息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模型路径的对象编码...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上油气工程对能量供应稳定性的需求,许多海上发电机组和岸上电网协同的供能系统相继建立。建立海上发电机组和岸上电源的协同优化运行模式,能提高供能可靠性,减少碳排放。因此,提出了海上多平台-岸电供能系统能量-备用协同优化调度模型。同时,为了应对海上多平台供能系统与岸电系统之间的独立性,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 ADMM)的思想提出了协同调度模型的分布式求解框架。为了确保分布式求解算法的收敛性,采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将海上平台电网潮流约束进行松弛,使模型转化为凸优化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海上多平台-岸电协同供能系统在保护岸电系统和各海上平台信息隐私的同时,可使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14.
关键词 以“资格、条件、合格证书”为核心的3Q认证模式,使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在人才培养和评估方面有了可视化、可衡量的标准。认证模式的落实,加强了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对员工学历教育提升、职称评审、人才评价和职业技能鉴定方面的指导,全员素质明显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电力信息化》2008,6(4):82-82
2008年3月13日,受南方电监局委托,广东省软件行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南方区域电力安全生产信息统计分析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进行了评审。该系统按照《电力监管条例》、《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电力安全生产信息统计分析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利用独创的MIP平台技术,建立了流畅的信息交互机制,构建了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统计分析系统平台,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安全性,较好地解决了电力安全信息统计的及时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以"资格、条件、合格证书"为核心的3Q认证模式,使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在人才培养和评估方面有了可视化、可衡量的标准。认证模式的落实,加强了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对员工学历教育提升、职称评审、人才评价和职业技能鉴定方面的指导,全员素质明显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在实时数字仿真平台下进行电厂AVC系统闭环测试方法。由系统模型、AVC系统、远动终端构成测试平台。包含系统平台模型和中央控制系统模型,由电力与运行系统元件构建。从实时数字仿真系统输出多路电压和电流量并通过远动装置转化为IEC104规约数据,通过数据总线传输给电厂侧AVC系统,实现闭环测试。AVC系统闭环测试为AVC系统的入网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配电网的信息交叠浪费、数据孤岛以及软硬件平台异构导致的信息无法交互问题,提出配电网异构信息模型融合,将配电网各应用服务系统及软件进行模型融合,搭建了虚拟化模型中心。利用云计算技术协调配电网各应用系统服务,构建了基于模型中心与云计算的统一数据模型应用平台,将配电网主要应用服务系统进行整合并将其部署在云平台上。与传统分散式配电网服务系统相比,智能配电网统一模型云与应用服务系统大幅提高了信息交互共享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系统要求模型统一、高度集成.为此设计了面向应用架构的一体化信息平台,把每个应用对应的进程组及其内存库看作一个对象,使系统高度集成,且能灵活地增减应用.平台支持数据关系的表达,能方便地建立符合IEC61850模型的变电站站控层应用.平台采用统一的采集系统,利用全站信息模型文件的模型信息,自动生成采集模型....  相似文献   

20.
省地一体化在线网损分析计算平台采用CIM模型接口从EMS中直接导入电网模型,不需要人工重复建模,能跟踪电网模型的变化,保证状态估计合格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为网损的准确统计和计算奠定基础。该平台能够提供的电量数据覆盖了110 kV及以上的全部电网模型,是电量采集系统数据的重要校验和补充;基于在线数据的网损分析平台,为工作人员提供更为全面的网损电量的分析平台;通过对各种运行方式下的系统网损和设备网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到降低网损的有效途径;应用此计算平台,开展河北南部电网典型日负荷方式下线损理论计算工作;通过每日的线损理论分析,发现EMS系统在线数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系统状态估计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