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露  武天  刘纬  王宽田 《计算机仿真》2024,(4):229-232+309
高光谱影像包括待测物的空间、光谱和辐射三重信息,且图像信息具有维度高、空间相关性弱、特征非线性强的特点,导致其空间特征序列混乱,特征提取难度大。于是提出基于半监督算法的高光谱影像特征提取方法。应用半监督算法对高光谱图像中的高维数据降维处理,并基于降维结果完成高光谱图像的去模糊。高光谱图像完成降维去模糊后,根据特征学习模型学习高光谱影像数据,获取图像深层特征。在像元空间内对深度特征以及空间信息完成空、谱的联合,实现高光谱影像特征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下影像特征点在特征空间内聚类效果好,查全率和查准率均能达到95%以上,说明上述方法的应用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解决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较好地克服噪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分解的BP神经网络遥感图像分类方法。首先提取影像的NDVI、纹理特征来降低影像中因"同谱异物"和"同物异谱"引起的分类不确定性;然后对影像的原始光谱波段、NDVI、纹理特征图像进行一层双树复小波分解,提取出图像的低频信息,降低图像噪声以及减少分类中存在的"椒盐"现象;最后将提取的低频子图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并根据训练好的网络进行分类,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类结果杂点较少,区域一致性更强,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和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CNN和农作物光谱纹理特征进行作物分布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农作物遥感分类制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多时相Landsat 8 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搭建CNN模型对农作物进行光谱特征提取与分类,并与支撑向量机(SVM)常规分类方法进行对比。进一步引入影像纹理信息,利用CNN对农作物光谱和纹理特征进行提取,优化作物分布提取结果。实验表明:① 基于光谱特征的农作物分布提取,验证结果对比显示,CNN对应各类别精度、总体精度均优于SVM,其中二者总体精度分别为95.14%和91.77%;② 引入影像纹理信息后,基于光谱和纹理特征的CNN农作物分类总体精度提高至96.43%,Kappa系数0.952,且分类结果的空间分布更为合理,可有效区分花生、道路等精细地物,说明纹理特征可用于识别不同作物。基于光谱和纹理信息的CNN特征提取,可面向种植结构复杂区域实现农作物精准分类与分布制图。  相似文献   

4.
基于CNN和农作物光谱纹理特征进行作物分布制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农作物遥感分类制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多时相Landsat 8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搭建CNN模型对农作物进行光谱特征提取与分类,并与支撑向量机(SVM)常规分类方法进行对比。进一步引入影像纹理信息,利用CNN对农作物光谱和纹理特征进行提取,优化作物分布提取结果。实验表明:①基于光谱特征的农作物分布提取,验证结果对比显示,CNN对应各类别精度、总体精度均优于SVM,其中二者总体精度分别为95.14%和91.77%;②引入影像纹理信息后,基于光谱和纹理特征的CNN农作物分类总体精度提高至96.43%,Kappa系数0.952,且分类结果的空间分布更为合理,可有效区分花生、道路等精细地物,说明纹理特征可用于识别不同作物。基于光谱和纹理信息的CNN特征提取,可面向种植结构复杂区域实现农作物精准分类与分布制图。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图像的质量和数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新技术带来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所蕴含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手段辅助挖掘这些丰富的信息也成为了遥感图像分析与理解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大放异彩。得益于类人眼的分层卷积池化模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在图像分割和分类等任务上取得优异的结果。因此采用U-Net为代表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2 m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了特征提取、分割和分类,不同于传统基于手工设定图像特征的方法,U-Net可以自动对海量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从而充分挖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训练好的U-Net模型对新昌县土地利用分类计算时间为55.7 s,分类准确率可达90.95%,Kappa系数为0.86。U-Net模型可以快速、精确地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地表覆盖特征,得到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说明将该模型应用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提取有着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图像分割是面向对象图像分析的基础。目前常规的图像分割算法普遍基于光谱同质性假设,但是这种假设对于提取干旱地区盐田这种具有析出结晶盐与卤水两种高反差地物共存的空间对象而言显得不足为用。针对面向对象图像分析中只采用光谱和形状异质进行图像分割的不足,以吉兰泰盐田及周边地区2008年11月SPOT 5影像为例,首先采用窗口傅立叶变换功率谱方法提取影像纹理特征,然后进行基于纹理、光谱的多尺度分割,进而对分割后图像进行多层次分类来提取盐田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盐田地区的信息提取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遥感影像的多波段光谱特征,提高水边线的提取精度,提出了基于核主元分析(KPCA)光谱特征约束的水边线提取模型。利用KPCA变换提取水体样本的光谱特征,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特征空间中水体光谱特征概率密度函数的特征参数,进而构建水体的光谱特征项。以测地线活动轮廓(GAC)模型为基础,建立图像数据项。结合光谱特征项和图像数据项建立水边线提取模型。在Landsat TM数据集上进行的水边线提取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GAC模型和基于距离正则化的水平集方法(DRLSE)相比较,该算法提取的水边线,在保证一定运行速度的情况下,更准确。  相似文献   

