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酶法辅助聚乙二醇(PEG)-200提取野菊花中绿原酸的工艺条件。以绿原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纤维素酶用量、液固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为试验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液固比下的野菊花中绿原酸提取的4种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0.8%,液固比20∶1(mL∶g),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野菊花绿原酸提取率可达3.92%;Slogistic1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数学模型过程,是描述野菊花中绿原酸提取过程的最佳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不同生长期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柴达木盆地不同生长期菊芋叶片为研究材料,建立了菊芋叶片绿原酸HPLC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并对柴达木盆地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随生长期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在选择流动相时,本文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获得了较好的分离度,并进行了标准曲线的绘制。对不同采集时间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差异显著,最高月份含量可达到最低月份含量的2倍,8月1日至10月15日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至10月15日达到最高(叶片干重的0.83%),随后逐渐降低。以上实验数据表明,柴达木地区作为绿原酸提取原料的菊芋叶片采收期以10月15日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中绿原酸醇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利用正交实验设许考察了提取温度(℃)、浸提时间(min)、液固比(ml/g)、乙醇浓度(%,v/v)4个因素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绿原酸提取最佳工艺:浸提温度65℃、浸提时间20min、液固比为15:1(ml/g)、乙醇浓度为80%,提取率达7.953%,为绿原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菊芋中菊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组实验法对菊芋中菊粉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比较了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等因素对菊粉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料液比1:20,时间30min,超声波功率160W,此条件下菊粉得率为63.37%。超声波法与传统热水法相比,菊粉得率提高20.97%。  相似文献   

5.
菊芋茎块中含有非常丰富菊糖,菊糖是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近年来其功效被人们所认知。本研究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寻求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条件。以菊芋茎块为原料,确定了热烫灭酶65℃烘干的预处理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4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菊芋菊糖热水浸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60℃、料液比1∶25、浸提时间60min、提取次数为1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以氯化胆碱/尿素低共熔溶剂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水、酸、碱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L9(33)正交试验。结果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为1∶25,水浴温度70℃,提取60min,比在同等条件下用水或者60%乙醇提取的提取率分别提高了58%和16%。结论该提取方法高效、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率,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绿原酸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研究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温度3个因素对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8.0.5.0软件分析预测最佳提取工艺。根据优化结果确定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2%、液料比18.7:1mL/g、提取温度58℃、提取时间为40min。经验证试验表明该优化工艺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金银花绿原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以离子液体水溶液为萃取溶剂,辅助超声提取菊花中的绿原酸。为优化离子液体辅助超声提取菊花绿原酸的工艺,与传统水浴法、单独超声波提取法进行了比较。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固液比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提取菊花绿原酸。试验结果表明:菊花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320 W,液固比30∶1(m L/g)。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率为2.92%。该方法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可用于菊花中绿原酸的批量萃取,并为其他天然活性成分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酶法提取菊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酶法提取菊糖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酶作用时间、酶作用温度、酶作用浓度等因素对糖提取率和氨基态氮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条件,确定固液比1∶15、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70℃、酶作用浓度0.10%为最佳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辅助提取山银花绿原酸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银花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绿原酸,建立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绿原酸的工艺组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提取时间、固液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波频率四个主要因素对绿原酸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选山银花绿原酸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室温下,溶剂为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超声波辅助山银花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组合为超声波提取50min、固液比1∶50、超声波功率300W、超声波频率59kHz,在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达到88.7624mg/g。验证实验表明该工艺组合提取率高,稳定性良好。山银花绿原酸提取物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和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是很好的功能性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黑菊芋结合态多酚的较优提取工艺,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碱水解结合乙酸乙酯萃取法,以液料比、氢氧化钠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为单因素,结合态多酚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黑菊芋结合酚的提取工艺;采用福林酚法检测黑菊芋中游离酚和结合酚的含量,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黑菊芋结合酚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液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用量、料液比、pH和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绿原酸提取率为响应值,对酶法辅助聚乙二醇(PEG)-200提取杜仲叶绿原酸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为:酶用量0.8%、料液比1︰20(g/mL),pH 4.4,酶解时间1.6 h。在此工艺条件下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率可达3.15%。该工艺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提取效率高,可为杜仲叶中绿原酸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微波辅助聚二乙醇(PEG)提取金银花叶中绿原酸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提取温度、PEG-200体积分数、提取时间等关键影响因素,以绿原酸提取率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PEG提取金银花叶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350 W,微波时间70 s,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82 ℃,PEG-200体积分数40%,提取时间24 min,该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5.87%。该工艺简单可行、快速有效、绿色环保,可用于提取金银花叶中绿原酸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波辅助乙醇-磷酸氢二钾双水相的方法对甘薯叶中绿原酸进行提取,探讨了双水相体系的磷酸氢二钾用量、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等因素对绿原酸提取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优化。并以对照物VC作比较,通过清除DPPH·的能力对甘薯叶绿原酸粗提液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以40%乙醇溶液、磷酸氢二钾质量浓度100 mg/mL组合的乙醇-磷酸氢二钾双水相萃取体系,微波提取时间75 s、液料比100∶1(V/m)、微波功率为320 W等条件下,绿原酸得率可达(3.72±0.036)%。甘薯叶绿原酸粗提液清除DPPH·的能力强于对照物VC。本实验优化甘薯叶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稳定、可行,所提取的甘薯叶绿原酸纯度高、抗氧化活性较好,为甘薯叶的进一步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酶法辅助聚二乙醇(PEG)-200提取金银花叶中绿原酸的工艺,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PEG-200体积分数、料液比、酶解时间等关键影响因素,以绿原酸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叶中绿原酸用纤维素酶辅助PEG-200提取的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为2%,料液比1∶27(g∶mL),PEG-200体积分数50%,pH 4,55 ℃酶解2.0 h,提取温度90 ℃,提取时间15 min,在该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6.59%。该工艺环境友好、条件温和、提取效率高,可用于工业化提取金银花叶中绿原酸。  相似文献   

