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可纯  许琦  姚成 《材料导报》2011,(Z1):388-390
壳聚糖与苯甲醛缩合反应合成西夫碱,讨论了温度、时间、物料比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西夫碱的结构,利用固体碳谱计算了缩合反应的接枝率。结果表明,在用正交分析法得出的最佳条件下,接枝率为86.04%。  相似文献   

2.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在聚丁二烯(PB)乳液接枝苯乙烯-丙烯腈(SAN)的同时,加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制备了带有缩合反应活性基团的聚丁二烯接枝(苯乙烯-丙烯腈-有机硅)共聚物(PB-g-(SAN-co-Si)大分子改性剂。采用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SAN接枝率测定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TEM显示乳胶粒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粒径为300nm,乳胶粒外分布有KH-570水解缩合形成的纳米硅粒子。FT-IR分析证实KH-570通过化学键接枝到PB链上。除通过自由基聚合外,SAN的接枝还可通过KH-570之间的水解缩合方式进行,KH-570的引入大幅度提高了接枝效率。  相似文献   

3.
硅烷接枝交联聚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用不同结构的乙烯基硅烷与聚乙烯进行熔融接枝及水解缩合交联反应,通过对 支物的结构表征,交联行为以及交联前后结晶性质,高温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结构的乙烯基硅烷对硅与聚乙烯的接枝反应和交联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马来酰亚胺与LDPE熔啧接枝反应,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其接枝率,发现其接枝率随单体加入量的增加而上升,当单体的加入量达到一定值后,接枝率不再变化,过多的单体和引发剂不能使接枝率增加,反而引起交联反应。反应温度和反应单对接枝率影响不大。随接枝率的增大,接枝物和Tm降低。  相似文献   

5.
以苎麻麻纱和精干麻为原料,研究了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与苎麻纤维的接枝反应,对反应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及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对接枝后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浓硫酸作催化剂,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10 h,浴比1∶30,TDI的用量为2 mL/g麻,接枝率较高.同样条件下,用碱处理过的脱脂苎麻为原料接枝率更高.TDI中的一个-NCO与苎麻纤维发生了反应生成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粉紫外光接枝马来酸酐工艺参数对接枝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聚丙烯(PP)表面呈惰性,不利于与增强纤维的粘合,为了提高PP与增强纤维的界面强度,以丙酮为界面剂、高压反应釜为接枝反应发生器,采用固相紫外光接枝法在PP法表面接枝马来酸酐(MAH),研究了MAH含量、反应温度、光照时间、搅拌速率对接枝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枝MAH时,MAH含量为2.5%、反应温度30℃、光照时间3min时的接枝率最高,而搅拌速率则对接枝率的分散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陈莉  陆尔力  王闻宇  冯霞  赵义平 《功能材料》2007,38(12):1990-1992
以经碱处理的聚偏氟乙烯(PVDF)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作为聚合单体,分别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为引发剂,合成了PVDF-g-PNIPA接枝共聚物.设计了反应时间、单体配比和反应温度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产物进行表征,计算接枝率.讨论了反应条件及不同的引发剂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IBN引发剂在较高温度、较长反应时间下有着更高的接枝率;而BPO引发剂在较低温度、较短反应时间下比相同条件下的AIBN更优秀.  相似文献   

8.
SEBS熔融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熔融接枝法在Haake转距流变仪上进行SEBS接枝马来酸酐(MAH)的反应,通过FT—IR验证了SEBS接枝产物的产生。用酸碱滴定法和FT—IR测定SEBS—g—MAH的接枝率,同时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MAH量、过氧化二异丙苯(DCP)量对SEBS—g—MAH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SEBS接枝MAH的优化反应条件是:反应时间为10min,反应温度为160℃,MAH量为6%,DCP量为0.55%。  相似文献   

