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直齿圆锥齿轮摆辗成形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培元  胡锐  华林  兰箭 《热加工工艺》2006,35(21):65-68
以某型轿车差速器行星齿轮为例,对直齿圆锥齿轮摆辗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研究,获得和分析了直齿圆锥齿轮在摆辗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情况、金属流动规律、摆辗力能曲线等,揭示了直齿圆锥齿轮摆辗变形机理。进行了摆辗工艺试验研究,生产出了高尺寸精度和高表面质量的试样,表明了直齿圆锥齿轮摆辗工艺的合理可行性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
轿车直齿圆锥齿轮冷精锻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某轿车行星齿轮零件设计了冷精锻工艺。分析了几种轿车直齿圆锥齿轮冷精锻模具结构以及两种坯料形状对成形的影响,得到了冷精锻轿车直齿圆锥齿轮过程中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对零件成形的影响规律,解决了冷精锻齿轮工艺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直齿面齿轮是一种平面齿圈齿轮,通常与直齿圆柱齿轮相啮合。由于其独特的啮合方式,所以直齿面齿轮不仅被用于传递相交轴线的运动和动力,而且相比于传统齿轮(如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还具有重合度高、传动平稳、噪声低、扭矩分流效果好等传动优势,这些优势使得直齿面齿轮被广泛应用在低速和高速、轻载和重载的众多传动领域中。研究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制造直齿面齿轮,并讨论模型的收缩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SolidWorks直齿圆锥齿轮参数化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利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进行直齿圆锥齿轮参数化建模的具体方法,用该方法开发出直齿圆锥齿轮参数化程序;通过运行程序生成直齿圆锥齿轮三维模型,对模型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应用COSMOS/Works做了有限元仿真分析,整个研究过程对齿轮模型库开发、改进和优化齿轮设计参数等都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为综合利用三维软件的各种功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圆锥齿轮三维造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直齿圆锥齿轮渐开线齿廓的形成原理,利用VBA编程,在AutoCAD环境下自动生成渐开线齿廓。基于Solid Edge,提出了一种圆锥齿轮三维造型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直齿圆锥齿轮预锻齿形设计进行研究总结,针对中心分流法成形直齿圆锥齿轮提出了梯形非标准预锻齿形方案。利用DEFORM-3D软件对齿轮预锻和终锻成形进行了数值模拟,明确了梯形预锻齿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K18D型煤炭漏斗车上直齿圆锥齿轮在制造、使用中存在的变形、起皮等质量问题的分析,提出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来改变有关工艺参数搭配,从而提高了直齿圆锥齿轮质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化学铣切方法在直齿圆锥齿轮精锻模电极齿轮的齿顶修边、齿宽鼓形加工和降低表面粗糙度等方面应用的技术,应用该技术可提高精锻齿轮精度1~2级。  相似文献   

9.
基于挤压成形提出了直齿圆锥齿轮的双向镦挤精密成形工艺。将传统的"闭塞挤压"中上、下凹模优化为整体式凹模,利用可增大镦挤面积的齿形结构设计上、下凸模。根据"有效摩擦"原理,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3D对直齿圆锥齿轮的双向镦挤成形和单向镦挤成形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双向镦挤成形直齿圆锥齿轮,有利于齿形填充,与其单向镦挤成形相比,双向镦挤的上、下凸模载荷分别降低了55.6%和32.0%。通过物理试验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成形出了无飞边、齿形充填饱满、轮廓清晰、无折叠、开裂等缺陷的直齿圆锥齿轮。研究结果可为直齿圆锥齿轮高效、节能、节材的近净成形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高铝锌基合金的研究进展及应用;阐述了铝含量对高铝锌基合金性能影响的研究;详述了通过合金化及变质处理、热处理、复合强化等方法和措施改善高铝锌基合金性能的研究;简要介绍了高铝锌基合金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高铝锌基合金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谢磊  李政民卿 《机床与液压》2022,50(17):154-159
为研究齿面微观误差对齿轮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分形理论对粗糙表面进行分形表征。结合时变啮合刚度、静态传递误差以及齿面摩擦等因素,建立计及粗糙齿面的齿轮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齿面粗糙度、齿面摩擦及工况对齿轮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糙度增大时,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传递误差增大,振动稳定性降低,动态性能逐步恶化;齿面摩擦会使齿轮副的动态传递误差和振动位移都增大,且摩擦对垂直啮合线方向的振动特性影响更明显;粗糙度对齿轮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随工况变化而改变,结合工况合理地进行齿面精度设计,有利于进一步平衡加工成本与传动质量之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某公司螺纹产品为例,选用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的高效注射模螺纹牙套齿轮齿条退牙机构设计方案,并对开模顺序、退牙机构、成型螺纹、排位、牙套齿轮齿条退牙机构的设计进行了阐述,对螺纹牙套定位方式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试模结果证明本设计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抽油机运行维护成本,对抽油机减速器进行再制造,针对减速器中磨损的双圆弧齿轮进行修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逆向工程提取齿轮设计参数并对齿轮磨损程度进行分析的方法。