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聚乙烯蜡6 100为原料,采用直接高温高压法制备聚乙烯蜡微乳液;系统研究了乳化剂HLB值、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pH、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聚乙烯蜡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分别采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E-TEM)和激光动态光散射仪(DLS)等研究了乳液微粒形态、粒径及其分布.结果表明,适宜的乳化工艺条件:复合乳化剂的HLB为14.8,复合乳化剂用量为6.4%,乳化时间为40 min,乳化温度为130℃,搅拌速度为60 r/min,pH=8.在该条件下可制得固含量高达40%、平均粒径为50 nm、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分散性的聚乙烯蜡超细微乳液,该乳液可以赋予织物柔软丰满的手感,减少织物表面摩擦阻力,显著改善织物的可缝纫性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复配乳化剂的HLB值及用量、乳化方式、乳化温度和增稠剂的种类对蔗糖聚酯(sefa)乳液稳定性和粒径的影响,得到了制备乳液的最佳工艺,测试了经蔗糖聚酯(sefa)整理后的棉织物的相关性能,并与市场上不同种类的柔软剂对比。结果表明:当采用反相乳化法,复配乳化剂HLB值为10.4,乳化剂用量为6%,乳化温度为90℃,增稠剂采用合成增稠剂PTF时,所制备的蔗糖聚酯乳液稳定性较为稳定;与经有机硅柔软剂TF-432B,多功能色软片TF-449B和改性脂肪烃TF-564整理过的棉织物相比,蔗糖聚酯(sefa)柔软效果好于改性脂肪烃TF-564,与多功能色软片TF-449B持平,差于有机硅柔软剂TF-432B。  相似文献   

3.
高效固体切片石蜡乳液制备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以固体切片石蜡为原料, 利用HLB值理论,以复配型乳化剂制得O/D型乳液,加水转化为O/W型石蜡乳液,使固体石蜡用量降低,乳化水用量增加,降低生产成本.本文考察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以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石蜡乳液稳定性和分散性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乳化剂用量为乳液总量的8.6%,乳化时间为90min,乳化温度控制在85±5℃,搅拌速度为1500r/min的条件下,可制备出稳定的固体切片石蜡乳液.  相似文献   

4.
几种乳化剂对核桃炼乳的乳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针对核桃炼乳加工贮藏过程中易分层的问题,研究了单甘酯(GMS)、蔗糖酯(SE)、Span60、Tween60等乳化剂对核桃炼乳的乳化效果。得到了适宜的HLB值及适宜的复合乳化剂配方。研究结果表明乳化剂的HLB值不同,乳化效果不同。多种乳化剂复合后的乳化效果优于单一乳化剂。对核桃炼乳,适宜的HLB为8.1,适宜的复合乳化剂配方为:20%单甘酯+30%蔗糖酯+33%Span60+17%Tween60。用量为0.4%。  相似文献   

5.
鲍利红  赵晗  李青 《纺织学报》2014,35(3):87-0
利用聚氨酯预聚体(PUP)对氨基硅油进行共混改性制备柔软剂,以改善氨基硅油柔软剂的亲水性。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HLB值、乳化温度、pH值、机械搅拌速度、助乳化剂用量等对制得改性氨基硅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最佳乳化条件为:以AEO-3和AEO-9作为复合乳化剂,HLB值为12,20℃下乳化, pH值为5,搅拌转速为900r/min,助乳化剂正戊醇用量为被乳化物重量的5%。然后将乳化得到聚氨酯预聚体改性氨基硅油(PAS)用于棉织物的柔软整理,通过白度、动摩擦因数、亲水性、手感等测试,考察了其同国内外同类产品应用性能差异,结果发现PAS整理织物相对国产氨基硅油柔软剂亲水性大大提高,柔软性相差不大;其综合性能同进口柔软剂2号相当。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实验对1H,1H,2H,2H-十三氟辛基硅油进行了乳化处理,研究了含固量、乳化剂HLB值及其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测试了乳液的粒径、Zeta电位、稀释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得出最优工艺为:含固量10%,乳化剂HLB值10.5,乳化剂用量10%,制备的1H,1H,2H,2H-十三氟辛基硅油乳液稳定性能优良。将其应用于棉织物整理,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可以提高整理织物的防水性能。研究了焙烘温度对整理织物防水性能的影响,当180℃、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质量浓度为30 g/L时,整理棉织物防水性良好,对水的接触角为132.9°,防水等级为80分(3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石蜡为原料,探讨了配方中乳化剂的用量、乳化HLB值对蜡乳液变色效果的影响,乳化剂的种类、助乳化剂的用量等影响蜡乳液稳定性的因素,树脂及硅油对水性变色蜡乳液的影响,最终制备出质量稳定、应用效果好的水性变色蜡乳液。  相似文献   

