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白水,白水在循环利用前需清楚了解其主要物质。本研究分析了生产周期内白水主要物质变化趋势,发现纸机网下白水的pH值存在波动,但均在7±0.5范围内;有使用助剂产品的白水浓度在0.2%~0.4%之间,未使用的在0.3%~0.6%之间;刚生产时因为过程使用清水,因此白水中COD较低1800mg/L,随着生产的进行,纸机网下白水的COD值逐渐上升,在3500~4300mg/L之间波动;刚开机时菌落总量在10百万~30百万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至200百万~250百万数量;网下白水电荷值在800~1200ueq/L之间,洗车前后纸机网下白水电荷值变化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化学机械浆中的胶体物质(DCS)会在造纸系统中持续地积累,对纸机的运行以及最终成品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科学有效控制白水中的DCS对于造纸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纸品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生物酶与化学控制剂相结合控制化机浆造纸中的DCS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两性淀粉(AmS)、纳米TiO2单元体系、纳米TiO2-AmS双元体系、阳离子淀粉(CS)/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三元体系对全脱墨浆(DIP)的动态絮聚作用,并考察这几种助留助滤体系在白水循环使用情况下,对抄造纸页部分性能及白水中DCS去除效果的影响.动态絮聚实验表明:AmS单元体系几乎没有去除DCS的作用,增大用量还会使体系的DCS残留量更高;纳米TiO2单元体系有一定的DCS去除效果; TiO2-AmS双元体系不仅提高了DCS的去除效果,还降低试剂用量,当其用量为0.16%(TiO2)-0.4%(AmS)时,DCS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三元体系的助留助滤效果较好,但是DCS的去除效果一般.白水循环使用抄纸实验表明:纳米TiO2-AmS体系对残余油墨的捕集能力最强,对DCS的去除效果也最好,在白水循环抄纸进行到22次时,DCS的富集量达到平衡,白水离心处理后CODCr值为43 mg/L左右,较好抑制了DCS的进一步富集;三元体系在循环进行到52次时,其离心处理后白水CODCr值稳定在65 mg/L左右.  相似文献   

4.
桑益洲  刘忠 《国际造纸》2005,24(5):37-39
在现代化的造纸生产中,纸机白水系统封闭循环可引起溶解-胶体物(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s,DCS)增加,从而导致纸机出现运行障碍,并使功能化学品的使用效率受到影响。因此,评价过程中DCS的絮聚行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造纸白水循环系统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富集会导致纸机运行异常,纸张性能下降。本研究以添加RAFT试剂的方式制备了三种不同粒径的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oly-MAC)表面接枝改性的阳离子化聚苯乙烯树脂微球用于处理造纸白水中DCS物质。结果显示,当粒径为411μm的改性树脂微球添加量为5.0g/L时,处理60℃的造纸白水1h,白水中阳离子需求量下降59.2%,浊度下降18.9%,总DCS下降14.7%。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等对改性微球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6.
随着造纸白水的循环回用,化学机械浆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DCS)在造纸系统中不断积累,会给纸机运行和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以机械浆为原料的纸厂白水中积累的DCS类物质主要来源于原材料中的亲脂性抽出物、制浆过程引入的大量胶体状木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等。DCS中的树脂酸和脂肪酸组分会沉积在纸机设备表面或留在白水系统中,进而形成沉积物并产生障碍,利用脂肪酶处理DCS能够有效消除树脂障碍。DCS中的聚半乳糖醛酸对阳离子需求量贡献较大,利用果胶酶处理DCS能够有效地消除DCS中聚半乳糖醛酸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寇顺利 《上海造纸》2011,(5):60-64,76
研究了两性淀粉(AmS)、纳米TiO2单元体系、纳米TiO2-AmS双元体系、阳离子淀粉(CS)/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三元体系对全脱墨浆(DIP)的动态絮聚作用,并考察这几种助留助滤体系在白水循环使用情况下,对抄造纸页部分性能及白水中DCS去除效果的影响。动态絮聚实验表明:AmS单元体系几乎没有去除DCS的作用,增大用量还会使体系的DCS残留量更高;纳米TiO2单元体系有一定的DCS去除效果;TiO2-AmS双元体系不仅提高了DCS的去除效果,还降低试剂用量,当其用量为0.16%(TiO2)-0.4%(AmS)时,DCS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三元体系的助留助滤效果较好,但是DCS的去除效果一般。白水循环使用抄纸实验表明:纳米TiO2-AmS体系对残余油墨的捕集能力最强,对DCS的去除效果也最好,在白水循环抄纸进行到22次时,DCS的富集量达到平衡,白水离心处理后CODCr值为43mg/L左右,较好抑制了DCS的进一步富集;三元体系在循环进行到52次时,其离心处理后白水CODCr值稳定在65mg/L左右。  相似文献   

