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温磷化工艺及磷化膜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洪芳 《表面技术》2003,32(1):68-69
介绍了一种实用的中温磷化工艺,磷化膜为灰色,结晶细致、均匀。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一种低温锌系磷化促进剂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述了锌系磷化膜的形成机理,针对锌系中温磷化技术的缺点,采用测量-t曲线的方法研究磷化液中促进剂对磷化膜生长速率的影响,应用XRD对膜的形貌及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研制出一种低温锌系磷化加速剂.试验结果表明:将甲醛与氯酸盐进行混合而制成的复合促进剂,可以缩短成膜时间,降低磷化温度,加快磷化成膜速度;在磷化温度为30~40℃、磷化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性能良好的磷化膜.  相似文献   

3.
针对阴极电泳涂装对磷化的特殊要求,为解决磷化过程中磷化膜碱性过量溶解,磷化膜过厚导致电泳涂料电沉积速率下降以及膜层耐蚀性差等一系列问题,研制出了一种与阴极电泳涂装工艺配套的低锌三元磷化液,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成分配比及涂装工艺参数,表征了磷化膜的表面形貌、晶型结构并检测了其他相关性能。结果表明:此三元磷化液磷化速度快,沉渣少,膜薄而致密,耐碱性强,解决了磷化膜与阴极电泳涂装的配套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钢铁表面低温黑膜磷化工艺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以马日夫盐为主盐,分析磷化液各组分以及操作条件对磷化质量的影响,确定了钢铁表面黑色磷化的最佳配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入氯酸钠降低磷化温度,研究出一种低温、无毒的黑色磷化工艺。  相似文献   

5.
中温磷化取代高温磷化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志强  李妍  季凌 《表面技术》2009,38(3):64-67
为了实现用中温磷化工艺取代目前我厂使用的高温磷化工艺,对市场上知名度比较高的2种中温磷化液和我厂现用高温磷化液的稳定性、操作性、经济性以及磷化膜的防腐性、牢固性与漆膜的附着能力进行了严格测试和详细比较.认为中温磷化工艺的各种性能均优于高温磷化工艺,中温磷化工艺取代高温磷化工艺不仅现实可行,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低温快速锌(钙,锰)系磷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刚 《表面技术》1998,27(5):41-43
所谓“磷化”,就是将金属工件浸入磷酸盐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难溶于水的磷酸盐薄膜的过程.磷化的种类很多.按磷化温度分,可分为高温磷化(85~98℃)、中温磷化(50~70℃)、低温磷化(<35℃);按磷化液的成分,可分为锌系、锰系、铁系、锌钙系、锌锰系等;按磷化膜的重量分,又可以分为重量级(7.5g/m~2以上)、次重量级(4.5~7.5g/m~2)、轻量级(1.5~4.5g/m~2)、次轻量级(0.2~1.5g/m~2).专就涂装的前处理而言,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锌系及锌钙系等磷化.且为了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磷化正越来越朝着低温快速方面发展.但低温磷化一般耐蚀性较差,室内存放期较短,磷化件表面极易产生白灰或形成水锈,且药品用量大、磷化时间长;另外,磷化液使用时沉渣量大、调整维护复杂;如果磷化后自然干燥,表面全是白灰和水锈、给生产带来很大被动,且严重影响产品涂装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新的低温快速磷化工艺,它成  相似文献   

7.
粉末喷涂前处理工艺路线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永壮  孙霞 《腐蚀与防护》2002,23(12):554-555
详细介绍了一种使用在轻工行业的粉末喷涂处理中的前处理工艺。该工艺根据油污特性及磷化膜形成机理,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新添加了一系列工位,解决了脱脂不净和磷化均匀性不好的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耐蚀性常温磷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常温磷化配方,主要研究两种促进剂和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磷化膜耐蚀性的影响,该磷化液在10-30℃条件下可进行磷化磷化膜外观呈暗灰色,厚度均匀,耐蚀性优异,室内防锈性超过1000h。  相似文献   

