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针对以前传统的微带共形阵在弹道修正弹和遥测等应用平台上安装困难及抗高过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弹丸头锥上对称配置的S波段微带天线阵。该微带天线阵采用天线单元与微带功分器分离的形式,两个天线单元介质基片焊接在23 mm×30 mm的钢片上,用螺钉固定在头锥上铣削出的小平面上,在头锥两侧对称布置。微带功分器放置在锥体内部,天线单元通过背馈方式与微带功分器连接,进行等幅同相馈电。仿真、测试与试验表明:S波段弹丸头锥上对称配置的抗高过载微带天线阵性能指标优良、安装工艺简单且具有抗高过载能力,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各种尺寸的遥测和弹道修正弹的弹载共形微带天线阵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一种三频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天线能够同时工作在GPS L1、L2波段和GLONASS波段。天线将两层层叠辐射贴片和馈电网络集成在一起,层叠结构保证了天线的紧凑。双馈电结构与圆极化馈电网络保证了天线具有良好的阻抗带宽和圆极化特性。用HFSS软件对天线进行仿真、优化。文中给出了天线的详细设计及实测结果,实测结果表...  相似文献   

3.
基于遗传算法的宽带相控阵天线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利用遗传算法综合不等距相控阵天线,把经过改进的方向图函数用于适应度函数的计算,在一定的带宽范围内对天线阵的馈电幅度及阵元间距进行了优化.这种方法在抑制副瓣电平的同时使天线阵的相对带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大大改善了相控阵的工作带宽并且达到了宽角扫描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中叙述一个供L波段拉收机用的圆型微带贴片天线。通过在天线中插入变容二极管的方法,大大地提高固有的频带窄的微带贴片天线的有用带宽。变容二极管是用微处理器控制的数字--模拟转换电路施加偏压的,该电路模拟了接收机的微处理器。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线通信中单贴片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带宽很窄的问题,提出了小型化半圆形宽频带圆极化微带天线。该天线通过在半圆形辐射贴片上开一组尺寸和位置非对称的矩形槽实现圆极化,应用非共面的临近耦合馈电补偿馈电探针的电感展宽天线的带宽。仿真结果表明,在2.30~3.04GHz范围内,天线的回波损耗小于-10dB,阻抗带宽27.7%;在2.37~2.54GHz范围内,天线的轴比小于3dB,圆极化带宽6.9%;在宽带范围内天线的增益大于6dB。与圆极化E形微带天线相比,不仅提高了带宽,而且贴片面积缩小了40%。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毫米波波导口天线损耗较大、半功率波束宽度较窄和馈电转换结构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具有低损耗微带-波导转换结构的双面阶梯波导口天线。该天线系统采用了优化的矩形双面阶梯波导口结构,并且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到波导的馈电转换部分采用结构简单的微带转波导结构。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将波导口天线的半功率波束宽度展宽20°左右,同时天线的增益达到7.64dB,1.6GHz的带宽内波端口回波损耗低于-25dB,实现了波束的展宽和较低的回波损耗。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引信作用的宽频带微带天线阵的设计方法与过程,分析了天线的工作原理,并将天线的理论计算数据、HFSS软件仿真的数据与实际测试数据作比较,得到测试数据与仿真数据比较吻合的结果:该天线主峰倾角值偏离天线阵轴30。附近,在400MHz带宽内最大增益值大于10dB。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型平面微带型和差网络实现了Ku波段单脉冲天线阵列的小型化设计.使用ADS优化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十"字形和差网络,并且使用参数加载等方法,在HFSS中仿真出一个8×8的微带矩形贴片天线阵列作为收/发天线,和差网络和微带天线阵列组成单脉冲天线阵.8×8天线阵列、和差网络和馈电系统在同一平面上,所以此天线阵列与传统单脉冲阵列相比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凑,对该天线阵列进行了研制和测试,测试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毫米波圆极化微带天线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但是同时也存在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相对较小的缺点。采用连续相位旋转法设计了一种四单元的小尺寸的毫米波圆极化微带天线阵列,仿真表明:该天线具有较宽的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介绍了两种新型的工作于毫米波频段的微带平面天线,它们的新颖之处是分别采用了悬置微带和串并联馈电网络两种方式来减少馈电损耗,从而提高了增益.这两种天线能够满足目前微带天线日益增长的宽频带、高增益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在未来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研制一款工作频段为3~15GHz的两臂平面正弦天线,使用50Q同轴电缆馈电。正弦天线具有平衡辐射结构及超宽带特性,因此必须使用相应的馈电巴伦进行匹配转换。但传统的指数渐变微带巴伦纵向尺寸过大,通常为0.5λmax不利于整个天馈系统的紧凑布置。因此,设计了一种小型化的微带馈电巴伦并用于两臂平面正弦天线的馈电。通过测试比较发现,在其各项性能和常规微带馈电巴伦的正弦天线基本保持一致的前提下,纵向尺寸得到了很好的压缩,利于实现紧凑布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型磁负超材料单元,通过采用HFSS,Matlab等软件对其电磁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磁负特性。根据该磁负超材料在磁负频段谐振产生传输阻带这一特性,设计了一款工作在3 GHz的同轴馈电二单元微带天线阵。通过在天线阵单元间加载该磁负超材料单元阵列,使天线阵列间互耦有效降低了12.1 d B。天线单元间距仅为λ/10(λ为天线在自由空间工作波长),且天线阵列的远场辐射性能有所提高。因此,所设计的磁负超材料单元在设计紧凑型高性能天线阵列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毫米波基片集成波导裂缝阵列天线具有频带宽、辐射效率高和剖面薄等优点,对实现毫米波雷达导引头的小型化研制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根据基片集成波导理论,采用阵列天线设计方法,研究了基于微带贴片加载形式的单元裂缝天线频率带宽拓展方法;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平面馈电网络设计方法,设计了16×12微带贴片加载的基片集成波导裂缝阵面结构、并馈基片集成波导功率分配及和差波束形成网络,使用HFSS对天线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研制了毫米波频段单脉冲基片集成波导裂缝阵列天线样机实物。经测试,天线带宽大于1 GHz,效率优于30%,驻波小于2,厚度仅为4 mm,指标测试结果与设计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小型超宽带(UWB)指数渐变开槽天线,此天线用180°微带线相移器馈电网络馈电,研究了其相移器馈电网络的转接特性和反射损耗. 并在辐射部分的前后端分别开小槽缝,改善了带内特性,进一步展宽了天线的频带,使天线的带宽大于3∶1(S11< -10 dB).方向图在整个带宽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方向特性,并在X波段具有良好的对称端射特性,在中心频段增益大于10 dB.  相似文献   

