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制适用于我国老年人的身体意象三维图像,并验证图像的效度和信度。方法:运用文献资料及专家咨询法,参考我国及WHO成年人BMI分级标准等,采用3D Studio Max和Adobe Photoshop CC软件绘制我国男性、女性不同体型老年人的身体意象三维图像。抽取山东省济南市61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身体意象三维图像的验证。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检验调查对象选择体型和实际体型的符合度。采用双能骨密度仪(DXA)测定身体成分,检验图像的结构效度。使用图像和效标问卷调查身体满意度,检验图像的实证效度。初次调查14 d后进行重复调查,并请3名专家对调查对象目前体型进行评分,检验图像的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信度。采用Pearson、Spearman、Kendall相关分析和Kappa一致性分析等方法评价图像的效度和信度。结果:研制老年人身体意象三维图像两组,老年男性用一组和老年女性用一组,每组各包括8幅图像。实际体型按实测BMI和腰高比进行分类,分别有65.6%和68.9%的调查对象选择体型与实际体型相符,Kappa系数分别为0.579和0.624 (P 0.01)。调查对象选择体型与体重及体成分指标如脂肪含量等呈正相关,结构效度为0.327~0.712 (P 0.05)。效标问卷与图像的身体满意度得分呈正相关,实证效度为0.285 (P 0.05)。两次调查结果呈正相关,重测信度为0.857~0.916 (P 0.01)。3名专家对调查对象目前体型的评分呈正相关,评定者间信度为0.855~0.917 (P 0.01)。老年男性和女性各评价指标间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老年人身体意象三维图像研制原则及参考依据可靠,图像的效度尚可、信度较好,可作为测评我国老年人体型认知和满意度的工具,有助于促进健康、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2.
为了系统地研究7种常见的多糖类亲水胶体卡拉胶(KC)、魔芋胶(KGM)、海藻酸钠(SA)、阿拉伯胶(G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黄原胶(XG)、瓜尔胶(GG)对速冻油条生坯制作中面团特性及速冻前后油条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OPLS-DA聚类分析、皮尔逊相关性等方法,对物性、理化、感官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多糖类亲水胶体显著影响和面面团的硬度(r=0.62,P=0.020<0.05)与饧面面团的内聚性(r=-0.48,P=0.023<0.05),但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27,P=0.22>0.05);添加GA对饧面面团弹性影响最大(P<0.05);多糖类亲水胶体显著影响油条酥脆性(r=-0.43,P=0.044<0.05)、内聚性(r=0.51,P=0.015<0.05)及口感(r=0.46,P=0.032<0.05);油条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KGM、HPMC、GG、GA、KC、XG、SA显著影响其外观及口感(P<0.05);所考察指标之间相互影响显著(P<0.05),比容与组织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院护理人员对食品营养标签认知情况和关注情况。方法:有效对某医院397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不同户籍、年龄、学历护理人员营养标签知识得分以及护理人员认定营养标签必要情况和关注情况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不同性别、户籍、年龄、学历护理人员营养标签知识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户籍、年龄、学历护理人员认定营养标签必要情况、关注情况构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院护理人员对食品营养标签认知的差别较大,不同基本情况护理人员对营养标签设置必要性和关注程度亦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4.
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质构特性和淀粉组分的变化对甘薯的品质和用途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3种甘薯类型和4个时期,通过质地多面分析法(TPA)和双波长碘比色法,分析其质构特性和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比值(淀粉直/支比)随块根膨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薯淀粉直/支比在扦插后80天开始下降,至扦插后110天达到谷值,之后小幅回升;整体上,甘薯扦插后的天数与淀粉直/支比、内聚性和弹性呈显著负相关(r =-0.390, r= -0.367, P <0.05;r= -0.634, P <0.01);与硬度呈显著正相关(r= 0.590, P <0.01)。淀粉直/支比与块根的内聚性、弹性和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r =0.368, P <0.05; r= 0.463, r= 0.642, P <0.01);综合分析发现,扦插后80~110天(块根膨大高峰期至膨大后期)收获的甘薯适合水果型(生食型)甘薯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学龄儿童家庭食物环境评价工具,并对其进行信效度分析。方法:运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法初步构建家庭食物环境评价工具,共包括6个维度(家庭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经济状况、家庭喂养模式、家庭食物规则、家庭饮食行为、家长营养素养、家庭食物可及性)和54道题目。选择北京市1所公立小学1~5年级学生家长进行评价工具问卷调查。结果:599名学生家长参与调查,其中98. 7%为父/母亲。根据题目筛选标准,删除7道题目,保留47道题目。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 78,分半信度为0. 84;内部一致性效度分析结果显示,家庭食物环境总分与各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15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 3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为χ2/df=1. 97、GFI=0. 88、AGEI=0. 85、NFI=0. 86、IFI=0. 92、CFI=0. 92、RMR=0. 03、RMSEA=0. 04、P=1. 0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学龄儿童家庭食物环境评价工具信效度较好,可用于评价学龄儿童家庭食物环境。  相似文献   

6.
