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间戊二烯单体与苯乙烯可以通过阴离子共聚合实现特殊交替序列结构共聚物,此类材料在高抗冲击性树脂和增韧材料方面有特殊用途。本文利用苯乙烯(ST)、间戊二烯(PD)和对甲基苯乙烯(MST)的阴离子共聚合方法,通过“一步法”制备了新型序列共聚物,并对聚合动力学及共聚物微观序列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均聚单体活性ST>MST>>PD,聚合反应动力学级数n=1,单体均可以定量转化;1H-NMR在线分析表明,PD/ST和PD/MST共聚单体等摩尔消耗,结合竞聚率数据推测PD倾向与苯乙烯类单体均可形成交替结构,且PD主要是1,4-加成方式嵌入主链;三元共聚活性可控程度极佳,相对分子质量与转化率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子量分布低于1.10;三元共聚物中间戊二烯组成(FPD=0.5)似乎与转化率无关,但ST和MST共聚单体含量均与转化率成线性关系;基于PD独特的二元交替共聚行为,推测了可能共聚合机理。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环己剂为熔剂,苯乙烯和异戊二烯为共聚体,添加改性剂A及复合极性调节剂B,采用3步加料法合成出改性的SIS三嵌段共聚物S(IA)S,通过红外,核磁共振(1H-NMR),电子显微镜分析及对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力学性能的测试,证明了合成产物是嵌段共聚物,各项力学性能与SIS接近,完全符合热塑性弹性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用丙二酸二乙酯钾作为环氧乙烷(EO)开环聚合的阴离子引发剂,成功地引发了EO的开环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α-丙二酸二乙酯基-ω-甲基丙烯酰基聚氧乙烯(PEO)大单体;在此基础上,又考察了此大单体与小分子丙烯酰胺(AM)共聚情况,得到了PAM-g-PEO的接枝共聚物,大单体及共聚物经纯化后,用IR、^1H-NMR、VPO、GPC、DSC等进行了表征,证实了产物有预期的接枝共聚物结构,初步探讨了影响聚合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四氢糠丙烷(DTHFP)/四氢呋喃(THF)二元调节体系作为结构调节剂阴离子法制备了苯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研究了其选择性加氢产物的性能。DTHFP/THF复合调节体系比THF单独调节活性更高,3,4-PI含量较低,调节效果更为理想。以环己烷为溶剂,采用三段或者两段加料法,双四氢糠丙烷和丁基锂的摩尔比为n(DTHFP)/n(Li)=0.25,THF和丁基锂摩尔比为n(THF)/n(Li)=4.2,合成了苯乙烯-氢化(丁二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EPEBS)和苯乙烯-氢化异戊二烯共聚物(SEP),对其性能进行比较后发现软段中含有2种聚合物单元的EPEBS更适合作为增稠剂用胶凝剂。  相似文献   

5.
以三硫代碳酸(α,α′-二甲基α-″-乙酸)酯为链转移剂,苯乙烯为第一单体,通过RAFT聚合技术合成出大分子链转移剂(PS-CTA);以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为第二共聚单体合成出具有不同链长的三嵌段聚合物。GPC对PS-CTA的表征表明:PS-CTA的分子量分别为2100、3500和5000g/m o l,分子量分布约为1.03;NM R表征确定了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构。三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可自组装成胶束,通过TEM观察发现胶束呈球形;并且胶束的尺寸随嵌段共聚物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采用阴离子聚合法成功制备了锡偶联星形嵌段苯乙烯(St)-异戊二烯(Ip)-丁二烯(Bd)三元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气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透射电镜、动态力学分析等方法表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并与通用橡胶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St含量低于30%时,共聚物趋于无规分布,St含量高于35%时,苯乙烯嵌段结构产生,随着St含量的增加,共聚物侧基结构含量下降;三元共聚中St,Ip,Bd的转化率随总转化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St含量较低时,共聚物微观相态均一,随St含量的增大,微观相态产生相分离,损耗峰向高温移动,宽度略有增加;嵌段共聚物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其他橡胶材料相当,抗湿滑性优于通用胶,滚动阻力小于通用胶,是一种理想的轮胎胎面用橡胶材料。  相似文献   

