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挖掘鳄鱼肉的营养价值,以鳄鱼肉、猪肉、牛肉、鸡肉、羊肉、河虾肉和鲫鱼肉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分析和测定其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与其他肉类相比,鳄鱼肉中磷含量最高;鳄鱼肉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畜禽肉(P<0.05),是一种优质补钙食品,鳄鱼肉中水溶性维生素含量最高,鲜味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逍遥 《美食》2012,(11):60-61
在过去十分名贵的鳄鱼肉,如今在养殖业的发达和普及下,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据了解中国进口鳄鱼的单位及进口数量也越来越多,一些宾馆,饭店和酒店已经把鳄鱼肉当作海鲜产品搬上了餐桌。鳄鱼肉除了它本身的稀有性,到底为什么能迅速进入市场,成为饭店、酒店菜肴的宠儿呢?  相似文献   

3.
评价鳄鱼肉的安全性和营养性,为进一步开发新的保健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对鳄鱼肉营养成分做了系统的分析,表明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重矿物质维生素,其中9种为人类必须氨基酸。通过对其营养成分和食用方法的分析,全面了解了鳄鱼肉的安全性和功效性。结论鳄鱼肉具有一定的功效性和安全性,可将其用于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中。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畜禽肉中聚胺类化合物的研究及报告甚少,最近正在进行用聚胺作为畜禽肉鲜度评价指标以及在鲜度检测上的应用研究.畜禽肉的鲜度评价,以往可采用总活菌数、K值等.总活菌数虽然效果好,但需数天才能得出结果.K值常用于水产物的鲜度评价,特别适宜用作鲜水产鲜度的指标.且当畜禽肉已进入熟成期间,K值评价鲜度也未必恰当.其他指标(如氨、挥发性碱性氮等)对畜禽肉也几乎无效.然而作为鱼贝类鲜度评价指标的尸胺及鲱精胺等由氨基酸经脱二氧化碳后产生的聚胺类化合物的有效性业已探明.但是,畜禽肉的菌丛与鱼贝类的不同,无疑所产生的聚胺也有差异.因此,作  相似文献   

5.
硇洲马尾藻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硇洲马尾藻的常规营养成分、不溶性膳食纤维、氨基酸及矿质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灰分是硇洲马尾藻的主要成分,占藻体干重的85%左右.其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占藻体干重的10.88%,蛋白质占13.95%,必需氨基酸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41%,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69.脂肪含量为2.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尤其是铁和锌含量高.  相似文献   

6.
《中国烹饪》2009,(3):58-58
江苏读者赵建斌:近期我们餐厅引进了一些高档原料,包括人工饲养的鳄鱼肉。对这种原料之前只听说过,但没有做过。请介绍一下鳄鱼肉的营养及相应菜肴。  相似文献   

7.
养殖鳄鱼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鳄鱼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保健价值及经济价值。我国的鳄鱼养殖已具一定规模,可开发利用性强。现有研究表明养殖鳄鱼肉是高蛋白质、低脂肪的良好肉质;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全面;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富含铁、锌及钙。此外鳄鱼肉及血液中还含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保健价值。充分研究鳄鱼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对养殖鳄鱼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欧洲肉鸽与其他畜禽肉品质及主要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欧洲肉鸽胸肌肉的常规肉品质(肉色、p H、失水率和剪切力)和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脂肪、氨基酸和脂肪酸)。方法使用色差仪、p H计、膨胀仪、肌肉嫩度仪等测定品质指标,参照国标方法和常用方法测定营养成分,并与其他禽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其他常规畜禽肉相比,欧洲肉鸽肉色偏红偏暗,p H适中,失水率最高,剪切力最低;鸽肉的水分含量高于其他肉类,蛋白质含量最高为20.5%,脂肪含量最低仅2.7%;鸽肉中氨基酸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含量占40.80%,鲜味氨基酸含量占43.42%,均高于其他畜禽肉;鸽肉中脂肪酸种类丰富(11种),所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畜禽肉类。结论欧洲肉鸽色泽红润,滑嫩多汁,氨基酸含量丰富,脂肪酸组成优化,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理想型食用肉类。  相似文献   

