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阐述了65Mn热轧窄带钢生产工艺流程及热轧工艺要求,分析了该钢冷轧时边部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认为是由于边部冷却速度过快所致,通过采取工艺改进措施,收到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65Mn窄带钢出现的材质偏硬、延伸率低、冷轧断带、冷轧开裂等缺陷,进行了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分析,深入探讨了从冶炼到轧制过程中的工艺控制情况。根据分析结果,优化了化学成分、热轧工艺及缓冷工艺,解决了65Mn窄带钢存在的质量问题,实现了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3.
针对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热轧窄带65Mn钢出现淬火淬不上、淬火后硬度不均匀、淬火后板型发生飘曲等问题,进行了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分析.对影响65Mn钢淬火后出现硬度不足、板形不良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了化学成分、连铸配水、加热炉温度、加热炉炉气气氛等参数,解决了65Mn热轧窄带钢的脱碳超标问题,实现了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制定65Mn窄范围质量控制工艺参数,利用OM、SEM、拉伸试验机及洛氏硬度仪等,研究热轧窄带65Mn钢的终轧温度、终轧后冷速下以及卷取后冷速对珠光体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终轧温度的提高、终轧后冷却速率的减缓和卷取后冷却速率的加快,热轧窄带65Mn钢珠光体球团尺寸和片层间距不断增大、片层变厚、抗拉强度及硬度均逐渐降低,当终轧温度大于960℃、终轧后冷却速率小于5.58℃/s及卷取后冷却速率小于0.1℃/s时,其抗拉强度小于900 MPa。  相似文献   

5.
我国21-4N气阀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4N(5Cr21Mn9Ni4N)钢为汽车发动机排气阀用奥氏体耐热钢,该钢主要通过碳、氮化物沉淀硬化,在700℃使用温度下具有高的强韧性和耐磨性,并具有冷热交变的组织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广泛用于制造排气阀。由于21-4N钢的热变形温度范围窄,该钢最佳锻轧温度为1100~980℃,冷加工硬化效应强,变形抗力较1Cr18Ni9Ti钢高30%,在锻造、热轧、冷拔时易产生裂纹。冷拔时两道次变形量≤1.10,钢中冷轧代替冷拔,加入提高钢的热塑性的稀土等微量元素和控制工艺参数是降低钢材表面裂纹、提高成品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由于现阶段我国热轧窄带生产极度缺乏轧后冷却系统的应用,通过热模拟机Geeble-1500对Q215热轧窄带钢轧后的冷却条件进行模拟,并以此就热轧窄带钢组织性能与终轧温度、终冷温度以及冷却速度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分析和论述.为了使产品的韧性、强度等得到提升,在今后的冷轧工艺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结合某厂目前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冷却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所取得的效果远超预期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生产工艺下冷轧态及退火态65Mn钢带的组织和退火态钢带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未经退火的65Mn钢冷轧时,珠光体组织以弯曲变形为主,随着总变形率的增加,珠光体弯曲变形减少,片层细化变形成为主要变形方式;经预退火的65Mn钢冷轧时,珠光体组织变形均以细化变形为主。采用原料经预退火后再进行冷轧的工艺生产的65Mn退火钢带组织均匀,力学性能稳定,塑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分析65Mn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中的转变曲线及转变产物的组织,得到不同冷却速度下65Mn钢的CCT曲线和相应的金相组织.分析认为65Mn钢卷取下线后发生奥氏体向铁素体+珠光体的转变导致体积发生膨胀,进而产生松卷倾向,高温卷取有利于抑制扁卷缺陷的发生.实际生产中将65Mn热轧宽钢带的卷取温度设定为700~ 740℃,高温...  相似文献   

