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采用一氯乙酸为醚化剂,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制备小麦羧甲基淀粉。探讨了一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醇溶液体积,乙醇溶液浓度对羧甲基淀粉取代度及反应效率的影响,并利用design-expert 6.0.3软件响应面中心组合试验,以取代度为响应值,优化了小麦羧甲基淀粉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分析了双因素间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2.
回归正交法优化羧甲基玉米淀粉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优化制备羧甲基玉米淀粉工艺条件.以羧甲基玉米淀粉取代度为指标,用正交试验考察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再用回归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制备CMS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5%、乙醇用量60mL、氢氧化钠用量0.263mol、一氯乙酸用量0.117mol、碱化温度35℃、反应温度51.3℃、反应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可制得取代度为0.71的CMS.  相似文献   

3.
淀粉羧甲基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羧甲基淀粉是重要的变性淀粉之一 ,用途广泛 ,本文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 ,用乙醇溶剂法制备了马铃薯羧甲基淀粉钠 ,研究了氯乙酸、氢氧化钠、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乙醇浓度、乙醇溶液体积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以粘度为目标 ,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基础数据 ,本研究结果对其它淀粉原料制备羧甲基淀粉工艺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绿豆淀粉为原料,一氯乙酸作为醚化剂,乙醇为溶剂,制备羧甲基绿豆淀粉。以20 g绿豆淀粉为基准,采用正交和单因素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探讨氢氧化钠用量、一氯乙酸用量、醚化温度、醚化时间对产品取代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用量(氢氧化钠/淀粉摩尔比)1.3、一氯乙酸用量(一氯乙酸/淀粉摩尔比)1.0、醚化温度52℃、醚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羧甲基绿豆淀粉取代度为1.05。  相似文献   

5.
羧甲基淀粉是重要的变性淀粉之一,用途广泛,本文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制备了马铃薯羧甲基淀粉钠,研究了氯乙酸、氢氧化钠、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乙醇浓度、乙醇溶液体积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以粘度为目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基础数据,本研究结果对其它淀粉原料制备羧甲基淀粉工艺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羧甲基芋艿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乙醇溶剂法对芋艿淀粉进行羧甲基化改性,考察了氢氧化钠量、氯乙酸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羧甲基芋艿淀粉(CarboxyMethyl Starch,CMS)制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羧甲基芋艿淀粉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羧甲基芋艿淀粉制备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AGU(AnhydroGlucose Unit,芋艿淀粉葡萄糖残基)的摩尔比1.2∶1、氯乙酸﹕AGU的摩尔比0.6∶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在适宜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羧甲基芋艿淀粉颗粒结构发生了变化,糊化温度由原淀粉的最高温度85.49℃变为69.16℃,红外光谱中出现了羧酸盐—COO—的特征吸收峰,证明淀粉分子上已经接入了羧甲基基团。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荞麦淀粉为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制备荞麦羧甲基淀粉(CMs)。探讨了淀粉乳浓度、一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体系水分含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荞麦羧甲基淀粉取代度(Ds)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荞麦羧甲基淀粉最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氯乙酸钠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采用机械活化干法制备羧甲基淀粉。以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DS)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玉米羧甲基淀粉制备工艺。采用红外光谱(s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羧甲基淀粉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干法制备羧甲基淀粉最佳工艺条件:淀粉与氯乙酸钠摩尔比为1∶1、淀粉与氢氧化钠摩尔比为1∶1.25(以淀粉干基计)、球磨时间为90 min,球磨温度为60℃,球磨转速为380 r·min-1、球磨介质堆体积500 m L,在该实验条件下制备的玉米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为0.5086。FTIR、XRD、SEM进一步证实玉米淀粉发生了醚化反应。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羧甲基淀粉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研究了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制备羧甲基淀粉(CMS)。探讨了碱化温度、醚化温度、碱化时间、醚化时间、氢氧化钠用量、氯乙酸用量及反应体系中的水分含量对马铃薯羧甲基淀粉取代度(DS)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制备马铃薯羧甲基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氯乙酸钠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采用机械活化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羧甲基淀粉。以取代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确定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羧甲基淀粉的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羧甲基淀粉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与氯乙酸钠物质的量比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5?h、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18.8%、搅拌速率380?r/min、球磨介质堆体积500?mL,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羧甲基淀粉取代度为0.540?1。FTIR、XRD、SEM检测进一步证实木薯淀粉发生了羧甲基化反应。理化特性结果显示,羧甲基淀粉的黏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吸水性、保水性、冻融稳定性、抗酸碱性、抗酶解性等均得到较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曹龙奎  周睿  包鸿慧 《食品科学》2009,30(18):181-186
以羧甲基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改性剂,乙醇溶液为反应介质,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合成了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得出交联改性的回归模型。研究了产品糊的透明度、膨胀度、冻融稳定性、吸附性能以及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交联改性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53.2℃、环氧氯丙烷用量0.23%(占淀粉干基)、反应时间64.6min、pH10,改性淀粉表观黏度可达10.51Pa·s,较玉米淀粉和羧甲基淀粉表观黏度分别提高了214.67% 和88.35%。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糊透明度和膨胀度增大,稳定性以及吸附性增强。淀粉糊呈现非牛顿剪切稀化假塑性流体特征,常温下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糊的流变学模型符合幂定律τ= 105.6γ0.3599(γ为剪切速率,τ 为切应力),R2=0.9882;常温下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Freundlich 等温式Q= 0.4152C0.9894(Q 为吸附容量,C 为铅离子的质量浓度),R2=0.9846。  相似文献   

