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利用脂肪酸特征分析区分5种植物油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使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米糠油和棕榈油5种植物油的脂肪酸,将其含量进行数据处理,选择特征值,区分5种植物油.每种植物油甲酯化后,气相色谱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到每种油脂各脂肪酸的百分含量.计算每种油脂的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的百分含量,以C16∶0/C18∶0为横坐标,C18∶2/C18∶1为纵坐标,用Origin6.0软件作二维图.结果显示各种油脂都有各自的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2.
利用脂肪酸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针对21种花生油、20种棕榈油及4种调和油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识别.以它们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1 099 cm-1、1 118 cm-1处的吸收峰的面积作为红外特征信息;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得到每种植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脂肪酸的百分含量,以每种油脂的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百分含量的比值为横坐标,亚油酸(C18∶2)和油酸(C18∶1)的百分含量的比值为纵坐标,用Origin 7.5软件作图;再组合红外特征信息和脂肪酸特征信息,A1099 cm-1/A1118 cm^-1为横坐标,AC16∶0/AC18∶0为纵坐标,用Origin 7.5作图.结果显示,花生油和棕榈油信息点均有各自分布区域,调和油的信息点在分布图中呈线性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3.
利用脂肪酸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针对21种花生油、20种棕榈油及4种调和油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识别.以它们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 1099 cm-1、1118 cm-1处的吸收峰的面积作为红外特征信息;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得到每种植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脂肪酸的百分含量,以每种油脂的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百分含量的比值为横坐标,亚油酸(C182)和油酸(C181)的百分含量的比值为纵坐标,用Origin 7.5软件作图;再组合红外特征信息和脂肪酸特征信息,A1099cm-1/A1118 cm-1为横坐标,AC160/A C180为纵坐标,用Origin 7.5作图.结果显示,花生油和棕榈油信息点均有各自分布区域,调和油的信息点在分布图中呈线性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4.
分析测定4种常见禽蛋蛋黄油相对密度、折光指数和皂化值等主要理化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蛋黄油脂肪酸组成,采用猪胰脂酶选择性水解方法分析蛋黄油sn-2位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4种蛋黄油脂肪酸主要为油酸、棕榈酸和亚油酸;油酸含量最高的为鹅蛋蛋黄油,相对含量为56.56%;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的为鸡蛋蛋黄油,相对含量分别为23.52%和18.53%;sn-2位上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在sn-2位上,油酸含量最高的为鹅蛋蛋黄油,相对含量为70.92%,亚油酸含量最高的为鸡蛋蛋黄油,相对含量为33.82%;用Rancimat法分析蛋黄油氧化稳定性,结果显示鹅蛋蛋黄油氧化稳定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14℃、21℃、37℃、52℃4种不同熔点的精炼棕榈油为原料,对其脂肪酸组成、sn-2位脂肪酸分布、甘三酯组成和VE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棕榈油随熔点升高,油酸含量分别为47.76%、43.46%、39.67%、28.01%,棕榈酸含量分别为34.17%、40.01%、44.54%、57.67%;棕榈油sn-2位脂肪酸中,油酸相对含量最高,可达70.46%,最低为46.69%;棕榈油甘三酯分子结构组成中OPO、POP相对含量较高,其他甘三酯含量较低.4种棕榈油随熔点升高OPO含量分别为25.22%、24.18%、21.17%、12.89%,POP含量分别为17.86%、24.66%、23.83%、31.4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精炼棕榈油中VE含量,随着熔点的升高,VE的总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14℃棕榈油VE含量最高,可达76.09 mg/100 g,52℃棕榈油VE含量最低,为25.63 mg/100 g.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5种未成熟油茶籽的基本组成及其茶籽油的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和生育酚含量.未成熟油茶籽仁含油21.3%48.4%,蛋白质7.1%48.4%,蛋白质7.1%8.7%,灰分2%8.7%,灰分2%3%.未成熟茶籽油的酸值为1.063%.未成熟茶籽油的酸值为1.0621.27 mg/g、皂化值为172.421.27 mg/g、皂化值为172.4192.3 mg/g、过氧化值为0.31192.3 mg/g、过氧化值为0.310.58 mmol/kg、不皂化物含量为0.45%0.58 mmol/kg、不皂化物含量为0.45%0.81%、折光指数(n20)为1.469 60.81%、折光指数(n20)为1.469 61.470 1.未成熟茶籽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75.26%1.470 1.未成熟茶籽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75.26%79.39%、棕榈酸9.10%79.39%、棕榈酸9.10%10.50%、亚油酸8.47%10.50%、亚油酸8.47%11.23%;sn-2位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82.52%11.23%;sn-2位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82.52%85.24%、亚油酸12.63%85.24%、亚油酸12.63%15.41%;生育酚的含量为31.0815.41%;生育酚的含量为31.0837.78 mg/100 g,主要是α-生育酚.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产地的米糠原油为原料,分析测定了其相对密度、折光指数、皂化值等理化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米糠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米糠油主要由7种脂肪酸组成,全样脂肪酸组成中油酸(C18∶1/O)含量最高,相对含量为39.78%~42.18%,其次是亚油酸(C18:2/L),相对含量33.25%~37.16%,二者含量之和接近80%;米糠油的甘三酯分子结构组成中OOL(17.24%~19.43%),LOL(16.59%~17.79%),POL(12.90%~16.43%)相对含量较高,其他甘三酯含量较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糠油中维生素E含量为69.31~127.76 mg/100 g,不同产地有明显差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米糠油中总甾醇和谷维素含量,辽宁省米糠油甾醇含量最高,为3.38%,黑龙江米糠油谷维素含量最高,可达1.98%.  相似文献   

8.
