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纺JC14.5tex纱的生产实践中进行了减少毛羽的研究,认为合理配棉、控制清梳机械主要机件转速、适当增加精梳落棉率、提高并条的伸直平行度、适当增大粗纱捻系数、控制细纱工艺、选择合理络筒工艺都可以达到减少纱线毛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探讨细纱工序影响毛羽的因素及采取的措施。分析了纺纱毛羽的危害,从纺纱工艺、纺纱器材、机械状态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减少毛羽的措施。指出:毛羽直接影响纱线的光泽、外观和织物的风格,应进一步优化细纱纺纱工艺、纺纱器材等,加强对细纱机设备状态的维护,合理控制好车间的温湿度。认为:细纱工序采取精细化管理技术措施,有利于降低纱线的毛羽,减少毛羽对后工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成纱毛羽,针对细纱工序的工艺、器材及温湿度对细纱毛羽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跟踪试验.结果表明:细纱捻系数适当增加,成纱毛羽减少;细纱毛羽随着细纱总牵伸倍数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前胶辊前移2 mm~3 mm对减少毛羽有一定作用;细纱牵伸工艺按照改善条干均匀度的思路进行配置,有利于减少毛羽;钢领、钢丝圈的选配和使用时间对毛羽影响较大;车间相对湿度较高有利于减少细纱毛羽.指出减少细纱毛羽要注意细纱工艺的配置、专件器材的管理以及加强各项基础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细纱工序成纱毛羽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邹小梅  何渭 《棉纺织技术》2001,29(11):684-686
纱线毛羽对织造效率及织物的染色效果影响较大。细纱工序是控制成纱毛羽的关键工序 ,如何减少细纱毛羽 ,改善不同纱段间及不同管纱间毛羽值的差异 ,是生产厂家十分关心的问题。下面就减少细纱毛羽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作一介绍。1 优选工艺参数在保证成纱条干的前提下 ,适当减小细纱后区牵伸倍数 ,合理增加粗纱捻系数 ,可使纤维在牵伸过程中不致过分扩散 ,从而减少毛羽。设定不同的粗纱捻系数及细纱后区牵伸倍数 ,在其他纺纱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优选试验 ,纺制CJ 1 4.5tex管纱 ,用Uster 3型条干仪测试的管纱毛羽值见表 1。表 1 不…  相似文献   

5.
细绒棉纺精梳细号纱成纱毛羽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配棉等级1.8级细绒棉纺CJ 9.7 tex纱,为了有效控制毛羽,保证成纱质量,通过生产试验优化了工艺参数.开清工序适当降低打手速度,梳棉工序合理选用针布,精梳工序适当增加落棉率,并粗工序合理牵伸分配、适当增大粗纱捻系数,细纱工序优化锭速、适当增大细纱捻系数、优化配置卷捻机构和牵伸机构专件器材,络筒工序适当降低速度、合理配置张力及配用金属槽筒.实践表明:通过优化工艺、优选器材并加强生产管理,CJ 9.7 tex纱毛羽得到有效控制,质量达到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6.
双纬织物纬缩的消除措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了消除在喷气织机上生产双纬织物时,产生的缺纬纬缩和扭结纬缩织疵,分析了纬缩的形成原因,提出减少纬缩的措施有:原纱要控制好毛羽、单纱强力;织前准备要保证浆轴张力均匀、毛羽贴伏;织造的技术关键是要保证两根单纱张力一致、上机工艺合理、气压设置适当,并减少纬纱在储纬器上的预卷绕圈数.  相似文献   

7.
成纱毛羽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探讨影响环锭纺纱毛羽的因素及控制措施.通过分析纤维长度和细度,清棉、梳棉、精梳落棉,粗纱捻度.细纱锭子速度、钳口大小、钢领、钢丝圈,络筒工艺参数对成纱毛羽的影响,指出:环锭纺纱毛羽的产生与纺纱原料、工艺配置、纺纱专件使用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其重点在细纱和络筒.减少毛羽首先要合理配棉,控制好原料细度和短绒;合理配置前纺工艺及落棉,控制半成品短绒含量;正确选配粗纱捻系数、细纱速度、钳口等工艺参数;合理选配和使用钢领、钢丝圈;选用金属槽筒并合理配置络筒速度和张力,可使成纱毛羽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李冰 《纺织器材》2015,(3):36-38
为了减少毛羽,提高成纱质量,系统地分析了产生毛羽的主要工序——络筒工序,从络筒机型、络筒工艺参数、络筒机部件、车间环境等方面分析产生毛羽的原因,得出控制络筒工序纱线毛羽增多的措施。指出:毛羽是表征纱线质量的关键指标,长毛羽过多对织造的危害较大;通过合理设置工艺参数,保持良好设备状态,做好专件器材的维护保养及更换,规范基础管理就可有效控制络筒毛羽。  相似文献   

