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摩擦电喷镀技术制备Ni–Co–MoS2 复合镀层,系统试验研究了复合镀层结构与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含MoS2微粒的复合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基质金属密实,无明显裂纹,MoS2微粒均匀地分散在镀层中,MoS2微粒的加入,可有效改善镀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优化规范下镀取的Fe-Ni-MOS2复合镀层进行了组织分析和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Fe-Ni合金镀层中弥散分布着6.41%重量的MoS2微粒后,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明显下降,镀层的摩擦学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搅拌方式、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对Ni-P-MoS2复合镀层沉积速率、MoS2微粒复合量及分布的影响,借助三维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观察了复合镀层的形貌及镀层中各元素的含量与分布,研究了MoS2微粒在镀液中的活化与其沉积方式。结果表明,间歇搅拌保证镀液中的离子和微粒均匀分散的同时也减少了MoS2微粒的脱落,故能加快沉积速率,促进MoS2微粒含量的增加和均匀分布。在特性吸附和"空间位阻"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单一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使用保证了镀层沉积速率和MoS2微粒复合量;由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的强烈相互作用,使得复配表面活性剂有利于MoS2微粒在复合镀层中的均匀分布。镀液中被活化的MoS2微粒通过搅拌和电场作用到达Ni-P层表面,而未被活化的MoS2微粒则仅依靠搅拌作用靠近Ni-P层表面,经催化作用,完全活化和部分活化MoS2微粒被Ni-P层完全或部分包裹,未被活化的MoS2微粒则吸附在Ni-P表面且易脱落。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制出一种新型Ni─Cu─P/MoS2电刷镀固体润滑复合镀层。对影响镀层耐磨性的因素进行了正交设计:包括镀液中铜盐、次亚磷酸盐、二硫化钼及刷镀电压。对得到的九种镀层,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测量其磨损量及摩擦系数,最终优化出最佳的Ni─Cu─P/MoS2镀层及相应的镀液。本文还对镀层的相结构、成份及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讨论了它们对镀层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中一定量的铜及亚稳间隙相对改善镀层的耐磨性及减摩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优化规范下镀取的Fe—Ni—MoS2复合镀层进行了组织分析和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绪果表明:Fe—Ni合金镀层中弥散分布着6.41%重量的MoS2微粒后.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明显下降,镀层的摩擦学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新型Ni-Cu-P/MoS2固体润滑镀层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制出一种新型Ni-Cu-P/MoS2电刷镀固体润滑复合镀层.对影响镀层耐磨性的因素进行了正交设计:包括镀液中铜盐、次亚磷酸盐、二硫化铝及刷镀电压。对得到的九种镀层,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测量其磨损量及摩擦系数,最终优化出最佳的Ni-Cu-P/MoS2镀层及相应的镀液.车文还对镀层的相结构、成份及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讨论了它们对镀层耐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中一定量的铜及亚稳间隙相对改善镀层的耐磨性及减摩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Zn-MoS2自润滑复合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郭国才 《表面技术》2004,33(4):28-29
在钾盐镀锌溶液中,采用复合电沉积的方法能获得Zn0-MoS2自润滑复合镀层,MoS2的体积分数在10%~30%之间.研究了电流密度、溶液pH值及镀液中MoS2微粒的浓度对复合镀层中MoS2含量的影响,同时测试了复合镀层的一些性能.  相似文献   

8.
化学镀(Ni—P)—MoS2复合镀层的工艺及镀层性能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于光 《表面技术》1996,25(4):12-14
研究了化学镀(Ni-P)-MoS2复合镀层的工艺及镀层性能,结果表明,选用适宜的表面活性剂能促进微粒的共沉积,在适当的工艺参量下可获得高微粒含量的复合镀层,MoS2微粒的嵌入,虽可导致镀层硬度降低,但能显著改善镀层的摩擦性能。  相似文献   

9.
(Ni—P)—SiC—PTFE化学复合度层摩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红霞  商全义等 《表面技术》2003,32(2):31-32,35
通过磨损试验及表面显微观察,测试并分析了(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自润滑性等摩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i-P)-SiC-PTFE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自润滑性高于化学镀(Ni-P)镀层。该复合镀层可用于高性能塑料模具的表面处理。  相似文献   

