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装甲车辆热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装甲车辆的热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太阳辐射、空气温度、风速、发动机等因素对坦克热特性的影响,为装甲车辆红外辐射特征的理论建模和模型校验提供了试验依据,对红外制导武器的研制和红外隐身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利用布雷顿(BRAYTON)循环的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排气发电技术方案,对循环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探讨了引入循环后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在坦克装甲车辆上实现的可行性,分析研究表明该系统技术适用于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动机排气发电.  相似文献   

3.
以装甲车辆调度优化为研究目标,通过分析我军现行预防性维修制度的规律、种类和维修规划,采用离散型建模技术构建了基于预防性维修的装甲车辆调度模型,并结合典型案例应用Anylogic仿真软件对装甲车辆合理调度进行优化研究,为部队装甲车辆使用合理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输弹机构件可靠性试验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DAMS建立了输弹机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了VV&A验证.通过仿真得到了链板在正常和强化试验工况下的载荷谱.在ANSYS中对链板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链板的应力分布.以载荷谱和应力分布为依据,利用ANSYS/FE_ SAFE疲劳分析模块计算得到了链板的疲劳寿命,获得了链板在各强化试验工况下的强化系数,为基于疲劳的可靠性强化试验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影响发动机本体及辅助系统性能的各状态参数,建立了完整的、能全面反映发动机状态的评价参数,结合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判法,实现了对装甲车辆发动机状态的科学评估,并以某型发动机试验数据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装甲车辆发动机状态实施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6.
针对装甲车辆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性能下降需要拆解维修保养的问题,提出了不解体清洗技术方法,研制了专用的清洗剂、清洗装置和控制与检测系统,通过台架试验和实际使用,证明对于装甲车辆发动机具有良好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现代清洗理论的研究,针对装甲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内结垢问题,研制了专用的高效复合清洗剂.为了防止清洗剂对机件的腐蚀,研制了相应的缓蚀剂并进行了相关的试验和实车的使用,实现了对装甲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内水垢快速有效的不解体清洗.  相似文献   

8.
几种高功率密度装甲车辆发动机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最新的三种高功率密度装甲车辆发动机的技术性能和主要特点,通过与现有装甲车辆发动机进行比较,充分显示了它们的优异性能和发展潜力.通过分析我国装甲车辆发动机的技术差距,提出了发展高功率密度装甲车辆发动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该文讨论了编制车辆悬挂扭杆弹簧结构疲劳载荷谱的原则、方法和程序。该文结合某中型车辆使用情况,确定了车辆任务剖面、结构载荷环境、结构载荷情况以及载荷简化原则和方法。最近,阐述了结构疲劳试验谱的编制过程。为扭杆弹簧结构寿命估算提供了编谱方法。  相似文献   

10.
载荷谱是履带车辆可靠性设计和测试试验的重要依据.针对履带车辆研究中载荷提取困难的问题,文章采用虚拟样机技术模拟实验提取载荷.以某型履带车辆为模型,基于多体运动学研究建立了整车模型和测试系统,根据履带车辆实际应用情况设计任务剖面,模拟仿真提取载荷.利用雨流计数法得到载荷的均值、幅值直方图,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得到可应用的八级载荷谱,可以为履带车辆疲劳寿命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基于随机方向法与车辆原地起步加速过程模拟的变速箱挡比优化模型,该模型以变速箱各挡传动比为优化对象,以车辆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累积燃油消耗量为目标函数。车辆原地起步加速过程模拟以发动机瞬态工作过程计算为基础。对以涡轮增压柴油机为动力装置、采用闭锁式液力传动的某型装甲履带车辆的变速箱挡比进行了试优化,证明该方法能够为设计及改进车辆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装甲车辆柴油机喷油器故障诊断不能满足实时在线监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双向长短时记忆 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Bi-LSTM)的装甲车辆柴油机喷油器故障诊断方法。对柴油机喷油器故障 进行模拟实验,利用多层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具备较长距离的时序分析能力的优势,分别将压力波特征值和压力波 时序信号作为输入进行故障模式识别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较快的分类速度,能够满足实 时在线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综合预测装甲车辆发动机使用寿命,应用相关性分析优化发动机使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定义发动机使用条件修正系数,对发动机使用状态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构建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利用获得的样本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定量评价装甲车辆发动机使用状态,为预测装甲车辆发动机使用寿命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When the mechanical drive is changed into the electric transmission,the cooling system of the engine compartment should be altered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 for the increasing in equipment such as electric apparatus.In order to predict and analyze the rationality of cooling system in the virtual engine compartment,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irflow fields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by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technique is necessary.An armored vehicle with electric transmission in the research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hysical model an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computation of 3D ai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of an armored vehicle with electric transmission is established.Turbulent flow in the compartment is described by using the standard k-ε two-equation turbulence model.The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fields of 3D air flow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are numerically simulat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different fan's flux.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fan's flux is given by the simulation results.The positions of the air-vent shutter are analyz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air-vent shutter can lead to different cooling efficiencies.  相似文献   

