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系统总结了岸滤系统内的污染物,阐明岸滤系统对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综述岸滤系统对不同种类污染物的去除机制(降解去除有机污染物机制、迁移转化去除无机污染物机制以及自然过滤去除微生物病原体机制)、影响因素及去除技术,展望未来岸滤系统典型污染物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位于昆明市下游的滇池,因受市区排放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当地污水的影响,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急需治理。污水灌溉与污水处理相结合的土地系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技术措施。本文阐述了将该系统用于公厕污水处理的工程构造型式与运行管理方式,建立了示范应用工程,开展了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污水灌溉与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处理公厕污水,处理后回用于厕所冲洗,可获得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并可节约宝贵的淡水资源。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分散型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迫切需要开发经济、实用、高效、简便并能有效脱氮除磷的原位污水处理技术.地下土壤渗滤系统是利用土壤及生存于该环境中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对污水中污染物进行去除的一种生态学方法,具有费用低,运行管理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分散排放的生活污水,成为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中的研究新热点.在参阅大量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地下土壤渗滤系统的工艺原理和基本工艺类型,通过对水力负荷、土壤的选择与配制、氮的去除、磷的去除及土壤渗透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地下土壤渗滤系统的净化机理及影响工艺性能的因素,并对该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指出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汾河一坝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溶解氧、BOD5、CODCr、氨氮、总氮、总磷共6项指标,分析其对太原市上兰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整个取样期,湿地可有效降低所选污染物浓度,其中CODCr、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显著且稳定,证明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是一种有效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适宜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设计了一套厌氧+人工潜流湿地处理装置,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就系统的主要运行参数对CODCr、BOD5、SS、NH3-N、TN、TP去除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生活污水经厌氧+人工潜流湿地处理装置处理后,出水的各项常规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地下土壤渗滤这一自然净化系统在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工作中的运用情况。研究了处理系统上种植的美人蕉、黑麦草、苍兰及麦冬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种植不同植物的处理系统污染物处理能力不同。因此对于土壤渗滤系统要选择种植合适的植物,有利于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改善土壤渗滤系统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级人工湿地-塘组合系统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下处理污染水体,对各项出水污染物进行测试对比。结果表明:在初春低温条件下,COD,TN和NH4+-N的去除率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显著提高,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水力停留时间选择4 d较为合理。在水力停留时间为4 d时进行为期12个月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季节的变化,多级人工湿地-塘组合系统对模拟农村径流污水的净化效果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波动范围内,在夏季时对污水中COD,TN以及NH4+-N去除效果比在冬季时好。从试验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可以看出,本系统可以在除污染物方面达到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COD出水水质最好时为Ⅳ类水质,NH4+-N出水水质最好时接近地表水Ⅳ类水质。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气质联用仪的物质自动识别与定量系统(AIQS )评价了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处理工艺对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厂进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甾醇、邻苯二甲酸酯、酚、醇、多环芳烃、药品及个人护理品等污染物,A2/O工艺能够去除包括甾醇、酚、醇、多环芳烃、药品及个人护理品等大多数微量污染物,但部分磷酸酯类、农药类等物质难以被去除。试验结果表明,A IQ S-DB可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筛查。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农村污水特点,针对性选择处理工艺,对北京市通州、房山、昌平、怀柔、密云等5个区县的4种类型村庄的污水结构、用水量、污水排放量、污染物浓度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对6种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污染物去除率、建设运行费用、占地面积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京郊农村污水主要由厨房污水、生活洗涤污水、冲厕污水、养殖污水组成;污水排放规律为夏季大、冬季小,污水污染物种类多,城乡结合部村水质最差,山区村水质最好。综合分析表明,MBR、MBR+土地渗滤、A/O+土地处理系统工艺适宜在平原地区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及城乡结合部村庄使用;人工湿地工艺适宜在面积大、经济条件较差、对出水水质要求不高的平原区村庄使用;山区村庄可考虑采用厌氧生物滤池处理技术;民俗旅游村等经济条件较好、出水水质要求较高的村镇地区可考虑采用MBR工艺及一些高效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10.
