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远方修改继电保护定值的控制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IEC 61850和IEC 60870-5-103中的定值控制模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IEC 61850的定值组控制块模型对IEC 60870-5-103的定值控制模型进行了扩展定义,在基于IEC 60870-5-103的继电保护装置上实现了任意定值区定值的读写功能。同时,从定值视图的角度对远方修改定值的服务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一种避免编辑定值区数据异常改变的远方读写定值控制流程,显著提高了远方读写定值的可靠性。所提出的远方修改定值控制模型已经成功试点应用,其可靠性获得了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2.
研究归纳了继电保护装置支持远方修改定值的2种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预备定值区的继电保护装置远方修改定值新模式。具备预备定值区的继电保护装置可支持远方不切换定值区号的情况下,快速可靠地修改定值,减少安全隐患,提高供电效益。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继电保护装置定值远方操作方法,在对已有典型方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文件方式的继电保护装置定值远方操作方法。定值管理客户端通过文件方式获取继电保护装置的定值模型,查看及修改继电保护装置定值的操作均以文件为操作对象,通过召唤原始定值文件读取继电保护装置定值,通过下发更新定值文件修改继电保护装置定值。同时本文对该方法实现的细节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和构想,初步证明在目前已有技术条件下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归纳了远方调整继电保护装置定值的两种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运行方式识别的远方调整装置定值的新模式。变电站中采用新模式的自动调整定值系统可以收集数据信息识别系统运行方式并快速可靠地调整多台保护装置的定值内容。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深圳电网保护远方操作的技术要求,并成功在6座变电站进行了线路保护设备远方切换定值区、远方投退软压板等功能的改造,对电网保护远方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网的快速发展与生产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实施继电保护远方操作是解决该矛盾的有效途径,而继电保护远方操作的难点在于"双确认"。本文基于EMS调控平台,在安全Ⅰ区进行继电保护的远方操作,实现了远方投退线路保护功能、远方投退保护重合闸、以及远方切换定值区的双确认操作。通过某电网的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继电保护远方操作设计,既能提高电力系统的运维效率,又能满足"双确认"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传统定值现场修改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EMS一体化的保护定值远方修改系统。利用IEC104通信规约的特点并进行扩展,结合扬州电网调度自动化OPEN-3000系统,研究并提出远方操作系统的整体架构和软件平台设计,最后将该系统应用于扬州220 kV广陵变进行了现场测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远方修改保护定值、切换定值区和在线投退软压板等功能,提高了调度管理及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福建电网远方不停电修改及核查定值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不停电修改定值的技术难点,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通过分析福建电网设备现状,对福建电网远方不停电修改及核查定值系统的几种实现方案进行比较,推荐通过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保护远方修改及核查定值。并提出福建电网远方不停电修改及核查定值系统的主要功能、具体实现流程、设备配置及安全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针对不停电修改定值的技术难点,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通过分析福建电网设备现状,对福建电网远方不停电修改及核查定值系统的几种实现方案进行比较,推荐通过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保护远方修改及核查定值.并提出福建电网远方不停电修改及核查定值系统的主要功能、具体实现流程、设备配置及安全措施等.  相似文献   

10.
对继电保护装置实施远方控制,可减轻运维人员工作量,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通过对继电保护远方控制功能需求和保信/EMS一体化系统继电保护远方控制功能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远动链路和基于保信链路两种远方控制实施方案,讨论了两种实施方案的技术要点和优缺点.通过对这两种实施方案的分析研究,对独立保信系统实施继电保护远方控制功能给出了建议方案,对推广继电保护远方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通信系统若采用基于IEC61850通信结构的通信信息模型,必然要解决新系统兼容老设备的问题。目前的变电站通信中采用IEC60870-5-101/104的老设备还很多,而从IEC60870标准过渡到IEC61850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很长时间内使用IEC60870-5-103/104标准的老设备也会大量存在,必须保证使用IEC60870通信标准的装置在通信上与新系统相互兼容。比较了IEC61850与IEC60870标准两种不同标准体系的特点,依据变电站通信功能的特点和IEC61850的映射原则,提出了将IEC61850的数据模型和控制模型映射到104规约的映射方法和思路,将采用101/104规约的老装置纳入新的变电站通信体系。以使采用两种不同通信标准的装置可以实现互联和互通。  相似文献   

