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同心反切燃烧器系统炉内多相流动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心反切燃烧系统已在多台125MW和300MW机组锅炉上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稳燃和防结渣效果。本文在冷炉及大型冷模试验台上对同心反切燃烧系统进行了试验,并用投影法对炉内空气动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在不同二次风反切角度时,炉内速度场、实际切圆直径变化、炉膛出口速度均匀性等结果。这些结果对同心反切系统的设计、运行调整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台130t/h切向燃烧锅炉炉膛出现的结渣问题的现场实验和数值模拟发现:炉内的空气动力场特性和较高的炉膛环境温度是炉膛结渣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燃尽风和贴壁风对燃烧器进行局部改造和对燃烧器配风方式的调整,发现改造后炉内实际切圆直径减小,主燃烧区炉膛温度降低,同时贴壁风喷口附近壁面的02浓度增加。现场试验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炉膛结渣消除,高负荷运行的稳定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3.
针对纯燃高碱煤旋风液态排渣锅炉,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一次风叶片倾角下该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温度场及各组分质量分数分布特性,分析了一次风叶片倾角对炉内燃烧及NOx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旋风液态排渣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良好,烟气充满度高,错列逆向布置的旋风燃烧器可强化燃烧;在所选工况范围内,随着一次风叶片倾角的减小...  相似文献   

4.
王鹏 《节能》2013,32(1):34-38,2
以某电厂660MW超临界四角切圆锅炉为研究对象,为了检验燃烧设备的制造及安装质量,摸清炉内空气动力场的流动特性,为锅炉在初次启动和热态燃烧条件下提供参考数据,特进行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试验内容包括:一次风速调平;二次风风门挡板调节特性的测定以及空气动力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层喷口风速达到调平状态时,能够保证锅炉四角配风的均匀性,获得理想的炉内空气动力场。  相似文献   

5.
通过冷态流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双锥形喷口和双齿形环对旋流燃烧器喷口流场的速度分布、回流区特性及湍动度分布等空气动力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锥形喷口明显推迟了一、二次风的湍流混合,增强了一次风与中心回流区的混合;双齿形环增大了一次风速度以及一次风与其他气流混合的接触面积,内齿增大了中心管的尺寸,有利于中心回流区的形成;双锥形喷口和双齿形环都增大了流场的湍动度.  相似文献   

6.
高温空气燃烧燃气热态试验炉非稳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方程湍流模型、概率密度函数(PDF)燃烧模型和离散坐标(DO)辐射模型,对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燃气热态试验炉炉内工况进行了非稳态数值模拟,预测热态试验炉运行时的炉内温度场、组分场和速度场,由数值模拟结果分析比较了不同喷口间距五喷口燃烧器对炉内工况的影响,为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燃气燃烧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2台600 MW机组旋流燃烧锅炉炉内的空气动力场和温度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旋流燃烧器可改善沿炉膛宽度方向的热偏差状况;运行中增加燃尽风量、减弱二次风旋流强度会导致炉膛出口烟温升高;通过合理组织燃烧器旋向,可使炉膛出口温度场分布更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8.
炉膛(CFS系统)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某厂四角燃煤锅炉为例,进行一、二次风同心正反切时炉内冷、热态试验研究,并进行数值模拟与之对照。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当一、二次风气流以一定角度交叉送入炉膛时,合理调节一、二次风气流配风角度,采用合适的一、二次风动量矩的比值,能够改善炉内空气动力结构,减少煤粉气流刷墙贴壁,有利于防止燃烧器区结渣。  相似文献   

