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研究以玉米淀粉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酸醇法制备淀粉微晶。以制备过程中的水解温度、盐酸浓度、乙醇浓度、水解时间为单因素变量,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实验设计,探究不同实验处理的淀粉微晶对姜黄素的吸附性,优化淀粉微晶的制备方法。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2.2 mol/L、乙醇体积分数59%、水解温度51℃、水解时间69.5 h,此条件下淀粉微晶对姜黄素吸附量为2.422 mg/g,比原淀粉的吸附量提高241.61%,且得到的淀粉微晶晶型不改变,吸附位点和比表面积增加。此方法反应条件简易可控,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淀粉微晶吸附性能良好,增加了淀粉的应用价值及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木薯淀粉糊精。木薯淀粉在80~81℃温度下,以不同浓度盐酸(2%、3%、4%)、不同浓度的乙醇水解液介质(70%、80%、90%)、不同水解时间(1~5h)进行不同条件的水解。实验测定了水解过程中淀粉的水解程度、DE值、糊精粘度和颗粒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乙醇浓度下,随着酸浓度增加,水解程度升高。酸解淀粉糊精的黏度与原淀粉相比数值下降。以2%、4%、6%盐酸处理制备的糊精粒子微观结构无明显变化。70%和80%乙醇介质中反应产物的DE值较相对应的90%乙醇介质中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水解适宜的工艺条件,酸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6%、乙醇浓度90%、时间3h。  相似文献   

3.
以红薯淀粉为原料制备红薯淀粉糊精。红薯淀粉在79~81℃温度下,以不同浓度盐酸(2%、3%、4%)、不同浓度的乙醇水解液介质(75%、85%、95%)、不同水解时间(1~5h)进行不同条件的水解。实验测定了水解过程中淀粉的水解程度、DE值、糊精黏度和颗粒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乙醇浓度下,随着酸浓度增加,水解程度升高。酸解淀粉糊精的黏度与原淀粉相比数值下降。以2%、4%、6%盐酸处理制备的糊精粒子微观结构无明显变化。75%和85%乙醇介质中反应产物的DE值较相对应的95%乙醇介质中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水解适宜的工艺条件,酸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6%、乙醇浓度95%、时间3h。  相似文献   

4.
红薯淀粉在80~81℃温度下,以不同浓度盐酸(2%、4%、6%)、不同浓度的乙醇水解液介质(75%、85%、95%)和不同水解时间(3 h、3.5 h、4 h)进行了不同条件的水解实验。测定了水解过程中淀粉的DE值,确定了酸水解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6%、乙醇浓度95%、时间3 h。  相似文献   

5.
对酸法水解玉米淀粉制备多孔淀粉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式量热扫描仪(DSC)对所制备的多孔淀粉的颗粒结构、热学特性、成孔过程等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原玉米淀粉进行比较.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为10%、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12 h、底物浓度为34%.用最佳工艺制备的玉米多孔淀粉,其比容积、溶解度、膨胀率、透明度和吸附能力较原玉米淀粉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吸油率增加显著.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多孔淀粉表面布有凹坑或孔洞,类似蜂窝状结构,其孔径不等,密度不均;与原淀粉比较,差式量热扫描仪(DSC)表明其糊化温度范围变窄,焓变无明显变化,结晶大小均一.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盐酸水解后进行压热处理,制备玉米抗性淀粉,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淀粉糊浓度为35%、热处理时间1.5h、酸用量1.25%、酸解时间2h,抗性淀粉最高得率为22.88%.  相似文献   

7.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木薯淀粉糊精。木薯淀粉在79~81℃温度下.以不同浓度盐酸(2%、4%、6%)、不同浓度的乙醇水解液介质(70%、80%、90%)和不同水解时间(2.5h、3h、3.5h)进行了不同条件的试验水解。测定了酸水解过程中淀粉的DE值,确定了它们酸水解适宜的工艺条件:盐酸6%、乙醇浓度90%、时间3h。  相似文献   

8.
酸醇水解制备玉米淀粉微晶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在酸醇介质中制备淀粉微晶。实验测定了淀粉微晶的水解率,并进行了淀粉颗粒形貌、偏光十字、溶解度及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表明:在盐酸量1.72%、温度70℃、乙醇浓度65%、淀粉浓度25%和反应6h时制得较理想的淀粉微晶。随着酸醇水解程度的增加,淀粉颗粒形貌逐渐呈片晶状,最终为碎片;颗粒无定形区先水解,内部比较紧密的无定形区域和缺陷结晶结构接着被水解,进而导致颗粒破裂;颗粒部分偏光十字消失,与扫描电镜分析结果一致;晶体形态仍为A型;同一水解率的淀粉,其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
颗粒冷水可溶性多孔淀粉的制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碱法制备颗粒冷水可溶多孔淀粉,分析了乙醇体积分数、NaOH添加量、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多孔淀粉溶解度的影响,得出了制备冷水可溶多孔淀粉的适宜工艺条件是:10 g多孔淀粉(干基)加入100 mL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NaOH添加量为4.4 g,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20min,淀粉溶解度可达到74%。制备的速溶多孔淀粉颗粒具有较大的凹陷和孔洞,并保持其原淀粉的完整颗粒结构。经试验测定,冷水可溶多孔淀粉对油脂的吸附率可达到71.6%,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经盐酸水解后进行微波处理,制备RS3型玉米抗性淀粉,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RS3型玉米抗性淀粉的产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糊浓度29.1%,酸浓度1.5%,酸解时间2.4h,微波功率785.0W,作用时间18.0s,按以上工艺参数制备的RS3型玉米抗性淀粉的产率为12.3%。  相似文献   

