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路面混凝土引气剂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泥稀浆摇泡法、水泥砂浆扩展度和插捣密度法来评价混凝土引气剂的合理性,并通过硬化混凝土的含气量、气泡结构和冻融耐久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水泥稀浆试验对引气剂的引气性能和稳泡性能进行初步判断,初始气泡高度大则引气性能好,气泡高度变化快则稳泡性能差;水泥砂浆扩展度和插捣密度法同样可用于评价混凝土引气剂,引气性能好则同等掺量下对应的引气砂浆插捣密度小,稳泡性能强则砂浆扩展度和插捣密度值的变化小;新拌混凝土含气量和硬化混凝土含气量差异大,并且相关性不强,高频振捣调整了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稀浆泡沫性能、砂浆扩展度和插捣密度、硬化混凝土含气量以及气泡间距与混凝土抗冻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比了自制引气剂PYQ与常用引气剂K12、AES、AOS的溶液性能、新拌混凝土性能及硬化混凝土性能。结果表明:起泡能力从优到差依次为K12PYQAESAOS,泡沫稳定性从优到差依次为PYQAOSAESK12;保持混凝土初始含气量相同,气泡间距系数从小到大依次为PYQAOSAESK12,直径20~200μm有效气泡个数从多到少依次为PYQAOSAESK12,1 h含气量-硬化含气量-气泡间距系数-孔径分布-稳泡能力间存在关联性规律,1 h含气量越大,硬化含气量越大,气泡间距系数越小,20~200μm有效气泡个数越多,稳泡性越优,气泡间距系数可准确反映出引气剂引入的气泡稳定性;PYQ的引气及稳泡性能佳,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低,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粉煤灰、矿粉对引气混凝土气泡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单掺还是双掺粉煤灰和矿粉,新拌及硬化引气混凝土的含气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单掺粉煤灰引气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和气泡平均直径降低,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矿粉对引气混凝土的气泡特征影响较大,且气泡特征参数的影响无明显的规律性;矿物掺合料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引气混凝土的气泡结构,有利于提高抗冻性能,但掺量不宜超过30%.  相似文献   

4.
引气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试了掺引气剂混凝土硬化后的气泡参数,并分析了引气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引气剂的泡沫稳定性越高,新拌混凝土含气量的经时损失越小;新拌混凝土经90 min后含气量与硬化混凝土含气量线性相关.引气剂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且掺引气剂混凝土的强度随气泡平均半径增大而降低.掺入引气剂后,混凝土的冻融耐久性得以改善;气泡间距系数对引气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非常显著,当气泡间距系数超过300 μm时,混凝土的抗冻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
为研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中不同掺量(0%、0.01%、0.02%、0.03%)的引气剂对浮石混凝土含气量、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通过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分析仪测得浮石轻骨料混凝土的气泡特征参数,通过灰色关联思想,分析比较各个气泡参数对引气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气剂的加入使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均下降,当掺量为0.02%时,气泡间距系数对引气浮石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与掺量为0%相比,当气泡间距系数小于0.229mm时,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均下降。气泡的平均弦长对引气浮石混凝土韧性的影响程度最大,当气泡的平均弦长小于0.1mm时,混凝土韧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对水灰比、含气量对混凝土气泡结构和抗冻性的影响,FHWA质疑了ACI关于保证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含气量与气泡间距的临界值。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灰比为0.4~0.5、含气量为2.5%~4.5%范围内,含气量为3.5%和4.5%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相似,耐久性系数都在80%以上。水灰比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很小,没有发现水灰比与引气混凝土抗冻性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气泡间距系数,随着气泡间距的减小,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在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指导抗冻混凝土的设计与评估,采用先进的硬化混凝土气泡结构测试设备,通过试验研究了水灰比对混凝土气泡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相同时,水灰比对硬化混凝土的气泡间隔系数、平均气泡直径及比表面积、气泡的孔径分布等特征会产生显著的影响.随水灰比的增加,气泡间隔系数变大,气泡结构变差,这将对混凝土抗冻性产生重要影响.建议相关规范在对引气混凝土的含气量及气泡间隔系数进行规定时,应充分考虑水灰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引气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气泡结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掺加引气剂和掺引气剂的中砂混凝土和细砂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抗压强度、冻融循环以及硬化混凝土气泡结构进行了试验与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掺入引气剂后增加了大量微小气泡(直径小于100μm),明显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性;当含气量相同时,随着水灰比的增大, 小于100μm 的气泡个数逐渐减少,大于100μm的气泡个数逐渐增多。同时,W/C为0.45或大于0.45时,气泡之间有连通现象,导致引气混凝土的抗冻性逐渐降低;当引气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小于200μm 时,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9.
以铁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压力法测量新拌混凝土含气量和采用直线导线法测量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越小,混凝土电通量值越小,即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能力越强;随新拌混凝土含气量的增大,混凝土电通量值先减小后增大,即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先增强后减弱。因此施工现场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要考虑调整合适的含气量以优化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宏观、微观以及孔结构的研究,开发满足快冻300次和快冻600次混凝土即F300的高抗冻混凝土和F600的超抗冻混凝土。研究结果表明,运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在混凝土处于≤0.50的水灰比、50.5%的含气量、气泡间距系数低于300μm或平均气泡间距系数≤150μm情况下,混凝土达到F300的满足高抗冻混凝土的抗冻要求;在混凝土处于≤0.40的水灰比、50.5%的含气量、气泡间距系数低于300μm或平均气泡间距系数≤150μm情况下,混凝土达到F600的满足超抗冻混凝土的抗冻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刘国乾 《城市建筑》2014,(21):277-277
本文论述了引气剂的作用机理,重点探讨了混凝土抗压性、持久性以及新搅拌混凝土的易溶性、含气量等受到引气剂的影响。通过试验,将其应用于津保铁路子牙河特大桥承台的施工,指出了引气剂是高性能混凝土的必备外加剂。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引气剂种类与掺量、不同消泡剂掺量的聚羧酸减水剂复配过程对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含气量及硬化后表观质量的影响.合适比例的引气剂与消泡剂的减水剂复配有利于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表观质量.结果表明,0.2%的ZY-EA1型引气剂与0.6‰的消泡剂在本试验条件下所得混凝土新拌状态与表观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3.
分别研究了掺纤维和引气剂两种措施对抗冻性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比空白混凝土、纤维混凝土以及引气剂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和动弹性模量的变化,发现纤维和引气剂均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纤维通过本身的抗裂性能,抑制混凝土表面的开裂和剥落,从而提高抗冻性,而引气剂通过优化混凝土内部孔结构,从而提高抗冻性。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抗冻性与水泥用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找出满足混凝土不同抗冻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设计了掺与不掺引气剂的混凝土各6组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胶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冻性能提高;粉煤灰及引气剂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针对不同情况,分别给出了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最低值.  相似文献   

