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测量晋北煤业巷道掘进过程中松动圈的范围,并确定松动圈的类别,该矿井围岩松动圈测定仪器采用的是KMT型矿用数码钻孔成像测试仪,对开采过程中的围岩松动圈范围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巷帮最大松动圈尺寸2.10 m,巷顶最大松动圈尺寸1.75 m,巷道围岩属于Ⅴ类不稳定围岩。所以巷道在支护设计中应选择拱形断面,采用组合拱理论确定锚杆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2.
李奋勇  郭生 《中州煤炭》2018,(8):209-214
采用超声波测试方法对北岭煤矿4号煤层主运大巷、回风大巷和405工作面两巷围岩松动圈进行了测量,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基于松动圈理论对北岭煤矿4号煤层围岩进行分类,通过对比巷道支护围岩松动圈分类表,从而得出4号煤层所测试巷道围岩分类中,巷道两帮属于Ⅲ类围岩(一般中等稳定围岩),巷顶围岩松动圈介于中松动圈与大松动圈之间,考虑安全因素取大松动圈,在松动圈分类法中,顶属于Ⅳ类围岩(不稳定围岩)。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陕北某矿二、四盘区主运巷支护强度大,支护体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以岩石力学实验及围岩松动圈测试的结果为依据,采用松动圈理论及极限平衡区理论进行支护方式的优化设计。经现场工业性试验,得到了理想支护效果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曙光矿专用行人巷为半煤岩巷道,巷道变形破坏严重。利用霍克-布朗(Hoek-Brown)强度准则计算了专用行人巷的松动圈范围,并对巷道围岩破坏进行了岩层影像探测研究,基于松动圈支护理论提出了相应的支护措施,并对支护效果进行了现场观测,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煤》2017,(8)
为了确定某矿3_下109工作面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采用DYTJ20岩层探测仪对巷道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轨道巷围岩属于大松动圈IV、V类,是不稳定围岩;胶带巷围岩属于大松动圈Ⅵ类,是极不稳定围岩,其中5 m护巷煤柱全部进入塑性区,为巷道加强支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开巷后围岩的物理状态变化入手,根据现场实测及实验室模拟试验对围岩松动圈的研究,阐述了用松动圈值这个综合指标对围岩进行分类的理论,并建立了巷道支护围岩分类方法。文章还介绍了应用这一分类法在松软岩层中进行工业性试验中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属于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巷道的23305下工作面回风巷围岩的稳定,通过回风巷围岩松动圈测试对围岩松动圈的厚度进行分析,结合3#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分析对回风巷的支护方案进行具体设计,并进行矿压监测。结果表明:支护方案实施后,巷道顶底板的最大移近量为42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68mm,保障了巷道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准确确定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大小对于选择合理的巷道支护方式与支护参数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使用的松动圈测试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对钻孔成像测试法进行了研究。应用该方法测定了鲁西煤矿3下109工作面轨道运输巷的松动圈大小,确定了巷道围岩的类别,并进行了支护设计,支护效果良好。最后运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法模拟了围岩松动圈范围,模拟结果与钻孔成像的现场实测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
软岩锚喷网支护中,巷道收敛变形与松动圈有密切的关系。巷道收敛量是评价巷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巷道支护设汁的重要参数。松动圈是巷道开巷后围岩固有的物理状态,它是地压、围岩性质、巷遭跨度、掘进方式及地质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按照松动圈组合拱理论的观点对软岩锚喷巷道进行支护参数设计,首先就必须了解锚喷巷道在收敛变形稳定前巷道的收敛量,  相似文献   

10.