11.
无水有机醇介质中盐酸对蜡质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无水甲醇、无水乙醇、异丙醇及正丁醇作溶剂,用盐酸对蜡质玉米淀粉进行改性。研究了蜡质玉米淀粉在有机醇溶液中酸改性前后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经酸处理的蜡质玉米淀粉随有机醇介质(从甲醇到正丁醇)碳原子数量的增加,颗粒表面逐步出现小孔直到产生裂纹,冻融稳定性依次减弱,溶解度逐渐增大,膨胀度逐渐降低;淀粉的晶型基本没有变化,但对应衍射峰强度减弱。以上结果表明酸在不同有机醇介质中对淀粉的作用程度不同,从甲醇到丁醇依次增强。  相似文献   

12.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在酸醇介质中制备淀粉微晶。对制得的不同水解率的蜡质玉米淀粉微晶进行了颗粒形貌、X射线衍射、DSC热稳定性分析,溶解度和消化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酸醇水解程度的增加,淀粉颗粒形貌逐渐呈片晶状,最终为碎片;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先被水解,结晶区后被水解,进而导致颗粒破裂;晶体形态仍为A型。与原淀粉相比,淀粉微晶的Tp和Tc均增大,糊化温度范围也有很大提高;不同水解率的淀粉微晶的热焓(△H)先减小后增大。淀粉微晶的溶解度随水解率的增加不断增大。酸醇水解蜡质玉米淀粉的水解率越高,其在in vitro模型中的消化产物也就越多,消化速度也越快。对于同一水解率的淀粉微晶,其消化速度随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法对玉米多孔淀粉原料进行处理,经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制备具有不同取代度的羟丙基玉米多孔淀粉。研究在微波作用下,淀粉乳质量分数、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以及环氧丙烷用量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微波法制备羟丙基玉米多孔淀粉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功率300W、环氧丙烷用量(质量分数)6.90%、微波时间3min、淀粉乳质量分数30%,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羟丙基多孔淀粉的摩尔取代度为0.0103。  相似文献   

14.
复合酶法制备多孔淀粉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复合水解法,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具有较高吸油率的多孔淀粉,研究了复合酶的作用条件对多孔淀粉吸油率和得率的影响,通过测定多孔淀粉的吸油率及扫描电镜分析,对多孔淀粉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α-淀粉酶在50℃、pH 6.0、水解14 h后,再在pH 4.0、50℃加入糖化酶水解14 h,α-淀粉酶和糖化酶配比为1:2,总酶量为2%时,制得多孔淀粉的吸油率56.62%、得率88.79%.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淀粉颗粒表面小孔分布均匀,孔径适中,孔较深.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了高粘度的羧甲基淀粉。以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影响羧甲基淀粉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再以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最后探讨了羧甲基淀粉的溶液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可制得取代度为0.74的羧甲基淀粉,其适宜的使用环境为中性或弱碱性,溶液放置时间不宜超过6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喷雾干燥制得粉末酱油,制备时分别加入不同量的多孔淀粉和玉米原淀粉作为干燥助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多孔淀粉发挥了特有的保护和缓释作用,不仅使喷雾干燥工艺过程简便化,而且制备的粉末酱油各项指标均优于用原淀粉作为干燥助剂的粉末酱油。  相似文献   

17.
多孔淀粉制备原料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等,在制备过程中,淀粉原料某些性质变化对多孔淀粉性质有一定影响,不同原料、或同一原料不同处理方式都会影响多孔淀粉形成;有效预处理方法对改变淀粉原料性质,提高多孔淀粉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多孔淀粉性质十分重要。该文对淀粉不同处理方式对多孔淀粉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乙醇溶剂保护法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乙醇溶剂具有抑制淀粉颗粒膨胀的特性,研究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的新方法。将玉米淀粉、水与乙醇按不同比例混合并在高温下反应,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的淀粉颗粒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确认淀粉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为50%,淀粉乳质量浓度为0.25 g/mL时,在85℃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备出质量较好的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相似文献   

19.
淀粉预处理方法对多孔淀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孔淀粉的制备原料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等。在制备过程中,淀粉原料某些性质的变化对多孔淀粉性质有一定影响,不同原料、或同一原料的不同处理方式都会影响多孔淀粉的形成。有效的预处理方法对改变淀粉原料的性质,提高多孔淀粉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多孔淀粉的性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复合氧化剂法合成氧化玉米淀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过氧化氢和过硫酸钾为复合氧化剂,Fe~(2+)为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以湿法工艺合成氧化玉米淀粉。以淀粉质量分数、复合氧化剂比例、复合氧化剂质量分数(占干淀粉总量)、催化剂质量分数(占干淀粉总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为变量,以羧基含量作为氧化度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制备氧化玉米淀粉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质量分数35%、复合氧化剂质量分数8%、复合氧化剂比例[m(H_2O_2):m(K_2S_2O_8)]为4:1、体系pH 4.00、催化剂质量分数0.3%、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可合成氧化度为0.118%氧化玉米淀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