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交通图像稀疏分解方法,该方法采用非对称原子和收敛速度较快和寻优能力强的差分进化算法,来实现对交通图像的稀疏分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交通图像进行快速、有效地稀疏分解。  相似文献   

2.
分块自适应图像稀疏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图像稀疏分解的计算时间复杂度非常高这个问题,提出了分块自适应图像稀疏分解算法。该算法根据稀疏分解计算时间复杂度和待分解图像大小之间的关系。把待分解图像分成互不重叠的小块。然后对每个小块图像进行稀疏分解。根据每一块的复杂程度。自适应地决定稀疏分解的结束。实验结果表明。在分解原子个数相近或相同的条件下。新算法对稀疏分解后重建图像比在整幅图像上进行稀疏分解重建的图像质量下降0.5dB。但计算速度提高了约15倍。  相似文献   

3.
陈柘  陈海 《国外电子元器件》2014,(2):168-170,173
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字典的图像稀疏分解去噪方法。使用小波包函数和离散余弦函数构成混合字典,采用匹配追踪算法对图像进行稀疏分解,提取含噪图像中的稀疏成分,最后利用稀疏成分进行图像重构,达到去除图像中噪声的目的。实验中与单一字典稀疏分解去噪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字典稀疏去噪算法可有效提取图像中的稀疏结构,改善重构图像的主客观质量。  相似文献   

4.
欧阳春娟  李霞  李斌 《信号处理》2012,28(6):821-826
根据超完备字典图像稀疏表示的稀疏性和特征保持性,提出了基于遗传优化图像稀疏分解的密写算法。该密写算法将信息隐藏与基于图像稀疏分解的压缩过程合二为一。首先在基于MP的图像稀疏分解每步迭代中,采用遗传算法快速实现最佳匹配原子的选取;对稀疏分解得到的结果用不同的量化位数进行量化;最后采用LSB嵌入方式将秘密信息隐藏于量化后参数的不同最低有效位中,得到载密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遗传优化图像稀疏分解的密写算法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与相同嵌入容量的经典空域和DCT域LSB算法相比,本文的密写算法获得了更高的抵抗隐写分析能力。抗隐写分析实验也表明新的密写算法对嵌入位数不敏感,可灵活地扩充嵌入容量。   相似文献   

