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从老家回来,给我带的礼物是他家乡的特产“山味薯物”——当地人叫“皮扎”,原来这是用红薯加工而成的一种红薯粉块,成本低,入口比较软滑,还稍微带点韧劲。朋友告诉我,说是在他老家,做酥肉一般都用这种红薯淀粉,因为这样做出来的酥肉口感很特别,由此我想到了可以利用这皮扎做配料,进而创制出一些新菜。下面介绍的,就是我的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2.
松炸,是将生刺去骨加工成片或块,调入味,经控糊后,入四至五成热的油祸中,用促火炸至原料松软鲜嫩、形态饱满、色泽淡黄的一种技法。笔者认为制作松炸菜肴的关键有三:一是要把蛋清用筷子搅打成蛋泡,注意要顾一个方向搅打至能立住筷子为好,否则蛋清不起泡,立不住筷子,就会影响控糊质量。二是要掌握好淀粉与蛋清的比例。一般淀粉与蛋清比例LjZ。l为佳。如果淀粉加入过多,则糊厚,原料入油锅不易炸透;过少,则糊稀,原料入油锅容易脱糊,影响成荣的质量。三是油温要恰当。若油温低,易脱糊;油温高,则容易炸湖。我初次制作松炸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猪后腿肉为原料,通过测定挂糊率、黏度、色度、水分含量、脂肪含量、小酥肉失重率和质构指标,研究裹涂不同淀粉类型(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豌豆淀粉和玉米淀粉)的浆液对小酥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为作为裹涂小酥肉的外壳中基础淀粉配方的最优选择,其裹涂浆液的挂糊率、黏度和失重率分别为48.62%,9.67 Pa·s,20.98%均为最大值;油炸后外壳糊的b*黄度值为最大(18.93);吸油率(16.25%)仅大于豌豆淀粉;水分含量(31.44%)最大;硬度(26.46N)和内聚性(0.04Rito)均处于适中水平,胶黏性(15.22N)和咀嚼性(44.23MJ)均为最大。综合考虑,马铃薯淀粉是作为裹涂小酥肉的外壳糊中基础淀粉配方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油炸食品很受消费者的欢迎。研究不同淀粉配比的面糊(红薯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的黏度、得率、色泽和质地。实验结果表明,面糊粘度122.929±0.86Pa·s最高,油酥成品率最高,油酥厚度最大,酥性和剪切力都比较理想,用其包衣的小酥肉煎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炸紫酥肉”是河南的一道传统名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此菜因烹调技法——炸和成菜后色泽紫红、口感酥脆而命名。主要原料以猪硬肋肉为主,经过煮腌蒸和反复浸炸制成,具有色泽紫红,光润发亮,外脆里嫩,肥而不腻的特色。配以绣球葱段、甜面酱、荷叶饼卷夹  相似文献   

6.
厨事手把手     
《饮食科学》2007,(8):56-59
将质嫩而形小的原料用调料拌,再挂上蛋清糊,然后投入油锅中熟,这种方法叫软炸。软炸,要用糊(用水粉和蛋清,或全用蛋清调),一般分两次炸成。第一次用温炸至外层糊结、色泽一致时捞出;二次用温油,稍炸即可。  相似文献   

7.
不同淀粉糊物理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在食品工业中开发和应用淀粉资源,对土豆淀粉、板栗淀粉、玉米淀粉、红薯淀粉糊的各种物理特性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包括色泽、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胶强度、凝沉性,结果表明:土豆淀粉糊的透明性、光泽度最好,凝胶强度、冻融稳定性、溶解性和膨胀度等各种物理特性均优于玉米淀粉,板栗淀粉糊的光泽度好,冻融稳定性最强,且成型完整,热稳定性好,而红薯淀粉糊的多种物理特性均居于土豆淀粉糊和玉米淀粉糊之间.  相似文献   

8.
蛋清糊用鸡蛋清和水淀粉调制而成。也有用鸡蛋和面粉、水调制的。还可加入适量的发酵粉助发。制作时蛋清不打发,只要均匀地搅拌在面粉、淀粉中即可,一般适用于软炸,如软炸鱼条、软炸口蘑等。蛋泡糊将鸡蛋清用筷子顺一个方向搅打,打至起泡,筷子在蛋清中直立不倒为止。然后加入干淀粉拌和成糊。用它挂糊制作的菜肴,外观形态饱满,口感外松里嫩。一般用于特殊的松炸,如银鼠鱼条等。制  相似文献   

9.
何曲 《四川烹饪》2002,(4):30-31
7.选择器皿。用不同的器皿抽打的蛋泡色泽有所不同:在铜器中抽打的蛋泡略带黄色,在铁器中抽打的蛋泡略带粉红色,而在瓷器或玻璃器皿中抽打的蛋泡才是雪白的。因此,抽打蛋泡时应根据菜肴对色泽的要求去选择不同的器皿。四、调糊调糊就是把抽打好的蛋泡与淀粉和面粉混合均匀,然后调制成蛋泡糊。这是制作蛋泡糊的最后一道工序,因此需要特别小心,否则有可能前功尽弃。调糊时须注意以下几点:1.时间要短,动作要轻。蛋清抽打成蛋泡后,须立即与淀粉和面粉混合均匀,调制成糊。调糊时切忌用力过大,且不可长时间地搅拌,否则会使蛋泡中…  相似文献   