8.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2003年和2004年的专题制图仪(TM)遥感影像为例,针对各波段光谱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物特征增强的变化检测方法.在两期影像上对各类地物采样并计算样本在不同波段的均值、标准差等特征量,以确定波段组合运算的加权系数,计算特征增强图像,实现两期影像中所指定地物类型的特征增强;计算两期特征增强影像的差异影像;使用最小误差分割法获取变化检测结果.通过对比实验可知:方法提取变化区域总体精度达到90%,相对于传统的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变化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较好的可行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地物频谱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传统分类方法基本上采用影像的光谱信息,本文提出用地物频谱分析生成频谱段影像,然后再用频谱段影像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这种方法有两个优点,一是可以从一个高分辨率图像提取出几个频谱段图像,从而可以进行更准确的分类,二是频谱段影像可以更好的反映结构信息,弥补了光谱影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基于CNN和农作物光谱纹理特征进行作物分布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农作物遥感分类制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多时相Landsat 8 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搭建CNN模型对农作物进行光谱特征提取与分类,并与支撑向量机(SVM)常规分类方法进行对比。进一步引入影像纹理信息,利用CNN对农作物光谱和纹理特征进行提取,优化作物分布提取结果。实验表明:① 基于光谱特征的农作物分布提取,验证结果对比显示,CNN对应各类别精度、总体精度均优于SVM,其中二者总体精度分别为95.14%和91.77%;② 引入影像纹理信息后,基于光谱和纹理特征的CNN农作物分类总体精度提高至96.43%,Kappa系数0.952,且分类结果的空间分布更为合理,可有效区分花生、道路等精细地物,说明纹理特征可用于识别不同作物。基于光谱和纹理信息的CNN特征提取,可面向种植结构复杂区域实现农作物精准分类与分布制图。  相似文献   

11.
以QuickBird多光谱影像为例,提出一种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提取城市道路的方法。首先利用直方图均衡化对原始遥感影像作增强处理,突出影像的边缘信息。用Otsu自动阈值分割法对增强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初步分割,提取出城市道路和房屋等建筑物。根据图像中各类要素的形态特征差别构建不同的标记图像,采用不同的结构元素构建道路模型,用该模型对阈值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形态重构,分别提取出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对形态重构生成的道路模块进行优化处理,提取出城市道路轮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提取出城市道路网。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道路提取存在的特征利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K-means算法的道路提取方法。首先根据遥感影像的具体场景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K-means算法融合道路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对图像进行分类,得到初始道路区域;然后利用道路的几何特征滤除非道路区域;最后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完善道路信息,得到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复杂场景中道路提取,并拥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特征提取用于地表覆盖分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地表覆盖监测是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土地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球资源监测、全球变化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地表覆盖分类的精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 近年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图像语义分割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相比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具有更强的特征学习和特征表达能力。基于其优越的特性,本文进行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的探索性研究。以GF-1的16 m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影像为实验数据,利用预训练好的AlexNet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特征提取,以SVM为分类器进行分类。分析了AlexNet不同层的特征以及用于提取特征的邻域窗口尺寸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并与传统的单纯基于光谱特征和基于光谱+纹理特征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在用AlexNet模型提取特征进行地表覆盖分类时,Fc6全连接层是最有效的特征提取层,最佳的特征提取窗口尺寸为9×9像素,同时利用深度特征得到的总体分类精度要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提取更精细更准确的地表覆盖特征,得到更高的地表覆盖分类精度,为地表覆盖分类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光谱与形状特征相结合的道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从遥感影像上提取道路,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但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果仅从光谱特征分类入手提取道路,会存在“异物同谱”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用光谱特征与形状特征相结合的方法提取道路。提出了3个形状指数描述道路的形状特征。以SPOT卫星影像为例,将高空间分辨率的全色图像与多光谱图像融合,首先基于道路光谱特征进行图像分类,然后再应用道路的形状特征去除分类图像中的“异物”目标。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从遥感影像中提取主干道路。  相似文献   

15.
