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偏依赖量的风功率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网技术》2021,45(2):552-558
分析各类影响因素与风电功率之间的相关性对于提升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度和评估风电机组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原有相关性分析没有考虑风电功率时变特性和不能反映影响因素与风电功率之间复杂非线性关系的问题,提出基于影响因素重要性和偏依赖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历史数据,利用梯度提升树和人工神经网络训练风电功率模型。其次,基于功率模型提出影响因素重要性指标,识别影响功率的重要因素。然后,利用风电功率对各类影响因素的偏依赖量衡量影响因素的变化对风电功率趋势的非线性影响。最后,采用实际风电功率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识别影响风电功率的重要因素,并可衡量各类因素的变化与风电功率之间的非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由于机器学习的黑盒特性导致负荷预测结果不可溯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hapley值的电力负荷预测结果溯源分析方法.阐述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负荷预测模型的一般形式和基本过程;基于负荷预测模型,利用合作博弈论中的Shapley值计算各类负荷影响因素对负荷预测结果的影响;对利用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训练的负荷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溯源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可以洞察负荷预测过程,从而实现负荷预测结果的溯源分析以及考虑复杂非线性的负荷影响因素分析,也可以在构建负荷预测模型时指导特征选择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气象因素是短期负荷预测中的重要因素,考虑气象累积效应选取相似日作为训练样本,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方法(IPSO-BP)。首先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与日负荷相关程度较大的气象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加权几何距离选取与待预测日关联度较大的历史日作为相似日,并对IPSO-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电力系统最大负荷同时率是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其分析要考虑众多影响因素的叠加效用,并在预测模型中体现这些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在负荷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能够定量地描述各因素之间相互变化的相对性特点和BP神经网络在非线性映射方面的能力,揭示负荷同时率与电力、经济和需求侧管理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有效凸显了影响负荷同时率变化的主导因素。用MATLAB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并通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网络隐含层节点的逐步优化,使网络结构达到最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P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预测精度、学习效率和实用性,能够为电网规划中负荷同时率预测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城市电网核心区负荷变化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对电网调度部门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挑战。基于南京电网实际负荷数据,分析了负荷变化特性及各类影响负荷变化的因素,同时针对预测方法中存在的边缘效应等问题,通过改进训练策略,提出了一种新的人工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多隐含层和动态神经元个数的预测方法,对不同神经元预测结果进行比较,以达到预测负荷的目的。预测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适用性强且能获得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为城市核心区的短期负荷预测提供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6.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研究地区电网夏季空调负荷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空调负荷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地区电网夏季空调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以地区电网负荷变化曲线为基础,实现了对空调负荷曲线的有效分离,随后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考察各类影响因素与日最大空调降温负荷的相关性,通过比较日最大空调降温负荷与各类指标的相关系数,构造出一个能够体现最大空调负荷受本地区气象和社会经济影响较大的"经济气象综合指标",并利用回归分析提炼出空调降温负荷与综合指标的变化规律,最终实现夏季空调负荷的精准预测。基于某地区电网2006—2015年电力负荷及其相关数据,使用该模型预测2016年该地区电网夏季空调负荷,预测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气象因素是短期负荷预测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预测精度,研究了一种基于气温累积效应和灰色关联度的支持向量机拓展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与日平均负荷相关程度较大的气象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气温累积效应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历史日进行分析,选取与待预测日关联度较大的历史日作为相似日,并对LSSVM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实际应用表明,使用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苗键强  童星  康重庆 《电力建设》2015,36(10):99-104
能源互联网正在逐步影响电网的规划建设方式,其对于相关的负荷预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假日负荷预测由于存在与正常工作日差异较大且历史数据较少的原因,其负荷预测的效果往往不理想。通过相关因素统一修正模型对气象、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修正处理之后,得到统一相关因素影响下的正常工作日数据。考虑“近大远小”的原则,对于正常工作日和节假日负荷曲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基于点对点倍比预测模型提出节假日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自动削弱历史中不正常数据对于预测精度的影响。将提出的预测方法应用于我国北方某城市和某地区的节假日负荷预测,算例分析结果显示预测精度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可以为相关电力部门节假日负荷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短期负荷预测为综合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但负荷波动的不确定性及多种能量相互耦合增大了预测难度。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综合相关性指标和SA-BiGRU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模型。考虑到不同气象因素对多元负荷的影响,采用综合相关性指标计算气象因素与负荷间的相关性,提出多元负荷三项耦合乘积挖掘能源间交叉耦合关系,并构建特征矩阵作为预测模型输入。同时,利用自适应k-means将原始输入数据划分为不同负荷场景,降低预测复杂度;在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中引入自注意力机制,为输入特征赋予不同权重,从而增强模型对重要特征的区分能力。最后,采用算例与现有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元负荷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短的预测时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分布式电源和新型负荷的容量累积造成负荷影响因素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特性增强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记忆神经网络和曲线形状修正的负荷预测方法。在负荷峰值预测中,采用最大信息系数计算负荷峰值与影响因素的非线性相关性,实现对输入特征的筛选;综合考虑负荷峰值序列的长短期自相关性和输入特征与负荷峰值的不同程度相关性,结合Attention机制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建立负荷峰值预测模型。在负荷标幺曲线预测中,通过误差倒数法组合相似日和相邻日建立负荷标幺曲线预测模型;针对预测偏差的非平稳特征,利用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BiLSTM网络建立误差预测模型对曲线形状进行修正。