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前稠油油藏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开发,吞吐采收率低.为了提高热采稠油油藏的采收率,从2008年起,胜利油田开展了中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配套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在对超稠油不同汽驱方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开展了超稠油油藏蒸汽驱先导性试验.通过单56超稠油油藏4个井组的矿场先导性试验表明,蒸汽驱有利于提高超稠油油藏蒸汽波及系数和...  相似文献   

2.
厚层块状稠油油藏产量劈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厚层块状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的开发特征,在动态分析以及区块测试资料解释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油层动用范围随蒸汽吞吐周期变化的规律,并采取基于油井加热体积的新型产量劈分方法,对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状况进行研究。在辽河油田冷41,块的应用实践表明,该产量劈分方法既符合稠油热采蒸汽吞吐开发方式,又适应厚层块状油藏地质特征。该方法精确、实用,可信度较高,为类似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孤岛油田中二中Ng5砂层组为多层稠油油藏.该油藏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开发后,由于其主力层Ng53和Ng54层的合注合采及蒸汽超覆的影响,导致层间动用差异程度大及油藏物性分布不均衡.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多层合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的油藏物性特征,主要包括油藏压力和油藏温度、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储量丰度.研究结果表明:截至2011年9月,经多轮次蒸汽吞吐生产后,研究区Ng5砂层组的压力保持水平仅为42.93%,平均地层温度上升约2℃;Ng5砂层组中吞吐井数少的区域控制程度低,是高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的区域;剩余油储量丰度不仅与剩余油饱和度有关,还与油层的有效厚度密切相关;高剩余油储量丰度区域主要位于构造高部位及距离边水较远的部位.  相似文献   

4.
高升油田莲花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辽河油区高升油田莲花稠油油藏地质及开发特点,定性地分析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剩余油形成机制和规律.以钻井取心、化验分析、试油、试采及测井资料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神经网络分析等多学科有机结合的方法,指出了剩余油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定量分布规律及蒸汽吞吐井水淹波及范围,为改善吞吐开发效果的措施挖潜及调整设计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浅薄层稠油油藏高轮次蒸汽吞吐后剩余油分布及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楼油田中区稠油油藏具有"浅、薄、稠、散及油水界面参差不齐"的特点,蒸汽吞吐开发已40多年,目前,已经进入高轮次蒸汽吞吐后期,生产效果、经济效益变差。要实现稠油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研究高轮次蒸汽吞吐后剩余油分布特征。立足于丰富动态资料,通过油藏动态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研究高轮次蒸汽吞吐后剩余油分布特征,总结了井间剩余油分布模式,并针对剩余油分布潜力进行分类型评价,为井楼中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崔连训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2):64-67,70,7,8
针对河南稠油油藏"浅、薄、稠、散"的地质特征,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1~3m、3~5m和5~10m三种薄层稠油油藏实施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厚度稠油油藏分别实施氮气辅助普通湿蒸汽、高温湿蒸汽和过热蒸汽的增油能力、节约蒸汽效果及油藏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总结了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氮气自身的压缩性、膨胀性、小热容、低粘度等特点,蒸汽吞吐添加氮气后有利于保持地层压力,延长吞吐周期,改善了蒸汽的波及体积,增加了近井地带的洗油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河南油田浅薄层稠油高周期吞吐阶段油藏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 ,采取精细油藏经营管理方式经营浅薄层稠油油藏 ,通过精细油藏管理 ,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吞吐油汽比保持在 0 .3 5以上 ,稠油产量稳中有升 ,实现了河南稠油开发持续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8.
潭口稠油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增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于稠油油藏的开发具有很多方法,其中蒸汽吞吐是开发稠油油藏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但蒸汽在注入过程中热量损失较严重,同时随着蒸汽吞吐开发稠油油藏的进行,地层能量亏空,蒸汽吞吐效果变差,单一注蒸汽的开采方式已不适用。在分析稠油特点以及蒸汽吞吐的缺点基础上结合氮气绝热性好和压缩性大的优点,进行了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增产试验,通过研究发现该方法对当前稠油开采效果非常明显,能够对稠油油藏的开发起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齐108块为薄互层稠油油藏,已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采15 a,随着蒸汽吞吐周期的增加,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在生产动、静态资料及开发效果分析基础上,对齐108块剩余油分布及后备储量进行预测,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充分动用纵向与平面剩余油,深化挖潜,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提高了蒸汽吞吐阶段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刘斌 《河南石油》1996,10(1):12-16
