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FCC汽油重馏分加氢精制后的硫醇(称为重硫醇)的脱除开发了一种自制脱臭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质量分数、硫醇类型等对催化剂体系脱除硫醇效果的影响,并实际考察了催化剂体系对加氢精制汽油中重硫醇的脱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硫醇脱除效果越好; 催化剂浓度越大,硫醇脱除效果越好;异构硫醇比正构硫醇难脱除,高碳数硫醇比低碳数硫醇难脱除;该催化剂体系可以将油品中100ug/g的硫醇硫降至5ug/g以下,博士试验合格。  相似文献   

2.
刘世达  柯明 《当代化工》2011,(12):1265-1267
论述了汽油和液态烃脱硫醇原理,Merox催化氧化脱硫醇及其改进工艺的适用对象和应用情况,在临氢催化条件下硫醇与二烯烃反应生成高沸点醚类化合物的CDHydro工艺、Prime-G+工艺,以及基于吸附催化原理的S-Zorb汽油脱硫工艺.  相似文献   

3.
负载金属离子合成分子筛脱除汽油中硫醇的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微波条件下负载不同离子的吸附效果选择了适宜金属离子 ,测定了硫醇在吸附剂上的动态吸附数据 ,考察了负载离子交换溶液浓度、温度等条件对吸附剂脱硫醇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剂脱除汽油中总硫的净化效果 ,探讨了吸附剂的再生方法。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具有净化汽油中硫醇和总硫的双重效果 ,为汽油脱硫技术开发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段云臣  钱军 《甘肃化工》1998,(3):5-6,10
介绍兰州炼油化工总厂重油催化装置汽油脱硫醇的情况,运用添加助溶剂法脱除硫醇,优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使用研制的TMS-1型脱硫剂,对川西北矿区天然气净化厂所产的凝析汽油(含硫醇硫130-290μg/g)进行了立升级脱硫醇试验,累计运行1500小时以上,结果表明,在常温(20-30℃),常压,两级脱硫剂床串联,单级液空速1-2h-1条件下,可将凝析汽油中硫醇类硫脱除至10μg/g以下,脱硫剂的工作硫容可在20%(wt)以上。用TMS-1型脱硫剂脱除凝析汽油中的硫醇$西北化工研究院@张随纯  相似文献   

6.
HPA304新型预载复合脱硫醇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PA304催化剂属Merox固定床无碱脱硫醇催化剂,其预载活性组分不但量大而且是复合的,因此催化活性高。在FCC汽油脱硫醇时,可不使用活化剂,将一种新型的有机碱作为活化剂用于RFCC汽油脱硫醇。汽油脱硫醇装置上的应用结果表明,硫醇硫质量分数可以降至1×10-6~3×10-6。  相似文献   

7.
加氢精制汽油重硫醇脱臭催化剂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酞菁钴与氯磺酸为原料,于130℃合成了四磺酸基酞菁钴催化剂,采用电位滴定法重点考察了该催化剂对模拟汽油体系及加氢汽油中重硫醇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对大分子硫醇有较好的脱除效果,且在工业条件限制下,最佳反应温度为45℃;催化剂含量越大,硫醇脱除效果越好;正构硫醇及低碳数硫醇的脱除较为容易;可将油品中约100μg/g的硫醇硫降至5μg/g以下,博士实验合格。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动快速蒸馏装置对脱砷前后的催化裂化汽油进行窄馏分切割,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各窄馏分砷化物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催化汽油脱砷前后砷化物分布规律,为催化裂化汽油脱砷剂开发及脱砷工艺流程选择提供指导。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各窄馏分沸点增加,砷化物所占比例逐渐增大,90%以上砷化物均分布在80℃以上的重汽油组分中,尤其170℃以上馏分砷化物所占比例陡增,占总砷化物65.82%~96.31%。吸附脱砷剂对汽油150℃之前馏分中砷化物实现了全部脱除,而对150℃之后的重馏分脱砷率略有下降;临氢脱砷剂对汽油中80℃之前轻馏分和170℃之后重馏分中砷化物具有较高的脱除率,达到90%以上,而对中间馏分中砷化物脱除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以改性氧化铝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改性Al_2O_3催化剂。以FCC选择加氢脱硫后的重汽油馏分加正庚硫醇为原料,在100 m L固定床加氢评价装置上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加氢脱硫改质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加氢脱硫后重FCC汽油馏分在加氢脱硫醇过程中除脱硫醇和脱硫反应外,还存在烯烃加氢饱和反应、烯烃环化脱氢反应以及烯烃的异构化反应等,这些反应与工艺条件密切相关,并影响加氢生成油的辛烷值和改质效果。对所研制的重汽油馏分加氢脱硫醇改质催化剂适宜的工艺参数为:压力2. 0 MPa、反应温度340~360℃、反应氢油体积比200~250∶1、体积空速3. 5~4. 5 h-1。  相似文献   

