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n:Fe:LiNbO3晶体的生长及位相共轭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LiNbO3中掺进ZnO和Fe2O3生长出Zn:Fe:LiNbO3晶体。测试了晶体抗光致散射能力、位相共轭反射率和响应时间。研究了Zn:Fe:LiNbO3位相共轭效应增强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Mg:Fe:LinbO_3晶体光折变增强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铌酸锂晶体中掺MgO和Fe2O3,生长出Mg:Fe:LiNbO3晶体.由于薄晶片的光爬行效应,晶体的二波耦合指数增益系数高达80cm-1,且角度响应范围加宽,响应速度和抗光散射能力都比Fe:LiNbO3有较大改善.以Mg:Fe:LiNbO3晶体作光放大器,实现了一次迭代全息关联存储.  相似文献   

3.
Eu:Fe:LiNbO_3晶体光折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Eu:Fe:LiNbO3晶体的指数增益系数,位相共轭反射率和光折变温度效应,以Eu:Fe:LiNbO3晶体作相位共轭镜,实现了实时关联存储。  相似文献   

4.
赵业权  王继扬 《压电与声光》1999,21(3):207-209,213
在LiNbO3中掺进ZnO和Fe2O3生长了Zn:Fe:LiNbO3晶体,测试了晶体抗光致散射能力和响应时间,以Zn:Fe:LNbO3晶体为位相共轭镜,氦氖气体激活介质,构成了外泵浦位相共轭激光器。  相似文献   

5.
基于双光束耦合的原理及实验结果,计算了纯LiNbO3和Fe:LiNbO3晶体中的有效载流子密度,对结果进行了讨论,指出光折变LiNbO3中氧空位色心也是载流子施主之一,且被激发的Fe2+仅占晶体中Fe2+浓度的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6.
双掺杂Zn,Fe:LiNbO3晶体的二波耦合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铭华  孙尚文 《压电与声光》1997,19(4):262-264,281
在固液同成分LiNbO3中,同时掺入6%ZnO(摩尔比)和0.05%Fe2O3(摩尔比),用提拉法生长了双掺杂Zn,Fe,LiNbO3晶体,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光折变晶体材料。文章用二波耦合技术研究了晶体的耦合增益和衍射效率,Zn,Fe:LiNbO3的光致折射率变化值达10^-5,且响应速率达到秒量级,这是双掺Zn,Fe两种杂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LiNbO3中掺进ZnO和Fe2O3生长出Zn∶Fe∶LiNbO3晶体。测试了晶体抗光致散射能力、位相共轭反射率和响应时间。研究了Zn∶Fe∶LiNbO3位相共轭效应增强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Ce∶Ho∶LiNbO_3晶体的全息存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Ce:HO:LiNbO3晶体的生长,研究了晶体的衍射效率、存储时间、图像质量等全息存储性能。用Ce:HO:LiNbO3晶体作记录介质,实现了实时关联存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Ce:Fe:LiNbO3晶体的生长,测试了晶体的二波耦合指数增益系数和衍射效率,它具有很高的指数增益系数和衍射效率,并且具有温度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Ce:Fe:LiNbO_3晶体的生长,测试了晶体的二波耦合指数增益系数和衍射效率,它具有很高的指数增益系数和衍射效率并且具有温度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1.
对CdSe-TFT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探索,对TFT矩阵的关键材料-半导体层CdSe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XC-36型高阻仪研究了CdSe薄膜电阻率随蒸发速度的变化,用三探针法和Curve Tracer QT-2对TFT样管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载流子迁移率为170cm2/V.s,OFF态电流小于10^-10A,ON态电流为10^-4A。  相似文献   