10.
摩擦喷射复合电沉积MoS2/Ni镀层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摩擦喷射复合电沉积工艺在钢基材料上制备MoS2/Ni减摩复合镀层,观测分析了镀层形貌结构,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MoS2加入到镍镀层后,能显著改善镀层摩擦学性能,相同测试条件下,摩擦因数为同工艺纯镍镀层的1/4,磨损失重也仅为纯镍镀层的13 %.复合镀层磨损形式为磨粒磨损,除了有个别较浅、较窄磨痕之外,磨损表面较为光滑,没有出现粘着现象.  相似文献   

11.
Ni-P—Nano-A12O3化学复合镀层的磨损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对Ni—P—Nano—Al2O3化学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Ni-P—Nano.Al2O3复合镀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Ni—P—Nano-Al2O3复合镀层中的Nano-A12O3微粒能够有效地降低摩擦副之间的犁沟效应和粘着效应,从而提高复合镀层的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2.
MoS2以其良好的固体润滑性能广泛地得到应用,但是MoS2在大气尤其是潮湿大气中保存时,易受到氧化而使性能变坏。通过对Ni—Cu—P/MoS2电刷镀层的研究,探讨了稀土元素对提高MoS2抗潮湿大气腐蚀的可能性.利用SEM、XPS、AES等现代分析设备对镀层进行了分析、试验,发现未加稀土的镀层中MoS2极易受到氧化,在镀层中添加稀土能明显提高MoS2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镍钨-D/SHS TiB2复合摩擦电喷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摩擦电喷镀技术制备了镍钨-D/SHS TiB2复合镀层,研究了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以及耐磨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合镀层致密连续,与基体结合良好,无明显裂纹,SHS TiB2颗粒的加入有效地改善了镀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4.
Ni—P—Al2O3化学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钟花香  黄国保 《表面技术》1994,23(4):184-189
用X-衍射仪、波谱仪、扫描电镜等先进的测试手段,证实了Ni-P-Al_2O_3化学复合镀层仍然是非晶态结构,只是在宽矮平缓的衍射峰上出现了一些Al_2O_3微粒小的尖锐衍射峰。详细阐述了该研究的新发现,这一发现揭示了国内外资料至今尚未确定的过镀相Ni_xP_y是Ni_(12)P_5,从而更完善了Ni-P非晶态镀层向晶态转变的理论。最后讨论了镀层界面存在着扩散层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电刷镀复合镀工艺以及镀层性能作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研制出的一种高粘度胶状刷镀Ni溶液 ,解决了固体微粒悬浮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问题。以此种镀液为基础添加各种不同的固体微粒 ,制备出复合镀液 ,并施以电刷镀工艺 ,从而得到各种不同性能的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16.
化学复合镀镍-硼-三氧化二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丰  褚松竹 《表面技术》1994,23(4):154-158
研究了在Ni-B化学镀液中添加α-Al_2O_3微粒,而得到Ni-B-Al_2O_3复合镀层的工艺条件;并对其镀层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镀层附着性好,经适宜温度热处理后具有较高硬度及良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7.
注塑模电刷镀纳米复合涂层的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SiO2纳米颗粒和石墨粉的非晶态Ni-P合金复合镀层,并对其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复合镀层有较高的显微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及减摩性,模具试验表明,复合镀层有效地降低了干摩擦状态下注塑模推管与摩擦件的表面划伤与金属转移。  相似文献   

18.
邵树渊 《电加工》1998,(4):27-29
对电刷镀复合镀工艺以及镀层性能作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研制的一种高粘度胶状刷镀Ni溶液,解决了固体微粒悬浮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问题,在此种镀液为基础添加各种不同的固体微粒,制备出复合镀液,并施以电刷镀工艺,从而得到各种不同性能的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在Q235钢基体表面制备了Cu-MoS2复合镀层,对镀层的截面形貌和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并考察了镀液中MoS2颗粒含量对复合镀层耐磨减摩性能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oS2颗粒均匀分布在Cu基金属中,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无空隙和裂纹等缺陷,镀态下镀层为晶态结构;当镀液中MoS2颗粒含量为25g/L时,镀层的减磨耐磨性达到最佳;镀层的耐蚀性,随着MoS2颗粒含量的增加逐渐升高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0.
Ni-P-Nano-Al2O3化学复合镀层的磨损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对Ni-P-Nano-Al2O3化学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Ni-P-Nano-Al2O3复合镀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Ni-P-Nano-Al2O3复合镀层中的Nano-Al2O3微粒能够有效地降低摩擦副之间的犁沟效应和粘着效应,从而提高复合镀层的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