10.
针对饱和液态烃的生产特点,提出利用Merox原理在脱硫催化剂作用下选择性地将石脑油原料中的小分子硫醇转化为大分子的二硫化物,硫化氢转化为元素硫。通过蒸馏将二硫化物、元素硫留在重石脑油馏分中,蒸馏塔顶获得低硫饱和液态烃;硫化物含量高的重石脑油馏分通过加氢精制进行脱硫。结果表明,石脑油中的硫化氢和C2以下硫醇完全转化脱除,经硫转化后得到的石脑油分馏出的轻烃总硫从594mg·kg-1降低到4.1mg·kg-1。脱硫醇前后石脑油中的金属离子、碱性氮和卤素(氯)含量没有变化,对后续石脑油重整加工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硫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DSRA技术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催化裂化汽油硫和烯烃分布不均匀的基础上,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轻、重组分分馏,开发了活性高和稳定性好的重馏分辛烷值恢复催化剂及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DSRA技术。采用DSRA技术对高硫格尔木催化裂化汽油进行轻馏分脱硫醇、重馏分加氢脱硫和辛烷值恢复等改质处理,总脱硫率为94.1%,烯烃降至20%,辛烷值不损失,汽油收率97.83%,化学氢耗0.88%,可生产符合欧Ⅲ规范的清洁汽油。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催化裂化汽油硫和烯烃分布不均匀的基础上,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分馏,开发出了活性高和稳定性好的重馏分辛烷值改进催化剂和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采用该工艺技术对RFCC汽油进行轻馏分碱洗抽提脱硫醇,重馏分辛烷值改进/选择性加氢脱硫等改质处理,再按分馏比例回调,产品汽油烯烃含量为24.2v%,较原料油降低了16.0v%,芳烃含量为19.2v%,较原料油提高了4.1v%,硫含量为41.5ppm,总脱硫率为85.46%,RON为87.8,较原料油提高0.4个单位,液收99.1%,可生产符合国Ⅳ规范的清洁汽油。  相似文献   

13.
摘要:介绍了对长庆原油进行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庆原油属于优质的轻质低硫含蜡原油,馏分分布状况好。在生产装置炼制时,常、减压负荷均衡,易于平衡操作。初馏点-180℃馏分可做大乙烯裂解原料,但更适合做重整原料;145-240℃喷汽燃料组分收率较高,铜片腐蚀、硫醇硫不合格,说明长庆原油喷汽燃料中活性硫化物较多,在精制时应注意;柴油馏分柴油指数高、十六烷值大,腐蚀、酸度均符合成品柴油的标准。减压蜡油酸值小、粘度指数高,是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理想原料,同时其Cp高、残炭值低,重金属含量不高,也是理想的催化裂解原料;〉520℃的渣油沥青质含量较高,是生产沥青的理想原料,如果作为催化裂化原料,必须考虑调配比例,以防催化剂中毒。  相似文献   

14.
航煤产品铜片腐蚀主要与某些活性硫化物和有机酸相关,这些活性硫化物主要包括元素硫、硫化氢、硫氢化铵、硫醇、硫的氧化物、磺酸和酸性磺酸酯等.另外,航煤产品中存在其他杂质,如碱性物质、氯化物等也能对铜片产生腐蚀.加氢精制后航煤原料中有机酸、硫醇和碱性物等基本脱除,但由于航煤原料中含有微量氮,加氢后能与硫、氯生成硫氢化铵和氯化...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国内外硫醇转化催化剂及硫醇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概况。介绍了酞菁钴类硫醇转化催化剂、固体碱硫醇转化催化剂以及硫醇的碱催化氧化反应机理和氧化还原催化氧化反应机理。指出以新型硫醇转化催化剂取代目前工业上的酞菁钴类催化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王剑锋  刘春林  张桂兰 《河南化工》2010,27(10):11-12,14
介绍了延安石油化工厂60万吨/年液化气脱硫脱硫醇装置概况以及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工艺技术改造,有效地解决了装置存在的问题。改造后装置运行平稳,脱硫脱硫醇效果良好,产品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7.
A. Rochefort  E. Sacher 《Carbon》2009,47(9):2233-114
We have performed DFT-LDA calculations on the interaction of graphene with benzyl mercaptan, and on the role of the mercaptan in the adhesion of Pt nanoparticles. Our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Pt nanoparticles adhere more strongly to defect-free graphene than does benzyl mercaptan, which is essentially physisorbed. The role of the physisorbed mercaptan is to offer an abundance of -SH sites, to which the Pt bonding energy is greater than to graphene. This would lead to a higher deposition density of nanoparticles, which are decorated with chemisorbed mercaptan. The presence of benzyl mercaptan on the surfaces of Pt particles should also contribute to hindering the metallic phase coalescence.  相似文献   

18.
硫醇在Bd-St乳聚中的调节反应和调节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转化率x(>60%)为目的,按生产SBR 1500标准配方,研究了小试和工业装置聚合速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小试的聚合速度、硫醇的消耗速度比后者快,硫醇在不同聚合阶段的调节作用有很大差别,为提高x,必须强化聚合后期的调节效果。对6种硫醇的调节作用的研究表明,小试所得调节指数r值不能直接用于生产装置。为提高x,建议采用r值大的和小的硫醇混合一次加入,或r值大的硫醇分步加入。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次氯酸钠对组合工艺之超滤膜组件进行在线化学清洗,旨在研究膜污染状况与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水力清洗可有效恢复膜通量,反洗水加氯可有效延缓膜污染。在水力清洗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 k的有机物占有机物总量的87.3%,表明膜截留的大分子有机物可通过水力清洗使其从膜表明剥离;而在化学清洗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k的有机物含量是水力清洗废水的2.6倍,故小分子有机物需要进行化学清洗方可恢复膜运行通量。化学清洗废水中的中性亲水和极性亲水组分分别占总溶解性有机物的44.9%和40.8%,水力清洗废水中的强疏水和弱疏水组分分别占总溶解性有机物的50.9%和23.6%,表明亲水性组分是造成膜不可逆污染的主要因素,而膜截留的疏水性物质可通过水力清洗将其从膜表面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