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载热体加热炉采用计算机过程控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阐述了用于载热体加热炉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分类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苏联工业中很多新的工艺过程急需高温载热体,特别是需要在常压下工作温度达340~350℃的有机载热体。乌克兰科学院物理-有机化学和煤化学研究所研究的Армотерм载热体极类似于  相似文献   

3.
<正> 美国道化学公司研制成功了新载热体(DOW—thermQ)(二苯乙烷),用以取代传统的热油载热体。该载热体可在-34~329℃内使用,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粘度都很令人满意。即使在288~315℃下使用,也很稳定。同时,美国道化学公司还发表了载热体SY1—therm800(-40~399℃),SYltherm XLT(-70~260℃)。与其它的低温载热体不同,SYltherm XLT适用于无毒、无臭、无活性的精细化学品,即使在高温下长期使用,也不会生成淤渣。  相似文献   

4.
载热体加热炉辐射室内传热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载热体加热炉的传热计算包括辐射室内传热计算与对流面传热计算两部分,两者相比,辐射室内传热计算较为复杂,本文对载热体加热炉辐射室传热计算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化工生产工序中,吸热和放热过程往往同时发生。把放热过程中的热量用载热体不断地传递给吸热过程,可收到节约能耗、降低生产成本之效。工业上使用的载热体有多种,可根据其工艺条件选用。GB—254工业石蜡是近年来被采用的一种载热体。 GB—254液体石蜡,在长期使用中,由于控制温度的波动,常因高温发生碳化分解  相似文献   

6.
导热油载热体加热系统的设计概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志明 《化工设计》2007,17(5):34-37
介绍载热体加热炉系统的工艺流程、管道配置和设备选型设计。  相似文献   

7.
孙立文 《化工科技》2000,8(2):32-34
介绍了以溶剂油为载热体的甲基氯硅烷水解物裂解技术原理、工艺流程、产业化过程和效果.通过用溶剂油为载热体进行水解物裂解及混合环硅氧烷精馏,生产出聚合物中间体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该产品用于合成高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硅油等.  相似文献   

8.
推荐采用俄罗斯自产的Tл-01型温度自动记录仪及иPT-4型多通路测定调节器来测量和记录隧道干燥器中载热体和砖坯的温度的新方法。在干燥器内这些仪表随着码在干燥车上的砖垛一起向前移动,可以取得载热体及待干燥制品的温度场的详细资料,并向要求的方向调节。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有效地从固定床反应器中移出放热反应中释出的热量,目前广泛采用列管式内冷方案,利用某些物料作为载热体,通过列管管壁,将热量移走。 当反应要求控制在250~500℃较高温度范围时,常采用熔盐作为载热体。由于熔盐在常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载热体燃煤热油炉的特点及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做了总结性介绍,并对该项技术的应用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一、概述载热体燃煤加热炉是一种新型加热技术,是1987年国务院下发25号文件推广的十三项节电技术之一,可代替加热温度t(320℃的电加热、远红外加热技术。  相似文献   

