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在低温及中高浓度条件下,利用氢氧化钠 硫脲水溶液浸渍处理由漂白硫酸盐慈竹浆抄造的纸张,经冷冻及洗涤后制备湿强纸,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碱浓、浸渍时间、冷冻温度、冷冻时间和洗涤时间等因素对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处理前后纸张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碱浓7%、浸渍时间3 s、冷冻温度-7℃、冷冻时间15 min、洗涤时间15 min的处理条件下,制得的湿强纸强度性能最好。与处理前原纸相比,在该条件下处理后纸张的干抗张指数提高了66%,干耐破指数提高了183%,湿抗张指数提高了321%,湿耐破指数提高了980%;同时处理后纸张中单根纤维的含量显著降低,且处理前后纸张纤维的官能团结构、无定形区和结晶区结构、热力学性能以及碳骨架结构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利用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在-10℃的条件下处理漂白硫酸盐化学浆,以求在保证纤维强度的前提下提高纤维松厚度,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处理前后纤维微观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纤维浓度15%、浸渍时间10min、冷冻时间75min、用碱量9%的条件下,上述目标可以实现。与原纤维相比,处理后纤维成纸的松厚度可提高21%,而纤维强度无明显变化,此外处理后纤维的成纸断面形态变化明显,而其它微观性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在-10℃以及中、高纤维浓度条件下处理蔗渣盘磨机械浆,以求改善其漂白性能,利用纤维质量分析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处理前后纤维微观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用碱量6%、冷冻时间45min、纤维浓度15%、浸渍时间10min的处理条件下效果最佳。与原纤维相比,处理后纤维经过氧化氢和连二亚硫酸钠两段漂后白度可提高21%,此外处理后纤维表面有轻微的破损,而其他微观性能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利用氯化锌水溶液在中、高纤维浓度的条件下处理漂白竹纤维化学浆成纸,以求制备高强度纸张,同时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处理前后纸张纤维微观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氯化锌质量分数65%、处理温度65℃、处理时间8min、洗涤时间10min的处理条件可满足上述要求。与原纸相比,经塑化后的纸张干抗张指数提高55%,干耐破强度指数提高132%,湿抗张强度指数提高190%,湿耐破强度指数提高456%,处理后成纸表面形态变化明显,其它微观性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预处理高卡伯值慈竹硫酸盐浆,以期改善其漂白性能,并利用纤维质量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表征处理前后纤维微观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碱脲体系在用碱量5%、冷冻时间30 min和纤维浓度15%的处理条件下,竹浆的漂白效果最佳;处理后的纸浆漂后白度可提高23%,得率损失6.7%,纤维素的官能团结构和结晶区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利用氢氧化钠-硫脲水溶液处理漂白竹材硫酸盐化学浆(低温条件下),以求在保证纤维素纤维成纸强度性能的前提下改善其松厚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最佳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在用碱量8%(以氢氧化钠计)、处理浓度15%、浸渍时间10min、冷冻时间70min的条件下,该体系对纤维素纤维松厚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佳。处理后纤维成纸松厚度提高21.7%,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分别降低7.30%和8.16%,而纤维形态和成纸断面形态的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浆浓、用碱量、浸渍时间和冷冻时间的单因素实验探究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对阔叶木漂白热磨机械浆成纸强度的影响。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浆浓15%、用碱量8%、浸渍时间15 min、冷冻时间60 min(-10℃);在该条件下,与原浆相比,处理后浆料的成纸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均可提高近60%,但松厚度有所降低,耐折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使用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预处理漂白阔叶木化学热磨机械浆,促进纤维之间的结合及纤维表面淀粉的留着以提高纸张强度。通过单因素实验,评估淀粉用量、纸浆浓度、用碱量、冷冻时间对纸张强度的影响情况并探究最佳工艺条件。当淀粉用量为15%、纸浆浓度为15%、用碱量为7%、冷冻时间为45m i n时,该化机浆的增强效果最明显,在打浆度相当的前提下,成纸抗张指数、耐破指数都均较大提升,但耐折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四硼酸锂用于纸张脱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5℃下采用四硼酸锂对两种纸张进行脱酸处理及脱酸后的老化实验,观察了脱酸剂浓度、处理时间对脱酸效果的影响,并与硼砂脱酸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纸张在质量浓度5.0 mg/mL的四硼酸锂中浸泡30 min后的强度性能较好,且脱酸后纸张的pH值控制在理想范围。老化实验后,四硼酸锂脱酸的纸张强度性能下降幅度要明显低于未脱酸处理纸张。在最佳脱酸剂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条件下,与硼砂脱酸相比,四硼酸锂脱酸纸张的强度性能更好,四硼酸锂是一种较好的纸张脱酸剂。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氯化锌水溶液预处理麦草草片以改善其高得率制浆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氯化锌用量、浸渍时间、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因素对麦草高得率制浆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原料或浆料微观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氯化锌用量8%、浸渍时间15min、处理温度70℃、处理时间60min的条件下,制得麦草漂白化机浆的性能最佳,和自制麦草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相比,经氯化锌水溶液预处理后制得的麦草漂白化机浆的磨浆能耗降低21.8%、细浆得率提高4.6%、白度提高5.7%、抗张指数提高15.3%、耐破指数提高18.6%、松厚度降低2.9%。同时两种漂白化机浆的官能团结构和结晶区结构的差别不明显,预处理后草片和浆料纤维的整体形态均没有明显差别,但经氯化锌水溶液预处理后制得麦草漂白化机浆纤维表面的破损程度略高。  相似文献   

11.
