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药水基性制剂的开发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农药水基性制剂的内容和类型。较样细地讨论了悬浮剂、水乳剂和微乳剂水基性制剂的开发、优劣和前景。指出微乳剂在国际上不是剂型开发的趋势,国内开发微乳剂应审慎对待:而开发悬浮剂和水乳剂的水基性制剂是更有利和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2.
农药剂型的进展和动向(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华乃震 《农药》2008,47(3):157-160,163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水基性、粒状、多功能、省力、安全和降低对环境影响的剂型成为国内外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较详细地综述了传统剂型(粉剂、颗粒剂、可溶液剂、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和安全及环保型剂型(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种子处理剂、水分散粒剂、微囊悬浮剂)和其它剂型(微乳剂、油悬浮剂、展膜油剂、可分散液剂和片剂等)的进展.指出微乳剂在国际上不是剂型开发的趋势,而开发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和种子处理剂的水基性制剂和水分散粒剂更有前景.  相似文献   

3.
农药剂型的进展和动向(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华乃震 《农药》2008,47(4):235-240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水基性、粒状、多功能、省力、安全和降低对环境影响的剂型成为国内外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较详细地综述了传统剂型(粉剂、颗粒剂、可溶液剂、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和安全及环保型剂型(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种子处理剂、水分散粒剂、微囊悬浮剂)和其它剂型(微乳剂、油悬浮剂、展膜油剂、可分散液剂和片剂等)的进展.指出微乳剂在国际上不是剂型开发的趋势,而开发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和种子处理剂的水基性制剂和水分散粒剂更有前景.  相似文献   

4.
农药剂型的进展和动向(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乃震 《农药》2008,47(2):79-81,89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水基性、粒状、多功能、省力、安全和降低环境影响的剂型成为国内外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较详细地综述了传统剂型(粉剂、粒剂、可溶液剂、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和安全及环保型剂型(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种子处理剂、水分散粒剂、微囊悬浮剂)和其它剂型(微乳剂、油悬剂、展膜油剂、水分散液剂和片剂等)的进展.指出微乳剂在国际上不是剂型开发的趋势,而开发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和种子处理剂的水基性制剂和水分散粒剂更有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的重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内外农药的剂型已朝着水基性、粒状、缓释、多功能省力化的方向发展.一些安全、经济、省力的剂型正在研究并已有应用,它们代替那些污染大,毒性高,用量大的剂型.本文对水基性剂型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悬浮乳剂,微胶囊剂和干悬浮剂的特点、组成、主要产品及质量控制指标作简要的介绍,为农药新剂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红梅 《广东化工》2009,36(4):80-82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新剂型的研制开发受到关注,其发展趋势之一是水基性农药的发展。文章就水基性农药剂型的研究进展作了总结,讨论了水剂、水溶剂、悬浮乳剂、悬浮剂、水乳剂、浓乳剂等剂型的开发现状及优缺点,指出水基性农药具有药效高、环境污染小、对人畜毒性低、储运安全、费用低等特点,符合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在国内外的农药和化工领域,悬浮乳剂、悬浮剂和水乳剂是水基性剂型开发的主要方向,具有较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水基性农药剂型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综述了世界上目前农药水基性新剂型,如水溶剂、微乳剂、乳剂、悬浮剂、悬浮乳剂、微胶囊剂等几种剂型及进展。  相似文献   

