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产地溯源是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手段。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产品的有机成分、同位素含量、有机化合物等特征成分,建立起能区分产品产地的溯源体系,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综述了目前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及不同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并展望了今后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溯源技术是为保护地区品牌和特色产品,防止食品掺假和食源性疾病扩散,确保食品安全,降低公司召回成本而建立起来的一项追踪检测技术。建立高效的食品溯源体系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因没有放射性、灵敏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已广泛用于鉴别不同产地、不同食源的各种农产品,成为追溯食品来源的一种有效手段。文中系统阐述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谷物、肉制品、果蔬、果汁饮料、葡萄酒、乳制品、水产品等各类食品在产地溯源方面的应用,进一步剖析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我国农产品产地溯源中的优势及局限性,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农产品溯源体制的建立提供借鉴,推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食品溯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溯源技术是为保护地区品牌和特色产品,防止食品掺假和食源性疾病扩散,确保食品安全,降低公司召回成本而建立起来的一项追踪检测技术。建立高效的食品溯源体系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因没有放射性、灵敏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已广泛用于鉴别不同产地、不同食源的各种农产品,成为追溯食品来源的一种有效手段。文中系统阐述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谷物、肉制品、果蔬、果汁饮料、葡萄酒、乳制品、水产品等各类食品在产地溯源方面的应用,进一步剖析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我国农产品产地溯源中的优势及局限性,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农产品溯源体制的建立提供借鉴,推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食品溯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受产地、加工、贮存以及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引起食品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导致食品的掺假及溯源分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现有的食品掺假溯源方法主要集中在理化测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相关鉴别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代谢组学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可以完整地描述食品的整体特征,收集食品的产地、品质等信息,近来在食品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已成为食品质量分析和溯源等的有力工具。本文阐述了1H NMR组学技术在农产食品掺假及溯源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在概述1H NMR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针对1H NMR与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的结合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对其在典型性食品的掺假及产地溯源上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旨在为1H NMR组学技术在食品品质分析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食品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支,已被广泛应用到各个研究领域。主要简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食品质量和产地来源鉴别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表明: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质量检测、食品产地来源鉴别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胡谦  张九凯  韩建勋  邢冉冉  刘箐  陈颖 《食品科学》2019,40(21):324-333
脂质在不同食品中组成各有差别,影响着食品的品质、营养和卫生,是人体重要的能量和营养来源,与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等)的发生发展有直接的联系。脂质营养的深入研究不仅对食品质量安全,还对临床医学和农牧业生产等多个领域产生影响。随着脂质分离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门系统分析脂质的新兴学科——脂质组学。作为代谢组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脂质组学广泛应用于食品脂质的研究中。本文介绍了脂质组学的研究流程,并重点对脂质组学在食品成分分析、品质判别、真伪鉴别、产地溯源和食品安全的应用进行综述,最后总结了脂质组学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局限性并予以展望,以期为脂质组学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是一种基于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临床诊断、环境保护和植物育种等工作中。随着食品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常规的符合性检验出现局限性的情况下,代谢组学技术显示出了巨大应用潜力,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食品掺假及品质鉴别、食品产地溯源以及转基因食品安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组学技术具有高通量、高准确性、全景分析、技术灵活等特点,可以作为现行食品安全评价标准的有力补充,也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疑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概念、分类、研究平台和统计方法。重点阐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控中的应用,为后续相关领域内的进展情况及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同时,食品的产地来源也成为其关注的焦点。综述水果及其制品产地溯源及确证的常用技术手段。重点分析矿质元素指纹和稳定同位素技术在产地鉴别研究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实现农产品产地溯源的无损检测,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食品安全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相比于传统的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技术因其能实现不破坏被检样品的同时获取内外部有效信息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产地溯源领域。本文主要概述了近红外光谱、高光谱成像、拉曼光谱三种光谱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不同种类可食用农产品产地溯源中的最新应用现状,得出各光谱检测技术在农产品产地鉴别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农产品产地溯源的无损检测技术体系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产品产地溯源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通过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分析农产品的有机组成、挥发性成分、同位素含量与比率、DNA 图谱等特征成分或指标,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建立起能区分农产品产地来源的特征指纹图谱。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几种常用农产品产地溯源技术在不同种类农产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农产品产地溯源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食品真伪鉴别和溯源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食品鉴别和溯源技术是对食品的真伪、产地和来源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及追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中占据强有力的地位.随着食品掺假频发、掺假手段多样,传统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食品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要求,因此亟须发展新型快速准确的食品鉴别和溯源技术.食品组学是近年新兴的采用基因组学、转...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在农贸市场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室,通过每日抽样检测,能有效发现和消除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从而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本文以目前农贸市场快检室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加强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是开展快检工作的首要任务,进而就实验室能力建设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政府单位和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湛江口岸进口水产品不断增长, 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进口水产品不合格情况时有发生, 把好进口食品安全关一直是海关的一项重要职责。特别是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爆发, 确保进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做好产品溯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 结合湛江进口水产品溯源存在的问题, 将区块链技术与海关立体监管相结合, 探索建立海关区块链监管模型, 对区块链在湛江进口水产品溯源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 并构建包含生产企业、进出口商、第三方机构、物流、仓储、银行、保险等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溯源监管体系, 最后提出相关应用探索方案, 以期为提高我国进口水产品质量和完善我国进口食品安全溯源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水产品需求的迅速增长,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对水产品原产地的关注也日益增加。近年来,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 采用虚假宣传的方式, 将普通水产品的产地标注为高档次产品的产地, 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 水产品产地溯源与真伪鉴别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 水产品溯源与真伪鉴别技术涵盖了基于DNA条形码、核酸检测技术、质谱技术及光谱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水产品的核酸、元素组成、有机物质的含量等信息, 结合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实现对鱼类、贝类、藻类等水产品的追溯, 以确定其产地和生长环境等信息。本文总结了元素分析法、代谢组学法、核酸检测法等水产品溯源技术, 阐述了水产品溯源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并对各方法应加强关注和改善的问题进行展望, 以期进一步推进水产品溯源与真伪鉴别技术在水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Dairy products are nutritious and are increasingly consumed as an important dietary component in China. Explor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dairy products and ensuring their safety have become the main focus of dairy research. The composition of metabolites in dairy products is large and complex. The levels and types of metabolites vary according to various factors in the process from factory to human dining table. Therefore, metabolites might be used to assess the nutritional value, traceability and authenticity,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dairy products. This review's main goal is to introduce the most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metabolomics as an efficient tool for comprehensively characterising the composition and dynamic changes of metabolites in the area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research in the process of getting dairy products from factory to human. The examples are taken from the most relevant metabolomics work published from 2018 to 2022, focusing on potential marker metabolites and metabolic mechanisms related to dairy product quality, authenticity/traceability and dairy intake monitoring.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metabolomics in the field of dairy science was also discussed. This information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metabolomics technology to Chinese dairy products to develop their quality, safety and nutritional value.  相似文献   

16.
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食品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操控简单、灵活、实用,已被应用于食品溯源系统中,旨在保障食品原料的质量安全。文章介绍了食品安全与溯源概念及RFID技术,综述了其在乳品、畜产品、水产品、果蔬等食品溯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RFID技术的优势及其推广应用难点,为食品的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也日趋迫切。本文主要对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奶源品质管理及乳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乳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可以发挥其优点,实现从研究开发、原料获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监督管理到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的高效管理,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相结合,能够在源头上遏制问题产品的扩散,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