12.
含铕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实验合成了用于白光LED的红光荧光粉—Eu-苯甲酰丙酮(BA)-邻菲啰啉(Phen)。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与Eu发生配位;配合物的吸收主要源于配体的吸收;配合物在365nm紫外光激发下,在611nm处发出特征红光,表明配合物是一种可用于365nm波长紫外芯片的光致荧光粉;配合物的荧光寿命为5.033×10-4 s,量子产率为68.4%;配合物起始分解温度在250℃附近,满足白光LED的工作温度。同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出配体的单重态与三重态能级,对配合物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固态调制器电路常用的拓扑结构,讨论了开关直接串联与加法器叠加两种拓扑结构的特点。设计了基于IGBT的串联叠加式固态刚管脉冲调制器,调制器通过充电电源变压器实现电位隔离,采用6路调制单元串联叠加,并利用脉冲变压器升压至40 kV。重点讨论了该类型调制器研制中的关键技术,分析了脉冲变压器铁芯饱和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法;讨论了吸收电路的计算选取,给出了有无吸收电路时,IGBT的C、E两端电压波形;分析并解决了脉冲波形过冲控制以及电磁干扰噪声抑制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的光功率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数字控制式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的设计,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和光功率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结合外围电路,以数字控制技术代替以往的模拟电路,易于控制,精度高。对光功率控制系统也以单片机为核心,配合外围的功率采样电路和电流驱动电路.同时使用PD控制算法,控制电源电流,从而控制激光器光功率输出。在PD参数整定时,采用了工程实验法多次实验调试确定参数。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实现软件控制。为了提高控制的精度,把功率范围分为9段,对每一段都整定了一组参数,从而将光功率误差控制在0.02W内。所设计的驱动电路精度高,实时性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靖安油田延长组低孔低渗储层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玲 《电子显微学报》2003,22(4):352-357
本文以靖安油田延长组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及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对碎屑岩储层的岩性、孔隙及成岩作用进行了分析。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组成。储层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为主。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溶解作用所形成的次生孔隙改善了储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主要内容及使用方法。整个多媒体课件包含电子教案、实验、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仿真、模拟测试和电学名人简介五部分内容。电子教案采用PowerPoint制作,并配有用Flash MX实现的动画演示;实验以网页形式呈现;用Matlab软件和PSpice仿真工具制作了计算机辅助分析程序与仿真演示示例;采用VB和SQL Server数据库等技术制作了模拟测试软件;以Word形式给出了主要电学名人简介。整个课件内容丰富,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  相似文献   

17.
网络存储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凯  白英彩 《电子学报》2002,30(Z1):1928-1932
网络存储是信息社会的关键技术.本文讨论了网络存储技术及其应用,分析了网络存储技术的应用背景,对传统存储存技术DAS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传统存储技术DAS的局限性,分别讨论了目前网络存储两种主流技术NAS和SAN的特点,分析了网络存储技术相比传统存储技术的优势,指出了NAS和SAN逐渐融合和趋势,并对DAS、NAS和SAN三种技术进行了比较说明.结合学术、市场的研究方向列举了网络存储技术的一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嵌入式仿真训练系统将模拟训练与实装训练相结合,利用仿真技术,将模拟训练功能嵌入到真实武器平台中,利用真实武器系统进行高逼真度的训练,是改善训练模式,提高训练效能的有效途径。介绍嵌入式训练系统的原理及当前发展现状;对船舶操纵控制系统模块进行分析,提出了系统改造的总体方案,并就嵌入式训练系统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安全切换、嵌入式训练系统建模技术、仿真评估及故障仿真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嵌入式训练功能加装,可以提高装备训练能力,降低训练成本,并为新研制装备的嵌入式模拟训练系统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因特网的发展趋势是正在出现公共因特网和运营商的可管理的IP网并存的局面,可管理的IP网与因特网虽然都是基于IP技术,但是它们的基本理念是不同的.因特网将向下一代因特网(NGI)演化,IPv6为其主要特征.可管理的IP网基于IP技术,但是没有接受因特网的全部理念,它将智能由网络边缘移到网络内业务节点处.可管理的IP网结合各种增值业务模块将演化成下一代网(NGN).NGI和NGN以及固网和移动网络的融合发展将形成无所不在的网络,通信连接对象将扩展到"机-机",传感器和执行机构都将成为网络节点,网格将成为一种重要应用模式,网络节点将增加到上万亿个,这种大规模网络(LSI)将是今后网络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新型CMP用二氧化硅研磨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刘玉岭  张建新 《半导体技术》2005,30(8):25-26,33
介绍化学机械抛光技术的重要性,找出影响其性哪料种类做概要论述,找出其优缺点.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更具优势的抛光研磨料,详细介绍其特点及使用条件,另对它的使用效果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