9.
反切配风对大容量锅炉炉内流场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大容量锅炉的炉内流场特性。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完全吻合,并得出如下结论:大容量锅炉的炉膛出口存在由残余旋转引起的速度偏差;大容量锅炉的燃烧器区域的实际切圆有贴壁倾向;二次风反切的配风方式可有效降低炉内旋转动量流率矩的水平,并明显削弱了炉膛出口的残余旋转。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数值分析技术对大容量切圆燃烧锅炉改变燃烧器二次风反切风量以及反切风位置时的炉内流场特性进行了全三维模拟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燃烧器上部二次风采用反切布置的情况下.无量纲数XJ在1左右时炉膛出口残余旋转较小,炉内气流湍动混合较好,炉内气流运动稳定;研究亦表明反切风位置对炉内流场影响较大。同时,对7个电厂13台大型锅炉进行了改造效果统计,验证了数值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喷射器结构分析及两类喷射器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气力输送喷射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从数值计算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喷射器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同心气力输送喷射器,将其与传统的气力输送喷射器进行了比较,得出了这种喷射器的优点和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工业锅炉控制自动化程度不高,其操作基本上停留在手工和简单模拟仪表操作的水平,操作人员不仅劳动强度大,还容易造成运行事故。文中介绍了一种工业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并讨论了系统的整体构成方案。将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结合,制定出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替代了传统的控制方法。根据这种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很容易被实现,并且将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火电厂中应用先进的气动技术对汽轮机的通流部分进行改造后,汽轮机的膨胀效率会得到提高,而回热系统则偏离了最佳的设计工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非线性优化方法通过变动汽轮机的抽气参数得到回热系统的给水焓升最佳分配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机组的热力性能。研究方法和结果对火电厂机组的改造具有参考价值。图2表3参8  相似文献   

14.
浅论电能质量的问题与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电网与负荷构成出现新的变化趋势,由此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一直是电力用户的生产需求驱动的,提出了电能质量的问题,阐明了电能质量的内涵和指标,分析了电能质量的检测内容与方法,提出了改善电能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国浩 《锅炉技术》2005,36(4):58-60
介绍了目前烟气脱硫装置中2种烟气加热器(GGH)转子的结构型式及特点,在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制造要求及相应的工艺措施,如焊接材料的成分及选用、焊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零件加工的要求、转子组装的要求、工艺程序和多次制造积累的相关经验介绍。制造工艺的日趋成熟,为今后开拓广阔的烟气加热器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军英 《节能技术》2010,28(4):355-359
美国奥巴马政府把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作为战胜危机、占领经济制高点的法宝。本文介绍了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政府为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采取的战略举措,并针对我国的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国内某钢铁厂常用的全氢炉为例,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全氢炉炉台氢气进口角度改变后内罩内各处氢气流量的变化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入口速度矢量的轴向夹角与切向夹角的变化会主要会引起顶部流通通道、第一、第二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量的变化,第三、第四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量随着氢气入口速度矢量变化范围不大,且存在"均匀轴向夹角"和"均匀切向夹角",当氢气入口速度矢量的轴向夹角和切向夹角分布在此范围时,顶部流通通道和第一、第二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通通道的氢气流量较为均匀,此时有助于内罩内各个钢卷与四周环境的换热。  相似文献   

18.
余兰  宋兴海 《节能技术》2005,23(1):85-86
本文对稠油油田注汽锅炉余热利用潜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回收烟气余热的必要性。对注汽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注汽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方案。经现场实施和测试,分析证实了注汽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仲梁维  陆龙云 《动力工程》2003,23(2):2261-2265
叶栅流场中的叶片受流道中汽流力的作用,同时也承受了流道中谐波汽流力的激振。由于谐波汽流力沿周向波动,其对叶片的激振力应该是流道宽度内谐波激振力的积分。本着这一观念对ASME早期发表的动应力基本方程进行改进,重新作了推导,并指出了降低叶片共振应力的途径。多年来已取得了成功应用,其中涉及带冠单叶片的动强度特性及不调频叶片事故处理的材料综合抗振强度对比分析,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煤粉粒径分布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煤粉粒径分布的光散射测试方法。适当地调整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使光电传感器工作在非饱和区;侧向接收散射光,利用概率统计方法可以有效地测量100μm级的煤粉粒子的粒径分布。介绍了测试原理,利用筛分法确定试样标准,与光电法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煤粉粒径的尺寸分布测试给出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提高煤粉燃烧效率提供了一种实时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