9.
采用等离子体对聚烯烃合成纤维纸改性后,进行丙烯酸接枝,使之适用于电池隔膜.重点讨论了等离子体放电功率对聚烯烃纸吸碱率、吸碱高度、抗张强度、丙烯酸的接枝率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接触角测定、多媒体显微镜、红外对接枝样品的表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甲基丙烯酸与木薯淀粉接技共聚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以南方地区特有的木薯淀粉与部分中和的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研究了单体转化率、淀粉接枝率和接枝效率与甲基丙烯酸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甲基丙烯酸中和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单体浓度为1.5mol/L,引发剂浓度为1.0mmol/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2h,中和度>80%时,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较高,单体中和度对接枝反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PP无纺布接枝NVP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P无纺布为基材,以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为单体,采用热接枝聚合方法,重点考察了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引发剂含量及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通过热接枝方法可将NVP单体接枝在PP无纺布上,使其具有亲水性,提高引发剂和单体浓度可增加接枝率;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在低,高温阶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与溶胶凝胶法相结合,通过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12FMA)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下共聚得到了含氟/硅共聚物,再将其与可溶性淀粉水解缩合制备含氟/硅共聚物接枝淀粉涂膜材料。红外光谱表明,含氟/硅共聚物被成功地接枝到淀粉分子中。当淀粉羟基与共聚物物质的量比为1∶1且接枝反应温度为60℃时,可以获得接枝率为32.3%的含氟/硅共聚物接枝淀粉。与淀粉相比,接枝淀粉涂膜表面自由能明显下降,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PP无纺布预辐射接枝4-乙烯基吡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预辐射接枝法,在PP无纺布上接枝4-乙烯基吡啶(4-VP)。发现接枝率随着辐照剂量、接枝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数值拟事的方法,推导出接枝率与其随接枝反应条件变化的数学表达式。结果表明由数学表达式计算出的接枝率与通过实验测得的接枝率能很好地符合。同时也计算出了接枝反应的活化能,并对该预辐射接枝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环境中聚丙烯固相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超临界CO2环境中聚丙烯固相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CO2的压力、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接枝产物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获得了较优的接枝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与熔融接枝和传统固相接枝过程相比,采用超临界固相接枝过程制得的接枝物具有接枝率高、凝胶率低且降解程度低等优点。同时接枝产物的接枝率和凝胶率除了可通过改变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进行调节外,还可通过改变CO2的压力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5.
尼龙66纤维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高锰酸钾/硫酸为引发剂,用尼龙66纤维与丙烯酸进行接枝共聚,研究了尼龙66纤维接枝率与硫酸浓度,高锰酸钾浓度,丙烯酸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预处理时间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浓度为0.2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时,接枝率较高,尼龙66纤维的预处理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16.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熔融接枝粉末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熔融接枝全同粉末聚丙烯进行了研究,接枝单体为含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酸,反应器为Haake流变仪。用红外光谱法定性确定了接权的成功,探索出了将接枝产物与三氯乙酸在甲苯中反应后用氢氧化钠反滴定来测定接枝率的方法,并对接枝率和聚丙烯陴解的影响因素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混合引发剂时的接枝效果非常好,不仅接枝率高,而且在高的接枝率下,得到的接枝产物的降解或交联程度很轻。  相似文献   

17.
熔融接枝制备LLDPE-g-GMA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制备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脂(LLDPE-g-GMA)。傅立叶红外光谱的分析确定了接枝反应的发生,并根据Lambert-Beer定律定量了接枝率。研究了接枝反应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单体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加入量)对接枝率的影响。分析了接枝反应过程中体系扭矩的变化,进而阐明了接枝反应的机理。对接枝产物包括熔融指数和结晶行为等性能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固定LLDPE/GMA/DCP=100/8/1时,可以制备较高接枝率且综合性能优异的LLDPE-g-GMA。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接枝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刘婧  许文才  曾国荣  李东立 《包装工程》2007,28(9):33-35,54
在系统介绍聚丙烯接枝改性方法基础上,从多种接枝单体的比较、选择,共单体的作用机理,以及接枝单体、共单体、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聚丙烯接枝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为接枝反应提供最佳反应条件,加速接枝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丙烯酸丁酯接枝玉米淀粉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以未经精制处理的丙烯酸丁酯为接枝单体,在水相介质中制备了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丁酯;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气氛等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原淀粉和接枝产物的结晶形态.结果表明:随着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增大,产物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而增大;在氮气气氛中反应得到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较高;发现接枝反应明显地破坏了淀粉的结晶结构.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纤维与丙烯酸辐射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EI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60Co-γ射线预辐照接枝法,研究了聚丙烯(PP)纤维与丙烯酸(AAc)在苯中的接枝共聚反应。讨论了预辐照剂量、单体浓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接枝率随预辐照剂量和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实验获得的接枝共聚物,其亲水性有明显的改善,但当预辐照剂量超过2Mrad时,机械强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