7.
程艳玲  龚平 《功能材料》2007,38(A05):1935-1937
以乳酸(LA)、乙醇酸(GA)为单体,通过直接熔融共聚法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乙醇酸(PLGA)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时间、催化剂种类、搅拌速度、单体配比等因素对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LA/乙醇酸GA为1:1,反应时间10h,氯化亚锡为催化剂,搅拌速度为200f/min时聚合物特性粘数最大。同时对共聚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酸丁酯(BA)和异戊二烯(IP)为主要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低温乳液聚合方法,半连续投料,合成P(BA-co-IP)共聚物。利用FTIR,TGA,DMA、黏度法等方法对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中含有两种单体的特征峰;氧化剂和还原剂用量分别为单体摩尔质量的0.25%和0.22%时,聚合效果最佳;随着IP结构单元含量的增加,硫化胶机械力学性能逐渐提高;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20℃附近,初始热分解温度在370~400℃,随着IP结构单元的增加,共聚物TG曲线向低温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9.
采用阴离子聚合法成功制备了锡偶联星形嵌段苯乙烯(St)-异戊二烯(Ip)-丁二烯(Bd)三元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气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透射电镜、动态力学分析等方法表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并与通用橡胶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St含量低于30%时,共聚物趋于无规分布,St含量高于35%时,苯乙烯嵌段结构产生,随着St含量的增加,共聚物侧基结构含量下降;三元共聚中St,Ip,Bd的转化率随总转化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St含量较低时,共聚物微观相态均一,随St含量的增大,微观相态产生相分离,损耗峰向高温移动,宽度略有增加;嵌段共聚物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其他橡胶材料相当,抗湿滑性优于通用胶,滚动阻力小于通用胶,是一种理想的轮胎胎面用橡胶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从分子设计出发,合成了一种用于制备膜嵌荷电膜的新材料:聚(4-乙烯基吡啶-异戊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4-乙烯基吡啶)(PISIP)五嵌段共聚物,并用IR,NMR,GPC,DSC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潘炜  范晓东  佀庆法  张海涛 《材料导报》2013,27(12):67-70,85
以叔丁基锂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通过阴离子反应制备了窄分子量分布的聚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IS)。研究了叔丁基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SIS分子量(Mn)及分子量分布(Mw/Mn)的影响,得到了较优化的聚合工艺条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嵌段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技术(SEC-MALLS)对其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精确测定。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三嵌段共聚物的微观相分离结构,发现该三嵌段共聚物具有微观相分离结构,存在3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即苯乙烯嵌段相、异戊二烯嵌段相及苯乙烯/异戊二烯互溶过渡相。  相似文献   

12.
用Fe(acac)3-Al(i-Bu)3-α,α’-联吡啶(acac=乙酰丙酮)催化马来酸酐(MA)与环氧环已烷(CHO)开环交替共聚,研究了Fe/Al、Fe/α,α’-联吡啶摩尔比对聚合的影响,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共聚物的交替度,测得共聚物中马来酸酐含量达33%以上。共聚物分子量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测量,分析表明共聚物分子量分散度很窄。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反应速度与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25.4kJ/mol。  相似文献   

13.
在同向啮合双螺杆挤出机中,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成功合成了苯乙烯(St)/异戊二烯(Ip)/丁二烯(Bd)三元集成橡胶SIBR及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热塑性橡胶(SIS)。通过对螺筒温度以及二烯烃单体加料位置的精确控制,成功抑制了聚合过程中凝胶的生成。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及动态力学分析证明,由St/Ip/Bd混合单体制得一种多嵌段共聚物,而与正丁基锂等摩尔比引入的四甲基乙二胺(TMEDA)使得该共聚物的无规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另由St和Ip单体两次顺序加料偶联法制得一种具有较规整的SIS三嵌段共聚物,该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分别为7.9×104和1.8。拉伸性能测试表明,2种共聚物的拉伸强度均在15 MPa以上。  相似文献   