日粮纤维源对四川白鹅腿肌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日龄健康的四川白鹅120只,随机分为苜蓿组、黑麦草组、燕麦草组和花生秧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实验期共70d,探究不同纤维源日粮对鹅腿肌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秧组肌肉的pH24 h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黑麦草组肌肉色度值(C)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但色调值(H)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1);苜蓿组、黑麦草组、燕麦草组肌肉的剪切力值无显著差异(P>0.05);花生秧组肌肉的蒸煮损失率和滴水损失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黑麦草组肌肉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花生秧组和苜蓿组(P<0.05);花生秧组肌肉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1);苜蓿组和黑麦草组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燕麦草组和花生秧组(P<0.01);苜蓿草组肌肉的缬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黑麦草组(P<0.01);花生秧组肌肉的苯丙氨酸含量最低,苜蓿草组氨基酸总量最高;除缬氨酸外,各组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均大于1,对于化学评分而言,除赖氨酸外,其他氨基酸评分均小于1,必需氨基酸指数以苜蓿组最大,花生秧组最小。饲以苜蓿源纤维有利于提高四川白鹅肌肉品质及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测定普通橄榄‘长营’和清橄榄‘清榄1号’果实游离氨基酸的差异成分并对其代谢进行分析,为研究氨基酸在普通橄榄和清橄榄风味贡献上的差异提供依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投影判别分析和显著性分析确定差异成分,并进行对象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普通橄榄‘长营’和清橄榄‘清榄1号’果实中游离氨基酸成分存在差异,差异氨基酸为呈甜味的丝氨酸(Ser)、谷氨酰胺(Gln)和呈鲜味的谷氨酸(Glu),且三者均以‘清榄1号’含量居高,使‘清榄1号’Ser、Gln和Glu对风味的贡献大于‘长营’,与其鲜食品质一致,其中2?个品种平均含量排名为Glu>Gln>Ser,差异倍数排名为Ser>Gln>Glu,综合2?个指标以Gln为重要氨基酸;‘长营’Gln含量与天冬酰胺合成酶(asparagine synthetase,AS)呈显著(P<0.05)负相关(r=-0.792),与可溶性糖呈显著(P<0.05)负相关(r=-0.711),与蔗糖和还原糖相关性不显著(P>0.05),‘清榄1号’Gln含量与AS活性相关性不显著(P>0.05),与蔗糖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r=0.953),与可溶性糖呈显著(P<0.05)正相关(r=0.791),与还原糖呈显著(P<0.05)负相关(r=-0.780),2?种橄榄Gln含量与其代谢酶和糖类的相关性存在差异;综上揭示了游离氨基酸对普通橄榄和清橄榄风味贡献存在差异,特别是Gln对2?类橄榄的影响且其可能通过调控AS活性和糖代谢来实现对其含量的调控进而影响果实风味。  相似文献   

8.
鲜甘薯理化品质与乙醇产量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11个具有代表性的甘薯品种(系),对甘薯干率、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等理化,品质性状与乙醇产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甘薯乙醇产量和发酵效率差异极显著,徐薯22乙醇产量最高,而苏渝303发酵效率最高;乙醇产量与干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2,P0.01),与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71,P0.05;r=0.714,P0.05),而与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之间没有达到显著性;乙醇产量与甘薯淀粉、蛋白质含量之间线性关系较好,并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R=0.860,P0.01)。  相似文献   

9.