15.
电传动装甲车动カ舱内空气波场数值模拟及结构改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装甲车由机械传动改为电传动后,电机类设备的增加对动力舱内的冷却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虚拟动力舱内空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对动力舱冷却系统的合理性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某虚拟电传动装甲车动力舱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电传动装甲车动力舱内空气流动与传热计算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标准尾K-ε方程湍流模型对舱内的流动进行了描述,对不同风扇流量下动力舱内空气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与分析,为风扇流量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动力舱排气窗位置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排气窗位置的不同会对舱内部件带来不同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装甲车辆乘员信息作业人机工效试验需求,设计开发了装甲车辆信息系统人机工效试验平台。分析了试验平台的系统方案,包括主控系统、模拟测试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依据实车环境设计了试验座舱及控制台、操作模拟装置和综合测试装置;采用嵌入式测试方法,将绩效测试功能嵌入到作业模拟过程中,开发了主控软件、信息终端软件和射击模拟软件;通过具体实例对试验平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平台能够实现乘员信息作业绩效的全程测试,以及乘员认知能力、脑力负荷和生理参数的综合测试,有效甄别相关因素对乘员信息作业绩效的影响,为准确测量乘员信息作业绩效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刘维平  聂俊峰  金毅  白雅娟 《兵工学报》2015,36(9):1805-1810
以多资源理论(MRT)为基础,充分考虑装甲车辆乘员作业特点,从人的信息处理方式入手建立了基于信息执行通道的乘员任务-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任务-网络模型的装甲车辆乘员脑力负荷评价方法。以装甲车辆炮长发现目标并射击任务操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清楚地描述乘员全任务过程中脑力负荷的变化情况,有效地找出脑力负荷异常的时间节点和产生原因,量化评估乘员的脑力负荷。  相似文献   

18.
韩坤  何成铭  刘维维  申莹 《兵工学报》2014,35(2):268-272
在装甲车辆论证过程中,权衡分析是确定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和测试性(RMST)定量要求的关键环节,但目前缺少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出以系统效能为目标的装甲车辆RMST权衡分析方法。基于装甲车辆使用和维修管理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由战备完好率、任务可信度和固有能力三部分组成的装甲车辆系统效能模型。在系统效能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两种RMST权衡分析方法,即基于比较的权衡分析方法和基于灵敏度的权衡分析方法。该方法为合理地确定装甲车辆RMST定量要求,提高装甲车辆系统效能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装甲车辆的整体温度场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利用数值方法计算太阳辐射和发动机的散热对整个装甲车辆的整体温度场的影响,进而通过温度场计算空调热负荷的装甲车辆动态热负荷的计算方法.计算了一天之内的空调系统热负荷的变化情况,并讨论了太阳辐射强度和发动机负荷对空调热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装甲车辆智能化与信息化设计对于降低乘员脑力负荷水平、提高乘员综合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智能化设计与信息加工通道复杂度对装甲车乘员脑力负荷的影响,基于某新型装甲车仿真平台,面向装甲车指挥员典型作业任务,选择20名被试人员开展了乘员脑力负荷影响因素综合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高智能化任务相较于低智能化任务具有更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