8.
高档涂布白纸板用离型剂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石蜡为原料,采用在油中合成造纸离型剂-石蜡乳液。选择复合乳化剂制造出稳定性和分散性良好的石蜡乳液,并讨论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水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乳化液稳定性和分散性的影响以及该离型剂在造纸施胶上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吐温80与单甘酯(MG)、大豆卵磷脂(SL)及微晶纤维素(MC)二元乳化剂的复配HLB值对复合骨汤乳液的乳化稳定效果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测定乳液平均粒径D[4,3]及粒径分布、Zeta电位、黏度等指标探讨了复配乳化剂稳定骨汤乳液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在吐温80-MG的复配HLB值为8,或吐温80-SL的复配HLB值为9,或吐温80-MC的复配HLB值为11时,复合骨汤乳液均表现出良好的乳化稳定性,乳液中乳滴具有最小粒径D[4,3]值和粒径分布系数PDI值,较高的Zeta电位绝对值和乳液黏度值,乳液的感官接受度也最高。吐温80与MG、MC两两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但与SL的协同效应不明显,吐温80-MG复配对骨汤乳液的乳化稳定效果优于其他两组二元复配乳化剂。二元乳化剂的复配HLB值显著影响骨汤乳液的感官评分,影响作用与骨汤乳液稳定性及吐温80风味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HLB值理论和有机概念图理论为指导,采用实验室自制的聚胺与其它常用的乳化剂复配做为乳化剂乳化AKD蜡粉,并研究了不同的复配比例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胺和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复配比例为1:1时,乳液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较好,纸张的Cobb值为24.11g/m2,对乳化过程中温度、转速、时间的要求大大降低,且不会出现假施胶现象。并通过SEM图直观分析了新型AKD乳化剂较传统AKD乳化剂的不同,新型AKD乳液比传统的AKD乳液具有更好的施胶效果。  相似文献   

11.
姬书亮  黄玲 《印染助剂》2012,29(7):19-22
以N-十二烷基亚氨基二丙酸二钠(NCNA)和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为乳化剂,采用界面复合物生成法制备艾蒿油乳液,通过油相离心系数对艾蒿油乳液的稳定性进行表征.讨论了搅拌速度、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乳化剂质量分数、乳化剂配比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速度为3 000 r/min、温度为60℃、乳化时间为15 min、乳化剂质量分数为5%、m(Span80)/m(NCNA)=8/2时油相离心系数为0,乳液最稳定.通过多媒体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乳液液滴的分布及大小形态,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乳液液滴粒径集中分布在20~50 nm.  相似文献   

12.
阳离子树脂型AKD乳液乳化工艺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实验室自制季铵型阳离子聚合物复配作乳化剂乳化烷基烯酮二聚体(AKD),加入一定量的聚合氯化铝用作电荷增强,研究了乳化工艺、乳化时间、乳化温度、搅拌速度以及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阳离子树脂型AKD乳液性能的影响。选择了合适的乳化工艺,并确定了最优乳化时间为8min,乳化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20000r/min,乳化剂用量占AKD用量的3/5。实验结果表明,自制乳化剂对AKD施胶起到施胶增效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纸张的下机施胶度,缩短了AKD的施胶熟化时间,提高了施胶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先由食用葵花籽油和甲醇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酯交换反应制得脂肪酸甲酯,然后脂肪酸甲酯与蔗糖通过水溶剂法,以逆相转移催化剂DMAP催化制备蔗糖脂肪酸酯.通过对酯糖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酯糖摩尔比2.5∶1,催化剂用量4%,反应温度 85℃,反应时间7h.在最佳合成条件下,葵花籽油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高达65.32%,所得产品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为6.5 g/L,表面张力为27.41 mN/m,乳化力为79 s,浊点指数为7.2 mL,HLB值为10.1,碘值(Ⅰ)为126.9 g/100 g.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与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复配作为乳化剂乳化AKD蜡粉制备新型AKD乳液,以亲水亲油平衡(HLB)值理论和有机概念图理论为指导,研究了不同的复配比例以及乳化过程中温度、转速、时间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图直观分析了新型AKD乳液与传统AKD乳液的不同。实验结果表明,新型AKD乳液具有更好的施胶效果,且对乳化反应条件要求大大降低,无假施胶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非水溶性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与卤胺水相乳液的存放稳定性,从而提高接枝率,以苯甲酸乙酯(EB)作为有机相,通过有机相溶液与3-丙烯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ADMH)混合制备乳化整理液,并优化乳化工艺。采用优化的ADMH乳液整理涤/锦复合超细纤维清洁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对整理前后织物进行表征;测试整理织物氯化处理后布上活性氯含量及其抗菌性。结果表明:在乳化剂质量分数4%、HLB=11、乳化转速3 000 r/min、乳化时间3.5 min条件下制备的乳液可稳定存放30 d;抗菌单体ADMH成功接枝到纤维上,接枝率为0.643%;经氯化处理后布上活性氯质量分数为340 mg/kg,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为97%。  相似文献   

16.
共轭亚油酸多重乳状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重乳状液相对体积为衡量标准,借助显微镜直接观察,探讨油水相质量比、亲油亲水乳化剂质量比、乳化剂的HLB值、乳化剂的含量等因素对共轭亚油酸多重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乳化剂体系中,以Tween80作亲水乳化剂制备的多重乳状液稳定性较好.当m(内水相):m(油相):m(外水相)=1:5:1.3,m(Span80):m(Tween80)=9,乳化剂的含量为9.7%时,多重乳液相对体积达到93%.复合乳化剂体系中,在第一相的HLB值为7.4,m(复合乳化剂):m(Tween80)=9,乳化剂质量分数为6.67%时,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壁材,制备盐酸小檗碱微胶囊,研究制备中乳化剂的用量、皮芯比、乳化时间、固化时间、乳化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探讨最佳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乳化剂质量分数为0.5%,皮芯比为5∶12,乳化时间150min,固化时间120min,乳化温度50℃,搅拌速度1200r/min时,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与包埋率达到最佳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DHA乳液,选择经典的亲水亲油平衡(HLB)法作为乳化剂选择的依据,首先确定体系乳化需要的HLB值为11.3,然后选择几种常见的乳化剂进行复配,确定出较好复配乳化剂为:分子蒸馏单甘酯(42%)+Tween20(58%)。乳化剂最适添加量为1.2%。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对乳状液制备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论为:初乳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乳化温度为60℃,搅拌强度为13000r/min,乳化时间为20min,选择均质压力为60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