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带PSS的PID励磁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建模和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峰华  夏骏 《湖南电力》2009,29(6):37-40
从发电机励磁系统数学模型入手,研究了以PID控制方式的自动励磁调节器 (AVR) 为主要控制,附加电力系统稳定器 (PSS) 为辅助控制的励磁控制方式.给出了该励磁控制方式在电力系统中的建模与仿真.根据励磁仿真的结果分析了带PSS的PID励磁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讨论了不同的PSS参与励磁控制对系统控制指标的影响,横向比较不同的PSS参与调节的励磁系统动态响应曲线,为励磁系统的设计和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电网系统故障时发电机励磁系统辅助控制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对励磁系统调节会产生一定影响.结合励磁系统主环及低励限制、PSS环节模型,通过仿真系统阶跃扰动等方法分析了励磁低励限制和PSS控制之间的协调工作特性,为优化励磁系统限制环节模型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宗超凡 《电气时代》2015,(1):74-76,106
<正>针对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需求,传统PID控制的发电机励磁控制器存在动态和静态性能的不足,提出了模糊PID控制技术在励磁系统上的应用,经过两者反复比较发现,采用传统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两者优势相互结合的双控制切换控制励磁系统更具优势。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证明了双控制器切换控制励磁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三峡左岸电站励磁系统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是改善电力系统稳定性最有效而又经济的手段之一,研究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对电力系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描述了三峡左岸电站发电机组THYRIPOL励磁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通过试验及运行分析,给出了实测励磁控制器的性能参数,对励磁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研究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励磁控制技术的发展与控制理论之间的关系,重点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励磁控制方式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产品化推广应用的可能性。最后强调只有考虑系统非线性特性的非线性励磁控制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励磁控制对改善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励磁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应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500 kV超导限流器励磁系统的控制功能和各主要组成装置的设计原则,并通过仿真对励磁控制功能进行验证,为超导限流器励磁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励磁机时间常数对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励磁机时间常数对电力系统动稳定有显著影响.在高放大倍数的AVR控制下,快速励磁较慢速励磁更容易恶化系统阻尼;但是在同时附加励磁控制的情况下,快速励磁可使系统的机电模式根轨迹远离虚轴,机电模式阻尼较大;而慢速励磁下,系统机电模式根轨迹接近虚轴,机电模式阻尼较小,快速励磁优于慢速励磁.通过对一个8机系统在AVR、AVR PSS和分散协调励磁调节三种控制规律下的特征分析和动态仿真表明:有附加励磁时,快速励磁比慢速励磁更有利于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最后借助特征向量理论揭示了所得结论的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8.
结合微机控制励磁系统在某炼油装置大功率无刷同步电动机上的应用,从同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励磁控制单元及控制系统等方面,阐述了微机控制励磁系统为满足无刷同步电动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实际运行证明:励磁控制系统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同步电动机的运行要求,只要提高系统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就能够实现整套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二轴励磁同步发动机的非线性最优励磁控制。考虑系统非线性特性推导出非线性成励磁控制规律,并与单轴及二轴励磁同步发电机线必成励磁控制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案大大地改善了电力系统静态及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PAC(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应用到励磁系统,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成为励磁系统内部通信方式之一。观音岩水电站采用东方电机GES6620励磁系统,该系统以PAC作为励磁系统调节器的主控制器,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主流技术——双星型以太网络结构,高效地实现了励磁系统双机冗余和各盘柜信号采集及控制等问题。介绍了主流励磁系统内部通信方式,结合观音岩电站励磁系统详细分析了双星型以太网络技术在励磁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经历了线性单变量控制、线性多变量控制、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及智能控制几个发展阶段,其中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强力式、PID+PSS、线性最优等励磁控制方法;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鲁棒、变结构、自适应、内模、预测、灰色、自抗扰、Lyapunov、反步、无源、Hamilton、反馈线性化等励磁控制;智能控制可分为模糊、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专家、学习、遗传、模糊神经等励磁控制。全面地概括了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按控制理论发展规律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分析这些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说明励磁控制与其他控制之间的协调方式,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王福杰 《微电机》2020,(6):103-107
采用模糊PID控制和神经网络PID的控制方式分别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恒负载实时调速分析,对比了研究两者的控制性能。通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仿真控制程序,分别采用两种控制方式构建对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闭环控制模型进行仿真,进行模糊PID控制和神经网络PID控制对永磁同步电机的闭环控制效果对比。经仿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PID控制在抗扰动方面优于模糊PID控制,而模糊PID控制在实时性方面较为优势  相似文献   

13.