12.
常用淀粉对甘薯食品膨化质量的协同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纯甘薯制品膨化质量差,适量添加淀粉可显著提高膨化度、改善产品质构。本文以常用的高温膨化方式,考察了马铃薯、木薯、甘薯及玉米淀粉对甘薯制品膨化度和感官质量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以鲜甘薯质量为基准计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马铃薯淀粉20%、木薯淀粉5%、玉米淀粉10%。淀粉对甘薯膨化食品的影响显著性顺序为,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其中马铃薯淀粉的影响极显著,而木薯、玉米淀粉的影响相对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黄小华  黄为忠  杨英  孔永 《印染》2006,32(3):7-8,15
以玉米淀粉和氯乙酸为主要原料,制备羧甲基淀粉(CMS),探讨了不同工艺因素对取代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取代度对原糊性能的影响。将该糊料用于棉织物活性染料直接印花,并与海藻酸钠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大于0.4,其印花性能与海藻酸钠接近,可替代海藻酸钠用作活性染料印花的原糊。  相似文献   

14.
以甲醇为溶剂制备玉米羧甲基淀粉,将玉米羧甲基淀粉添加到馒头粉中,研究了玉米羧甲基淀粉对馒头品质及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羧甲基淀粉使馒头比容降低、色泽变暗,馒头的感官评分降低,但添加适量的羧甲基淀粉能显著改善馒头的内部组织结构。当添加量为0.5%时,玉米羧甲基淀粉能有效地抑制馒头的老化。  相似文献   

15.
酸法醇介质制备玉米多孔淀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酸法醇介质制备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在考察盐酸质量分数、乙醇体积分数、淀粉浆液质量分数和水解时间对产品吸附能力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其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酸法醇介质制备玉米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保持水解温度为80~81℃情况下,盐酸质量分数为2%,乙醇体积分数为80%,淀粉浆液质量分数为30%,水解时间为3 h.此条件下,产品吸油率为52.1%,柠檬黄色素吸附量为1.76 ms/g,产品得率为60.3%.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酸化-醚化复合变性的方法在水相中制备高取代度低粘度羧甲基淀粉(CMS).棵讨了酸化时间、液固比、NaOH用量、ClH2COOH用量、醚化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美甲基化过程的影响。研宛发现,对原淀粉进行酸化,可以在不增加其它反应试剂用量的基础上提高产物的取代度,但是酸化时间不应过长。同时得到了其它单因素变化时各自对产物取代度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e in situ presence of corn proteins and fibers along with starch in waxy corn flour affect the DSC scan of starch only slightly. The kinetic behaviors of cooking waxy corn flour with limited water contents (25% and 35%, w/w) are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cooking waxy cornstarch. There are increases in reaction rate constants for samples with 25% water content when corn flour data are compared to that of corn starch. For samples with 35% water, the rate constants are very close for flour and starch. Cooking of corn flour requires a lower activation energy than cooking of cornstarch.  相似文献   

18.
玉米膳食纤维直接压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压片法生产玉米膳食纤维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压力、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为响应因素,脆碎度、崩解时间为响应值,运用Design-expert 7.1.6设计软件,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设计研究玉米膳食纤维直接压片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玉米膳食纤维用量67.40%、微晶纤维素用量15.90%、羧甲基淀粉钠用量16.20%、硬脂酸镁用量0.50%,片径20mm,压力20MPa时,玉米膳食纤维片脆碎度为0.739%,崩解时间为80.50s,片型完整、表面光滑,并具有较好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