应用中国北方某城市的区域电网负荷数据为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气象因素粗糙集理论的负荷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力负荷受气象因素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准确预测负荷中的气象负荷是负荷预测中的一项有意义的课题。本文首先采用粗糙集对影响负荷的气象因素进行规则简约,找到影响负荷的核心气象因素;然后以这些核心因素为坐标寻找与预测日距离最小的历史数据,利用时间序列方法进行预测。经实际系统检验,证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气象负荷预测中的主观性,将历史数据的发掘过程量化,便于机器预测。并且预测结果误差小,是一种适用性很强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电力负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多气象因素影响下的短期负荷预测任务,提出改进Apriori关联度分析及飞蛾火焰优化的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算法的电力负荷短期预测新方法。首先,提出改进Apriori算法分析气象因素与负荷之间的关联程度。依据分析结果除去非必要气象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人体舒适度评价指标。其次,将降维后气象数据结合地区负荷数据作为模型输入。最后,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进行短期负荷预测建模,并结合飞蛾火焰优化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来优化模型。通过对某地区负荷数据协同气象数据进行对比预测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负荷预测模型能有效提升地区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深度学习的序列模型难以处理混有非时序因素的负荷数据,这导致预测精度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自注意力编码解码网络(SAEDN)和残差优化(Res)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特征提取模块由二维卷积神经网络组成,用于挖掘数据间的局部相关性,获取高维特征。初始负荷预测模块由自注意力编码解码网络和前馈神经网络构成,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对高维特征进行自注意力编码,获取数据间的全局相关性,从而模型能根据数据间的耦合关系保留混有非时序因素数据中的重要信息,通过解码模块进行自注意力解码,并利用前馈神经网络回归初始负荷。引入残差机制构建负荷优化模块,生成负荷残差,优化初始负荷。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预测精度和预测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短期日负荷预测的精度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理念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在建立预测模型前对所给数据采取一定的预处理:首先提取所收集的海量数据的负荷特征,对负荷特征进行分析,然后进行负荷数据与影响负荷值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此确定对负荷影响较密切的因素,随后建立分类器得到各主要影响因素与各负荷类别之间的关系为后续预测模型奠定基础。对预处理后得到的不同类型的负荷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不同的负荷预测模型。以南方某发达城市2008年的负荷数据作为算例验证数据,将本文所提负荷预测方法所得结果与未经数据预处理的负荷预测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精度较传统方法提高约6%。  相似文献   

15.
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针对新冠疫情期间负荷需求波动大、历史参考负荷难以建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与静默指数、滚动焦虑指数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利用谷歌流动性数据和疫情数据构建出静默指数、滚动焦虑指数来量化经济、疫情的发展对电力负荷造成的影响。然后,采用最大信息系数分析疫情期间电力负荷的强相关因素并引入疫情负荷关联特征。最后,将气象数据、历史负荷以及构建的疫情关联特征合并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预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引入疫情关联特征的负荷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提高疫情期间负荷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预测可信度的多级协调SLF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了元胞历史负荷数据的评价指标,并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计算出各元胞的负荷预测可信度。然后建立空间电力负荷多级协调模型,并将元胞负荷预测可信度应用到多级协调模型中,最后利用该模型调整元胞目标年的预测值。空间电力负荷多级协调模型以不同层级负荷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上下级电网的预测结果之间出现的不均衡、不协调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空间负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为进一步的电网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选取了指数平滑作为预测方法,并对预测结果采用空间电力负荷多级协调模型进行优化调整,调整结果表明空间电力负荷多级协调模型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李永通  陶顺  赵蕾  郭傲 《电测与仪表》2019,56(16):32-38
负荷预测不仅是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基础,同样也是实现电力需求侧智能用电管理的基础。短时间尺度相关性分析能够挖掘一段时间内负荷的用电行为,相似用电行为分析有助于改善负荷预测效果,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短时间尺度相关性聚类的负荷预测方法。首先,根据短时间尺度用电时间序列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构造相关系数矩阵,并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去噪处理;然后,基于相关系数矩阵,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的方法来实现不同用电特性负荷之间的聚类,每类中负荷具有相似的用电行为;再分别对每一类中所有负荷数据求和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超短期负荷预测,基于每类的负荷预测结果计算系统的负荷预测;最后,通过对某110kV变电站10kV负荷馈线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短时间尺度相关性分析的聚类提升了负荷预测的效果,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多因素影响的灰色神经网络组合电力负荷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般的电力负荷预测都是只针对电力历史负荷值做预测,而实际电力负荷是受到各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非线性系统.首先提出多因素影响的灰色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研究同时考虑了在各可定量分析因素影响下的负荷增长和波动二重趋势性问题.通过电力负荷预测应用的实例,对某地区电力负荷值,GDP值和各产业值进行分析,建立对应的优化组合预测模型,并与其它算法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综合考虑了电力负荷的多种特性,能有效地提高负荷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电力负荷混沌动力特性及其短期预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进行负荷建模和预测,并将预测精度作为一种辨识工具,用于分析电力负荷变化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可将负荷的变化特性描述为低维混沌系统。根据负荷的混沌特性及一步向前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优选重构参数的方法,并采用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加权一阶局域法多步预测模型进行了负荷预测。相空间模型能识别负荷序列的内部特性并进行预测,因此是分析和预测负荷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针对采用神经网络进行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时其网络输入变量的选择是影响预测效果的关键问题,该文提出使用模糊粗糙集理论解决这一问题: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形成决策表;利用模糊粗糙集理论进行属性约简、去除冗余信息;用得到的属性作为BP网络的输入进行训练预测。该方法既全面考虑了影响负荷预测的历史时间序列、气象等各种因素,为合理地选择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又避免了由于输入变量过多而导致神经网络拓扑结构复杂、训练时间长等不足。计算实例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