国内外尚没有一套系统的稠油注蒸汽开采计算采收率的方法。本文结合辽河油田稠油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在系统研究油层渗透率、原油粘度、净总厚度比和单层厚度的基础上,运用《价值工程》中的“功能重要度评价法”,优化出不同类型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阶段的采收率计算公式。通过辽河油田稠油已开发油藏、未开发油藏和国外蒸汽吞吐较为完整油藏的实际资料验证,该公式对于未开发油藏或油藏开发早期,缺乏动态资料的条件下,确定采收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曙一区薄互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后期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在重构地质模型、充分认识油藏特点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就该类油藏水平井井位部署、井网井距选择、钻井轨迹及其他参数设计等进行研究和优化.实施后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初步形成了薄互层稠油油藏水平井二次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转注CO2吞吐开采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利用物理模拟技术,对蒸汽吞吐后期的稠油油藏转注CO2吞吐技术以改善其开采效果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蒸汽吞吐后期油藏转注CO2吞吐开采:1增加了弹性驱能量;2CO2溶解于稠油中,使原油粘度降低;3乳化液破乳:高轮次吞吐使原油物性变差,粘度大幅度增高;而CO2溶解于稠油和水中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粘度大幅度下降;4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得到改善,残余油饱和度降低.实验研究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转注CO2吞吐开采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该技术改善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井楼油田中区经过40年的开发,经历了基础井网与常规吞吐、井网加密与组合吞吐、井网调整与热化学吞吐3个技术阶段。目前,已经进入高轮次蒸汽吞吐后期,生产效果、经济效益差。通过丰富动态生产资料分析,根据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的因素及生产特点,建立不同油藏模式,并利用油藏工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高轮次蒸汽吞吐后生产特征、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了不同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调整对策,为井楼中区二次开发井网重构优化及转变开发方式提供了依据,也为同类型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尚没有一套系统的稠油注蒸汽开采计算采收率的方法。本文结合辽河油田稠油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在系统研究油层渗透率、原油粘度、净总厚度比和单层厚度的基础上,运用《价值工程》中的“功能重要度评价法”,优化出不同类型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阶段的采收率计算公式。通过辽河油田稠油已开发油藏、未开发油藏和国外蒸汽吞吐较为完整油藏的实际资料验证,该公式对于未开发油藏或油藏开发早期,缺乏动态资料的条件下,确定采收率,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水平井蒸汽吞吐经济技术界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薄层、超稠油以及具有边底水等复杂条件的稠油油藏具有较好的优势,但是水平井投资大,风险高,研究水平井蒸汽吞吐经济技术界限十分必要.基于油藏数值模拟和动态经济评价方法,研究了无边底水、边水以及底水3类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的油层有效厚度界限、油价边界值以及地面原油粘度界限.底水稠油油藏含水率上升最快,开发效果最差,因此经济技术界限也最为苛刻.当油价为50美元/bb1时,地面原油粘度为10 000 mPa·8的无边底水、边水以及底水稠油油藏进行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的油层有效厚度界限分别为2.7,2.9和13.8 m.建立不同油价下的经济技术界限图版以及定量关系式,便于根据油价波动动态地指导不同类型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6.
稠油热采老区蒸汽吞吐井经济极限累积产量关系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动态财务净现值法,依据河南油田稠油蒸汽吞吐开采的投资及经营成本,结合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生产特点,导出了简洁实用的单井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累积产量关系式。在合理确定相关参数的基础上,测算了河南油田特薄层、薄层和中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累积产量,为热采老区开发调整及动用特薄层稠油油藏提供了经济界限参数,可用以指导稠油油藏经济有效地合理开发,进一步提高稠油热采老区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辽河油田是中国最大的稠油热采基地,稠油资源丰富,蒸汽吞吐是大部分稠油油藏的主要开发方式,但采收率仅为22%~25%。为有效提高辽河油田超稠油油藏采收率,针对油藏埋藏深、隔夹层发育和蒸汽吞吐后非均质性加剧等难题,开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的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进行油藏工程、钻采工艺、地面工艺等方面的系列攻关研究,先后经历了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先导试验、工业化一期工程和工业化扩大3个阶段。目前,辽河油田已有72个井组转为SAGD开发,2019年年产油达到105×104t/a,已连续3 a年产油超过100×104t/a。形成的地质、油藏、工艺配套的SAGD系列技术,可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动态财务净现值法,依据河南油田稠油蒸汽吞吐开采的投资及经营成本,结合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生产特点,导出了简洁实用的单井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累积产量关系式。在合理确定相关参数的基础上,测算了河南油田特薄层、薄层和中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累积产量,为热采老区开发调整及动用特薄层稠油油藏提供了经济界限参数,可用以指导稠油油藏经济有效地合理开发,进一步提高稠油热采老区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火烧油层是开发稠油油藏的一种有效方式,分析了厚层稠油油藏开采的难点以及蒸汽吞吐后存在的问题,利用现场数据采用CMG软件对火烧油层生产动态过程进行了模拟,建立了厚层稠油油藏火烧油层方式开采情况下的不同布井方案的油藏数值模型,然后依据模拟结果分析火烧油层后的剩余油饱和度、采收率以及空气油比的变化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得出了最优布井方案,结果表明直井排状井网采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杜66块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为一典型的薄互层状普通稠油油藏。经过近20年的蒸汽吞吐开发,杜66块下层系目前已进入吞吐开发后期,地层压力低,吞吐开发效果差。根据杜66块下层系油藏条件及地层流体性质,从注热水开发油藏适应性、吞吐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注热水开发潜力等3个方面,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杜66块下层系注热水开发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注热水开发可在蒸汽吞吐开发基础上提高采出程度15.69%。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同类油藏今后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