11.
宁宇 《聚酯工业》2014,(1):43-45
论述了熔体直纺纺丝过程循环加热系统和实现方法。研究利用直纺聚合一次热媒较高温度液相热媒,通过新型热媒蒸发器加热用于纺丝箱体循环及熔体管道输送的气相热媒,从而达到纺丝工艺要求温度的技术,并对该技术的计算方法和工程实现方式以及控制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现有部分聚酯车间设计和建设时间较早,装置能耗较高,为了节能降耗,对现有热媒系统进行改造,一是将装置高温回油梯级使用到低温系统;二是改造部分热媒系统为串级使用,停开或降低热媒泵电耗。经过以上一系列改造和优化,有效提高了热能使用效率,减少了装置耗电,从而实现了热媒系统的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3.
旋流式蒸汽混合撬是直接将蒸汽平稳地掺入需加热介质的设备,在掺入蒸汽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水击、需加热介质中杂质较快堵塞管道的问题,不考虑壳程损耗的情况下蒸汽利用率可达100%。本文主要展示了由于工业生产中原油加热脱水时遇到的问题,传统原油脱水加热方法采用物理换热法,即通过金属的热传导作用将温度较高热源介质的热量传递给温度较低的需加热介质,使温度较低的需加热介质达到升温的目的,此种方法设备综合热利用效率普遍低于80%,如果再考虑介质流速、导热材料结垢、介质纯净度等因素,综合热效率不足60%;作者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设计并制造出旋流式蒸汽混合撬;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考虑了水击问题和需加热介质易堵塞通道的问题,颠覆了传统的换热理念,通过对该设备的完善和优化,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同时理论上模拟了不同加热温度的节能指标,以及在现场投入使用后的应用效果评价,认为该设备适用于目前的生产工况,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张宇航  李利军 《聚酯工业》2011,24(2):1-5,53
通过对热媒蒸发器的特点进行分析,选取了合适的计算模型和公式,使用EXCEL电子表格的单变量求解和宏工具,方便地实现了热媒蒸发器的设计型计算。为实现程序自动迭代运算,文中还列出了通过EXCEL电子表格的数据处理功能对气相热媒和液相热媒参数在所使用的温度区间内进行连续化归纳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吴长昊  刘琳琳  张磊  都健 《化工学报》2019,70(2):431-439
发挥园区集群效应,借助中间介质回路将工业园区中各单厂内的余热于厂际间进一步回收利用,能够显著提高园区整体能源效率。其中,中间介质回路的设置与介质的选择将关系到整个余热回收系统的最优设计与节能效果。因此,不同于目前研究仅采用一种中间介质的集成策略,同时选用热水和导热油为介质开展厂际余热集成研究。提出耦合介质与厂内流股换热及介质流股在厂际间分配的换热器网络超结构,以年度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MINLP热集成数学模型,优化获得包含介质回路结构与厂内换热器网络结构等内容的园区余热集成结果。最后,在一个包含3个厂的厂际余热集成案例中,分别研究了单种介质单回路、单种介质双回路及双种介质双回路3种情况,通过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刘冬梅  孔民柱  张斌 《炭素》2009,(4):46-48,15
采用新型有机热载体炉与蒸气发生器配套使用,利用煅烧炉排出的高温烟气,通过热媒交换炉将导热油加热,通过管道送至炭素生产工艺中的沥青熔化、混捏等用热设备,改变了传统采用蒸气加热方式,节约能源。经过热媒交换炉后的导热油,通过蒸气发生器产生饱和蒸气,满足生产、生活用气。采用热媒加热后,提高了沥青熔化温度,改善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公司供气不足的局面。通过技术革新,综合利用能源,减少了环境污染,煅烧炉余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with thermal radiation in a cavity partially filled with hygroscopic porous medium.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for the momentum and heat transfer in both free fluid and hygroscopic porous medium and moisture content transfer in hygroscopic porous medium were solv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is calculated by making use of the radiosity of the surfaces that are assumed to be grey. Comparisons with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in the literature have been carried out. Effects of thermal radiation and Rayleigh number on natural convection and heat transfer in both free fluid and porous medium and moisture content transfer in porous medium were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surface thermal radiation can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fields in the regions of free flow and porous medium. The mean temperature at the interface decreases, the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gradients are created on the upper two corners of the porous medium region, and the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porous medium decreases in the porous medium as Ra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8.
将有限体积法与谱带模型结合 ,求解了吸收、散射性非灰介质内的耦合换热 .经与光线踪迹法、离散传递法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 :提出的数值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有限体积法适合辐射导热的多场耦合计算 ;对非灰介质建议选用谱带模型 ;并应考虑折射率对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热媒管道是聚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艺管线,它的施工安装质量将直接影响聚酯工程正常生产和产品的品质.介绍了液相热媒系统的工作流程,并分析了一些关键的设计要点;如热媒膨胀槽,管道中气体分离器、排气管道及温度计套管的布置及讨点.指出聚酯装置中热媒循环系统的设计应当严格按要求设计,以保证聚酯装置及纺丝装置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热媒系统运行期间出现的故障和疑难,对其工艺流程和运行控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产生异常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确保其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合理有效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