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江西化工》2021,37(1)
金银花和山银花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药材,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和保健功能,而不同产地药材在成分和含量上的差异会影响到药材本身的功效。建立指纹图谱,研究谱效关系对评价金银花和山银花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目前研究两种药材常用的指纹图谱方法以及谱效关系的研究进展,总结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化学成分以及起主要药效的成分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山银花绿原酸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水提法、醇提法、酶解法、超声波法、微波法提取山银花中绿原酸,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水提法、醇提法、酶解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均能不同程度提取山银花中绿原酸,其中微波法提取率最高,醇提法提取率最低。  相似文献   

3.
自制杯[4]芳烃经多步反应得双氨基(化合物3,4)及双甲酰基(化合物5)杯[4]芳烃衍生物,通过氨基与甲酰基的缩合反应,获得两个新双杯[4]芳烃偶联化合物6、7,1HNMR、13CNMR、FT-IR和MS(Maldi-tof)表征结构.用紫外光谱(UV)初步研究化合物6、7与11种金属离子的作用.结果表明,pH 1~12时,化合物6的UV不受影响,而化合物7的UV在pH>10时出现明显变化;化合物6、7与11种金属离子作用后,其UV在最大吸收(λmax)处的吸收强度都明显降低.此外,化合物7与Cd2+等9种金属离子作用后,λmax还红移了15~20 nm.研究还表明,浓度高于0.2 mmol/L时,Cd2+才会使化合物7的UV λmax红移.  相似文献   

4.
以苯胺、咔唑、吲哚啉和碘苯等为原料,合成了五种系列化的新型苯乙烯基三苯胺(吲哚啉)类的硝基化合物,通过氢谱、高分辨质谱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并对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循环伏安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含螺旋桨构型三苯胺基团化合物相比具有平面刚性构型的9-苯基咔唑基团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能力(ICT作用),同时在三苯胺基团上引入给电子基团则有利于增强化合物的ICT作用,而含吲哚啉基团化合物则比三苯胺基团化合物表现出更强的ICT作用  相似文献   

5.
《云南化工》2019,(10):66-67
卟啉化合物的出现,在抗肿瘤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肿瘤前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天然的卟啉化合物,在实际的使用中,没有合成的卟啉化合物方便,加上现在的天然卟啉化合物已经不满足于现在的试验研究,所以现在也在大量的出现人工卟啉化合物。人工卟啉化合物在特性上和化学性质上和天然卟啉化合物相同,在药用方面也比天然卟啉化合物更好。  相似文献   

6.
陈昌炽  钟桂云 《广东化工》2011,38(4):121-122
文章结合笔者近年来的工作总结了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在分子结构上的特征,研究结果可以对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烟草薄片在卷烟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添加比例不断上升,从而对烟草薄片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烟草薄片中糖类化合物含量对烟草薄片产品品质的影响极为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烟草公司、薄片企业及一些研究单位都在对烟草薄片中糖类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其调控技术进行研究,调控技术手段包括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及化学方法等。以下是对烟草薄片中糖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与烟碱、含氮化合物共同作用等对烟草薄片品质的影响,以及烟草薄片中糖类化合物的现有的调控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研究有机磷农药作用机理,最重要的是研究它们从使用点摄取速度、在机体中分布特征、持续时间、代谢转变、排泄途径和速度等。其中每一个因素对农药最终毒效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有机磷化合物是具有高度反应能力的物质,容易参加代谢过程。目前有机磷化合物有几万种,它们的合成研究仍在继续进行。但是,对于代谢过程的研究,仅涉及该类化合物中  相似文献   

