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脂酶催化游离DHA和甘油酯化的工艺。结果表明:以Rhizomucor miehei脂酶催化的一步法工艺的最适条件为FFA∶甘油=1∶3、脂酶量1%和水分5%,其酯化率、三酰甘油(TAG)含量和TAG中DHA富集量分别为71.6%、22.98%和47.53%;以Rhizomucor miehei脂酶催化的二步法工艺和以Rhizomucor miehei脂酶、Alcaligenes sp.脂酶共同催化的混合酶法工艺不能改变TAG中DHA的百分含量,但可显著提高反应的酯化率和TAG含量。其中,二步法工艺可将酯化率和TAG含量分别提高到84.66%和91.86%,而混合酶法工艺则可分别将其进一步增加到97.68%和93.39%。  相似文献   

2.
溶剂沉淀法纯化肉桂总皂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溶剂沉淀法纯化肉桂总皂苷的工艺.以溶剂体积比、沉淀时间、沉淀次数为因素,确定溶剂沉淀法纯化肉桂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荆体积比为1:10(W:V),静置沉淀12 h,沉淀2次.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定量,结果显示,用甲醇--乙醚溶剂法沉淀皂苷,经最佳工艺,得率为24.76%,含量从19.75%提高到46.39%,纯化倍数2.34倍.  相似文献   

3.
生姜盐坯脱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姜通常采用盐渍保存,但在加工时需要将盐脱除到3%~5.5%.本实验通过浸泡方法脱盐,研究其最佳脱盐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以姜辣素和盐分含量为指标,确定了最佳脱盐工艺为料水比1:4、温度在30℃、浸泡时间40min.  相似文献   

4.
陶瓷膜纯化油茶皂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市售油茶皂苷多为乙醇提取物,这些提取物多为粗提物,色泽比较深,纯度相对低,并且杂质成分复杂.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陶瓷膜对油茶皂苷进行分离纯化研究.选取不同的膜孔径、不同的操作压力以及不同的料液浓度为粗油茶皂苷精制的工艺条件,以膜通量、总皂苷转移率和除杂率为标准对陶瓷膜精制油茶皂苷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0.05 pan的膜孔径、0.15 MPa的操作压力和1%的料液浓度为最佳精制工艺条件,得到的滤液经过浓缩并喷雾干燥.同时对过滤后的产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测定产品纯度由50%提高到81%,得率为66.4%,并且颜色也从黄色变为淡黄色.具有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棉籽糖是植物界中存在的低聚糖中含量仅次于蔗糖的低聚糖,提取主要是以甜菜糖蜜为原料,而从棉籽粕中提取棉籽糖的研究则较少.对棉籽粕中棉籽糖的浸出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提取温度,乙醇溶液浓度和提取料液比等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料液比为1:14(W/V),乙醇浓度为75%.在此工艺条件下,棉籽糖的浸出率为95%.提糖后的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由原来的0.085%降低到0.029%,低于FAO所规定的0.04%的食用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CJ 7.3 tex纱的百米重量CV,通过改进开清棉工艺,以降低棉卷重量不匀率;针对梳棉工序后区落杂差异大、盖板花不均匀采取措施,以降低生条重量不匀率;针对精梳落棉率偏高,且台间差异大等问题进行了工艺优选,以降低精梳条重量不匀率;细纱以提高条干水平、减少细节、降低成纱重量CV为原则.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工艺配置.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实施,最终使CJ 7.3 tex纱的百米重量CV由原来的2.6%降低到1.5%左右.  相似文献   

7.
以生姜、牛乳为主要原料,对姜汁乳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其工艺参数.具体的工艺参数为:生姜3%、柠檬酸0.1%、CaCl2 0.05%、凝乳温度35 ℃.  相似文献   

8.
槲寄生中黄酮类化合物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槲寄生总黄酮的工艺条件.选择4种大孔吸附树脂(AS-8,NKA-9,NKA-Ⅱ,D101),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较优的槲寄生总黄酮吸附剂,并对其动态吸附性能进行考察.结果:AB-8分离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为上柱原液pH值4左右,上柱速度2 BV/h,以40%乙醇为洗脱液控制洗脱液流速1 BV/h,洗脱液用量为4 BV,经AB-8纯化后,槲寄生产品中黄酮的纯度由12.16%提高到69.63%,提高了5.73倍,回收率为81.36%.  相似文献   

9.
对米糠油进行脱蜡和磷酸-草酸辅助水化脱胶,再联合碱炼脱酸、蒸馏脱酸两段脱酸工艺进行脱酸,研究碱炼脱酸保留酸价以及两段脱酸工艺对谷维素留存率的影响。以谷维素含量、脱酸率、精炼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脱酸工艺。结果表明,原油酸价(KOH)为22~25 mg/g时,碱炼脱酸保留酸价(KOH)取5 mg/g,原油酸价(KOH)为27~33 mg/g时,保留酸价(KOH)取6 mg/g,原油酸价(KOH)为35~37 mg/g时,保留酸价(KOH)取7 mg/g,谷维素留存率较高。米糠油碱炼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5℃,时间22 min,碱液质量分数16. 91%,加碱量为理论碱量加0. 1%的超碱量;蒸馏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25℃,时间86 min,真空度0. 098 MPa。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碱炼脱酸后谷维素含量为2. 05%,脱酸率为77. 78%,精炼率为80. 05%;蒸馏脱酸后谷维素含量由2. 05%升高到2. 16%,接近原油(2. 15%),脱酸率为90. 83%,精炼率为92. 42%。  相似文献   

10.
对半化学浆黑液进行磺化改性制备水泥减水剂,并对改性工艺进行优化.适宜的工艺条件为:Na2SO3用量20%,时间4h,温度160℃.反应改性物在掺量0.4%、水灰比0.4条件下,水泥净浆流动度由基准的105mm提高到151mm.当改性物掺量在0.3%时,减水率为5.5%,而掺量达到0.6%时,减水率升高到9.0%.改性物的减水性能达到普通减水剂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