 用丝素蛋白和助剂戊二醛对糟朽丝织品进行加固处理,研究加固前后糟朽丝织品的各项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经丝素浓度为1.0%,戊二醛浓度为0.005%,丝素蛋白溶液中的浸渍时间(t1)为 40 min,戊二醛中的浸渍时间(t2)为60 min的处理,脆弱丝织物的强度有大幅度提高,耐老化性能得到改善,外观与手感未有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碱脲体系在中温条件下对木质纤维原料磨浆性能的影响,在本课题中利用氢氧化钠-硫脲-尿素体系处理玉米秸秆,在中温以及高纤维浓度(20%)的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探求其最佳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在浸渍时间15min、用碱量6%、处理温度70℃、处理时间60min的条件下,该原料的磨浆性能可得到有效改善。与经氢氧化钠水溶液预处理后制得漂白化学机械浆相比,经氢氧化钠-硫脲-尿素体系预处理制得漂白化学机械浆细浆得率、白度、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分别提高2.28%、5.94%、18.8%和20.5%,磨浆能耗和松厚度分别降低16.1%和4.65%。此外两种漂白浆纤维中元素含量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阻燃剂DM-3070对棉纱进行阻燃处理,研究了阻燃剂质量浓度、纱线浸渍时间、浸渍温度、烘燥温度对棉纱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纱线浸渍时间为5 min、浸渍温度为20℃、烘燥温度为150℃条件下,阻燃剂质量浓度为200 g/L时,棉纱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在阻燃剂质量浓度为200 g/L、纱线浸渍时间为5 min、浸渍温度为20℃条件下,烘燥温度为170℃、烘燥时间为1 min时,棉纱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在阻燃剂质量浓度为200 g/L、纱线浸渍温度为20℃、烘燥温度为170℃、烘燥时间为1 min条件下,纱线浸渍时间为15 min时,棉纱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在阻燃剂质量浓度为200 g/L、纱线浸渍时间为15 min、烘燥温度为170℃、烘燥时间为1 min条件下,为使工艺简便,纱线浸渍温度选择20℃时,棉纱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分别讨论PTT纤维碱处理工艺条件对减量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出PTT纤维碱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探讨碱处理对PTT纤维结构性能及其表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TT纤维经碱处理后,表面形成明显的坑穴,强度降低,吸湿性能、染色性能提高,当减量率达到15.97%时,其上染率明显提高;在促进剂(1631)浓度为0.003 mol/L条件下,PTT纤维碱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0.875 mol/L,处理时间60 min,温度90℃,PTT纤维的减量率可达到15.97%。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碱(NaOH)和酸(HCl)预处理以提取玉米秸秆中的还原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玉米秸秆预处理前后的形态变化,探究了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制浆性能及纸张强度性能。结果表明,在150℃,NaOH和HCl用量分别为6%,预处理时间120 min条件下,玉米秸秆的酸、碱抽提的还原糖(Trs)得率分别为34.2%和14.5%。其中,酸预处理玉米秸秆在碱用量为12%蒸煮时,纸浆得率最高,为48.1%。此外,酸和碱预处理后纸张撕裂指数分别降低了18%和13%,抗张指数也呈现下降趋势,分别降低了28%和16%,耐破指数分别降低了60%和41%。因此,预处理过程中半纤维素的损失会导致纸张强度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6.
将蚕丝织物在-28℃条件下进行冷冻处理,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对处理前后丝织物的形态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织物拉伸仪和织物透气性测定仪等对织物的力学性能、吸湿性能、透气性等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丝绸织物湿冷处理后,织物的表面形态发生变化,力学性能与冷冻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透气性能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毛木耳蜜饯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毛木耳为原料,制备毛木耳蜜饯。采用多次糖煮及冷冻处理,进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糖液浓度、料液比、糖煮温度、时间、冷冻温度、时间和浸渍时间等因素对蜜饯风味品质的影响,确定了毛木耳蜜饯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糖液浓度65%,料液比1:2,糖煮温度160℃,时间10min,冷冻温度-15℃,时间8h,浸渍时间8h。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氨纶丝进行碱液(NaOH)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氨纶丝进行弹性力学性能测试,包括重复拉伸性能、应力松弛性能以及断裂指标,以分析碱处理对氨纶丝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碱处理方式是影响氨纶丝弹性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工艺参数为:碱浓度20 g/L,温度100℃,浸渍时间60 min时,氨纶丝的各项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超声波处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溶液后溶液性能的变化及其作为纸张增强剂对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后,CPAM溶液的粘度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大及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超声波处理时间的增加,CPAM溶液Zeta电位逐渐减低;相同处理时间条件下,超声波功率大,其Zeta电位更低.不同条件下超声波处理的CPAM溶液对纸张强度性能的作用效果有较大的差别,其中400w处理14min后的CPAM对纸张增强作用效果相对最好,当其用量为0.1%(对绝干浆)时,纸张抗张指数提高了18.1%,耐破指数提高了18.8%,撕裂指数略有提高,但幅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0.
探究了KOH与NaOH在用碱量3%~7%(以KOH计)与浸渍时间10~80 min的不同条件对麦草化学机械浆及所抄纸张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压、浸渍温度95℃的温和条件下,KOH浸渍的麦草化机浆与NaOH浸渍的麦草化机浆相比,具有更高的紧度和强度。在浸渍过程中,由于KOH具有较强的脱木素能力,纸浆得率下降较多;KOH碱性较强,导致残液的pH值较高。KOH比NaOH破坏麦草纤维素结晶区的能力更强,因此其浸渍后的麦草浆中纤维形态较NaOH浸渍后的纤维形态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