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原子吸收法测定化妆品中氧化锌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度的来源,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并量化,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换算成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取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被测化妆品中氧化锌含量(质量分数)为15.23%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2.35%,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
《广州化工》2021,49(14)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氯膦酸二钠胶囊的含量。通过建立测量模型,分析实验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各分量进行评定,计算氯膦酸二钠胶囊含量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得到氯膦酸二钠胶囊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0%,测量结果表示为101.1%±1.0%,k=2。研究表明天平称量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提示了如何降低不确定度,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该方法适用于评定氯膦酸二钠胶囊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规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化妆品国际能力验证样品进行氢醌含量的测定,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按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建立测定化妆品中氢醌含量的计量学数学模型,考察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置信区间为95%,包含因子k=2,样品中氢醌含量为1.31%,标准扩展不确定度为0.04%;讨论了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待测样品浓度、样品定容体积,针对实验操作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2,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盐酸盐含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对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显示该物质含量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027%,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005 4%。该评定为验证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扎氯铵3种物质(即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C_(12))、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C_(14))和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C_(16))含量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建立了数学模型,考察了不确定度的来源并给出了量化结果,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取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被测化妆品中苯扎氯铵C_(12),C_(14)和C_(16)含量分别为0.045%,0.048%和0.010%时,其标准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27%,0.029%和0.006%。指出了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乙基己基三嗪酮的含量,分析测定流程,建立数学模型,对测量结果的各个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评估,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结果本次评定化妆品中乙基己基三嗪酮含量的测量结果为1.23%±0.050%,第二项为扩展不确定度的值,k=2。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乙基己基三嗪酮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曲线拟合、样品前处理和测量重复性,其中标曲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砷含量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方法: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理化检验1.6中的方法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和合成,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砷含量为2.70 mg/kg,在95%置信区间,扩展不确定度0.18 mg/kg(k=2)。结论:通过系统分析,确定影响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有:加标回收、校准曲线拟合、标准物质配制和样品重复性,证明该评定方法合理,结果准确、有效,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系统评价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和方法的可靠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化妆品中甲醇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化妆品中甲醇含量的不确定度,当置信水平为95%,扩展因子k=2时,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88.852 mg/kg。测量结果表明,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处理过程以及甲醇含量测量重复性影响的标准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
对《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二噁烷含量的两种方法分别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参照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数学模型,考察分析检测过程中可能引入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并给出量化结果,分别计算出两种方法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被测化妆品中二噁烷的含量分别为5.99、6.35μg/g时,其相应的标准扩展不确定度为0.1643μg/g和0.2626μg/g。通过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找出最大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建立ICP-MS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Cd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依据《JJF1059.1-2012规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分析和评定对影响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得出该化妆品中Cd含量为3.27 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9 mg/kg。结果表明:重复性测量、标准使用液配制及校准曲线拟合为影响该方法不确定度的三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对8-甲氧基补骨脂素、5-甲氧基补骨脂素、欧前胡内酯和三甲沙林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度的来源并给出了量化结果,计算出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取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被测化妆品中8-甲氧基补骨脂素、5-甲氧基补骨脂素、欧前胡内酯和三甲沙林含量分别为19.68、19.39、20.25和21.38μg/g时,其相应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33、0.33、0.32和0.34μg/g,并针对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气相色谱法测定1,2-丙二醇中二甘醇含量的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度的来源,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并量化,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换算成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取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被测物1,2-丙二醇中二甘醇质量分数为0.0207%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096%,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更好服务化妆品安全监管,推动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质量控制水平,优化科学监管模式,本次考察《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理化检验方法 5.3二氧化钛的检验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理化检验方法 5.3二氧化钛,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二氧化钛含量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建立分析测定防晒美白类化妆品中二氧化钛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和合成,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钛含量为2.43%,在95%置信区间,扩展不确定度0.052%(k=2)。结论:通过系统分析,确定影响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有:样品重复性、标准物质和加标回收,方法合理,结果精确,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系统评价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和方法的可靠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化妆品中水杨酸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方法检测化妆品中的水杨酸含量,样品在甲醇+水(75+25)溶液中进行超声提取,经色谱柱分离,流动相梯度洗脱后,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采用外标法定量。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水杨酸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分量及其来源,并通过计算各分量的不确定度得出检测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当化妆品中水杨酸含量为40μg/g时,在95%的置信区间下,扩展不确定为±4.3046μg/g(k=2)。结果表明,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配置,仪器重复测量,标准曲线的拟合过程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二硫化碳中甲苯含量进行测试,找出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影响测量的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求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给出了气相色谱法测定二硫化碳中甲苯含量测量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邻伞花烃-5-醇的总量,并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上述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本次评定化妆品中邻伞花烃-5-醇含量的测量结果为0.11% ±0.006%,第二项为扩展不确定度的值,k=2.结果表明,其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拟合及测量重复性,...  相似文献   

17.
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测定原理及数学模型,分析煤中全水分含量测定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并对每个不确定分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煤中全水分含量测定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129%,扩展不确定度为0.26%。不确定度值较小,测定结果精准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苯甲醇的不确定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化妆品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醇含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全面考虑了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同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合成和扩展。得出其主要的不确定度因素来源于样品的处理过程及回收率因子,整体评定方法清晰合理,可用于化妆品中苯甲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9.
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连续流动法测定烟草样品中氯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通过分析得出,测量重复性、样品前处理、标准溶液制备、标准曲线拟合、连续流动分析仪测量重复性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当烟草样品中氯为0.80%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12%,k=2。  相似文献   

20.
《广东化工》2021,48(1)
目的:评估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化妆品中甲基异噻唑啉酮和甲基氯异噻唑啉酮。方法:基于国家标准方法《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化妆品中甲基异噻唑啉酮和甲基氯异噻唑啉酮进行分析,并建立测量不确定数学模型,计算合成测量不确定度。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选择95%的置信概率,甲基异噻唑啉酮含量测量结果为(5.80±0.18)mg·kg~(-1),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含量测量结果为(10.65±0.48)mg·kg~(-1)。结论:通过评定各比较分量可知,样品提取液浓度为影响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而加标回收、定容体积、重复性、称取样品质量对测量不确定贡献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