15.
宇富生  付长涛 《山西建筑》2010,36(26):164-165
通过对松香热聚物引气剂掺量为0.0025%~0.025%混凝土的配制,研究了松香热聚物引气剂的引气能力,论述了在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引气剂不同掺量对混凝土3d,7d和28d抗压强度的影响,从而得到混凝土中引气剂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16.
高性能混凝土引气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类引气剂性能的基础上 ,研制了的高性能混凝土引气剂AEA。本文对掺加AEA引气剂的混凝土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与常用的几类引气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高性能引气剂AEA不仅最佳掺量低、经济性好 ,且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低 ,对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也有明显的改善效果。AEA的经济、技术效益优于常用的几类市售引气剂  相似文献   

17.
唐秀玉 《山西建筑》2009,35(31):146-148
主要介绍了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分析了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类型、可能产生的部位,就墙体开裂的几个关键原因进行了剖析,并进行了工艺改进,从而有效的防止了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流动性,且具有持久稳定性的混凝土。由于这类混凝土只是近年来才被广泛认可,所以关于硬化后的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研究非常有限,尤其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为此,我们对自密实混凝土抗冻融循环的性能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试验,证明了可以生产出具有抗冻融的自密实混凝土。同时我们发现,自密实混凝土的耐久性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包括高效减水剂和引气剂的类型等。从本文我们可以发现,高效减水剂和引气剂之间配比不同,自密实混凝土的气孔质量也不同,在自密实混凝土中,相比传统的自然松香型引气剂,使用合成型的引气剂能形成更好的气孔结构。当混凝土气泡比表面积小于24mm^2/mm^3,间隔系数大于0.20mm时,也能生产出抗冻融循环的自密实混凝土。  相似文献   

19.
参照CDF盐冻试验标准研究了气泡间距系数对水泥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抗盐冻性能随气泡间距系数减小而迅速提高,并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当气泡间距系数在0.2 mm以下时,混凝土剥蚀量的下降幅度随气泡间距系数减小而减缓,控制气泡间距系数可很好地改善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中含气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分析了引气混凝土中含气量的若干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相同引气剂掺量下,中热硅酸盐水泥的含气量要低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含气量与水灰比和砂率都是成正比关系,即水灰比越高含气量越大,砂率越高含气量也越大;随着粉煤灰含量的升高含气量逐渐降低;掺加引气剂的混凝土的最佳搅拌时间为3~5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