9.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通过热压缩方法研究了锯片用65Mn钢的热变形特性。结果表明:65Mn钢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和变形温度的降低其变形抗力显著增加,同时峰值应变也增大。最后建立了65Mn钢的变形抗力数学模型,通过回归分析表明此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炼钢厂65Mn钢试制生产的冶炼、LF炉精炼、连铸工艺,通过对生产工艺的设计、试生产、过程控制,进行了65Mn热轧窄带钢的开发,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1.
卞皓 《中国冶金》2019,29(5):74-78
针对65Mn热轧带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开裂缺陷,从成分分析、检测、原理、试验几个完整的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化学成分检验、金相分析、开裂断口扫描、显微硬度检测及轧后冷却方式试验对比。结果表明,马氏体相变产生的内应力超过了带钢的抗拉强度是导致65Mn带钢表面开裂的主要原因。针对该问题,通过增加侧喷吹扫能力、提高层冷冷却均匀性、避免堆冷轧后冷却工艺等措施,避免了带钢发生局部过冷及马氏体相变,解决了65Mn热轧带钢的开裂缺陷,满足了下游用户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65Mn钢硬度偏高、易脱C的特点,采用"高温快烧"的加热方式,有效控制了65Mn钢带表面的脱C层深度;通过优化65Mn钢带轧制过程的温度、压下制度、轧后缓冷等措施,解决了钢带硬度偏高的问题,满足了冷轧、锯片制造等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八钢公司采用铁水脱硫预处理-复吹转炉-LF精炼-板坯连铸-1750mm热连轧控冷工艺开发金刚石锯片基体用钢50Mn2V。通过连铸坯缓冷减少铸坯热裂纹产生,通过控制精轧和卷取温度来保证性能,各项性能完全满足金刚石锯片基体用钢技术条件要求,用户使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CSP线高强度细晶热轧板的混晶和变形拉长晶粒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SP线生产的高强度细晶热轧板的混晶和拉长晶粒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用有限元分析法模拟了热轧带钢的变形区的剪切应变场和温度场,用Gleeble实际模拟轧制工艺和组织变化。结果表明,CSP线高强度细晶热轧板的混晶和拉长晶粒的形成与钢板轧制过程中的钢板表层的变形场及温度场有关,也与先析出铁素体的形成后再进行轧制变形的过程有关;采用奥氏体深过冷轧制,既保证得到细晶粒又避免产生混晶和被变形拉长的晶粒。新的CSP轧制工艺,成功地生产了高强度高成形性细晶粒C-Mn热轧板。  相似文献   

15.
Nb-Ti微合金化X65管线钢(/%:0.07C、1.60Mn、0.35Mo)的生产工艺流程为130 t顶底复吹转炉-钢包吹氩-LF-RH-250 mm×1500 mm板坯连铸-连轧至30 mm板-控冷工艺。研究了第Ⅱ阶段开轧(890~940℃)轧后冷却温度(780~850℃)和冷却速度(8~20℃/s)对X65钢厚板拉伸、落锤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Ⅱ阶段开轧温度为940℃,轧后冷却速度为20℃/s可以使X65钢厚板得到以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为主的组织,钢板抗拉强度665~695 MPa,屈服强度495~520 MPa,落锤纤维组织率约为92%,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国内窄带钢生产能力的竞争已由原来的钢种少、规格偏于窄和厚逐步向优钢比高、规格偏于宽且薄的方向发展。文章阐述了包钢钢联一轧厂热轧生产工艺路线优化改造的设计、实施及运行情况,并从轧机能力和生产控制水平提高、产品尺寸控制精度等方面对改造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余冲  肖欢 《特殊钢》2018,39(2):56-59
以模拟CSP工艺-真空感应炉熔炼含铜Hi-B钢(/%:0.06C,3.38Si,0.14Mn,0.013P,0.003S,0.019Als,0.37Cu,0.0015O,0.0087N)模铸成210mm×120mm×60mm板,Φ350mm二辊热轧机1065℃开轧经5道次从60mm轧成3.5mm板(终轧865℃)为试验基板,研究了轧后水冷和轧后水冷至580℃再空冷两种冷却工艺对实验钢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后水冷到580℃再空冷到室温的冷却方式有助于获得更高取向精准度的高斯织构、更低比例的黄铜织构以及其他合理的织构组成,较轧后水冷工艺更加适合实验钢。  相似文献   

18.
晁飞燕  王作成 《宽厚板》2010,16(5):18-21
采用微合金化技术及ASP连铸连轧工艺和控轧控冷工艺,济钢自主研发了S450热轧管线钢带产品。该产品钢质纯净,焊接性能优良,具有很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和耐腐蚀性,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石横特殊钢厂中型车间轧钢加热炉存在炉型结构不合理、换热器阻力大、水冷系统热量浪费严重等问题,为此提出了改造炉型结构、换热器、水冷系统、改变燃料结构等挖潜措施,并预测了改造后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叶铁  周成  高振宇 《特殊钢》2013,34(5):28-31
通过对35W300高牌号0.35 mm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卷(/%:0.002C、2.71Si、0.22Mn、0.015P、0.003S、0.0020N、0.55Als)头、中、尾组织、织构及对应的磁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因热轧时12 MPa高压水连续冷却造成接触轧辊的钢卷头、中、尾在不同温度下轧制,卷取后钢卷头部处于卷心、温度略高而冷却速度略低于钢卷尾部,致使钢卷纵向组织、织构不同,成品卷头、尾各250 m内磁感逐渐增加,铁损逐渐降低,250 m外至钢卷中部磁性能稳定。通过将热轧辊的冷却方式改为周期冷却和卷取后的层流冷却改为钢卷70 m后开始冷却,至钢卷尾部70 m前停止冷却的方式使得钢卷纵向铁损差异明显减小,磁感差异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