面向对象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提出一种结合改进分水岭变换与空间聚类的遥感影像面向对象分类新方法。首先,基于相位一致思想分析图像特征,由Gabor小波多尺度、多方向提取QuickBird全色影像的梯度信息;利用扩展最小变换与强制最小技术分别获取图像前景标识、重建相位一致梯度图像,利用改进后的分水岭变换获得分割对象。然后,提取各对象的多波段光谱特征,利用Gabor小波获取对象纹理矢量,并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特征选择,依次进行对象的光谱与纹理聚类。最后,通过分析对象间空间拓扑关系判断聚类后不确定对象的类别属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取得较好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影像分类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准确提取树冠信息在林业资源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同态滤波处理的树冠信息提取方法,通过选取改进的基于高斯型高通滤波器的同态滤波函数作为传递函数,调整参数设置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同态滤波预处理;采用基于影像光谱阈值的传统分水岭算法对经同态滤波处理的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分割,并在影像光谱、形状以及纹理特征中选取6个特征构成的特征空间对树冠信息进行提取;最后对树冠信息提取结果进行定量评价。分析显示树冠信息提取总体精度为80.42%,Kappa系数为0.7939。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树冠的信息提取,能满足部分林地树冠信息提取的精度要求,为林业管理部门监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分类器对遥感影像分类结果存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树分类器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该方法以复合决策树Boost Tree思想为基础,首先利用分形理论中的毯模型提取遥感影像的纹理特征,根据遥感影像分类的特点,构造新的单棵决策树生成算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以北京市五环内区域为研究区,使用landsat7 ETM数据源,实现了基于分形纹理特征、光谱特征的改进决策树分类。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毯模型提取的纹理特征可以很好地表达表面特征,辅以该纹理信息的改进决策树分类精度相比于只用光谱信息进行分类的精度有一定的提高,改善了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冯新翎  张杰  汤嘉立 《计算机仿真》2021,38(6):121-124,178
针对现有方法影像要素提取精准度不高,易丢失细节信息,不能有效提供全面水体信息的问题,提出水体污染时空分布影像要素深度提取方法.借助ArcGIS水文分析模块生成水系图,建立逐步迭代提取流程,利用主成分变换方法对影像块实行最小化重构,提取影像的主要特征.通过NSCT变换对原始图像进行采样分解,使用卷积计算方式构建自适应池化模型,提取污染水体的纹理特征.基于数学形态学细化水体图像的主要特征与纹理特征结构,构建反演函数进行大气校正,从而完成水污染遥感影像的深度提取.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提取的遥感影像具有较高精度,同时包含较多细节信息,实用性强,可在水污染检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融合高光谱遥感图像空间域和频率域的特征信息,提出了一种综合多尺度Gabor和LPQ特征的空谱融合遥感地物识别模型(Ms_GLPQ)。首先,在空间域上利用Gabor滤波器组,提取出遥感图像各类地物多尺度、多方向的空间邻域特征信息,以描述图像的边缘和纹理等空间结构信息;其次,在频率域上将局部相位量化(Local Phase Quantization,LPQ)算子应用于高光谱遥感图像,提取出高光谱图像的多尺度频域纹理特征,获得图像的相位不变特征描述;然后针对其中特征冗余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算法进行降维,再将空间域、频率域的特征进行特征融合,获得了能充分描述图像信息的特征向量;最后采用基于提升树的机器学习分类器(XGBoost、CatBoost等)进行识别。在Indian Pines、Salinas和茶树等高光谱遥感数据集上进行学习与分类测试,准确率分别为85.88%、94.42%和92.61%。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Ms_GLPQ模型能够提取小比例样本图像中的有效特征,取得了区分性更强的多特征区域描述子,且在采用提升树模型进行分类时效果更优,得到了比常用分类器更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包含丰富的空间和光谱信息,但由于信号的高维特性、信息冗余、多种不确定性和地表覆盖的同物异谱及同谱异物现象,导致高光谱数据结构呈高度非线性。3D-CNN(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能够利用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立方体的特性,实现光谱和空间信息融合,提取影像分类中重要的有判别力的特征。为此,提出了基于双卷积池化结构的3D-CNN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方法 双卷积池化结构包括两个卷积层、两个BN(batch normalization)层和一个池化层,既考虑到高光谱遥感影像标签数据缺乏的问题,也考虑到高光谱影像高维特性和模型深度之间的平衡问题,模型充分利用空谱联合提供的语义信息,有利于提取小样本和高维特性的高光谱影像特征。基于双卷积池化结构的3D-CNN网络将没有经过特征处理的3D遥感影像作为输入数据,产生的深度学习分类器模型以端到端的方式训练,不需要做复杂的预处理,此外模型使用了BN和Dropout等正则化策略以避免过拟合现象。结果 实验对比了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SAE(stack autoencoder)以及目前主流的CNN方法,该模型在Indian Pines和Pavia University数据集上最高分别取得了99.65%和99.82%的总体分类精度,有效提高了高光谱遥感影像地物分类精度。结论 讨论了双卷积池化结构的数目、正则化策略、高光谱首层卷积的光谱采样步长、卷积核大小、相邻像素块大小和学习率等6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文提出的双卷积池化结构可以根据数据集特点进行组合复用,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相比,需要更少的参数,计算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