李文文  吴光斌  陈发河 《食品科学》2016,37(16):272-279
目的:研究0.01%秋水仙碱处理对采后莲雾果实在冷藏期间生理品质、活性氧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秋水仙碱影响采后莲雾的衰老机制。方法:分别用0、0.01%的秋水仙碱溶液浸泡莲雾果实15 min,于4 ℃贮藏,检测果实品质、活性氧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变化。结果:秋水仙碱处理可以抑制贮藏期间絮状绵软指数的上升,第4天之后效果显著(P<0.05),处理后的果实质量损失率整个贮藏期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秋水仙碱处理可以减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下降,抑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峰的出现,保持较低CAT活性,显著提高贮藏后期第8~12天过氧化物酶(POD)活性(P<0.05);同时可以保持较高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处理组的SDH活性在第4、8、12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CO活性在第2、6、8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秋水仙碱处理还可以减缓贮藏后期ATP含量和能荷水平的下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0.01%的秋水仙碱处理能显著延缓采后莲雾果实絮状绵面积的增加;采后莲雾果实絮状绵软面积与能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793,P<0.05),能量亏缺会加剧莲雾果实衰老;能荷水平与活性氧代谢指标H2O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766,P<0.05),与S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802,P<0.05),能量代谢会影响活性氧代谢;秋水仙碱主要依靠调节能量代谢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养殖和野生长吻鮠肌肉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养殖和野生长吻鮠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养殖长吻鮠水分极显著高于野生长吻鮠(P<0.01),蛋白质、脂肪极显著低于野生长吻鮠(P<0.01);养殖长吻鮠氨基酸总量(干基)显著高于野生长吻鮠(P<0.05),必需氨基酸无显著差异(P>0.05),氨基酸组成均完全符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鲜味氨基酸总量极显著高于野生长吻鮠(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极显著低于野生长吻鮠(P<0.01),n-6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极显著高于野生长吻鮠(P<0.01),n-3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血栓形成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与野生长吻鮠相比,养殖长吻鮠营养品质没有降低,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可进一步提高养殖长吻鮠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1.
以云南特色牛干巴为实验材料,对牛干巴油炸过程中水分、蛋白质、还原糖、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酸价、羰基价及过氧化值进行测定,分析其随油炸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牛干巴水分含量、还原糖含量和酸价与油炸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91、-0.988、-0.933,P<0.01);牛干巴蛋白质含量与油炸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9,P<0.01);牛干巴TBARs值随油炸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油炸8 min时达到最大值,为1.535 mg/100 g,TBARs值与油炸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688,P<0.05);牛干巴氨基酸总量与油炸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727,P<0.01),主要以天冬酰胺、脯氨酸、谷氨酰胺、丙氨酸为主,呈味氨基酸含量也与油炸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763,P<0.01);牛干巴中的脂肪酸总量、羰基价、过氧化值与油炸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组织样品中花椒麻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Intersil ODSSP C18(250 mm×4.6 mm,5 μm)为分析柱,流动相甲醇-水(70∶30,V/V),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 254 nm。结果:心、肝、脾、肺、肾脏、脑、胃、小肠、脂肪、肌肉、皮肤、睾丸及前列腺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1~10 μg/mL(r=0.998 6)、0.1~50 μg/mL(r=0.999 9)、0.1~10 μg/mL(r=0.999 7)、0.1~10 μg/mL (r=0.998 9)、0.1~20 μg/mL(r=0.999 3)、0.1~10 μg/mL(r=0.999 5)、0.1~100 μg/mL(r=0.999 9)、 0.1~50 μg/mL(r=0.998 2)、0.1~20 μg/mL(r=0.995 6)、0.1~10 μg/mL(r=0.998 8)、0.1~10 μg/mL (r=0.999 7)、0.1~10 μg/mL(r=0.999 8)及0.1~10 μg/mL(r=0.999 8)。方法平均回收率大于 82%,日内日间变异均小于11%,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大鼠组织样 品中花椒麻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世界优秀篮球运动员平均身高为200.3cm,平均体重为99.3kg,平均克托莱指数为494.9,平均年龄为27.51岁。前锋、中锋、后卫运动员平均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年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地区前锋、后卫运动员平均身高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克托莱指数、平均年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体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地区中锋运动员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年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为从肌纤维特性方面探究牦牛3 个部位肌肉品质的差异,本研究以牦牛背最长肌、腰大肌和半膜肌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其剪切力、肌节长度、肉色、蒸煮损失率和pH值的差异,采用酶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表征了其肌纤维特性,并分析了每个品质指标与肌纤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 个部位肌肉的品质指标差异明显,其中腰大肌有较高的pH值和a*值,嫩度较好,而背最长肌保水性较好;3 个部位的肌纤维特性差异显著(P<0.05),腰大肌具有较高比例的I型肌纤维(50.8%)和较高的MYH7 mRNA相对表达量,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背最长肌和半膜肌(P<0.05);I型肌纤维数目比和肉品质密切相关,其与剪切力呈负相关,与肌节长度和蒸煮损失率呈正相关;I型肌纤维面积比与L*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可以通过提高肌肉中I型肌纤维的比例来改善牦牛肉品质。  相似文献   

15.