15.
针对弹载遥测天线小型化、弹体共形及抗高过载的综合性问题,提出了弹丸头锥上小型化共形短路遥测天线。该天线采用低介电常数柔性薄介质基底材料实现弹载共形,基于多短路针加载短路面的原理,逐步优化和确定了小型化共形短路遥测天线的各种参数,实现了天线的小型化。采用两片共形短路遥测天线对称配置形成的微带天线阵方向图具有在赤道面为圆形,子午面为"∞"字形的全向辐射特点。该天线外形尺寸为宽21 mm,长20.5 mm,厚0.5 mm。仿真、测试与试验表明,弹丸头锥上小型化共形短路遥测天线具有体积小、易加工安装、方向图稳定且具有抗高过载能力特点。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小尺寸平台的遥测和弹道修正弹的弹载共形微带天线阵设计。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弹载卫星接收天线小型化、方向图覆盖及抗高过载的综合性问题,提出了弹丸前端抗高过载北斗接收天线。该天线基于微带振子天线原理,利用天线曲流技术将天线振子折线形成伞形微带振子,同时在天线背面的振子天线内侧通过开槽形成电容加载,缩小了天线尺寸,并采用对称微带振子馈电结构实现了天线方向图在赤道面为圆形,子午面为"∞"字形的全向辐射。仿真、测试与试验表明,弹丸前端抗高过载北斗接收天线性能指标优良,具有体积小、易加工安装、方向图稳定等特点,在承受高过载的发射条件下满足产品全弹道卫星定位。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不同榴弹平台的卫星接收天线设计。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基于矩形缝隙耦合的Ka波段圆极化微带天线单元,分析了各参数对轴比特性的影响;为改善天线的轴比带宽和圆极化纯度,采用顺序旋转馈电技术,设计了4×4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阵列。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阵列具有良好的宽带特性,其阻抗带宽(S11<-10dB)达25%(31.4~40.2GHz),轴比带宽(AR<3dB)达17%(31.8~37.8GHz)。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新型宽带宽波束折角振子天线,微带振子的两臂分别印刷在介质板的正反两面,该结构实现了从不平衡微带线到振子两臂的平衡馈电.调节振子臂的折角角度,获得了较宽的波束宽度,通过在接地板外侧刻蚀齿状扼流缝隙,抑制了后向辐射从而提高了天线的增益.对该天线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给出了驻波曲线和方向图,实验结果表明该天线阻抗带宽达到40.9%(VSWR≤2),覆盖了7.0 GHz~10.6 GHz的频率范围.基于上述优点,该天线在相控阵和通信系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沈磊  黄忠华 《兵工学报》2014,35(7):960-964
为解决超宽带引信发射机与天线带宽、功率匹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超宽带无线电引信天线。借助CST电磁场仿真软件对三角对称振子天线的馈电点和张角天线性能进行了仿真优化,通过分析其驻波比、天线带宽、天线增益和辐射信号幅度,可得出三角对称振子天线的最佳馈电点为三角形顶端、最佳张角为60°以及时域分析法更适合于超宽带无线电引信天线的仿真与优化。  相似文献   

20.
赵伟  张好军  王松杰 《兵工学报》2016,37(11):2157-2162
针对小弹径空空导弹引信收发天线高隔离度的要求,设计基于波导缝隙阵列的前向馈电天线和后向馈电天线,采用弹轴方向收发天线错位布局的结构形式。方向图和隔离度测试结果表明,前向馈电天线和后向馈电天线均实现了空心漏斗形状的方向图,且在1 GHz工作带宽内,收发天线隔离度优于-80 dB, 较常规的天线布局,至少提高了11 dB. 该天线设计和布局实现了引信的高隔离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