10.
松炸,属于炸的一种。即是将刀工处理并渍味的原料,挂上蛋泡糊或与蛋泡糊和匀,然后投入合适的油温中炸制。成品特点及要求:色泽洁白,形态涨发饱满,口感松、软、嫩,味道咸鲜或香甜。怎样才能做出高质量的松炸菜呢?笔者根据实践体会谈些浅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食品成分对红薯淀粉糊黏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快速粘度分析仪分析了不同食品成分,如淀粉乳浓度、氯化钠、蔗糖、明矾、玉米淀粉对红薯淀粉糊黏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红薯淀粉浓度的增加,其淀粉糊峰值黏度提高,回生性增强;氯化钠使红薯淀粉糊的峰值黏度下降,蔗糖则使红薯淀粉糊的峰值黏度升高,二者均能增强淀粉糊的回生性;明矾对红薯淀粉糊峰值黏度影响较大,对其回生性影响较小;玉米淀粉可以使红薯淀粉糊的最终黏度升高,回生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用天然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绿豆淀粉与红薯淀粉复配生产粉条,对其调粉团工艺、老化低温时长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以断条率、透光率、剪切力、拉伸力、感官评价为评价指标,以加权综合评分为依据,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当绿豆淀粉添加量40%、加芡量6%、含水量40%,冷藏4 h、冷冻8 h所得粉条,烹煮品质及感官品质最佳;相比传统的纯红薯粉条,复配粉条顺滑透亮、不易糊汤与断条、口感细腻不黏牙;无污染、更节能。  相似文献   

13.
酥香鲫鱼     
王新芳 《四川烹饪》2004,(12):28-28
酥香鲫鱼系用自制香炸油炸制而成的一款酥炸菜。说来这自制香炸油还是我在熬制火锅底料时突发奇想的结果。我采用熬制火锅底料和粤菜中熬白灼汁的方法,以多种辛香原料和蔬菜增香,制出了这种香气扑鼻、色泽红亮的油脂。当时,正好店中采购了一些鲜活鲫鱼,我就试着把鲫鱼宰杀后,经码味、拍粉,再用这种香炸油炸制。结果,这道菜不仅口感酥脆、香气浓郁,而且色泽也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姜力 《烹调知识》2001,(1):38-38
软炸属烹调技法“炸”的一种,是一种较为精细的技法。它是将精选过的原料经刀工处理码人底味再均匀挂上一层软炸糊,投入五成热油锅经先后两次炸制并配以辅助调味品而成的菜肴。其成菜形体光滑饱满、色泽淡黄、口感松软爽口、风味独特。下面我就从四个环节来谈谈软炸菜肴的工艺技术基础。 一、原料的选择 用来制做软炸菜的原料大体有动物性原料和非动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包括水产品)以选择血污  相似文献   

15.
乡村大酥肉     
常艳伟 《四川烹饪》2005,(10):46-46
说起酥肉,大家并不陌生,在家庭与餐厅中均能见到。我们在餐厅做的酥肉,通常叫小酥肉,这种酥肉的特点之一就是肉多糊少、我这里要说的大酥肉与小酥肉正好相反,那就是肉少糊多。大酥肉只有在农村自家操办的宴席上才能见到,这是因为乡厨们办席大多讲求好吃不贵。下面介绍的便是笔者家乡河南的大酥肉制法及大酥肉菜肴。  相似文献   

16.
精白红薯粉丝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森  符军 《食品科学》1999,20(8):73-74
用红薯做粉丝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明的一种传统食品,但传统的红薯粉丝色泽灰暗,呈深褐灰色.杂质含量高,由于是作坊式的生产故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率低,现在市场上采用内熟法生产的红薯粉丝,虽然色泽有所改进,但耐煮性差、韧性差、易断条,鉴于此种情况我们课题组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应用食品流变学原理,采用生物技术、微细化技术、复压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独特的制粉工艺。将红薯进行科学加工得到了晶莹剔透、弹性强、粗细均匀、口感爽滑有咬劲,久煮不糊的精白红薯粉丝。1生产调料红薯:无泥沙、无腐烂、去皮;明矾:…  相似文献   

17.
薯类淀粉糊在超声场中凝胶质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红薯淀粉以及马铃薯淀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超声场作用时间、功率和温度对淀粉糊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马铃薯淀粉糊凝胶强度、压缩功和黏附性显著高于木薯淀粉和红薯淀粉。3种薯类淀粉糊经超声场作用后,淀粉糊质构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凝胶强度均呈降低趋势。超声波处理能有效改变薯类淀粉糊质构特性,超声作用对不同薯类淀粉糊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交联红薯羧甲基淀粉糊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包括糊的冻融稳定性、抗生物降解能力、抗老化能力、糊透明度.同时研究了温度、pH值、剪切力及介质(蔗糖和NaCl)对糊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红薯羧甲基淀粉糊冻融稳定性好,抗生物降解及抗老化能力强,透明度高;pH值、氯化钠强电解质对交联红薯羧甲基淀粉糊黏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主妇支招     
厨事手把手什么叫软炸将质嫩而形小的原料用调料拌匀,再挂上蛋清糊,然后投入油锅中炸熟,这种方法叫软炸。软炸,要用软糊(用水粉和蛋清,或全用蛋清调成),一般分两次炸成。第一次用温油炸至外层糊结、色泽一致时捞出;第二次用温油,稍炸即可。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挂糊效果最佳的蛋清糊的配方,本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考察蛋清糊中淀粉、蛋清和水的添加量对蛋清糊的黏度值、挂糊量以及酥肉的模糊数学感官评分的影响,并结合响应曲面法对淀粉、蛋清和水的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蛋清糊的最佳配方为:淀粉的添加量为36%,蛋清的添加量为90%,水的添加量为10%(均以面粉和淀粉的总质量计)。在此条件下酥肉的感官评分为75.00±0.05分,与预测值差异小,产品挂糊效果最好,感官评分最高。本研究为蛋清糊的配方设计提供一定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