9.
《肉类研究》2017,(7):67-7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鲜畜禽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包括目前生鲜畜禽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预测微生物的模型、风险分析工具等的最新研究,指出了目前我国生鲜畜禽肉风险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生鲜畜禽肉中风险评估工作的研究方向及重点,为政府对我国生鲜畜禽肉市场的安全监管和理性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同时也为消费者在生鲜畜禽肉消费、食用过程中的风险预警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畜禽肉中抗生素残留问题已成为各方广泛关注的突出问题。畜禽肉中的抗生素残留可能来自用于饲料和添加剂中,或者是用于兽医临诊,或者是来自于在休药期违法使用。畜禽肉中的抗生素残留可能造成的危害包括对人体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对养殖业的危害。因此开发畜禽肉中抗生素残留的快速、高效、简便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成为迫切的需求。本文综述了畜禽肉中抗生素的不同检测和前处理技术及其进展。目前,用于畜禽肉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理化检测法(包含薄层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等)、生物检测法(包含微生物检测法、免疫分析法和生物传感器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等。对畜禽肉中抗生素残留进行前处理的新技术有加压液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基质固相分散、分散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坛子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营养品质。方法运用多种方法对坛子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用必需氨基酸指数法(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 method,EAAI)、氨基酸评分法(amino acid score, AAS)、化学评分法(chemical score, CS)评价坛子肉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坛子肉中氨基酸总量为20.76%±0.21%, 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60%, 4种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6.90%,AAS和CS均表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坛子肉中粗脂肪含量为28.15%±0.31%,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0.79%±0.3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1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61.68%。结论坛子肉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优质蛋白源以及具有均衡脂肪酸的高营养价值的肉制品。  相似文献   

