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浅议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重点及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阎瑾  赵红红 《规划师》2005,21(3):52-54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以“物质形态规划”为重点,在课程设置上继续突出工程设计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并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强调案例分析和研究,加强学生在规划技术,口头表达和本写作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关于规划教育与课程设置的文章。推荐这篇文章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该文系统综述了过去15年以来北美主要规划院校课程设置的演变,是规划教学方面难得的资料;希望该文总结的北美的规划课程设置特点对中国规划院校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协同规划研究是指导城市规划编制实施的重要理论基础。针对我国城市规划协调性研究目前存在系统性不足、缺乏普遍认可的理论框架等问题,在归纳、总结协同规划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研究构建了由思想层面的价值取向协同、技术方法层面的各规划协同、实施层面的主体协同三方面组成的协同规划理论体系,为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个我国城市规划界长期忽略的问题:城市规划要考量城市财政能力吗?文章阐述了一个“规划—财政—融资”内在关系的简单理论框架,介绍相关国际经验,分析我国城市规划与财政工作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根源和可能产生的后果,指出在我国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打造一个规划与财政协同的工作基础的必要性。笔者提出了若干具体的政策建议,包括引导规划观念向务实方向的转变,在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框架内建立一个“中期建设和财政规划”流程和城市基础设施资产管理体系,继续推进房地产税和土地出让金制度改革,以及鼓励规划院校弥补城市财政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分析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城市研究与规划系网上开放式的课程组织与设置,比较我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与之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差距,指出国内在"学以致用"误导下的城市规划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结构中只重视规划理论忽略城市分析的问题,对我国高校城市规划基础理论课程内涵与知识结构构建提出建议,提出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到规划基础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6.
首先阐述在城市规划教学中体现规划研究内容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然后建立了基于"四个三"(三大研究内容、三类课程组织、三步层级推进、三种教学形式)的城市规划研究教学组织框架,并就此分别展开论述。最后对规划研究教学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汪洋  赵万民 《规划师》2013,29(2):105-108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高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课程,同时也是当代城市规划实践的重要技术平台。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GIS教育现状,认为高校城市规划专业GIS应用需求一般由基本理论需求、空间信息提取需求、空间信息分析需求和专业编程能力需求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城市规划专业GIS教育课程设计方案,具体由课程模块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和课程实践设计构成。该方案为城市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邱建  崔珩 《城市规划》2012,36(10):75-80
西方工业革命进程中对居住问题、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关注孕育了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其视野与思想也被应用于我国早期城市规划教育。20世纪20-30年代,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市政卫生工程科下设置了规划设计、规划行政与管理、规划技术等相关课程,启动了早期的城市规划教学。朱皆平先生作为唐山工学院的受聘教授讲授城市规划课程,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学实践和规划理论上为城市规划的早期教育与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都市圈规划编制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正改变城市规划的是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针对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目前的发展阶段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我国城市规划 编制体系存在的编制系列不完善,提出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新框架。结合目前国内正在兴起的同时也是代表城市规划新趋 势的都市圈规划,提出都市圈规划编制体系框架,并以哈尔滨大都市圈为例,试图对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新框架进行实证研究,同 时就都市圈规划的框架、实施管理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规划理论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理论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础,国内规划界却缺乏对其系统全面的学习和发展。本文从简述规划理论定义和模型,到介绍理性综合规划(ComprehensiveRationalPlanning)、渐进式规划(IncrementalPlanning)、倡导性规划(AdvocacyPlanning)和联络性规划(CommunicativePlanning)等几种城市规划理论的要点,建立起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基本框架,同时对规划师的角色转换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人本导向的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为本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而时空间行为的研究与规划是构建人本城市的关键。大量动态的、带有精细空间信息及各种行为关联性的个体时空间行为数据带领城市研究与规划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是人本城市与信息城市有机结合的产物,而时空间行为研究成为最有效的粘合剂,能够全面革新传统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时空间尺度,使其更加科学化与智慧化。以新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与手段的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倡导"始于行为"、"终于行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人民智慧。本文还提出了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智慧城市研究框架,从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智慧化改造以及智慧城市的规划与管理等两方面,系统阐述了基于时空间行为的人本导向的新型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图景。  相似文献   