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取磨损齿轮模型数据,在Geomagic Design X软件中处理齿轮模型,运用面片草图拟合的方法测量齿轮模数,推导出分度圆螺旋角。使用双圆弧轮齿端面齿廓方程,建立双圆弧齿轮精确实体模型。对实际工程中的双圆弧齿轮轴参数进行提取和偏差分析,通过Geomagic Control X将双圆弧齿轮三维模型与扫描模型对齐后分析偏差。结果表明:与手工测量相比,所提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降低了测量难度,提高了齿轮测量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重型机械低速传动齿轮和液压缸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断齿或裂纹等故障后,可用手工电弧堆焊的方法进行修复。修复时间短,而且可节约大量备件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和流量脉动大的结构性问题,基于渐开线齿轮的传动优势和成形原理,提出一种以重合度为1和齿廓根点位于基圆上为限制条件,齿数为唯一设计构造参数的无困油无根切齿廓的逆向构造方法。通过设计新的轴向双齿轮副结构,解决原有单一齿轮副流量脉动大的结构性问题。结果表明:逆向设计构造方法简单、精准;单副重合度为1可确保无困油现象;齿根点位于基圆上及变位滚切加工可确保无根切现象;单副0.375、双副0.094的恒流量脉动系数与齿数无关,利于在最小齿数为6时采用高容积利用系数0.35,且泵轻量化效果较好;双副轴向180°/齿数的错位间隔装配易于实现,综合重合度为2可确保传动平稳性等。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新的确定准双曲面齿轮各节锥参数之间几何关系的计算公式,并基于此计算原理,提出新的准双曲面齿轮节锥设计、大轮齿面成形和小轮齿面成形的计算方法。应用该新算法可简便地求出齿轮的加工参数和进行齿面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活齿泵融合了活齿传动理论和内啮合齿轮泵原理,并具有活齿传动结构紧凑、多齿啮合、传动平稳的特点,能够满足液压泵的各种要求。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活齿泵流量均匀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AutoCAD的圆柱齿轮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AutoCAD2 0 0 4平台上 ,用VisualLISP语言开发了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化设计程序。运行此程序 ,即可在AutoCAD环境下完成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当前对于弧齿锥齿轮传动的振动、噪声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一种适宜于大重合度、平稳传动的弧齿锥齿轮设计方法。采用非零负变位设计可以提高弧齿锥齿轮的设计重合度,基于局部综合法进行大重合度加工参数设计,从几何设计与加工参数设计两个方面来提高弧齿锥齿轮的实际重合度,重合度的增加可以提高齿轮副的运转平稳性和承载能力。通过设计举例,将大重合度负变位设计与常规设计的结果进行对比:在相同的载荷下,新设计与常规设计的最大齿根弯曲应力相比,小轮减小40.5%,大轮减小27.5%,齿轮副的最大齿面接触应力减小3.2%。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设计方法使得小轮的齿根弯曲强度有了大幅度提高,齿轮副具有更高的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Due to excessive service load, inappropriate operating conditions or simply end of life fatigue, damage can occur in gears. When a fault, either distributed or localised, is incurred by gears, the stiffness and consequently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maged tooth will change. A possible non-destructive technique for damage detection and severity assessment can be derived from vibra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use of vibration analysis in the detection, quantification, and advancement monitoring of damage incurred by spur gear teeth. The stiffness of a single spur gear tooth is analysed theoretically, and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in measuring the gear tooth stiffness, an experimental procedure based on the modal analysis is developed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the gear tooth damage. A pair of spur gears was tested under accelerated wear conditions, and conventional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techniques are applied to the gear vibrations to indicate the presence and progression of the wear. The developed modal stiffness assessment technique is then used to quantify the resulting wear damage to the spur gear tee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