王现领  李金中 《水资源保护》2016,32(S1):102-103
为了对生活污水进行高效处理,避免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污染自然生态环境和对人们的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和危害,采用微动力生物生态技术,利用波式流人工湿地中水体反复经过好氧、厌氧过程,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结果表明,该技术对生活污水中悬浮物及BOD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对COD及TP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微动力生物生态技术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高、对污染负荷波动有较高的适应性,且运行成本不高于0.1元/m3。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示范工程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随着水体污染的日趋严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为研究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特征和处理技术进行了探索,建立了“生物 生态”处理结合的组合技术,并进行了示范工程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组合技术均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具有除磷脱氮效率较高,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的特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应根据排放特征和环境气候条件,研究开发污水处理技术和生态农业利用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处理效率并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模型的农村生活用水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农村人口多,生活用水总量大,农村用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和复杂性。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是对农村用水和污水治理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基础。基于全国农村居民用水抽样调查,将影响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因素分为家庭状况、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生活习惯等4大类、8个具体指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人均住房面积、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洗浴习惯是影响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的3个最主要的因子,在制定农村水资源和用水、污水治理规划时,应该结合区域发展情景,充分考虑和科学预测这些因素对农村用水和排水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出,推行居住地节水工程、加大加强节水意识宣传、培养优良节水习惯和改进农村用水基础设施对提高农村生活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 AHP 的北京市典型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适用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影响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综合性能的相关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含 1 个目标层、3 个准则层和 12 项指标的北京市典型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综合评估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以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常见的 6 种技术为评估对象,利用转化函数得到各技术的指标标准化值,将指标权重与标准化值相乘后再相加,最终得到各个技术的综合评估结果。参考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技术综合性能评估结果,还应考虑当地村庄的地理环境、人口流动性和居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用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The Miyun Reservoir provides most of Beijing's drinking water. Despite its importance, the Miyun reservoir suffers from decreasing water quality caused by uncontrolled wastewater discharges, inadequate land use and over fertilization, which increase the pressure on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The major pollutants ar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hich emanate to some extent from untreated sewage. So far there is little data about the existing wastewater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rural settlements in northern China.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ypical villages situated along upstream rivers in the catchment of the Miyun Reservoir. The main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fficiency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in rural settlements.  相似文献   

15.
The performance of a constructed wetland (CW) and wastewater stabilisation pond (WSP) system for sewage reclamation and paddy rice irrigation in a decentralised rural area was examined using a feasibility study. The CW was satisfactory for sewage treatment, with good removal efficiency even in the winter period, but the effluent concentration was relatively high in the winter period owing to the high influent concentration. The CW effluent was further treated in a WSP and the WSP effluent was considered safe for crop irrigation with respect to sewage-borne pathogens. Reclaimed water irrigation did not adversely affect the yield of rice; on the contrary, it resulted in an approximately 50% greater yield than in controls.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il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of irrigation with reclaimed water. In the winter, CW effluent could be stored and treated in a WSP until the spring; the water could then be discharged or reused for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during the typical Korean spring drought. Overall, sewage treatment and agronomic reuse using a CW-WSP system could be a practical integrated sewage management measure for protecting receiving water bodies and overcoming water shortages in decentralised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16.
选择厌氧—接触氧化渠—垂直潜流型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分析比较了各工艺段DO水平,接触氧化渠充氧效果明显.通过对COD、NH3—N和TP浓度及去除率的研究发现,厌氧池去除率较稳定,对各污染物去除率最高可达72%、49.54%和66.36%,接触氧化渠和人工湿地对各污染物也有较高去除率,但并不稳定.系统运行稳定后,出水水质整体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部分时段可达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7.
人工快渗(CRI)系统是一种广为人知的无动力生态处理技术措施,但传统CRI系统存在对氮、磷去除率普遍较低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海绵铁、沸石、火山岩、红壤土和杂沙作为填料,构建了一个改良型CRI系统,在水力负荷为1 m~3/(m~3·d)的条件下,以实际生活污水为试验进水,进行为期20天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运行16天后出水TP、TN和NH_3-N浓度均趋于稳定,稳定后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0.21 mg/L、8.38 mg/L和2.34 mg/L,能分别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的0.5 mg/L、15 mg/L和5 mg/L的限值。TP、TN和NH3-N三项指标的总平均去除率为84.44%,远高于传统CRI系统的44.06%总平均去除率。该研究成果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提供了一项行之有效的生态治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蘑菇湖水库水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蘑菇湖水库主要污染源和水库水质现状进行调查评价,分析表明蘑菇湖水库污染严重,已失去养殖功能。为减少水库纳污量,控制水体进一步受到污染,提出治理措施和建议:石河子造纸厂是水库的主要点污染源,应修建氧化塘,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石河子市尽快建立污水处理场,对排污管网的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污水一级排放标准后,合理调度,减少水库纳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