5.
胡正平  李静  白洋 《信号处理》2012,28(12):1663-1669
在人脸识别中,每类数据分别位于由字典形成的高维空间中的多个低维线性子空间,考虑到这一结构信息对识别起到一定支持作用,利用块结构稀疏表示进行人脸识别。针对训练图像不能涵盖测试条件下的人脸变化这个问题,提出基于样本-扩展差分模板的联合双稀疏表示识别算法。它通过构造样本-扩展差分模板来表示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这些类内差异信息可被不同的类别所共享,即任何一类人脸图像的类内差异可表示为其他类别类内差异图像的原子稀疏线性组合。这样识别问题被转换为在训练样本空间和扩展差分模板空间寻找测试样本的块稀疏与原子稀疏的联合双稀疏表示。在AR和Extended Yale B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具有光照、表情变化和遮挡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识别算法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复原算法大都只利用了图像整体稀疏性和局部稀疏性中的一种,未充分利用图像的先验知识,基于此,本文在稀疏表示框架下,同时引入Cosparse解析模型及平移不变小波变换两种稀疏模型,前者对每个图像块进行稀疏表示,后者对整幅图像进行稀疏表示,从而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复原算法。该算法将图像复原问题归结为双稀疏正则化问题。为求解复杂的双稀疏优化问题,本文运用交替方向乘子法 (ADMM,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算法将该约束优化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通过交替迭代求解获得复原图像。实验中对不同类型的模糊图像进行了复原,其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各类模糊图像的复原比现有复原算法效果更好,从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拟退火的信号稀疏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号稀疏分解广泛应用于图像和信号处理领域,特别是在教据压缩和数据存储、特征提取领域应用广泛.但信号稀疏分解本身是典型的NP困难问题,要成功的进行信号稀疏分解是十分困难的.文中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来快速寻找Matching Pursuit(MP)过程每一步的最优原子,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信号稀疏分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和快速地进行信号稀疏分解.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字典学习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多帧平均方法从训练样本中得到初始背景,再通过BP算法建立背景的初始稀疏表示模型;然后利用视频序列中当前时刻的近邻五帧图像,通过K-SVD方法自适应更新背景数据字典中的原子,使背景稀疏表示模型最优逼近近邻帧背景的观测值;最后将当前帧图像与背景模型进行差分,完成前景运动目标的检测.仿真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图像信号进行稀疏表示可以有效降低数据的冗余度,减小运行时间,同时在字典更新阶段利用近邻帧图像的相关性特性,能获得鲁棒性较好的背景字典,自动排除伪前景的干扰,从而提高视频序列中的运动目标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魏捷 《通信技术》2012,(2):105-107
主要研究视频监控系统中运动目标检测算法,提出一种背景差分与帧间差分相融合的方法。该算法通过多次差分以及判决区域的相关运算划定背景区域和运动区域。同时参考相邻帧平均灰度信息更新背景帧以适应光线变化对判断造成的影响。在图像后处理中结合相关形态学算划分最终的运动目标。该算法可实现运动目标的快速准确定位和区域估算,实验表明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灰度图像增强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目标优化问题,但是该目标函数实质是一个多峰值的优化问题,对此提出一种高斯变邻域差分进化算法用于灰度图像的增强。首先,利用高斯变异方式具有快速收敛特性以及变邻域方式在种群多样性保持方面的优势,对差分进化算法的变异进行改进,目的是平衡算法在快速收敛和保持种群多样性方面的能力,提高算法的整体效能。然后利用该算法对灰度图像增强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与基于标准DE,PSO及均衡直方图灰度图像增强效果进行对比,高斯变邻域差分灰度图像增强算法能够更有效的对灰度图像进行增强。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异常目标检测算法忽略了图像的空间信息,导致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空间信息的改进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异常目标检测算法。算法综合利用了高光谱图像的光谱信号与空间信号,并与图像自身的稀疏性相结合,对经典的基于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行改进,该算法以待测像元为中心构建一定大小的空间窗,计算中心像元与邻域内其他像元的空间相似度权值和光谱相似度权值,通过计算邻域内其他像元对中心像元的比例权值得到了中心像元的重构光谱值并作差得到两者的残差矩阵;最后基于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异常目标检测算法得到图像的稀疏矩阵,将代表异常目标信息的稀疏矩阵和残差矩阵相加并求解矩阵行向量之间的欧式距离得到像元的异常度,设置阈值,得到检测结果。为验证所提算法的检测性能,采用了真实的高光谱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并与现有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得到更高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适合微波通信传输使用的多进制连续相位信号的频偏校正2码元差分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2码元差分信息提取分支度量,进行维特比检测.同时利用判决反馈对微波通信中的载波频偏进行校正.通过对接收信号的复指数分解,分支度量的计算量得到了很大的简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优于1码元差分检测.当接收信号存在载波频偏时,该算法仍然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3.
根据烟雾的半透明性特征和分形性质,提出一种基于频域增强和差分盒维数的烟雾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空-频域的特性,通过对图像多层分解后小波系数的加权处理得到烟雾纹理增强图像;然后,运用差分盒维数方法遍历图像,计算出各像素分形维数值,由阈值法得到烟雾分割图像。最后,通过形态学膨胀运算使分割图像更加完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利用小波频域增强的特点,减小烟雾薄弱区内背景的影响,使该区域烟雾的分形维数更多地集中于阈值内,提高了烟雾分割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插值置换混叠图像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盲分离方案。根据插值图像像素点之间存在的相关性,通过对置换混叠图像分块进行有限差分,检测插值图像与原图像经过有限差分后的值之间的差距,设定适当的阈值,将其分开。为获得最优阈值,用差分进化算法进行优化,获得最优阈值。根据阈值将图像二值化,进而将置换图像分离出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阈值法的鲁棒性强,对经过不同插值方式的置换混叠图像进行盲分离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星空背景中目标识别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时捕获混杂在天基背景中的运动目标,采用基于Fourier—Mellin图像配准与边缘提取相结合的差分算法。先采用Fourier—Mellin算法和相位相关算法求取图像的旋转角度及缩放和平移参数,得出配准点,再对连续采集的两帧图像配准、差分、二值化,将差分图像与后一帧边缘提取的图像进行逻辑乘,得到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虚警率低,适合微型航天器多目标捕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陈垚佳  张永平  田建艳 《电视技术》2012,36(13):48-51,63
提出一种基于分块过完备稀疏表示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该方法将多聚焦源图像对应分块,采用稀疏模型进行分解,得到每个块的稀疏表示系数。考虑到稀疏系数向量的l1范数越大,带的信息量就越多,采用此因子对稀疏系数加权,求得融合系数,结合过完备字典重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图像融合方法取得较好的融合效果且优于传统小波分解融合方法。同时探讨了字典维数对所提出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标准的差分进化算法只能处理连续空间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取整策略的差分进化算法。该方法只需要对优化变量进行四舍五入取整,就能够把标准差分进化算法用于稀疏阵列天线方向图优化。将取整策略的差分进化算法应用到六边形平面稀疏天线阵的布阵设计。为了计算六边形阵列天线的方向图,提出在口径中添加虚拟单元的计算模型,把六边形阵列转化为可以实现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矩形阵列。以改善阵列峰值副瓣电平为目的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稀疏天线阵峰值旁瓣电平与采用遗传算法相比改善了4.5~5.1 dB,且具有计算速度快、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电子技术》2017,(15):183-186
为了提高对车牌的自动识别和检测能力,针对传统的边缘轮廓检测方法在车辆距离过紧和车流量过大而产生相互遮挡时识别性能不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和神经网络的车牌自动识别方法。提取的车辆视频监测图像进行外接轮廓矩形网格分割,采用差分进化算法进行车牌测试样本图像的子块连续遍历,实现车牌图像的特征分割和信息点增强,采用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车牌特征信息分类,实现车牌识别。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车牌识别的准确性较好,识别模型的可靠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郑佳  李江勇 《激光与红外》2014,44(5):563-566
提出一种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选取视频的第一帧作为背景帧,运用加权累加图像方法更新背景图像,背景图像的更新速率通过相邻帧的差分结果决定,再运用背景差分算法提取出运动目标。计算运动目标的区域的熵值,通过熵值判断出特征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稳定性好,能够较好解决动态背景的问题并且检测出特定目标。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小波变换容易造成细节信息丢失、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分解的低频子带系数不稀疏以及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结果综合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和NSCT-PCNN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将源图像进行NSCT分解,获得低、高频子带;其次,利用K奇异值分解(K-SVD)算法对低频子带进行字典训练,实现低频子带的稀疏表示和低频稀疏系数的融合;然后,利用高频子带的空间频率激励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选择较大点火次数的系数作为高频子带的融合系数;最后对低、高频子带融合系数进行NSCT逆变换,得到融合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视觉效果和客观指标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且融合结果综合性能优于现有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