9.
采用快速直观的计算方法,对锌系磷化粉、液进行成本核算,方便了对磷化制剂的选择与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刘宝明  陈靖芯 《表面技术》1995,24(2):21-24,20
在常温磷化膜的研制过程中,用4X型显微镜对各种膜层进行了组织形貌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通常有八种因素影响常温磷化膜的形成、外观、膜重以及耐蚀性等。通过对膜层性能及形貌研究得知,对常温磷化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可使覆膜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无缝钢管磷化新工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国梁 《钢管》1990,(1):13-18
通过以硝酸锌为主要原料的无缝钢管磷化新工艺试验,优选出了最佳磷化液配方和最佳磷化工艺。  相似文献   

12.
高速钢刀具磷化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致斌 《表面技术》2008,37(4):42-44,48
为了探索磷化处理对高速钢刀具寿命的影响情况,采用不同工艺规范的磷酸锌盐快速热磷化和马日夫盐热磷化处理刀具,通过比较经磷化处理的刀具与未磷化处理的刀具的切削情况和耐蚀性能,得知磷化处理可以提高金属切削刀具的寿命和抗腐蚀性能.介绍了磷化膜质量检验的方法,重点分析了磷化处理工艺过程中,零件表面粗糙度、钢的合金元素、显微结构、磷化液温度、酸度、磷化时间等因素对磷化处理的影响.通过对磷化处理提高刀具寿命和抗蚀性能的机理分析,得到磷化处理提高刀具寿命和抗蚀性能的原因是:磷化膜导热性能差,不易使刀具切削刃升温,同时磷化膜改善了刀具表面的润滑条件.  相似文献   

13.
酸度及NaNO3对钢铁常温磷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酸度、添加剂硝酸钠对A3钢常 温磷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化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钠能明显优化常温磷化的动力学行为 .提出了钢铁三步常温磷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酸度及钼酸钠对钢铁常温磷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的酸度条件下,钼酸钠对钢铁磷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化液中添加钼酸钠对材料的磷化过程和耐蚀性具有独特的作用,酸度及钼酸钠的浓度对磷化过程影响较大,所形成的膜并非完整的磷化膜,而是磷化与纯化的混合膜,并探讨了钼酸钠对钢铁磷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铝合金的锌系磷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Y12铝合金为试样,讨论了腐蚀加速剂、酸比、磷化温度、磷化时间、磷化添加剂对铝合金磷化的影响,得出了相应的最佳工艺参数.铝合金磷化反应机理与钢铁材料的类似,其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其表面能被酸性氟化物适度腐蚀.  相似文献   

16.
FDT磷化液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FDT磷化液的配制和最佳工艺参数.该磷化液的特点是磷化膜结晶细密,表面均匀光滑,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约为普通磷化液的1.5倍左右),除具有通常的磷化功能外,特别适用于作为静电喷涂前的底层,既增加喷涂层的附着力,又能节约喷涂原料.  相似文献   

17.
钢铁的常温磷化液配方优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了常温磷化液的配方,得到一种配制简单、能快速成膜,获得具有较好耐蚀性、极佳表面状况的磷化膜的磷化液配方。并对磷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真空镀黑色氮钛膜工艺化发黑工艺的缺点所存在的问题,用真空镀黑色氮钛膜工艺代替钢磷化或 铝阳极氧化等表面发黑工艺可以克服磷化或铝极氧化工艺的缺点,可使其耐磨性 及耐蚀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刘书团 《钢管》1990,(5):15-17
简介了第三代磷化剂(三磷剂)的成膜原理。通过使用,比较了三代磷化剂的工艺技术性能。实践证明,第三代磷化剂是目前使用性能最好的一种冷拔钢管磷化剂。  相似文献   

20.
中温锌一钙系黑磷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琳 《表面技术》2008,37(5):52-54,63
为了改善锌-钙系黑色磷化膜的外观和性能,探讨了配方与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磷化膜表面微观形貌,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分析磷化膜成分,测试了膜层厚度、附着强度、耐磨性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硝酸铜作发黑剂,Na2MoO4为氧化促进剂,经过硝酸铋预浸处理能够获得深黑色、防护性能良好的磷化膜.CaO的含量增加能改变膜表面晶体形貌,当氧化钙含量为30g/L时,晶体粒径明显减小,膜层中锌、钙元素含量增加,使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