微电网的协调控制方法是微电网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主从控制方法是微电网协调控制中的常用方法。针对传统的主从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辅助微源的新型主从控制策略。在传统主从控制基础上,增设一个采用下垂控制的辅助控制单元,此辅助单元可与主控单元一起共同支撑微电网的电压与频率稳定,且当主控单元出现故障时可替补充当新的主控单元,克服了传统主从控制采用单一主控单元发生故障时微电网崩溃的危险,从而增强了主从控制方式的稳定性。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实用的中储式球磨机制粉优化控制系统,此系统分为稳态优化控制和制粉系统启停优化控制。稳态控制采用三层控制方式,将控制分为模糊回路控制层、解耦系数控制层和目标优化控制层。系统启停控制将过程控制、调节控制、协调控制相结合,实现优化复杂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的实际实施效果表明,该优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制粉系统的全自动控制,运行稳定可靠,节能效果显著,可自动适用于各种不同煤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理论与常规PID控制的模糊PID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糊控制与PID控制是工业控制中两种常用的控制方法,然而,随着工业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及对控制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单一的模糊控制或PID控制已无法适应并满足控制系统对复杂程度和控制精度的要求。通过深入分析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各自优势及不足,提出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模糊PID控制方法,仿真实例表明,模糊PID控制方法能有效减小系统的超调量,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缩短系统的调节时间,大大增强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作为保证直流微电网稳定高效运行的一种有效技术方法,分级控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分级控制的实现通常建立在下垂控制之上,因此该文对基于下垂控制的直流微电网分级控制技术进行综述研究。首先,通过对已有下垂控制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系统地评述传统下垂控制方法的局限性。其次,针对传统下垂控制的缺陷,主要介绍了改进的主级控制、次级控制和第三级控制的分级控制方法,同时根据通信方式的不同,将次级控制分为三种协调控制方法。此外,该文着重讨论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布式次级控制在直流微电网应用中的优越性和协调控制所面临的通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最后,对直流微电网下垂分级控制的现有研究技术进行对比总结,指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唐杰  罗安  欧剑波 《高电压技术》2008,34(4):728-733
为寻求性能优良、容易实现的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的电压控制策略,根据DSTATCOM系统中的瞬时功率平衡理论,推导出了DSTATCOM用于控制电压时的直接电压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中无需电流检测电路,跟传统的串级控制相比较具有控制简单、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针对直接电压控制策略中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受系统参数影响较大的缺陷,提出了DSTATCOM的直接电压模糊PI控制策略,使根据瞬时功率平衡的直接电压控制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同时考虑到实际电网中的电压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在DSTATCOM电压控制器中引入电网电压负序分量的前馈控制,从而有效的提高了DSTATCOM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下的生存能力。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谐波问题日益严重,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是补偿电力系统谐波及无功功率的重要装置,其控制方法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提出了许多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方法。简要介绍了单周控制、滞环电流控制、空间矢量调制、无差拍控制、滑模控制、重复控制、预测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迭代自学习控制、无源性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在APF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一些改进的方案,并展望了未来控制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从工业场合下多电机系统高速运行的实际需求出发,分析了传统多电机控制系统和传统弱磁控制系统的优缺点,针对多电机高速运行时的弱磁特性进行了研究。模型预测控制(MPC)是一种基于被控对象模型的新型控制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好的控制性能。交叉耦合控制是一种在并行控制基础上对每个电机进行相应补偿的控制系统。将MPC应用到多电机控制系统中并对其进行改进使其具有弱磁控制能力;对传统的交叉耦合控制策略进行改进。将二者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多电机弱磁同步控制策略,并以双电机系统为例。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模型预测的多电机弱磁同步控制策略,可获得比传统双电机系统更好的跟随性能和同步性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先进控制理论的完善以及各种新型智能控制理论的出现,诸于解耦控制、模糊控制、预测控制、神经元控制、自寻优控制等许多先进控制理论和方法运用到球磨机制粉系统的控制和优化当中。概述了当前运用比较广泛的各种高级控制方法在球磨机制粉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个人工作现场工作的经验对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和应该加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