9.
研究吡咯并吡嗪酮类化合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构效关系,寻找具有抗炎镇痛活性的新型吡嗪酮类化合物.以2-甲基-3-苯基吡咯并[1,2-a]吡嗪-1(2 H)-酮化合物为母体,合成系列化合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分别进行了抗炎和镇痛活性实验.合成了10个目标化合物,经1H-NMR和MS确证其结构.小鼠实验表明,一些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或镇痛作用.化合物WLY-113、WLY-115的镇痛活性较好,WLY-103、WLY-114的抗炎活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用纯化的氧化还原酶催化还原污染环境的硝基化合物,反应条件温和、容易控制。归纳了几种可以催化还原硝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酶的结构、生理作用和还原硝基化合物的过程机理。对氧化还原酶催化还原硝基化合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紫外光谱法评价27种中药的防晒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鹏  章克昌  王玉红  夏咏梅 《精细化工》2006,23(4):375-377,385
以紫外光谱法为基本原理,结合太阳光谱及相对红斑发生频率标准数据,对4种品牌的防晒霜及27种中药的防晒效果进行了体外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中药的乙醇〔φ(C2H5OH)=50%〕提取液中,生药质量浓度达到0.8 mg/mL时,黄芩、丁香、金银花、红花的防晒指数SPF值分别达到了35、29、20、19;根据布特的星级分类系统有19种中药的UVA防御达到三星级以上。该研究为天然广谱防晒化妆品的筛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超声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溶剂量、乙醇体积分数为自变量,绿原酸得率作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绿原酸提取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软件,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确定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5.55 min/次,提取溶液量为10.87倍,乙醇体积分数为71.46%,绿原酸的平均得率为2.03%。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HPLC方法,并比较金银花花茎叶中绿原酸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Extend-C18(4.6 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13∶87∶0.4),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329 nm.结果:绿原酸在10.4~62.4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8.7%,RSD为1.74%.同时期的金银花花、茎、叶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6.67%、5.43%、4.80%.结论:该方法精密、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来测定比较金银花花茎叶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经HPLC法确定金银花花茎叶中均含有大量绿原酸,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野菊花主要成分有黄酮类、萜类、挥发油、野菊花内酯、胡萝卜甙、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物质,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血压、降血糖、预防高血脂、广谱抗菌、解热、保护心脏、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强免疫、抗炎、抗病毒、清除氧自由基、抗肿瘤、抗衰老、保护视力等多种活性。就野菊花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药理价值及主要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槐米染料的工业化应用及提高棉织物的功能性,分析了使用壳聚糖、Al3+、Fe2+媒染剂预媒染色法对棉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了铝预媒染方法染色温度、染色时间、pH值等工艺参数对染色棉织物K/S值的影响,并测试了槐米染色棉织物的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直接使用槐米染色的效果较差;壳聚糖媒染对上染效果影响不大,使用铝、铁媒染剂,可得到不同颜色的棉织物;铝媒染剂染色棉织物为鲜艳的黄色,为较好的媒染方法;铝预媒染染色方法染色优化条件为:温度为80℃,染色时间120分钟,染浴pH值为6.8;铝预媒染染色棉织物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16.
陈碧琼  聂咏飞  涂华 《广州化工》2012,40(21):16-18
青果化学成分复杂,药理活性多样,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中挥发油、多酚、黄酮、没食子酸等成分具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抑菌、抗病毒等功效。对青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青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槐米的药学、抗紫外及染色等性能特点,尤其是作为纺织品染料的研究、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并总结了槐米染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山药的药理活性研究及产品开发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药含有多糖、黄酮类物质、氨基酸、粘蛋白、微量元素及淀粉酶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对山药的有效成分、药理活性及产品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丛景香  高丽娟  林炳昌 《精细化工》2004,21(Z1):121-124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是甘草中含有的一类生物活性较强的成分,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该文对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分离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甘草黄酮类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引用文献47篇。  相似文献   

20.
大孔吸附树脂精制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lavonoids are one main kind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in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which display a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In this stud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with carbon dioxide was first used as preparat ion step to remove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which are also active component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Then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was used to obtain the crude flavonoids and the macro-porous resin adsorption technology was further employed to purify the flavonoids. Nine kinds of macroporous resins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 were tested through static adsorption, and one macroporous resin labeled as D101 was selected. The effect of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the ratio of column height to diameter, initial concentration and pH, on both flavonoids yield and content were explored by dynamic adsorption to obtain reasonable conditions of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fiavonoids can be above 60% with fia- vonoids recovery of 93.3 %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purification. HPLC analysis of the final flavonoids product shows it contains quercitrin, hypefin, rutin and quercet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