16.
以超纯水为溶剂,以向日葵叶中绿原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从新鲜向日葵叶中提取绿原酸,研究颗粒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提取温度对向日葵叶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物料粒度100目、料液比1∶50、提取温度70℃、浸提时间20min。以最佳工艺提取得到的富含绿原酸向日葵叶汁和绿茶汁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柠檬酸和食用香精等制备复合饮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绿原酸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富含绿原酸向日葵叶汁与绿茶汁的体积比为1∶2、白砂糖添加量为4%,柠檬酸添加量0.2%,食用香精添加量0.03%,此时,效果最佳,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辅助法对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通过回归分析各工艺参数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并由此预测最佳的工艺条件。绿原酸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结果表明,杜仲叶绿原酸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75 min,甲醇体积分数70%,超声功率270 W,提取温度45℃,绿原酸的提取得率预测值为2.532%,而在此试验条件下,绿原酸提取得率为2.529%。  相似文献   

18.
以杜仲叶为原料提取绿原酸,将大孔树脂和混合溶剂分相法相结合,对绿原酸进行精制纯化,使绿原酸的纯度达到99.5%(HPLC 法)。在萃取工艺中选定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为萃取剂,考察萃取时间、pH 值、萃取次数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建立萃取率和萃取时间、pH 值、萃取次数之间的关系,得到最佳萃取工艺 条件为萃取时间4.00min、pH2.97、萃取次数4 次,此时绿原酸萃取率达到95.1%。在分相工艺中,首先对分相剂进行筛选,选定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为分相剂,再对分相剂的用量进行研究,最终确定其用量为萃取液总体积的40%,绿原酸转移率达93% 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菊芋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菊芋多酚氧化酶最适温度50℃、最适pH 值为4.0 和8.0。动力学实验表明菊芋PPO 的米氏常数Km 39.27m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 为1.369U/min。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对菊芋酶促褐变的抑制剂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用质量度0.02g/100m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0.02g/100mL 柠檬酸亚锡二钠和0.04g/100mL 的抗坏血酸复合溶液浸泡30min,能有效防止菊芋在加工期间的酶促褐变。  相似文献   

20.
通过考察抽提野生菊芋SOD的温度,pH和体积并进行优化,探讨菊芋SOD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温度40℃,时间20 min,pH 6,丙酮︰酶液体积比为3︰1,菊芋SOD能够达到相对最大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