12.
不同部位牦牛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明确不同部位牦牛肉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含量,采集西藏那曲牦牛的上脑、里脊、外脊、米龙、臀肉、腱子肉、腹肉、肩肉及胸肉9 个部位分割肉,测定其蛋白质、脂肪、灰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牦牛肉的蛋白质含量为19.30%~24.20%,其中腹肉中蛋白质含量最低,外脊中最高;脂肪含量为1.03%~22.47%,腹肉中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部位,米龙、外脊、臀肉和肩肉中脂肪含量较低,不足1.5%。在测定的18 种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是赖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腹肉中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部位(P<0.05),9 个不同部位牦牛肉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39.03%~40.00%,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值接近;里脊和外脊能够满足所有膳食氨基酸需要,上脑、米龙、臀肉、腱子肉、腹肉、肩肉及胸肉中,缬氨酸是限制性氨基酸。脂肪酸总量由大到小为腹肉>上脑>里脊>臀肉>外脊>胸肉>肩肉>腱子肉>米龙,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是牦牛肉中主要的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等n-3脂肪酸含量较少,n-6/n-3比值高于膳食推荐值。以常规营养组分、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分别进行聚类分析,总体可分为腹肉、上脑与其他部位肉三大类。综上所述,不同部位牦牛肉中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及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Marine snail (Hexaplex trunculus) presents increasing nutritional, commercial and economical importance, being widely consumed in northern Africa, particularly in Mediterranean countries. From a nutritional point of view there is still limited information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dible tissues (meat and hepatopancreas) of this species. Therefore, the aims of the present work were to study the proximate chemical composition, fatty acid and amino acid profiles of H. trunculus from the Tunisian Mediterranean coasts. RESULTS: Fatty acid profiles showed that the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 content is higher than the saturated fatty acids (SFA). The yields of PUFA and SFA present in the meat fat were 68.2% and 33.4% of the total fatty acids, respectively. Similar values were obtained in the hepatopancreatic lipidic fraction. Snail tissues contain valuable concentrations of PUFA, especially n‐6 and n‐3 with chain lengths of 20 and 22 carbons. All edible tissues were valuable sources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 Aspartic acid is the major amino acids present in the meat and hepatopancreas. The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s were also determined in the hepatopancreas and meat of H. trunculus. Significant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inerals and trace elements were found in these tissues.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H. trunculus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protein and essential amino acids. Furthermore, the snail lipidic fraction contains high proportions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benefical for human health. Copyright © 2011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风干武昌鱼的营养价值和特征风味,分析其灰分、脂肪、蛋白质、多肽含量、游离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风干武昌鱼中蛋白质和多肽含量高达32.72%、4.26%,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9.40%、9.38%。游离氨基酸含量为0.12%,包括人体必需的8 种氨基酸,且赖氨酸、蛋氨酸含量分别为总游离氨基酸的3.31%和1.26%;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含量为总游离氨基酸的85.64%,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含量高达51.07%。游离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8.80%,以C18∶1含量最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1.98%,其中C20∶5和C22∶6含量分别为0.40%、0.89%。此外,从风干武昌鱼中检测到奇数碳脂肪酸,例如十五碳脂肪酸和十七碳脂肪酸。挥发性成分中醇类、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达16.65%、10.91%。说明风干武昌鱼营养丰富,呈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及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有利于风干武昌鱼特征风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规格秋刀鱼肌肉的营养价值。方法 参照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大、中、小3种规格秋刀鱼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 比较其营养价值。结果 随着秋刀鱼规格的增大, 秋刀鱼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增大, 而粗蛋白、水分含量减小; 3种规格秋刀鱼肌肉中均检测出18种氨基酸, 氨基酸总量为50.93~59.50 g/100 g, 且谷氨酸含量最高(7.00~8.39 g/100 g); 根据氨基酸评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 中规格秋刀鱼肌肉蛋白的必需氨基酸指数最高为88.44, 是良好蛋白源。不同规格秋刀鱼均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47.23%~49.66%), 其中, 中规格秋刀鱼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高为27.56%。结论 3种规格的秋刀鱼均属于高蛋白、高脂肪鱼类, 氨基酸和脂肪酸种类丰富且比例适中; 中规格秋刀鱼必需氨基酸指数最高, 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比例也最高, 营养价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大鲵汤加工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大鲵汤加工过程中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测定5个不同熬煮时间(30、60、90、120、150 min)条件下大鲵汤的一系列营养指标,包括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肌苷酸含量、定性定量脂肪酸组成和游离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大鲵汤中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30~60 min间显著增加,在60~120 min间趋于平衡,在120 min后显著增加;肌苷酸含量随熬煮时间延长而增加;测得以棕榈酸、十六烯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四碳烯酸为主的16种脂肪酸,且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saturated fatty acids/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SFA/PUFA)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60 min时粗脂肪含量和脂肪酸含量适宜,且SFA/PUFA值最佳为1.37;大鲵汤中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ssential amino acid/non-essential amino acid,EAA/NEAA),随熬煮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在60 min时达到峰值,总氨基酸含量为239.529 mg/100 g,EAA/NEAA值为0.858。在传统的常压熬煮条件下,熬煮时间为60 min时大鲵汤营养品质好,此时汤中脂肪含量适宜且SFA/PUFA值最佳,氨基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系统评价中国传统菜肴鱼香肉丝的营养品质以及烹饪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将用于制作鱼香肉丝的原材料平均分成2组,每组3份,分别是生原料组和成品组。对其22种营养素指标进行检测,并分别对常规营养素、氨基酸、脂肪酸、矿质元素以及维生素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在烹饪后鱼香肉丝的蛋白质显著升高(P<0.05),脂肪、磷、和铁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但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总量无显著变化,维生素B1显著降低(P<0.01)。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合理,必需氨基酸指数达到了85.91%;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占总脂肪酸的58.36%。此外,矿质元素的营养质量指数均大于1(除钙以外),基本满足人体需求,但鱼香肉丝的维生素A和维生D含量较为缺乏,B族维生素(B1、B3、B12)含量也低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推荐值。综上,鱼香肉丝是一道营养丰富、均衡的菜肴,它具有优质的蛋白质、脂肪酸和丰富的矿质元素。烹饪会造成其维生素B1的损失,而大大增加铁元素的含量,并且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会升高。本研究为膳食记录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营养数据。  相似文献   

18.
罗庆华 《食品科学》2010,31(19):390-393
该文综述中国大鲵的营养成分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大鲵肌肉营养价值高,其蛋白质质量好,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高,基本无限制性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高;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DHA 含量高。分析大鲵食品的现状,提出蛋白质氨基酸类与功能性油脂类等保健食品可作为大鲵特色食品开发的主要方向。此外,发现不同养殖方式的大鲵肌肉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