1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目前采用IEC 60870的老设备很多,须确保IEC 60870标准的装置在通信上与基于IEC 61850新标准的系统的相互兼容。比较了IEC 61850与IEC 60870两种不同标准体系通信规约的特点,依据变电站通信功能的特点和IEC 61850的映射原则,提出了将IEC 61850到IEC 60870.5—103/104通信规约的映射方法和思路,以使采用103/104规约的装置与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兼容。  相似文献   

13.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的通信协议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继电保护及故障录波器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任务及信息传输的特点、要求和相关的国际标准,提出了故障信息系统的主站和子站的通信协议采用IEC60870 5 103和FTP组合的协议方案,分析了该通信协议如何满足所传送信息的需要及与现有的电力数据通信网络中不同类型通道的结合方式;接着介绍了子站系统内部采用以太网,接入不同类型装置和录波器的方案,提出了协议转换采用尽量下放到接近装置,分散处理的原则;也介绍了与现有的厂、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协调;最后分析了故障信息系统兼容或采用IEC61850标准的问题。还介绍了  相似文献   

14.
IEC 61850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建模,并利用MMS进行模型文件的传输.文章对IEC60870-5 -104规约向IEC 61850转化进行研究,分析了实现的过程.对IEC60870-5-104规约的报文结构以及传输机制进行分析,对IEC 61850的配置文件以及MMS的传输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IEC 60...  相似文献   

15.
IEC 60870-5-104是专门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远动通信协议,IEC 61850协议是未来无缝远动通信体系的基础.为满足智能变电站和调度主站无缝通信的应用需求,现阶段研究IEC61850-5-101/104与IEC61850协议的无缝转换是十分必要的.比较了IEC60870-5和IEC61850 2种通信规约的特点,依据变电站通信功能的特点和61850的映射原则,分析了IEC60870-5-104到IEC61850相互映射的一般方法和大致流程,给出了相互映射关系表和SCL配置文件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IEC60870-5-103和IEC61850两种标准,详细分析了采用IEC60870-5-103的装置实现IEC61850接口所涉及的规约转换及信息映射等内容,并给出了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如何实现采用IEC61850协议的新系统和基于原有协议IEC60870-5-102规约的现役系统的兼容成为现实问题。由面向点信息的传统规约向面向对象技术的IEC61850规约转换也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比较分析IEC61870-5-102规范和IEC61850标准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在当前系统与新系统之间过渡的通信网关模型,以保证变电站内非IEC61850装置与IEC61850新系统的兼容。  相似文献   

18.
IEC61850文件传输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IEC61850标准中定义的文件传输模型和与故障录波相关的其他信息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应用这些模型进行故障录波数据记录和传输的实现方法。该方法使用IEC61850文件传输模型在装置与后台应用之间传递标准COMTRADE格式文件,并综合使用IEC61850与故障录波相关的逻辑节点模型、数据集模型、报告控制块模型、定值组控制块模型和控制模型来实现录波选项的定制以及扰动数据记录和传输过程的有序控制。对该实现方法的交互过程和总体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与IEC60870-5-103和文件传输协议(FTP)等传统故障录波数据记录和传输方法相比较,该实现方法在开放性、互操作性、传输过程的复杂程度、传输速度以及与用户交互接口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IEC61850的狭义应用和广义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依据语义约定具有偏序关系的论断,将IEC 61850的语义约定分为SCADA语义约定和变电站语义约定两个层次,相应地将对IEC 61850的应用分为广义应用和狭义应用。通过对IEC 61850技术体系的分析,指出狭义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约束条件,IEC 61850中针对这种约束提供了明确的表示形式,这一形式恰恰成为IEC 61850除了技术体系的诸多特点外,优于IEC 60870-5- 103通信协议的本质,即IEC 61850可以明确地界定一个应用是否属于狭义应用,因此不会出现类似应用IEC60870-5-103时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的通信协议与信息语义标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之尧  刘正超  杜杨华 《广东电力》2007,20(1):30-33,45
从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的形态及应用需求出发,阐述了系统对通信协议和信息语义的要求,分别从通信协议和信息语义的角度详细分析了IEC 60870-5-104加IEC 60870-5-103协议、IEC 61850标准的适用性.以广东电网的系统为例,对通信协议和信息语义标识的各个要素进行了归纳,总结了形成目前所采用的通信协议和信息标识方法的客观基础,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