为了椰子油的高值化开发利用,以椰子油和辛酸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酸解制备富含中链甘油三酯(MCT)的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底物物质的量比和催化剂添加比例4个因素对酸解产物的影响。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产物的中链脂肪酸(MCFA)含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设计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3 h,底物物质的量比6∶1,催化剂添加比例5%,反应温度110℃。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试验,得到产品中MCFA含量达到82. 13%,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此外,产品中辛酸、sn-2位辛酸及sn-2位MCFA含量分别为56. 42%、43. 17%、76. 17%。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产品的甘油三酯组成,其中MCT的总含量至少为50. 87%。研究结果为椰子油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产脂糖肽抗生素A40926的Nonomuraea sp.ATCC39727的细胞脂肪酸进行了分析,共检出12种脂肪酸,主要脂肪酸包括iso-C16:0、n-C16:1△7、n-C16:0、n-C18:1△9脂肪酸,其中n-C16:0脂肪酸含量最高,达到39.563%。结果表明,Nonomuraeasp.ATCC39727细胞中以偶数碳的直链脂肪酸为主,而奇数碳脂肪酸(C15、C17)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结合簇类的独立软模式(SIMCA)识别方法对稻米油进行识别分析方法的研究.计算4种植物油(稻米油、大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中8种脂肪酸含量;油脂样品和糠蜡样品采用傅里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分别扫描其光谱,以1 080~1 125 cm-1和1 680~1 780 cm-1波段处的吸收值为不同种类油脂的红外特征信息.用SIMCA识别法分别对4种植物油建立种类识别模型.然后,以各种植物油脂的脂肪酸和红外吸收光谱的吸收值信息为变量,建立各种油脂的主成分分析模型,随机抽取2/3的样本为训练集,1/3为验证集,对所建立模型进行识别并验证,两种变量得到的模型的Q值均为0.9.两种方法的识别结果分别为97%和100%.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气相色谱法(GC)结合化学计量学技术建立了花生油中掺入大豆油的鉴别模型以及掺伪定量分析模型.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脂肪酸色谱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利用LS-SVM构建的花生油掺大豆油的鉴别模型准确率最高,达100%;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花生油掺伪定量模型,并通过交互验证考察所建模型的可靠性,PLS模型的相关系数(R2)、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96、1.59%和2.08%,优于经典的多元线性回归(MLR)和主成分回归(PCR).这表明应用化学计量学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别花生油的真伪和检测花生油中大豆油的含量,对其他油脂掺伪检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螺杆泵结构及原理的研究,结合油井生产条件,选择适合螺杆泵采油工艺的油井,利用专业优化软件进行螺杆泵采油工艺设计.根据油井流入动态分析和实际生产情况,确定油井的实际供排关系,以选择螺杆泵的排量范围和型号,进行抽油杆、驱动装置和井下举升系统的配套优化设计,经过现场实测螺杆泵采油工艺与抽油机采油工艺的能耗数据对比,油井供排关系和举升系统都能正常运行.阐述了螺杆泵采油技术节能降耗效果,为深井中质油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对油田开发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油脂是原料的主要组成物质,它在烹饪中有独特作用,首先丰富了烹调方法,其次增加了原料风味,油脂性能不同所产生的风味特征也各有差异,如油脂在原料中的分布状况、油脂的构成物质等都对风味变化起着决定作用,在烹调过程中,油脂还对菜品的口味、气味、质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水份与油品质量的关系的研究,表明水份是控制油品中非化水化磷脂含量的重要条件;适当保持油品水份可以有效地降低油脂氧化速度。  相似文献   

15.
玉米油冬化     
报告了玉米油的深度冬化试验。在前段降温速率2.5℃/min、后段降温速率0.3℃/min、结晶温度低于4℃、冷却时间42小时及适当的过滤条件下,冬化玉米油0℃下透明时间可长达240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但剩余油潜力仍较大的欢127油田,研究了全区水侵量、水侵速度及水淹方式、原因等特征,认为水淹以底水锥进为主,其次为顶水下窜、断层水侵入,不同部位,油井水淹规律和水淹程度不同,边水未造成油层水淹;在对其水驱开发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动态测试方法研究了该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有效厚度大、原始储量大的部位,剩余地质储量依然较大;有效厚度相对比较大的井网不完善部位,剩余可采储量相对较大;油藏边部及生产效果差的局部井区剩余油较多。为油田调整挖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同品种的大豆和花生样品,经溶剂提取,挥干溶剂后,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辨率4 cm-1,扫描次数70,扫描范围400-4000 cm-1,经光谱预处理后,提取油脂红外吸收特征信息,将1746 cm-1和2855 cm-1处峰面积比值作为横坐标,1099 cm-1处与1119cm-1处的吸收峰面积比值作为纵坐标,用Excel软件作出二维分析图,考察两种溶剂(无水乙醚和石油醚)提取油脂对红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油脂识别效果均较理想,二者相比,红外吸收光谱的识别分析后者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8.
再生白土对大豆油脱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再生白土对大豆油进行脱色,并用新白土进行对比。通过实验确定再生白土的最佳脱色温度110℃,时间20m in,在此条件下再生白土的脱色率为97.66%,脱色效果与新白土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