探讨饲料中添加适量铁对建鲤肉质、鱼糜品质及其肌肉中组织蛋白酶B/L的影响。以添加适宜水平铁的饲料饲喂90 d的建鲤(适宜组,铁实测质量分数146.1 mg/kg)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未添加铁组(缺乏组,铁实测质量分数53.9 mg/kg)作为对照。采样后测定鱼肉品质指标及肌肉中组织蛋白酶B/L活性,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蛋白表达定量;而后将2组鱼肉加工为鱼糜,并测定其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与缺乏组相比,适宜组肌原纤维耐折力、断裂指数分别稍有上升及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剪切力极显著增加31.80%(P<0.01),可溶胶原蛋白含量、不溶胶原蛋白含量和总胶原蛋白含量均分别极显著增加305.45%、180.98%、219.35%(P<0.01)。适宜组鱼肉pH及失水率略呈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宜组组织蛋白酶B/L活性分别极显著(P<0.01)及显著(0.01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母乳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类宏量营养素水平与婴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来源中国母乳成分数据库,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在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招募6 481名健康乳母,采用随机抽样抽取858份母乳,利用Miris人乳成分分析仪测定母乳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平,并测量婴儿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指标。采用GLM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分析母乳宏量营养素水平与婴儿体格发育指标之间的关联。结果:母乳蛋白质水平与WAZ(年龄别体重z评分)显著正关联(β=0.17,P<0.05);母乳脂肪水平与婴儿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关联(BAZ中,β=0.036,P>0.05;LAZ中,β=-0.008,P>0.05;HCZ中,β=0.033,P>0.05;WAZ中,β=0.043,P>0.05;WLZ中,β=0.054,P>0.05)。母乳碳水化合物水平与LAZ (年龄别身长z评分)显著正关联(β=0.19,P <0.01)。结论:母乳蛋白质水平与婴儿体重、母乳碳水化合物水平与婴儿身长可能存在正关联。  相似文献   

17.
匙吻鲟、杂交鲟和鳙肌肉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养殖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杂交鲟(hybrid sturgeon)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肌肉理化及营养特性,
对3种鱼的肉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鳙的含肉率显著高于两种鲟鱼(P<0.05),两鲟鱼间差异不显著(P>0.05);匙吻鲟肌肉粗蛋白含量与杂交鲟、鳙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杂交鲟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鳙(P<0.05);对于粗脂肪含量杂交鲟与匙吻鲟和鳙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匙吻鲟显著高于鳙(P<0.05);粗灰分含量鳙显著高于两种鲟鱼(P<0.05)。3种鱼的脂肪酸由3种饱和脂肪酸和6种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杂交鲟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匙吻鲟、鳙(P<0.05);匙吻鲟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杂交鲟和鳙(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杂交鲟>匙吻鲟>鳙,3种鱼之间差异显著(P<0.05);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3种鱼之间差异显著(P<0.05),鳙>杂交鲟>匙吻鲟。动脉粥样化指数匙吻鲟显著低于鳙(P<0.05);血栓指数匙吻鲟与杂交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鳙(P<0.05)。杂交鲟熟肉率显著低于鳙(P<0.05),胶原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鳙(P<0.05);液体流失率、水分流失率匙吻鲟显著低于杂交鲟、鳙(P<0.05);脂质流失率、肌纤维直径匙吻鲟与杂交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脂质流失率两种鲟鱼显著低于鳙(P<0.05),肌纤维直径两种鲟鱼显著高于鳙(P<0.05);生肉硬度匙吻鲟与鳙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杂交鲟(P<0.05);黏附性、内聚性、回弹力、剪切力杂交鲟均显著高于鳙(P<0.05);弹性匙吻鲟显著高于鳙(P<0.05);黏性、咀嚼性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杂交鲟>匙吻鲟>鳙。