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技术与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进行巷道硐室围岩分类和支护设计时,特别是在对软岩巷道进行返修时,围岩中由于开巷等原因而产生的松动圈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当重视。对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围岩松动圈测试技术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并对今后围岩松动圈测试技术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软岩巷道支护基础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岩巷道施工时,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技术情况,对此,施工中曾探索过各种规律性,从而出现多种理论解释,因为具体条件比较复杂,当前还尚未有一种可统一解释各种矿压支护问题的成熟理论。本文作者及其领导的科研小组,在软岩巷道支护理论的研究上进行了深入探索,本文介绍了他们的研究路线和方法、围岩松动圈的发现与科学实验结果,以及松动圈支护理论的形成过程。松动圈是客观存在,是围岩开巷后综合条件的反映,在实践中和实验均已得到证明,从而提出按松动圈进行岩石分类的系统,并将围岩分为6个大类,同时指出各类围岩的相应的合理支护结构。松动圈理论已在一些矿区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耿村煤矿12170工作面回风巷在回采期间的围岩松动圈测试,验证12170工作面回风巷支护参数是否合理。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得12170工作面回风巷围岩松动圈在2.8~3.2 m,围岩属于Ⅴ~Ⅵ类的软岩;同时得出了大围岩松动圈是回采期间回风平巷变形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围岩松动圈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现于巷道周围的圈层松动体.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中国矿业大学的董方庭等提出了围岩松动圈支护方法,该方法具有理论直观、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深、浅部岩体巷道支护中得到广泛应用.阐述了国外围岩松动圈研究的早期成果,归纳了国内围岩松动圈理论提出及不断完善的过程,指出了围岩松动圈理论存在的不足,为松动圈支护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更广泛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在常村矿井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宝如 《煤》1995,4(5):9-32
根据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对常村矿井16种岩层进行了围岩松动圈测定,提出常村矿井围岩松动圈支护试用表,并依据表1选择破坏巷道修复和新开工程支护类型和结构。通过实践证明,采用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设计的锚喷支护参数是可行的,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基于松动圈围岩分类法煤帮锚杆支护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松动圈厚度值Lp是一个多因素综合指标的体现,利用Lp值进行松动圈围岩分类,有效克服了原岩应力、围岩强度、地下水等诸多影响围岩稳定性因素难测定的困难.运用松动圈围岩分类法对某煤矿88301工作面辅助运输巷两帮进行锚杆支护设计,结果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围岩松动圈巷道支护理论 ,对梁北煤矿深井车场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实测 ,在对该矿围岩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提出了不同岩性巷道的支护方案和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7.
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在煤巷支护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在屯兰矿12501运输巷道内应用PHD-2型松动圈测试仪进行围岩松动圈范围测试,确定松动圈厚度值LP并进行松动圈分类。由测试结果可知,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在1.3~1.5m之间,属于中松动圈Ⅲ类一般围岩,应按照悬吊理论设计支护参数,从而确定适用于巷道地质条件的支护方案。通过对支护方案进行现场试验并监测巷道表面位移量,证明巷道变形量小,顶底板最大移近量小于26mm,两帮最大移近量小于36mm,围岩保持稳定。这表明根据围岩松动圈理论设计巷道支护方式及参数是合理可靠的,为屯兰矿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赵庄煤业西翼胶带巷极破碎软岩的变形控制技术问题,对西翼胶带巷两帮和底板进行了探地雷达松动圈测试,得出了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和破碎情况,基于松动圈测试及分析,提出了由预留变形量让压、初次全锚索网喷支护、深浅孔注浆加固、底角锚注加固组成的锚注联合支护体系,并在西翼胶带巷进行了应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全锚索及深浅孔注浆加固下,巷道围岩强度提高,整体性较好,围岩破坏范围大幅减小,巷道表面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能够较好地满足巷道的使用,成功地解决了胶带巷大松动圈极破碎软岩条件下的巷道稳定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软弱破碎、巷道变形大、长期蠕变、支护损坏严重的特点,基于围岩松动圈理论,运用FLAC3D进行了巷道围岩松动圈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巷道埋深-围岩松动圈变化关系,巷道断面形状-围岩松动圈变化关系,岩体黏聚力-围岩松动圈变化关系及岩体摩擦角-围岩松动圈变化关系,分析了它们对巷道围岩松动圈形成及发展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基于红林煤矿3918运巷现场条件,介绍了超声波测试松动圈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及测试过程,同时运用岩层探测记录仪更加直观地记录围岩松动圈状况。最后运用计算机模拟运巷围岩松动圈。实测与模拟相结合,得出围岩合理的松动圈范围,为确定合理的锚杆支护参数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类似条件的松动圈测试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