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糯小麦淀粉为原料,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接枝共聚法制备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在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丙烯酸中和度、丙烯酰胺用量、丙烯酸甲酯用量、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吸盐水性能的影响.得到的较优工艺条件为:丙烯酸中和度/pH5.8,丙烯酰胺14g,丙烯酸甲酯1mL,反应温度75℃,引发剂4%过硫酸铵溶液5mL,交联剂2%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0.5mL.此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盐水倍率达到62.1g·g-1.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糯性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条件及吸附性能,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糯玉米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系统分析了淀粉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糯玉米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适宜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75℃,以单体质量计,单体与淀粉用量质量比为15∶1,单体丙烯酸中和度为pH4.8,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0.15%,交联剂丙三醇用量为0.11‰,此时所得树脂的吸水倍率为1 641.78 g.g-1。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糯玉米淀粉与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3.
以交联氧化淀粉为基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交联氧化淀粉基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研究淀粉用量、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淀粉氧化度与交联度对高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工艺条件是:淀粉基体用量为25%,单体质量比为AA∶AM=5∶1,引发剂用量为1.2%,淀粉溶胀度与羧基含量之比为48∶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此工艺条件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吸去离子水倍率2216g/g,吸1%NaCL溶液倍率170g/g,吸1%MgSO_4溶液倍率53g/g,吸1%CaCL_2溶液倍率15g/g,吸1%ALCL_3溶液倍率8g/g。  相似文献   

4.
利用溶液聚合法以明胶与丙稀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并考察了树脂的吸水性能、吸盐水性能、吸乙醇性能、吸人工尿的性能、盐水浓度不同时的吸水性能及保水性能。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为480g/g,吸盐水倍率为69g/g。  相似文献   

5.
黄赣辉  顾千辉  顾振宇 《食品科学》2012,33(10):124-130
研究响应曲面优化微波法制备芭蕉芋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单体中和度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并对共聚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法制备芭蕉芋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工艺为单体丙烯酸与干淀粉比8.2:1(mL/g)、引发剂用量为干淀粉质量的2.8%、单体丙烯酸中和度80.1%时,此时树脂的吸水倍率为769g/g。红外扫描吸收谱表明,接枝共聚物中存在着羧基、酰胺基等特征性亲水性基团。  相似文献   

6.
对荞麦淀粉接枝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吸水速率、重复吸水倍率、吸盐液倍率、自然条件下的失水率以及不同温度下的失水率等吸水和保水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荞麦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三元接枝共聚物吸水快,且具有较高的吸水倍率,较好的保水性和耐盐性.  相似文献   

7.
在不通氮气条件下,以马铃薯淀粉、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甘油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进行接枝共聚制备耐盐性树脂,优化了马铃薯淀粉耐盐性树脂合成工艺。结果表明,当马铃薯淀粉与单体(g/mL)比例为1∶7,丙烯酸与丙烯酰胺摩尔比为0.5∶1,丙烯酸中和度为70%,反应温度60℃,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分别为单体的0.25%,0.6%(相对于单体的wt%)时,交联时间为1.5h。此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0.9%NaCl倍率达到76g/g,吸蒸馏水倍率达到786g/g。  相似文献   

8.
微波催化玉米淀粉基高吸水树脂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基质、丙烯酸为单体、硝酸铈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微波辐射的方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淀粉与丙烯酸单体的配比等因素对树脂吸水能力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玉米淀粉3.0 g、丙烯酸7.5 mL、去离子水18.0 mL、丙烯酸pH 6.5、硝酸铈铵0.15 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3.0 mL及120 W微波反应5 min.所制备的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对去离子水的吸倍率可达659.3 g/g.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热糊化(HGL)和机械活化(MAC)木薯淀粉(st)为母体,丙烯酸(AA)为反应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考察了AA/st质量比、引发剂(APS)用量、交联剂(MBIS)用量对淀粉基高吸水树脂吸液能力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仪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A单体成功接枝于st上,AA/st质量比、APS用量和MBIS用量是影响树脂吸液能力的主要因素。机械活化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MAC-st//AA)与热糊化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HGL-st/AA)相比,APS用量和MBIS用量大大降低,最大吸去离子水倍率增加194.51 g/g,提高了43.14%,最大吸生理盐水倍率增加16.88g/g,提高了27.1%。由此表明,机械活化预处理技术较热糊化预处理技术对反相乳液法制备淀粉基高吸水树脂可以降低原料用量,减少成本。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相悬浮法以淀粉接枝丙烯酸合成吸水性树脂;探讨单体与淀粉质量配比、交联剂、引发剂、油水体积比、单体中和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率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工艺条件:单体与淀粉质量配比5∶1、交联剂用量0.122 g、引发剂用量1.3 g、油水体积比1.3∶1、单体中和度70%;聚合物在自来水中最大吸液倍率为95 g/g,且产品具有良好吸水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