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甘草渣为原料,用水浴加磁力搅拌方法辅助,分别对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碱提,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9(g/mL)、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80 min、氢氧化钠浓度6%时,不可溶膳食纤维得率最大为81.33%;料液比1∶10(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80 min、氢氧化钠浓度7%时,可溶膳食纤维得率最大为8.33%。采用理化分析方法,对提取物进行功能特性的测定,测定结果为:不可溶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3.73 g/g,膨胀力为5.00 mL/g;可溶膳食纤维的溶解度为0.02 g/mL,膨胀力为0.50 mL/g。该研究为提取膳食纤维提供一条新途径,为甘草渣的再利用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野山杏为原料,采用酸法、碱法和酸碱共处理法三种化学方法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酸法、碱法、酸碱共处理法三种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比较其性能特性,获得了三种化学方法提取野山杏果肉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参数,酸法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酸液浓度3%,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8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25.4%,持水力为12.0g/g,溶胀性为6.5mL/g;碱法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碱液浓度10%,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24.7%,持水力为13.36g/g,溶胀性为7mL/g;酸碱共处理法最佳工艺参数为:碱处理料液比1∶10,碱处理时间30min,碱浓度10%,酸处理料液比1∶10,酸处理时间9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16.5%,持水力为33.2g/g,溶胀性为10.4mL/g。  相似文献   

3.
以菠萝果渣为原料,分别采用酸法和碱法制备水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初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制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酸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为温度90℃、pH1.0、时间90min、料液比1:10,其得率为8.1%(以干渣计),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条件为温度60℃、pH2.0、时间60min,得率为24.4%(以干渣计),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力高达9.25mL/g,持水力为5.85g/g,持油力为1.35g/g、阳离子交换能力为0.21mmol/g;碱法制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为碱液质量分数1%、料液比1:15、时间40min、温度50℃,其得率为62.80%,持水力为3.82g/g、膨胀力为10.66mL/g、持油力为1.75g/g、阳离子交换能力为0.27mmol/g。故碱法制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更高,性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杨梅渣为原料,连续提取水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试验表明,适宜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为:以柠檬酸为浸提剂,料液比(g∶mL)1∶10,pH值2.0,90℃提取75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58.62%。适宜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为:料液比(g∶mL)1∶12.5,pH值2.5,60℃提取90 m 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61.25%。所制备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为570.6%、溶胀性为6.5 mL/g,功能特性良好、生理活性突出。  相似文献   

5.
以石阡苔茶茶渣作为实验材料,碱提法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提取。采用Design-Expert V8.0软件中的Box-Behnken(BBD)中心组合原理设计响应面实验,考察浸提温度、料液比、碱浓度、浸提时间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32.6℃、碱浓度0.2mol/L、浸提时间50min、料液比1∶13.5(g/m L),茶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78.66%;性质研究的结果表明:提取得到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183.92%,溶胀度为2.83m L/g。由此可知,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时间短、能耗低、提取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实验以浒苔碱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膳食纤维颜色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碱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适宜提取和漂白工艺条件,并初步测定了碱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碱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工艺参数为NaOH浓度1 g/L、碱煮时间60 min、HCl浓度1 g/L、酸煮时间60 min,所得膳食纤维提取率为21.97%,颜色是浅绿色。碱不溶性膳食纤维漂白的工艺参数为次氯酸钠溶液浓度0.7 g/L、料液比1∶60(g∶mL)、pH值5、漂白时间45 min,所得膳食纤维产率为16.88%,颜色是类白色;碱不溶性膳食纤维干基含量达70.49%,膨胀力为22.09 mL/g,持水力为510.58%。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250-253
以梵净山野生阳荷作为实验材料,应用酸碱结合法制备阳荷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设计,考察料液比、碱浓度、浸提温度、提取时间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条件,得出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5、碱浓度0.25 mol/L、浸提温度52℃、提取时间10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IDF的提取率为90.73%,提取得到的IDF溶胀度为8.6 mL/g。持水力为2.315 g/g。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野生阳荷是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8.
金盏花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舍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金盏花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化学法从金盏花渣中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测定了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取金盏花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液浓度1.3mol·L-1,料液比1:13(g/mL),提取时间110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60.75%,颜色为近白色,纯度为40.59%,持水力为10.8g/g,溶胀性为12.68mL/g.  相似文献   