14.
本发明配方:(A)橡胶增强苯乙烯接枝共聚物40-95份,(B)聚苯醚树脂5—60份,(C)含5-18wt%丙烯腈的苯乙烯共聚树脂2—30份,(D)一种磷化合物(见原文)0.5—20份和(E)膦酸化合物0—30份。一具体例:由丁二烯橡胶、苯乙烯和丙烯腈制得的接枝共聚物40份、含25wt%丙烯腈的苯乙烯一丙烯腈共聚物25份、聚(2,6-二甲基-1,4-亚苯)醚35份、  相似文献   

15.
从分子设计出发,合成了一种用于制备镶嵌荷电膜的新材料:聚(4-甲基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4-甲基苯乙烯)三元五嵌段共聚物,并用FTIR,^1H-NMR,GPC,DSC,TEM等对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了MsISIMs是制备镶嵌荷电膜的理想膜材料。  相似文献   

16.
在水分散的细乳液体系中,以S-正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基)三硫代碳酸酯为链转移剂、偶氮二氰基戊酸为引发剂,采用连续加料的方式,依次引发异戊二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单体聚合,制备了结构明确的聚异戊二烯-b-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嵌段共聚物。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氢谱和差示量热等方法对嵌段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MBHD四元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含有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的四元共聚物乳液(MBHD乳液),研究了乳化单体加入方式、聚合温度、非离子和阴离子乳化剂配比和用量及HEMA和DMAEMA用量对共聚物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粘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间歇聚合过程由于水相成核较多而使所得乳液的粒径较小,粒径分布较宽、乳液粘度和表面张力较大,官能团单体HEMA和DMAEMA用量增大使共聚物乳液的表  相似文献   

18.
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2,2-二(5-甲基-2-四氢呋喃基)丙烷(DMOP)为极性调节剂,采用阴离子聚合法合成苯乙烯(St)-异戊二烯(Ip)-丁二烯(Bd)三元共聚物(SIBR),研究了不同DMOP/n-BuLi(摩尔比)和不同反应温度条件下的三元共聚合反应动力学及共聚物的微观结构,并与极性调节剂四氢呋喃(THF)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单体质量分数为12%,St/Ip/Bd(质量比)为22/38/40,设计单臂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4的条件下,3种单体的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随着DMOP/n-BuLi(摩尔比)的增大或聚合反应温度的升高,各单体聚合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聚合反应的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当DMOP/n-BuLi为1.0时,3种单体St,Ip,Bd的Ea″分别为71.868 kJ/mol,53.553 kJ/mol,71.403 kJ/mol,频率因子分别为6.61×10~(10)min~(-1),5.68×10~7min~(-1),7.88×10~(10)min~(-1);随着DMOP与nBuLi摩尔比的增大或聚合反应温度的降低,共聚物中总1,2-结构含量和Ip3,4含量明显增加,而Bd1,4和Ip1,4结构含量明显减少;DMOP在用量较小的情况下其效果优于较大THF用量的情况,促进聚合反应速率的能力明显高于THF。  相似文献   

19.
离子液体中的AM/AMPS/ST三元共聚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离子液体作为聚合反应介质,以过氧化苯甲酰(BPO)/N,N-二甲基苯胺(DMA)为引发剂,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亲水单体,苯乙烯(ST)为疏水单体,合成了AM/AMPS/ST三元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引发剂用量、单体的摩尔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用IR谱和1H-NMR1、3C-NMR谱表征了共聚物结构。测定了共聚物水溶液的表观黏度,表明其有良好的耐温性和抗剪切性。  相似文献   

20.
高粘原油降粘剂MSA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自制的降粘剂单体(丙烯酸高级酯)与其它单体共聚合成了新型的高粘原油降粘剂: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高级酯(MS)三元共聚物,研究了降粘剂合成工艺以及降粘剂的单体配比、加入量、分子量、加入温度等因素对降粘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配方与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