8.
王松林  胡惠仁 《中国造纸》2006,25(12):54-56
讨论了机械浆抄纸过程白水中的DCS成分的分析检测方法,准确地分析测定机械浆抄纸白水中的DCS对于更好地控制机械浆造纸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造纸白水中的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DCS)会影响微粒及纤维的留着,延长网部的脱水时间,而且会影响化学助剂的应用效果和纸机的运行性能,进而影响成纸质量.综述了造纸白水中存在的主要物质及其来源、DCS的主要组成及影响以及DCS性质的常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钟益联 《中国造纸》2002,21(3):65-67
对纸机控制系统作了简要论述,介绍了QCS系统技术参数,并从通信网络,操作站、控制站、I/O、工程师站及软件组态工具等方面对DCS系统作了一般技术性论述,指出纸机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现代纸机的首选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斜筛过滤+沉淀+絮凝自过滤水处理工艺对某厂秸秆机械浆废水进行处理并回用,对回用水中主要污染物(SS、DCS、DS、CS等)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及沸石添加量分别为100 mg/L、15~20mg/L、2 g/L的条件下,SS、COD、DCS、DS、CS去除率分别为88.4%、80.7%、48.5%、51.7%、50.5%,回用水中SS、COD、DCS、DS、CS质量浓度分别为170、600~700、340、140、180 mg/L,符合该厂设定的废水回用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Fenton法处理模拟废旧箱纸板(OCC)造纸白水,分析了处理前后白水DCS性质和成分的变化。研究发现,Fenton法处理后DCS水的电导率由0.49 mS/cm升高到1.84 mS/cm,浊度由30.0 NTU下降到1.14 NTU,Zeta电位从-14.6 mV增大到-5.76 mV,DCS体系的平均粒径从429.5 nm减小到301.7 nm,金属离子浓度普遍下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发现,Fenton法处理可以有效降解OCC白水中DCS的棕榈酸、油酸、硬脂酸以及脱氢枞酸等脂肪酸类物质,其中,棕榈酸含量减少得最为明显,减少40.3%。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成纸质量和白水循环使用的效率,在纸机系统中使用了多种过滤器.主要介绍了纸机清水系统、自水系统中过滤器的安装位置、作用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4.
造纸白水中含有可溶性有机物,如纤维悬浮液(五碳糖、六碳糖)、木质素和腐殖酸以及各种添加助剂,如施胶剂、变性淀粉、染料和填料等,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白水的温度和pH也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所以白水中微生物的数量相当大(107~109cfu/mL),是造纸系统形成腐浆、从而引起各种纸病(断纸、洞眼、针眼等)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寻找高效、广谱和低成本的环境友好型新型杀菌剂,该研究在调查了几种杀菌剂对造纸白水中主要微生物的杀菌效果,发现卡松(异噻唑啉酮)与1227(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优于单独使用卡松和1227,能够增强杀菌效果,当5.7mg/L的卡松与70mg/L的1227联合使用时,对细菌的杀灭效果达到99.6%。  相似文献   

15.
新闻纸厂过程用水DCS的来源与清除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对新闻纸厂过程用水溶解物和胶体物(DCS)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气浮池去除DCS的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2000r/min转速、离心20min和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可有效地分离悬浮物、胶体物和溶解物。DCS主要来源于DIP、GP和TMP,其含量可占总杂质的90%左右。但它们所含的DCS性质有所不同,DIP以非离子型为主,而GP和TMP以阴离子型为主。气浮池对悬浮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但对DCS的去除却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6.
介绍我公司1999年引进的Beloit公司世界最高速之一的卫生纸机白水回收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纸浆和纸张的各个生产阶段都会有溶解物和胶体物(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s,简称DCS)分散到过程水中.DCS的积累会造成许多问题,如纸机运行性能和成纸质量下降等.文中就几种酶对DCS的处理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8.
就封闭循环白水中的有害物质,特别是溶解物和胶体物(DCS)对过程操作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对当前废水封闭循环体系中DCS的去除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白水循环对新闻纸抄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新闻纸抄造系统不同循环次数的白水性质,以及白水中的溶解物质DCS对聚乙烯亚胺(PEI)、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膨润土组成的三元微粒助留助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白水性质变差,DCS的累积降低了CPAM的助留效果,助留助滤效果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