8.
农药剂型进展评述   总被引:49,自引:11,他引:38  
凌世海 《农药》1998,37(8):6-9
从50年代到90年代各种农药剂型产量的变迁,展示出农药剂型正朝着水基性,粒状,缓释,多功能和省力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就微乳剂和乳剂,悬浮剂,水溶剂,悬浮乳剂,水分散性粒剂,缓释剂,混合制剂和省力化剂型的进展,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9.
水包油乳液剂型的开发和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农药水包油乳液剂型的类型和特性,较详细地讨论了水乳剂和微乳剂的进展、基本成分、性能、优劣和发展前景,指出微乳剂在国际上不是剂型开发的趋势,国内开发微乳剂应审慎对待,而开发水乳剂则是更安全、有利和有前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农药剂型发展概况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王彦华  王鸣华  张久双 《农药》2007,46(5):300-304
国内外农药的剂型正朝着水基性、粒状、缓释、多功能及省力化的方向发展。阐述了农药剂型加工在农药丁业中的重要性,就微乳剂和水乳剂、悬浮剂、水溶剂、悬乳剂、水分散粒剂、缓释剂、混合制剂和省力化剂型的进展,作一简要评述。面对我国农药剂型品种少及结构不合理,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限制污染环境的农药剂型,推广对环境安全的农药剂型,开发多种性能的农药助剂及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阿维菌素液体制剂理化性能研究及对小菜蛾室内毒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国  尹明明  陈福良 《农药》2012,51(5):337-340
[目的]综合评价阿维菌素乳油、水乳剂和微乳剂3种液体剂型。[方法]通过理化性能、持液量和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等测试进行试验。理化性能表面张力、接触角分别采用铂金吊环法和视频法;持液量采用浸渍法;室内毒力采用浸虫法。[结果]在相同质量浓度时,微乳剂的表面张力最低,其临界胶束质量浓度约为12.5 mg/L,在甘蓝叶片上的接触角和扩展半径均优于乳油和水乳剂;水乳剂和乳油结果相当。质量浓度为10 mg/L时3种制剂在甘蓝叶片上的持液量的顺序为微乳剂>水乳剂>乳油。微乳剂对小菜蛾幼虫的活性最高,48 h对小菜蛾的LC50值为0.998 mg/L,相对于乳油呈明显增效,毒力比值为1.68,水乳剂和乳油活性差异不大,72 h试验结果与48 h的试验结果类似。[结论]微乳剂和水乳剂是能够取代乳油的行之有效的剂型,且微乳剂比水乳剂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张伟莉 《现代农药》2012,(5):6-9,53
通过分析农药液制剂中的代表性品种乳油、水乳剂、悬浮剂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经采取环保措施处理后这些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可知,只要农药企业以清洁生产为原则,采取可行的治理措施,许多污染是可以控制的,对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3种有机硅助剂对2种水性化农药制剂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有机硅助剂对2种水性化农药制剂生物活性的影响,采用室内生物测定,以不含有机硅助剂的制剂为对照,对分别添加有机硅助剂S233、S240、FGM683的30%毒死蜱水乳剂和10%苯醚菌酯悬浮剂室内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有机硅助剂对2种水性化制剂的生物活性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添加有机硅助剂的制剂,其室内活性几乎都高于未添加有机硅助剂的制剂,且添加不同的有机硅助剂,室内活性有较大差异,其中有机硅助剂S233和FGM683的增效作用较为明显,且S233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酰胺类除草剂制剂的研发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华乃震 《现代农药》2011,10(1):8-15
酰胺类除草剂在近代农田化学除草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介绍了酰胺类除草剂品种类型、销售量和进展,详细论述主要品种(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和丁草胺)的加工剂型(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悬乳剂和微胶囊剂)和应用的药效,指出水乳剂和悬乳剂都是安全环保剂型,在应用中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液态农药剂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德智  吴用 《安徽化工》2002,28(5):34-36
综述了目前世界上农药微胶囊剂、微乳液、悬乳剂、浓乳剂等几种新剂型及其进展.旨在为农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破坏,选择新剂型及表面活性剂,提高农药的使用寿命和药效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出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的考虑,农药剂型的水基化将主导未来农药的发展方向。介绍了20%辛硫·三唑磷水乳剂配方的开发研究,并筛选出适合生产的最佳配方。其性能测试与药效试验表明,20%辛硫·三唑磷水乳剂杀虫效果明显优于各自单剂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7.
液体原药被制备成农药水乳剂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钰  温劭  王伟 《世界农药》2009,31(6):39-44
把液体原药制备成水乳剂时,在乳化剂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入溶剂的多少会影响油相密度、分散液滴的粒径(使用不同乳化剂所受影响程度不同)和水乳分散体系的黏度,进而影响水乳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加入溶剂越多油相密度越小,体系黏度越大,分散液滴的平均粒径越小。因此一般情况下把液体原药制备成水乳剂,溶剂加入多一些,即油相比例大一些,有利于制剂分散体系稳定。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药水乳剂的发展现状及稳定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介绍了农药水乳剂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对水乳剂稳定体系稳定机理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在我国,农药水乳剂在1993至2005年12年间共登记108个,至2007年4月处于登记有效期内的品种就达224个,发展速度较快。在水乳剂稳定体系形成机理研究方面已有相体积理论等多种理论,乳液稳定性研究方法则有电导法等多种方法。运用Zeta电位法、单滴法对40%三唑磷EW稳定体系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水乳剂体系稳定的关键因素为"乳化剂和物理稳定剂",另外,加工工艺与助剂种类均不同程度地影响水乳剂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