熟肉硬度匙吻鲟与杂交鲟、鳙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杂交鲟显著高于鳙(P<0.05);内聚性、回弹力匙吻鲟显著高于杂交鲟、鳙(P<0.05);弹性匙吻鲟显著高于鳙(P<0.05);黏性、咀嚼性匙吻鲟显著高于鳙(P<0.05);剪切力匙吻鲟显著低于鳙(P<0.05)。多汁性、油腻、风味浓度3种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嫩度匙吻鲟<杂交鲟<鳙,匙吻鲟显著低于鳙(P<0.05)。研究认为,匙吻鲟风味较好,健康指数较为理想,杂交鲟与之相似。鳙可提供较高水平的蛋白和HUFA等不饱和脂肪酸,其嫩度也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素食人群血清ω-3脂肪酸的水平以及与杂食人群的差异。方法:于上海市区招募愿接受调查的成年健康素食者222名及同性别同年龄杂食者222名,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血清ω-3脂肪酸的含量,包括α-亚麻酸(AL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PA)。用非参数检验比较素食人群与杂食人群血清ω-3脂肪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虽然素食人群血清ω-3脂肪酸总量(μmol/L)与杂食人群无显著差异(21.26 vs 21.04,P=0.321),但素食人群血清ALA含量(μmol/L)显著高于杂食人群(15.05 vs 11.25,P=0.000),素食人群血清DHA、血清EPA (μmol/L)均显著低于杂食人群[(2.87 vs5.92,P=0.000)、(0.73 vs 0.98,P=0.000)]。素食人群中,全素人群血清DHA含量(μmol/L)显著低于奶蛋素人群(2.17 vs 3.10,P=0.000)。素食时长≥5年人群的血清DHA含量(μmol/L)显著低于素食时长<5年人群(2.59 vs 3.12,P=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探讨西澳菲斯特农场赤桉蜂蜜(Fewster’s Farm Jarrah Honey,FFJH)改善大肠埃希菌腹泻小鼠肠道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大肠埃希菌注射塑造相关性腹泻小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诺氟沙星组、市售蜂蜜组、FFJH组,成功建模后测定各组小鼠腹泻率、腹泻指数、体质量、小肠推进率和血清胃肠激素含量。结果:相对于正常组,模型组小鼠腹泻指数明显增加(P <0.01);相对于模型组,诺氟沙星组、市售蜂蜜高剂量组、FFJH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腹泻指数均有所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 <0.01);相比模型组,FFJH低中高剂量组体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 <0.01);FFJH中高剂量组MTL含量明显升高(P <0.01);FFJH中高剂量组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VIP含量(P <0.01)。结论:FFJH对大肠埃希菌腹泻有显著效果,可通过调节小鼠肠道环境和修复肠道微生态,改善小鼠腹泻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5 种不同花斑黄鳝肌肉品质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平  周运涛  喻亚丽  陈宏  吕磊  何力 《食品科学》2015,36(20):120-125
为分析大花斑、碎花斑、细花斑、隐花斑、黄黑斑5 种不同花斑黄鳝肌肉品质的差异性,采用物性分析、组织切片及生化分析等方法对5 种不同花斑黄鳝肌肉的质构特性、肌纤维特性及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口感方面,隐花斑黄鳝肌肉的硬度和咀嚼性显著大于大花斑、碎花斑和黄黑斑(P<0.05),细花斑黄鳝次之;黄鳝肌纤维直径的平均值以细花斑黄鳝显著最小(P<0.05),碎花斑黄鳝最大。营养成分方面,粗脂肪含量以细花斑黄鳝显著低于大花斑黄鳝(P<0.05),其他花斑黄鳝差异不显著(P>0.05)。17 种检出氨基酸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鲜味氨基酸总量均以细花斑黄鳝含量最高,碎花斑黄鳝含量最低,且二者差异显著(P<0.05)。测定的17 种脂肪酸中,豆蔻酸和棕榈一烯酸均以隐花斑黄鳝和碎花斑黄鳝含量显著大于黄黑斑黄鳝(P<0.05),花生三烯酸和花生四烯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为黄黑斑黄鳝含量显著大于隐花斑黄鳝(P<0.05),其他花斑黄鳝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5 种不同花斑黄鳝肌肉品质存在一定差异,且综合来看,细花斑黄鳝肌肉的品质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