9.
减少棉纱毛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羽的多少及长短是影响棉纱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纺纱过程中控制好原料指标、工艺参数、设备状态,加强运转操作和温湿度管理,合理选用钢领钢丝圈型号,就能有效减少棉纱毛羽。  相似文献   

10.
纱线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毛羽产生的原因,着重对细纱工艺、络筒工艺进行了合理选配,从而减少纱线毛羽。  相似文献   

11.
赵长万 《上海纺织科技》2007,35(7):35-36,40
纱线毛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分析了各工序工艺条件、设备和器材状态、车间温湿度控制以及操作管理对毛羽形成的影响,提出了控制纱线毛羽的对策措施,认为减少毛羽是原料、工艺、设备、环境和管理水平改善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27.8tex苎麻纱毛羽,通过试验,对络筒工序的络纱速度、络纱张力、毛羽消除器的工艺参数、浆纱配方和浆纱工艺等进行了优化,制定出合理的工艺参数,并提出了络筒和浆纱工序减少苎麻纱毛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减少纱线毛羽新途径及贴伏浆纱毛羽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为探讨纱线毛羽的产生原因及减少毛羽的方法,分析了紧密纺纱技术、络筒工序、浆纱工序减少纱线毛羽的作用机理,重点研究了浆纱过程中浆料选配、预湿上浆工艺、高压上浆工艺、预热浆槽位置、湿浆纱行进路线、浆纱蠕变等因素对纱线毛羽的影响.指出:紧密纺纱技术及Perla-A毛羽减少器可以有效减少毛羽,浆纱工序贴伏毛羽的有效措施是合理选用浆料、采用预湿上浆、高压上浆以及改变湿浆纱行进路线等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纱线毛羽,分别对细纱和络筒工序影响毛羽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器材专件的质量优选、使用参数设置、装配方式以及装配位置等对毛羽的影响进行试验。指出:细纱、络筒工序是控制纱线毛羽的关键环节,影响毛羽的因素较多;减少纱线毛羽应做到各种器材专件的规范化装配并合理使用,保证纱线通道光滑,优化关键器材专件的使用周期及工艺。  相似文献   

15.
纱线毛羽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为了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系统地分析了纱线毛羽产生的原因,纱线毛羽形成于细纱工序,增加于络筒工序.认为减少纱线毛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原料、工艺、设备和操作等方面,原料的选用与工艺的优化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在线控制对减少毛羽尤为重要.采用紧密纺纱技术可有效减少毛羽,浆纱工序通过采取湿分绞、高压上浆及预湿上浆等技术措施,可以改善和减少纱线的毛羽.  相似文献   

16.
探讨前纺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因素.分析了配棉、梳棉、并条、粗纱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在配棉方面宜采用主体长度长、马克隆值偏低、短绒率低的原棉;清梳联工序宜采用适当的打手速度以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序宜采用适当的牵伸工艺,并保证棉条光洁,使成形良好;粗纱工序应适当提高粗纱捻系数,合理设定纺纱速度,稳定纺纱张力;应保证各工序车间温湿度,加强操作管理.通过实施以上措施,纱线毛羽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纯棉精梳纱毛羽的产生原因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减少精梳纱毛羽,分析和论述了纱线毛羽产生的机理、精梳纱毛羽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措施.指出:普通环锭纺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把成纱毛羽降到最低限度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控制和降低成纱毛羽是原料、工艺、设备以及管理工作效果的综合体现,选配好原料,前纺控制短绒增长,防止棉条毛烂,是减少毛羽工作的基础,细纱和络筒是控制毛羽的重点.通过合理配置工艺参数,正确选用纺纱专件,采用新型纺专器材,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加强运转操作管理,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等一系列措施,可以迭到减少精梳纱毛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影响纱线条干均匀度、毛羽的形成的因素,以及其对后道加工的影响。以改善条干均匀度及减少毛羽为主题,主要从提高前纺半制品质量、控制细纱工序毛羽、优化络筒工艺、控制毛羽增长等方面作了分析与探讨。几年的生产实践表明,浙江名龙纺织公司在改善条干均匀度与减少毛羽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丽赛棉圣麻康特丝小提花装饰布的织部生产技术要点.在络筒工序要最大限度地清除粗细节和其他有害疵点,减少毛羽;在整经工序要适当降低车速,避免纱线过度伸长;在浆纱工序要对浆料配方及浆纱工艺参数进行优选,贴伏毛羽;在织造工序要合理确定开口时间及引纬时间等工艺,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0.
棉纱线的毛羽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毛羽概念与毛羽问题、在普通的环锭细纱机上棉纱毛羽的成因,对成纱毛羽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在前纺——细纱——络筒工艺中分项采取措施和对策,做对比试验,以求控制、减少棉纱毛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