12.
吴庆洲 《建筑师》2011,(1):91-95
本文回顾国际城市史、中国城市史以及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概况,提出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可采用系统学、多学科交叉、田野工作与文献研究相结合、比较研究等方法,认为借鉴西方理论和方法应考虑是否适用于中国国情,要提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要突出中国特色.本文认为研究中国城市营建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应关注的研究内容.文中介绍了...  相似文献   

13.
王洪金 《规划师》2000,16(1):17-20,74
作者在连云港市城市规划研究中,首次提出城市文化定位这一概念,讨论了城市文化定位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互补性问题,论证了城市设计过程也就是城市文化定位的过程,并就城市文化定位在城市设计中的操作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荷兰城市空间组织与规划实践评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荷兰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并具有悠久的土地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历史传统。荷兰规划师根据荷兰特有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形成发展的规律,半个世纪以来试行的是一种“分散化的集中型”城市发展模式,并制定了一系列城市及区域发展政策,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介绍了荷兰50年来城市发展和规划建设的历程,以期对我国的规划实践活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波士顿大都市区城市长期生态研究区(BMA-ULTRA-EX)项目是一个跨学科的项目,正在研究对城市生态系统有影响的社会经济和生物物理领域。波士顿地区正在经历着的城乡结合部的低密度城市扩张(郊区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像波士顿这样的中心城市,伴随着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附近的有限的加密开发(致密),一些低收入社区正在面临着经济的衰落。这些社会经济力量竞争过程中的郊区化、致密化和撤资也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产生影响。通过景观规划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积极主动的做法,将目前建成的土地集中发展,而在边缘郊区保护自然资源,同时在当前高密度的城市核心区增加绿化并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这种景观规划方法,研究小组利用一个利益相关者驱动的过程,制定出一套4个情景规划方案来探索区域的未来。描述了这个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规划过程,并进行初步分析,最后,为其他从事情景规划的景观规划师们总结了项目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香港2030年远景规划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祥军  李朝阳 《规划师》2009,25(5):67-72
在快速城镇化、汽车化发展进程中,我国城镇面临诸多发展难题.面对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急需转变城市发展观和城市规划观,提高城市规划的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香港2030:规划远景与策略>,从中探求我国城市规划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学术研究领域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以及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越来越重视。然而在中国的规划实践过程中,鲜有系统的针对城市规划实施情况及其对现实城市空间发展影响的研究。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整理和介绍了从两个视角出发的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方法:基于规划现状一致性的评估方法和基于表现性能的评估方法。通过对以上两种评估方法的理论框架和评估指标及步骤的详细研究,本文发现不同评估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者对城市规划的不同认识。以上两种评估方法由于采取不同的评估标准、步骤和技术,适用于对不同规划单元和城市开发类型的评估。本文最后分析了以上两种规划评估方法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规划实践中应用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及其对更为广泛的城市规划实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City is a complex, self-organized system, in which various sub-system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whereby urban orders emerge dynamically. Due to lacking of sufficient knowledge about the urban system, urban planners and designers had to work within a simplified concept framework. This oversimplified methodology has been influencing the debate about the urban sustainability. Although the so-called new data environment now provides possibility to acknowledge this kind of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 future-proofed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are still deficient in related practices. Base on the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urban order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issues on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rban orders and the meaning of sustainability in the new data environment, to establish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of data augmented sustainable planning, and to reassert how to achieve the value rationality i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n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相似文献   

19.
颜文涛 《室内设计》2013,28(3):31-36
通过对气候变化与城市规划关 系的辨析,阐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内 涵,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研究框 架。从能源利用、交通与土地使用、建筑 设计与管理、水资源管理、固废处理、旧 材料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 若干规划议题;从温度变化、海平面上 升、降雨模式变化、热带风暴等方面提出 了适应气候变化的若干规划议题。提出 将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与法定规划体系有 机整合,是当前城市规划行业急需解决 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外城市旅游规划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最近20年国外城市旅游的发展概况,总结了城市旅游规划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主要进展,并以哥本哈根市为例,介绍了当前国外城市旅游规划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