9.
酱油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酱油厂生产酱油废渣为原料,研究采用碱处理法从酱油渣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膳食纤维影响顺序为:碱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条件组合是碱浓度4%、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6ml/g;在此工艺条件下,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达32.37%,得到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为5.65g/g,溶胀度为4.08ml/g。  相似文献   

10.
以加工红参膏后的废弃物红参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固比、碱液浓度等4个因素对红参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红参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62℃,提取时间80 min,液固比24︰1 mL/g,碱液浓度1.1%。在此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可达57.39%,表明该工艺可用于红参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滇橄榄果渣为原料,优化其膳食纤维的碱法提取工艺,同时探讨了滇橄榄果渣、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及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理化性质及其体外吸附能力。结果表明:碱法提取滇橄榄果渣膳食纤维的最优工艺为:NaOH浓度为8 g/L,料液比为1:35(g:mL),70 ℃处理40 min,IDF和SDF的得率分别为61.72%±0.04%、17.57%±0.03%。滇橄榄果渣及其膳食纤维均具有较好的水化特性和持油力,TDF的持水力最低但膨胀力最高,与滇橄榄果渣、SDF和IDF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DF的持油力、膨胀力和对脂肪的吸附能力均较低,但在模拟胃环境(pH2)的条件下对胆固醇和NO2?的吸附能力均高于滇橄榄果渣、TDF和IDF,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滇橄榄果渣及其膳食纤维对胆固醇和NO2?的吸附与pH有关,TDF和SDF在模拟胃环境的条件下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强于模拟小肠环境,滇橄榄果渣和IDF则相反;四个样品在模拟胃环境的条件下对NO2?的吸附能力均强于模拟小肠环境。本文对滇橄榄果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及性能研究,可为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金针菇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利用响应面法对金针菇SDF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选取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碱液质量分数为影响因素,以金针菇SDF提取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金针菇SDF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50 W,液料比10∶1(mL∶g)、超声时间69 min,超声温度49 ℃,碱液质量分数5.10%。在此条件下金针菇SDF提取率可达20.25%,持水力为5.18 g/g,膨胀性为4.64 mL/g,持油力为4.77 g/g。  相似文献   

13.
以桑椹酿酒后果渣为原料,使用糖化酶对桑椹果渣进行去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进行桑椹果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前去糖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去糖最佳工艺条件为糖化酶2 g/kg、酶解时间90 min、酶解温度63 ℃、pH值为4。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加工副产物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及漂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金针菇下脚料为原料,采用碱结合酶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和脱色工艺。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金针菇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达到64.88%,产品呈淡黄色,无粗糙感,其持水力为7.21g/g,膨胀力为5.8mL/g。  相似文献   

15.
中亚滨藜叶渣制备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盐生植物中亚滨藜提取叶蛋白后的叶渣为原料,采用酶解处理和碱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到了滨藜高活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实验所得滨藜膳食纤维的膨胀力为9.4mL/g,持水力为500%,其功能性质优于小麦麸皮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16.
以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的方法提取膳食纤维(DF)。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α-淀粉酶用量、蛋白酶用量、超声功率4个因素为响应变量,以茶树菇膳食纤维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酶提取的膳食纤维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9(g∶mL),α-淀粉酶用量1.5%,蛋白酶用量1.2%,超声功率150 W。在此优化条件下,膳食纤维得率为37.70%,与预测值接近,比相同的条件下超声波水提取膳食纤维得率的结果高出5.4%。并对其理化性质指标进行测定,测得其持水力为5.4 g/g,膨胀力为2.7 mL/g,持油力为3.7 g/g。  相似文献   

17.
以蓝莓果渣为原料,乳酸菌作为发酵菌种,研究微生物发酵法从蓝莓果渣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加工工艺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法制备蓝莓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是:接种量12%、料液比1∶6(g/mL)、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48 h以及pH 6.0;此条件下蓝莓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的率为15.92%。发酵法得到的膳食纤维膨胀力、持水力以及对油脂、葡萄糖以及亚硝酸盐的吸附能力均比原果渣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梨渣为原料,用酶与碱结合提取的方法,探讨了酶用量、料液比、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温度和时间对酶碱法提取梨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并对其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淀粉酶4 U/g在p H6.0下处理后,在料液比1 g∶15 m L、氢氧化钠溶液浓度1.0 mol/L,温度50℃,时间1 h的条件下提取,梨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最高,达到12.9%。最优的脱色条件是H2O2溶液体积浓度8%,温度60℃,时间3 h。产品的膨胀力、持水力分别达到6.167 g/m L、7.1 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